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9年,各类真人秀节目聚焦现实社会,通过个人行为和现状揭露背后存在的群体性争议问题,创新节目形式使主题呈现及态度更加鲜明,观众共鸣及互动效果更佳。但同时,一些节目言语和行为的内在价值观出现偏斜或扭曲,不仅混淆观念,也易对青少年的社会认知、自我认知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真人秀节目传播正确价值观愈加重要,对内容策划、后期剪辑等需准确把握,正确发挥其节目形式的特有优势。
关键词 真人秀;节目价值观;观念传播
一、真人秀内容形式的转变
近年来,以《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为代表的一系列竞技类真人秀曾受到广泛关注,这类节目以明星嘉宾为热点话题中心,以游戏过程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示明星在节目中所扮演“人设”的娱乐性和游戏本身的挑战性、趣味性,获得极高人气后诸多同类节目出现在大众视野。但在后几季中,每期节目的主题不再只是游戏开始前和比赛结束后的几句话介绍,而是采用情景剧、科普说明、交流探讨等细致具体的呈现方式,在时长、相关度、渗透度、传播力度上,主题观念所占比例都大幅增加。
如今,观众对真人秀的评判不止在于娱乐性的呈现和新奇的形式,背后体现的价值观也决定着观众对节目的好感度。如节目《你怎么这么好看》,在角色、任务、形式甚至具体的剪辑方式上都效仿美国高分真人秀《粉雄救兵》,却遭到强烈指责和抨击,正是因为其内在价值观的歪曲,因此可见,真人秀节目除了外在形式,更应注重其传达的价值观,不仅明确节目根基和方向,还能用其自然、真实的节目特点更有效地传播正能量、引发关注和思考。
二、典型节目案例分析
(一)用故事讲道理,避免说教性思想灌输
许多真人秀节目都以合作性项目来宣扬“团结”、“努力”等思想,用背景音乐和花字来烘托感人、美好的视觉氛围,但观众并不能由此产生共鸣甚至感到刻意、虚假,这是因为价值观没有嵌入节目内核,只浮于外在包装,导致娱乐性和核心思想的衔接生硬,而观众十分反感“突然升华”这种强行灌输行为。相比“被动告知”,观众心理上更倾向于主动观察人的行为来分析背后原因。
因此,应设计生活化的行为进行传达,避免说教。在《极限挑战》“时间长廊”环节中,节目组将时间维度化作一条长廊,根据嘉宾出生年份决定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每往前走一段路就代表走過一年。随着年份牌上的数字逐渐增加,嘉宾一边走,一边经历着与他人相遇、不断送别身边人又终会与世界告别,停下脚步,凝望着渐行渐远的背影,简单的动作便能触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和生离死别的伤感,观众看着嘉宾讲述自己的难忘回忆,也回想着自己的“人生长廊”。
(二)用娱乐作载体,挖掘背后本质
《明星大侦探》一直广受好评,嘉宾之间的幽默互动再加上搞笑的角色名称、精良的道具制作以及高契合度的后期,使娱乐效果锦上添花。 但在轻松搞笑的背后,随着探案一步步深入,逐渐揭开人物隐情、不幸遭遇,观众会被自然带入节目真正的沉重又现实的主题。
在第五季第八期中设定的“今日之子”计划是用基因编辑、复制胚胎技术创造“完美孩子”,替换真正的有缺点的孩子。而在搜证过程中,大家发现,其中一个孩子小时候得知自己要被替换时,便伪装成父母想要的“完美孩子”,拼命学习,从不敢表露真实的自己,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虽然得到了父母的夸赞,但他一直明白,父母爱的根本不是他。听着他说出这一切,嘉宾和观众都忍不住流下眼泪,节目里,嘉宾撒贝宁指出“哪怕不用科技,很多父母依然在用自己的想法为孩子设计人生,但是我们想提出的问题是,人的生命是能够被设计的吗?”,嘉宾何炅也说道“其实现在很多父母,就是今日之子联盟的成员”。此外,节目组选取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作为线索,诗中写道“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三)幽默不是营造刻意,观念需要寻求意义
