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相逢应不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3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悼亡词,可谓情意缠绵,字字血泪。闲暇时,重读此词,读至“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之时,突生疑惑:和如琴瑟的一对夫妻,生死两茫茫十年,假使不期而遇,妻子就不认识自己的丈夫了吗?
  关键词:苏轼;唐诗宋词;王弗
  在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中,编者收录了北京大学周先慎教授对此词的赏析。周教授对此句作出如此诠释:“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是我了。”但这种解释愈加令人不解: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就一定会致使妻子不识吗?王弗于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嫁与苏轼,卒于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可谓爱浓情深,可十年后相逢,王弗竟会不识?这似乎有违常情。苏轼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写下此词,时年三十九岁,尽管此时“尘满面,鬓如霜”,但三十九岁与二十九岁相貌的区别就会致使王弗无法相识?这也似乎有悖常理。既然于情于理皆不太圆通,此句又当何解?
  我认为,此句可试解为,“十年后纵使相逢,王弗也未必能立刻认出我,因为我风尘满面、两鬓斑白”。作如此理解就符合无论岁月、生活给苏轼留下怎样的沧桑痕迹,而王弗最终定能认出自己丈夫这一常情、常理。当然,由于苏轼的样貌变化较大,而王弗对其模样的记忆却只能永遠定格在治平二年,所以可能一时无法认出。
  苏轼这十年变化的确很大。王弗和苏轼生活的那十一年,苏轼正处在人生的上升期。二十一岁初试之时,仅因欧阳修误认其文为曾巩所做,为避嫌而录为第二;其后因欧阳修的倍加推崇,每有新文出,必定传遍京师;二十五岁时更是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这十一年,苏轼因贤妻而家庭和睦,以文章而名动天下,凭制科而官运亨通,除因母过世而返乡丁忧,可谓春风得意、风光无限。与王弗朝夕相处的苏轼,虽须发连鬓,却神采飞扬;虽忙于公务,却意气风发。治平二年是苏轼人生的分水岭,这一年妻子、父亲相继逝去;其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更因上书言新法之弊屡遭排挤,直至密州。这十年,苏轼因亲人永别而神伤,因屡遭排挤而郁愤。如此苦难集于一人之身,所以不难理解,天性豁达的苏轼何以在三十九岁之时就已饱经沧桑,鬓若银霜。模样变化如此之大,你让十年未见的妻子如何能够在不期而遇之时一眼即识呢?而至亲至近的妻子猝然间也难以认出丈夫的模样,这于孤独了十年的苏轼而言又是何等的凄凉和悲伤啊!
  此句亦可试解为,“十年后纵使相逢,王弗大概已经无法认出我了吧,因为我现在风尘满面、两鬓斑白”。将“应”解为“应当”,就含有不确定、推测之意。明知王弗定能认出自己,却言大概无法认出,不正是此时苏轼内心既希望妻子认出又不希望妻子认出这一矛盾的真实写照吗?十年的“无处话凄凉”,苏轼当然希望能有一见,以解相思,以慰其心,但“纵使相逢”之时,却又为何不希望她能认出呢?苏轼想到自己昔日的风采不存,往日的荣光不再,一副“尘满面,鬓如霜”的落寞老者形象,相逢若识,妻子看到自己的模样,该会有怎样的神伤啊!而自己看到妻子的伤感,又该会有怎样的不安啊!此时谁又言只有女会为悦己者容呢?所以生性洒脱不羁的苏轼模棱两可地言出“应不识”,体现出内心的矛盾挣扎,相逢心已痛,相识情又堪?“纵使相逢应不识”的背后不正显现出苏轼用情之深,苏王二人情义之重,十年阴阳相隔各自之苦楚吗?
