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41例临床护理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72h后,41例患者呼吸衰竭得到控制;最终38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护理满意度达92.68%。
  结论:对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尽早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加强呼吸道护理、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对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减少病死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肺心病 呼吸衰竭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68-01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是指肺组织疾病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发,继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张进而功能障碍衰竭。如果肺组织功能严重受损可导致肺功能逐渐失代偿,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时,患者易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关系到患者病情的转归。2007年1月~2012年1月,笔者对41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了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41例全部为2007年1月~2012年1月本科收治患者,其中男29例,女12例;年龄39岁~79岁,平均(62.3±4.4)岁。
  1.2 护理方法。
  1.2.1 营造安静舒适的环境。保持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室内空气流通、清新,温度、湿度适宜,有利于患者放松和休息。向患者及其家属宣讲合理饮食,帮其制定合理食谱及合理活动,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这也可使患者情绪放松、心情舒畅,这对其心脏及肺功能的恢复也有一定的帮助。
  1.2.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呼吸、心脏功能随时都可能发生不可预测性的变化,因而需要医护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心肺功能的监测,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当患者呼吸节律加快、叹息样呼吸应考虑病情恶化可能[1];医护人员除留意观察患者尿的变化外,还应注意患者大便的变化尤其是排便习惯变化,以免因大便用力加重心肺负担。
  1.2.3 加强患者呼吸道护理。及时清除患者口鼻以及咽喉内的分泌物,防止呼吸道堵塞或肺部感染;如患者舌根明显后坠,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或借助导管呼吸。
  指导患者缩唇呼气,以改善肺通气功能[1];如患者咳黏稠痰液,应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超声雾化吸入,以促使痰液排出[2];协助家属帮患者翻身、拍背,病情危重者应采用吸痰器。
  吸痰前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吸痰器的使用方法,而且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如为什么吸痰、如何吸痰、患者及家属如何配合等。插入吸痰管前要进行消毒和湿润,吸痰管插入成功后位置应固定,避免上下来回移动[2];对于位置较深的痰液,每次吸痰前要嘱患者深吸气,以便吸痰管能到达较深的合适位置;吸痰时应注意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支气管或肺组织,而且吸痰时间不能超过15秒,否则会加重患者缺氧[1];另外,还应注意观察患者痰液的性状,必要时留取痰液标本备检。
  1.2.4 合理氧疗。根据患者缺氧程度及2潴留情况合理氧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持续低流量给氧,1~2L/min,氧控制浓度在30%左右[3,4],保证低氧状态对呼吸中枢的刺激。自主呼吸微弱伴意识障碍,或PaCO2不断增高,或呼吸频率小于5次/min,或呼吸频率大于40次/min,应考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1.2.5 做好抢救准备。护理人员应和医生加强沟通,随时做好参与抢救的准备,准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特别是心电监护仪、人工呼吸机、吸痰器、氧气输送管道等应保持功能完好。加强药物护理,尤其是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和速度,防止肺水肿发生;密切注意输注药物后患者有无不良反应。
  1.2.6 加强心理护理。由于病程较长,治疗可能给家庭带来较重经济负担,加之可能没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病情反复,患者易出现消极心理,甚至不配合治疗[3]。因而护理人员应加强心理护理,注意护理过程中的细节,体现出对患者的关爱、体贴,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1.3 护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让患者或其家属填报《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护理工作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及不满意4个等级。
  2 结果
  本组41例患者,合并肺性脑病11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72h后,41例患者呼吸衰竭得到控制;最终死亡3例,38例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22例、满意16例、一般2例、不满意1例,护理满意度92.68%。
  3 小结
  肺心病是一种慢性病,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加重,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后病情会变得更为复杂多变,而且本病多见于老年人,有时可出现不可预测性变化,但正确的医护措施可延缓疾病的进展,如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加强呼呼道护理、做好抢救准备等,当然营造舒适的治疗环境、关爱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等在帮助患者及早控制病情甚至康复的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总之,我们要在护理工作中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帮助患者延长生命,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侯玉玲.慢性肺心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护理[J].中外妇儿健康,2011,19(9):44