娱乐辩论节目《奇葩说》开播之时以其新奇的角度和观点收获了大批九零后粉丝,辩题包括“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这样普遍、被人们默认而忽视的生活实际里的小问题,也有“女性专属停车位是不是歧视”、“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等社会性问题,虽然题目往往是简单直白的选择题,但实际反映了在恋爱婚姻、职场、人际等问题上新旧价值观的碰撞。
节目的开始是由主持人马东和几位嘉宾进行生活化的聊天,给嘉宾“挖坑”提问、话里有话的互动、巧妙的广告植入都让现场笑成一片,这种自然的幽默与娱乐节目中常见的“刻意搞笑”不同,观众看到的不是他们说了搞笑的话语,而是幽默的人在说话。《奇葩说》擅于用生活中的“小问题”去挖掘潜在的社会刻板印象、人情世故,超越传统定义,为少数群体发声,让节目的年轻受众对世界产生新的认知,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再是单一的解读。反观许多综艺节目中的煽情环节,形式花哨却无记忆点,只有大道理和抽象的词汇而缺少贴近生活的真实,内容上泛泛而谈无法“一针见血”,呈现给观众的只有转瞬即逝的感动的氛围而不是感动本身,没有达到传播目的和内容设计的意义。
三、结语
观众的需求通常是从真人秀节目中获取放松愉悦感,因此前期的生活化聊天和讲故事等娱乐铺垫都是在与观众产生共鸣,吊起观众继续听下去的欲望,才能接受新事物、对新价值观念进行思考。而节目的内在价值观念是需要前期策划细致打磨的,明晰节目和受众定位、意义才能更精准地对角色、流程、基调等进行设计,形式堆砌和氛围营造无法真正打动人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核心也是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向荣,张馨宇.互动的“镜像”:观察式真人秀的创作特点探析[J].中国电视,2019(07).
[2]孙振虎,何慧敏.代际观察类综艺节目社会化情感叙事的创新路径[J].中国电视,2019(09).
关键词 真人秀;节目价值观;观念传播
一、真人秀内容形式的转变
近年来,以《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为代表的一系列竞技类真人秀曾受到广泛关注,这类节目以明星嘉宾为热点话题中心,以游戏过程为主要内容,充分展示明星在节目中所扮演“人设”的娱乐性和游戏本身的挑战性、趣味性,获得极高人气后诸多同类节目出现在大众视野。但在后几季中,每期节目的主题不再只是游戏开始前和比赛结束后的几句话介绍,而是采用情景剧、科普说明、交流探讨等细致具体的呈现方式,在时长、相关度、渗透度、传播力度上,主题观念所占比例都大幅增加。
如今,观众对真人秀的评判不止在于娱乐性的呈现和新奇的形式,背后体现的价值观也决定着观众对节目的好感度。如节目《你怎么这么好看》,在角色、任务、形式甚至具体的剪辑方式上都效仿美国高分真人秀《粉雄救兵》,却遭到强烈指责和抨击,正是因为其内在价值观的歪曲,因此可见,真人秀节目除了外在形式,更应注重其传达的价值观,不仅明确节目根基和方向,还能用其自然、真实的节目特点更有效地传播正能量、引发关注和思考。
二、典型节目案例分析
(一)用故事讲道理,避免说教性思想灌输
许多真人秀节目都以合作性项目来宣扬“团结”、“努力”等思想,用背景音乐和花字来烘托感人、美好的视觉氛围,但观众并不能由此产生共鸣甚至感到刻意、虚假,这是因为价值观没有嵌入节目内核,只浮于外在包装,导致娱乐性和核心思想的衔接生硬,而观众十分反感“突然升华”这种强行灌输行为。相比“被动告知”,观众心理上更倾向于主动观察人的行为来分析背后原因。