  苏轼不希望王弗认出自己还有一因,心中有所愧怍。从《亡妻王氏墓志铭》中,我们可以看到,妻子逝去,苏轼认为“永无所怙”。那么,苏轼有哪些方面要依靠妻子呢?从文中可知,王弗孝顺父母,抚养苏迈,可依之齐家;王弗聪明文静,洞悉事理,可依之修身。所以说,苏轼早年的事业有成是与相夫教子的王弗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苏轼的性格除豁达洒脱外,还有率真孤傲的方面,苏轼曾写诗自嘲“七尺顽躯走尘世,十年便腹贮天真”(苏轼《宝山昼睡》)。如果说生活中的“天真”可称得上是一种可爱、可亲,那么政治上的“天真”就意味着一种可悲、可叹了。王弗曾规劝过苏轼遇事谨慎之理,告诫过苏轼交友明察之理,如果王弗尚在,苏轼会沦落至此吗?故说苏轼的内心是有疚的。王弗临终之前对苏轼说了些什么未有记载,不得而知,但依照常情定会嘱托苏轼照顾好两人的独子——苏迈。现在苏迈随苏轼一路颠沛,寄居密州,故说苏轼的内心是有愧的。所以,“尘满面,鬓如霜”虽写苏轼衰颓之模样,也蕴含了词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现在这副模样,正是因为失去了你这一依靠,忘记了曾经对我的告诫,这是疚;自己现在这样,苏迈也定会遭遇苦难,违背了当初对你的承诺,这是愧。愧疚难当的苏轼觉得自己还有何颜面面对王弗,其内心之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综上所述,“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句,看似不合常理,却蕴含深意;看似平淡朴素,却饱含深情。其实,上片的所思,正是下片的所梦,所以读懂此句,也就能够理解词人缘何在幽梦之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了,实乃情深之时,未知何从言也!以上解读,实乃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望斧正!
  作者简介:
  汤小燕,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落实者,需要保持与时俱进精神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本文作者通过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学实践指出,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要密切联系和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要素,善于创新活化课堂教学的形式方式,实现“导”与“学”的深度融合、互促并进。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设计;实践探索  课堂是教学活动体系的重要构建要素之一,也是师与生展现各自生动特性的重要载体之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
摘 要: 深入学习、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着眼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通过融入大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针对性和亲和力,实现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关键词: 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使得课堂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发挥欠佳。2016年12月习近平总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中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应努力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数学课程理念。要关注教材更应关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应进行“生活化”教学。  关键词:教材;学生实际;生活化  教材是教学的凭借、工具。这早已被大家所认识,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老师关注更多的还是教材,能正确地分析教材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以及前后之间的联系,却甚少考虑学生的实
摘 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启了中国法治新时代,增强公民意识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承担为社会输送技能型劳动者的基地和摇篮的重任,加强中职生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完成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分析和认知公民意识出发,通过对1000名中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公民意识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环保意识、道德意识等方面,了解当下中职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就增强中职学生公民意识,讨论提出意见
摘要:课程设计不但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加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补充。针对桥梁施工课程特点,结合最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课程设计实施过程的关键环节,总结了实际教学中的经验和体会,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建议。  关键词:课程设计;桥梁施工课程;教学体会;评价标准  概述  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也是加强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补充。工科类专业在强调本专业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更重视
摘要: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幼儿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游戏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提供操作材料时,结合幼儿喜爱的绘本,从中提取与区域功能相匹配,适合幼儿能力发展的操作材料。  关键词: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绘本
摘要:作文水平的高低是判断一个人语文综合水平的有效标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十分重要,如何让学生在考试中能得高分的作文成了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有没有办法在兼顾考试成绩的基础上让学生作文呈现出新的面貌呢?本文将尝试讨论这一问题。  关键词:提高;练习;作文  一、 存在的问题  体裁单一。现在高考对作文体裁的要求通常是“除诗歌外,不限”。相对而言,都是更适合通过议论文来体现。所以,为
摘 要:我国新课程改革已经发展了十余年,初中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新课改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深刻地嵌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导致语文教学很长时间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本文将研究点聚焦在语文教学的环节设置上,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提出了一些革新的模式,以此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增进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改革;实践思考  语文课程是课程体系
摘 要:面对倡导“创新教法、有效教学”的新形势,如何打造高职机械识图之组合体教学的高效课堂呢?本文笔者不但认为需要顺应课改的步伐,而且还尝试了基于Ug软件辅助教学模式的高职《机械识图》教学实践,并以其在组合体教学中的巧用为例开展探究,且从教学现状、巧用优势以及实施策略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论述,进一步充分展现该软件的强大三维设计功能,希引起同行思考。  关键词:机械识图;组合体;Ug软件;教学巧用  一
摘 要:人的个性需要张扬,正如树木的根需要自由生长,叶需要尽情呼吸。个性体现出来了,个人才能从众人中充分显示出来。正如梵·高的画之所以名噪一时,正是因为他个人的这种躁动不安的独特画风,充分地从他的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掀动了隐藏在人们内心中的不安,打动了一个时代的人们。  关键词:个性;生存空间;自然规律;独特;体验;真实;美术教育  我上美术院时,为减轻父母的经济负担也去做过美术家教。有位年轻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