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提高《药理学》教学水平及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入手,全面分析了当前的教学现象及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了改革措施。
【关键词】教育问题 教学改革 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的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其特点为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也是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
目前高职《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短、基础薄弱、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等一系列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与反思,对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进行了下列的思考与探索。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不能满足目前实验课程的要求
实验课在《药理学》教学中地位重要,但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着实验室功能单一、利用率低等问题。某些院校甚至不把实验课列入《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只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
2.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枯燥,不适合高职阶段学生的学情
目前高职教材介绍的药物种类繁杂且作用机制抽象,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知识点众多且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对《药理学》学习的兴趣,而高职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知识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对于纯理论的学习往往会失去学习积极性。如何改革《药理学》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3.考核形式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药理学》考试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考察学生的记忆,一般会将某药物的药理作用或者临床用途作为简答题来考察学生,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临时突击,死记硬背就能取得较高的成绩,就会出现上课学生涣散,考试临时备考的恶性循环。考试结束所学知识也就慢慢遗忘。这种应试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4.教学方式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多所职业学校借鉴德国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了各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对职业教育的教学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药理学内容庞杂,很难实现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或者项目教学。教师为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常常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但由于知识量大,课程节奏快,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很难转变为自身的实践技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5、师资问题
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药理学》的教学效果。缺乏实践经验是目前高职《药理学》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药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如果理论不能学以致用,将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职业发展。而大部分教师没有临床经验,在讲授时不能将生活中的例子融入到理论讲授中。
以上是目前高职《药理学》中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并提出了以下的改革措施。
二、《药理学》教学改革措施
1.重视实验课程,健全完善实验设备设施
首先要强调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变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完善所需实验设施设备,加强实验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
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弱化理论知识在成绩中的比值。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列入考核,在动态中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包括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验课中能否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实验项目,有无积极主动性及创新能力等。避免了学生在最后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较高成绩的现象,提高学生在本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3.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使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第一,采用小组讨论模式。将班级分为若干组,课前给每组制订任务,小组接到任务后通过讨论得出成果,并在班级展示,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及团队意识。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学生在课前也要认真准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以提出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第二,不拘泥于课堂,增加社会实践。《药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比如“你身边的高血压患者用药”、“感冒的用药”,让学生通过咨询医生、走访药店、查阅资料及询问身边的亲人、朋友,最后形成调查报告,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调研把理论知识完全融入到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及培养学生的科研态度。
4.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 “双师型”师资队伍
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是目前《药理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院安排教师深入到医院实习,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聘请医院的医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积极联系当地医院建立实训基地。大量阅读与药理学相关的期刊杂志,及时关注國内外药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弥补教科书中的不足。
《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严谨、不断探索的过程。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第一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反思与改革,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方式。同时,教学方法的探索又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中加强关注学生的动态,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盛艳梅,辛志伟.谈药理学教学现状及改革[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 :147-148.
[2]张丽红,陈雪菊.中职药品营销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小议[J].亚太教育,2016,17:73-74.
[3]刘莉,张伟伟,李少春.药理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1):94-98.
【关键词】教育问题 教学改革 药理学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或病原体的规律及其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其特点为内容丰富、涵盖知识面广,也是学生普遍反映学习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
目前高职《药理学》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在校时间短、基础薄弱、学习过程中存在畏难情绪等一系列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总结与反思,对目前《药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进行了下列的思考与探索。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教学条件不能满足目前实验课程的要求
实验课在《药理学》教学中地位重要,但目前高职院校存在着实验室功能单一、利用率低等问题。某些院校甚至不把实验课列入《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只讲授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利于学生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影响学科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协作等。
2.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枯燥,不适合高职阶段学生的学情
目前高职教材介绍的药物种类繁杂且作用机制抽象,药理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知识点众多且容易混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失去对《药理学》学习的兴趣,而高职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对感兴趣的知识学习积极性较高,但对于纯理论的学习往往会失去学习积极性。如何改革《药理学》的教学内容也是教师提高课堂效率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3.考核形式单一,不能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目前《药理学》考试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考察学生的记忆,一般会将某药物的药理作用或者临床用途作为简答题来考察学生,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临时突击,死记硬背就能取得较高的成绩,就会出现上课学生涣散,考试临时备考的恶性循环。考试结束所学知识也就慢慢遗忘。这种应试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
4.教学方式形式单调,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多所职业学校借鉴德国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开展了各个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对职业教育的教学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但药理学内容庞杂,很难实现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或者项目教学。教师为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常常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但由于知识量大,课程节奏快,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很难转变为自身的实践技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5、师资问题
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药理学》的教学效果。缺乏实践经验是目前高职《药理学》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药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如果理论不能学以致用,将会很大程度上限制学生的职业发展。而大部分教师没有临床经验,在讲授时不能将生活中的例子融入到理论讲授中。
以上是目前高职《药理学》中存在的较普遍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并提出了以下的改革措施。
二、《药理学》教学改革措施
1.重视实验课程,健全完善实验设备设施
首先要强调实验的重要性,让学生有正确的认识,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改变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完善所需实验设施设备,加强实验课教师的队伍建设。实验内容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使学生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
改变以往一考定终身的模式,弱化理论知识在成绩中的比值。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列入考核,在动态中综合评定学生的成绩。包括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的完成情况,实验课中能否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实验项目,有无积极主动性及创新能力等。避免了学生在最后依靠死记硬背就能取得较高成绩的现象,提高学生在本课程的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
3.丰富教学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改变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使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第一,采用小组讨论模式。将班级分为若干组,课前给每组制订任务,小组接到任务后通过讨论得出成果,并在班级展示,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及团队意识。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学生在课前也要认真准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以提出问题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第二,不拘泥于课堂,增加社会实践。《药理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程。教师提出开放性问题,比如“你身边的高血压患者用药”、“感冒的用药”,让学生通过咨询医生、走访药店、查阅资料及询问身边的亲人、朋友,最后形成调查报告,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调研把理论知识完全融入到生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及培养学生的科研态度。
4.建立一支结构合理的 “双师型”师资队伍
理论与实践的脱离是目前《药理学》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院安排教师深入到医院实习,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聘请医院的医生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并积极联系当地医院建立实训基地。大量阅读与药理学相关的期刊杂志,及时关注國内外药学发展的最新动态,弥补教科书中的不足。
《药理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严谨、不断探索的过程。但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始终把学生的成长发展放在第一位,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师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反思与改革,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更多更好的方式。同时,教学方法的探索又是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学中加强关注学生的动态,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不断提高《药理学》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盛艳梅,辛志伟.谈药理学教学现状及改革[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0) :147-148.
[2]张丽红,陈雪菊.中职药品营销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小议[J].亚太教育,2016,17:73-74.
[3]刘莉,张伟伟,李少春.药理学课堂教学方法与技巧[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5(1):9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