因此,应设计生活化的行为进行传达,避免说教。在《极限挑战》“时间长廊”环节中,节目组将时间维度化作一条长廊,根据嘉宾出生年份决定每个人的起点和终点,每往前走一段路就代表走過一年。随着年份牌上的数字逐渐增加,嘉宾一边走,一边经历着与他人相遇、不断送别身边人又终会与世界告别,停下脚步,凝望着渐行渐远的背影,简单的动作便能触发人们对时间流逝的无力感和生离死别的伤感,观众看着嘉宾讲述自己的难忘回忆,也回想着自己的“人生长廊”。
(二)用娱乐作载体,挖掘背后本质
《明星大侦探》一直广受好评,嘉宾之间的幽默互动再加上搞笑的角色名称、精良的道具制作以及高契合度的后期,使娱乐效果锦上添花。 但在轻松搞笑的背后,随着探案一步步深入,逐渐揭开人物隐情、不幸遭遇,观众会被自然带入节目真正的沉重又现实的主题。
在第五季第八期中设定的“今日之子”计划是用基因编辑、复制胚胎技术创造“完美孩子”,替换真正的有缺点的孩子。而在搜证过程中,大家发现,其中一个孩子小时候得知自己要被替换时,便伪装成父母想要的“完美孩子”,拼命学习,从不敢表露真实的自己,活成父母想要的样子。虽然得到了父母的夸赞,但他一直明白,父母爱的根本不是他。听着他说出这一切,嘉宾和观众都忍不住流下眼泪,节目里,嘉宾撒贝宁指出“哪怕不用科技,很多父母依然在用自己的想法为孩子设计人生,但是我们想提出的问题是,人的生命是能够被设计的吗?”,嘉宾何炅也说道“其实现在很多父母,就是今日之子联盟的成员”。此外,节目组选取纪伯伦的诗《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作为线索,诗中写道“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
(三)幽默不是营造刻意,观念需要寻求意义
娱乐辩论节目《奇葩说》开播之时以其新奇的角度和观点收获了大批九零后粉丝,辩题包括“朋友圈要不要屏蔽父母”这样普遍、被人们默认而忽视的生活实际里的小问题,也有“女性专属停车位是不是歧视”、“大城床还是小城房”等社会性问题,虽然题目往往是简单直白的选择题,但实际反映了在恋爱婚姻、职场、人际等问题上新旧价值观的碰撞。
节目的开始是由主持人马东和几位嘉宾进行生活化的聊天,给嘉宾“挖坑”提问、话里有话的互动、巧妙的广告植入都让现场笑成一片,这种自然的幽默与娱乐节目中常见的“刻意搞笑”不同,观众看到的不是他们说了搞笑的话语,而是幽默的人在说话。《奇葩说》擅于用生活中的“小问题”去挖掘潜在的社会刻板印象、人情世故,超越传统定义,为少数群体发声,让节目的年轻受众对世界产生新的认知,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不再是单一的解读。反观许多综艺节目中的煽情环节,形式花哨却无记忆点,只有大道理和抽象的词汇而缺少贴近生活的真实,内容上泛泛而谈无法“一针见血”,呈现给观众的只有转瞬即逝的感动的氛围而不是感动本身,没有达到传播目的和内容设计的意义。
三、结语
观众的需求通常是从真人秀节目中获取放松愉悦感,因此前期的生活化聊天和讲故事等娱乐铺垫都是在与观众产生共鸣,吊起观众继续听下去的欲望,才能接受新事物、对新价值观念进行思考。而节目的内在价值观念是需要前期策划细致打磨的,明晰节目和受众定位、意义才能更精准地对角色、流程、基调等进行设计,形式堆砌和氛围营造无法真正打动人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核心也是基础。
参考文献:
[1]郑向荣,张馨宇.互动的“镜像”:观察式真人秀的创作特点探析[J].中国电视,2019(07).
[2]孙振虎,何慧敏.代际观察类综艺节目社会化情感叙事的创新路径[J].中国电视,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