  [2] 钱兰红.肺心病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4):189-190
  [3] 杨莉明.肺心病合并慢性呼吸衰竭38例临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31):128
  [4] 杨振红.老年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129):61-62
其他文献
摘要:脑缺血症状持续24小时不消失者称局限性脑梗塞(focal cerebral infarc tion)或脑梗塞。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动脉管腔狭窄,闭塞或血栓形成,引起急性脑血流中断,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又称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此病多发生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笔者选择本院2009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94例脑梗塞患者为观察对象,采取整体护理措施配合医生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舒缓疗护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命的意义。  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24例晚期癌症患者,采用舒缓疗护的方式呵护患者生命的余晖,用KPS进行评分。  结果:24例晚期癌症患者经舒缓疗护干预后,精神、治疗态度、生活质量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明显,P值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舒缓疗护在晚期癌症患者中的应用,能够延缓患者的生命,稳定患者情绪,建立健康的心态,呵护晚
期刊
摘要:本文回顾了日常工作中的一些护理安全事件,强调了晚期癌症患者群体缺乏自我照护和自我保护能力,存在镇痛和镇静药物使用后的药物性自我保护机制抑制、言语沟通障碍、行动能力受限以及主要代谢器官功能残疾等现象,是护理安全隐患的主要提示因素。  关键词:护理安全 晚期肿瘤 护理评估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46-02  护理安全是医院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切口疝修补术(OVHR)与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LVHR)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4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OVHR组44例,LVHR组20例。  结果:LVHR在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疼痛、提升护理质量方面明显优于OVHR。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月~2年,OVHR组复发3例,LVHR组未见复发。  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LVHR具有创伤小
期刊
摘要:智齿冠周炎常以急性炎症形式出现,急性智齿冠周炎的初期,一般全身无明显反应;病情继续发展,局部可呈自发性跳痛或沿耳颞神经分布区产生放射性痛,全身症状可有不同程度的畏寒、发热、头痛、全身不适、食欲减退及大便秘结、白细胞总数稍有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在急性期应以消炎、镇痛、切开引流、增强全身抵抗力的治疗为主,当炎症转入慢性期后,若为不可能萌出的阻生牙则应尽早拔除,以防感染再发。  关键词:急性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手足口病(简称:“HFMD”)患儿的护理措施,及其临床应用的护理效果。  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1年间收治的34例HFMD患儿进行了临床治疗与护理,采用隔离护理、发热护理、皮疹护理、口腔护理和临床观察多种护理措施,分析HFMD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所有34例患儿经治疗与护理后最终全部痊愈出院,其中1周出院患儿30(88.24%)例,10d出院患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症的病因和护理。  方法:对50例眩晕症患者实行辩证施护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通过系统、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使症状明显减轻,发生率降低,提高了治愈率及生活质量。  结论:采取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及适当的功能锻炼是治愈和减少眩晕症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眩晕症 辩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245-0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更深层次的提高急诊护理科的服务质量,做到“以服务病人为宗旨”的服务目标,避免患者和医护人员产生纠纷,加强抢救急症病人时间的力度,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来树立医院良好的形象。  方法:以优质的护理服务为指导方针,通过完善护理服务的操作流程,提高护理服务的工作效率等具体实践措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  结果:急诊科通过使用优质的护理服务这项方针,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得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社区86例已确诊为糖尿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的患者自我管理,只坚持使用调控血糖的药物,观察组的患者在坚持使用降血糖药物的同时进行饮食护理干预。  结果: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得到很好的控制,且无并发症的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社区糖尿病患者
期刊
摘要:糖尿病(diabetes mellitvs)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病,分原发性及继发性两类。前者占绝大多数,有遗传倾向,其基本病理生理为绝对或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升糖素活性增高所引起的代谢紊乱,包括糖、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严重时可导致酸碱平衡失常:其特征为高血糖、糖尿、葡萄糖耐量减低及胰岛素释放试验异常……久病者常伴发心脑管血、肾、眼及神经等病变,随着我国人群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