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的生物实验课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把学习变成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发展和提升的过程,着重分析了生物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基本概念,教学环节及教学策略,希望能对生物实验教学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性 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课新课标指出:“有效的生物实验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常规,实现探究式教学。生物实验课其实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同时也牵涉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它与常规的生物教学不同,有着不同的特征。如:自主性、探究性及灵活性。
一、初中生物课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课程环节
生物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参与,感受和加深领会学习的内容,并将其内容要求尽可能多地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去。针对生物探究性实验课,其教学过程区别于常规教学课堂,主要有六个环节构成:根据学习形势,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准备与设计(包括实验A、B、C)→实验实施(包括实验A、B、C)→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结果。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教师让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其方法和思路为:确定课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结果;观察和记录;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修改实验方案;重复实验,要根据实验的需要调整以上各环节。
二、初中生物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措施
(一)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教学的“软环境”
探究性教学注重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既“教师中心论”。受这种观念的困扰,教师常会有意无意地维护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把“生物”教成“死物”。因此实施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学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民主、无错原则;树立平等的思想,培养善问的习惯,激发求新欲望,担供动手条件,给予全体学生成功的机会。
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性教学的“软环境”,我采取分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分组原则是每四个学生一组,根据每个学生学习基础、自我表现能力、合作精神等不同特点有机地交叉分配,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在学生自我推荐的基础上选取小组长,并对合作学习的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要求他们关注差生和偷懒的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主要以小组为评价单位,兼顾对发言积极的个人给予及时的评价,在小组发言时多鼓励他们发言,让他们有表现和受表扬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激发个体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有一个大胆质疑的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有一个勇于发现的精神。特别对提幼稚问题和错误问题的学生应该先肯定他们的精神,然后加以引导,注意使用鼓励性语言,放大学生的优点,避免因语言苛刻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对结论的评价。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一段这种探究性学习与教学后,发现为数不少“后进生”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课前准备的问题甚至比优生还多,还广,充分体现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二)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用探究方法
创设情景教学,就需要科学教师熟悉教材内容,能有效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情境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探究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创新、善于创新的习惯。因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和学习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方法。进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和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利用多种探究手法,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培养。如利用实验类比法、合作实验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而开阔视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独立思考,开展实证研究
要想实现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必须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潜能,提高探究能力。如在讲述《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设问:水在绿色植物体中扮演什么角色?然后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动手试从果菜中找到水,全班交流,设计验证干小麦种子是否含水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极有兴趣的带着这一疑问,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带学生实验完毕,找出结果后,教师在对其进行归难总结。由于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和探寻知识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和总结的作用,所以对于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他们也就能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如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生物实验的魅力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转变的必然要求。而探究式学习就能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实验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不断更新学习方法,能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被动施教为主动受教。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
总之,开展生物实验课堂探究式教学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实现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探究性学习是目前生物实验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是目前生物教学中应该彰显的一个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1]王俊.初中生物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初探[J].文理导航,2012(35)
[2]李莎.浅析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及建议[J].新课程,2012(10)
【关键词】初中生物 探究性 实验教学
生物实验课新课标指出:“有效的生物实验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生物实验的重要方式。”因此,我们必须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打破常规,实现探究式教学。生物实验课其实关系到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同时也牵涉到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它与常规的生物教学不同,有着不同的特征。如:自主性、探究性及灵活性。
一、初中生物课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课程环节
生物探究性实验是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参与,感受和加深领会学习的内容,并将其内容要求尽可能多地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去。针对生物探究性实验课,其教学过程区别于常规教学课堂,主要有六个环节构成:根据学习形势,提出问题→进行假设→实验准备与设计(包括实验A、B、C)→实验实施(包括实验A、B、C)→得出结论→表达交流结果。这里我想强调的是教师让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实验设计,其方法和思路为:确定课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预期结果;观察和记录;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修改实验方案;重复实验,要根据实验的需要调整以上各环节。
二、初中生物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措施
(一)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教学的“软环境”
探究性教学注重的是学生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的能力,而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至高无上,既“教师中心论”。受这种观念的困扰,教师常会有意无意地维护自己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无形中就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把“生物”教成“死物”。因此实施探究性教学要求教学必须转变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民主、无错原则;树立平等的思想,培养善问的习惯,激发求新欲望,担供动手条件,给予全体学生成功的机会。
为了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性教学的“软环境”,我采取分组(合作学习小组)教学。分组原则是每四个学生一组,根据每个学生学习基础、自我表现能力、合作精神等不同特点有机地交叉分配,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在学生自我推荐的基础上选取小组长,并对合作学习的小组长进行岗前培训,要求他们关注差生和偷懒的学生,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时,主要以小组为评价单位,兼顾对发言积极的个人给予及时的评价,在小组发言时多鼓励他们发言,让他们有表现和受表扬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激发个体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他们有一个大胆质疑的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规律,有一个勇于发现的精神。特别对提幼稚问题和错误问题的学生应该先肯定他们的精神,然后加以引导,注意使用鼓励性语言,放大学生的优点,避免因语言苛刻而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对结论的评价。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难能可贵的是通过一段这种探究性学习与教学后,发现为数不少“后进生”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课前准备的问题甚至比优生还多,还广,充分体现全体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
(二)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多用探究方法
创设情景教学,就需要科学教师熟悉教材内容,能有效的结合所学的知识及学生的基本情况,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引入或创设与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以实现知识的生活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将枯燥的知识通过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展现,使学习活动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让学生观察思考,引起学生的情境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教师要善于利用多种探究手法,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创新、善于创新的习惯。因为探究性实验教学和学习不仅仅是要学生掌握相应的生物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方法。进而帮助他们逐渐形成科学的探究态度和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利用多种探究手法,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培养。如利用实验类比法、合作实验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进而开阔视野,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三)独立思考,开展实证研究
要想实现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必须在日常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挖掘学生潜能,提高探究能力。如在讲述《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这一节的内容时教师首先设问:水在绿色植物体中扮演什么角色?然后让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合作,动手试从果菜中找到水,全班交流,设计验证干小麦种子是否含水实验方案,分组实验,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会极有兴趣的带着这一疑问,积极投入到实验中,带学生实验完毕,找出结果后,教师在对其进行归难总结。由于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和探寻知识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教师只是起到了引导的作用和总结的作用,所以对于学生自己探究出来的知识,他们也就能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生物实验教学活动中如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生物实验的魅力已经成为教师教学转变的必然要求。而探究式学习就能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实验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敢于尝试,敢于不断更新学习方法,能主动的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变被动施教为主动受教。教师只要适当地组织引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完成探究活动。
总之,开展生物实验课堂探究式教学对于有效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实现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每一位生物教师必须加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探究性学习是目前生物实验课程改革中大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是目前生物教学中应该彰显的一个重要理念。
【参考文献】
[1]王俊.初中生物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初探[J].文理导航,2012(35)
[2]李莎.浅析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策略及建议[J].新课程,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