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悼亡词,可谓情意缠绵,字字血泪。闲暇时,重读此词,读至“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之时,突生疑惑:和如琴瑟的一对夫妻,生死两茫茫十年,假使不期而遇,妻子就不认识自己的丈夫了吗?
关键词:苏轼;唐诗宋词;王弗
在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中,编者收录了北京大学周先慎教授对此词的赏析。周教授对此句作出如此诠释:“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是我了。”但这种解释愈加令人不解: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就一定会致使妻子不识吗?王弗于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嫁与苏轼,卒于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可谓爱浓情深,可十年后相逢,王弗竟会不识?这似乎有违常情。苏轼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写下此词,时年三十九岁,尽管此时“尘满面,鬓如霜”,但三十九岁与二十九岁相貌的区别就会致使王弗无法相识?这也似乎有悖常理。既然于情于理皆不太圆通,此句又当何解?
我认为,此句可试解为,“十年后纵使相逢,王弗也未必能立刻认出我,因为我风尘满面、两鬓斑白”。作如此理解就符合无论岁月、生活给苏轼留下怎样的沧桑痕迹,而王弗最终定能认出自己丈夫这一常情、常理。当然,由于苏轼的样貌变化较大,而王弗对其模样的记忆却只能永遠定格在治平二年,所以可能一时无法认出。
苏轼这十年变化的确很大。王弗和苏轼生活的那十一年,苏轼正处在人生的上升期。二十一岁初试之时,仅因欧阳修误认其文为曾巩所做,为避嫌而录为第二;其后因欧阳修的倍加推崇,每有新文出,必定传遍京师;二十五岁时更是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这十一年,苏轼因贤妻而家庭和睦,以文章而名动天下,凭制科而官运亨通,除因母过世而返乡丁忧,可谓春风得意、风光无限。与王弗朝夕相处的苏轼,虽须发连鬓,却神采飞扬;虽忙于公务,却意气风发。治平二年是苏轼人生的分水岭,这一年妻子、父亲相继逝去;其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更因上书言新法之弊屡遭排挤,直至密州。这十年,苏轼因亲人永别而神伤,因屡遭排挤而郁愤。如此苦难集于一人之身,所以不难理解,天性豁达的苏轼何以在三十九岁之时就已饱经沧桑,鬓若银霜。模样变化如此之大,你让十年未见的妻子如何能够在不期而遇之时一眼即识呢?而至亲至近的妻子猝然间也难以认出丈夫的模样,这于孤独了十年的苏轼而言又是何等的凄凉和悲伤啊!
此句亦可试解为,“十年后纵使相逢,王弗大概已经无法认出我了吧,因为我现在风尘满面、两鬓斑白”。将“应”解为“应当”,就含有不确定、推测之意。明知王弗定能认出自己,却言大概无法认出,不正是此时苏轼内心既希望妻子认出又不希望妻子认出这一矛盾的真实写照吗?十年的“无处话凄凉”,苏轼当然希望能有一见,以解相思,以慰其心,但“纵使相逢”之时,却又为何不希望她能认出呢?苏轼想到自己昔日的风采不存,往日的荣光不再,一副“尘满面,鬓如霜”的落寞老者形象,相逢若识,妻子看到自己的模样,该会有怎样的神伤啊!而自己看到妻子的伤感,又该会有怎样的不安啊!此时谁又言只有女会为悦己者容呢?所以生性洒脱不羁的苏轼模棱两可地言出“应不识”,体现出内心的矛盾挣扎,相逢心已痛,相识情又堪?“纵使相逢应不识”的背后不正显现出苏轼用情之深,苏王二人情义之重,十年阴阳相隔各自之苦楚吗?
苏轼不希望王弗认出自己还有一因,心中有所愧怍。从《亡妻王氏墓志铭》中,我们可以看到,妻子逝去,苏轼认为“永无所怙”。那么,苏轼有哪些方面要依靠妻子呢?从文中可知,王弗孝顺父母,抚养苏迈,可依之齐家;王弗聪明文静,洞悉事理,可依之修身。所以说,苏轼早年的事业有成是与相夫教子的王弗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苏轼的性格除豁达洒脱外,还有率真孤傲的方面,苏轼曾写诗自嘲“七尺顽躯走尘世,十年便腹贮天真”(苏轼《宝山昼睡》)。如果说生活中的“天真”可称得上是一种可爱、可亲,那么政治上的“天真”就意味着一种可悲、可叹了。王弗曾规劝过苏轼遇事谨慎之理,告诫过苏轼交友明察之理,如果王弗尚在,苏轼会沦落至此吗?故说苏轼的内心是有疚的。王弗临终之前对苏轼说了些什么未有记载,不得而知,但依照常情定会嘱托苏轼照顾好两人的独子——苏迈。现在苏迈随苏轼一路颠沛,寄居密州,故说苏轼的内心是有愧的。所以,“尘满面,鬓如霜”虽写苏轼衰颓之模样,也蕴含了词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现在这副模样,正是因为失去了你这一依靠,忘记了曾经对我的告诫,这是疚;自己现在这样,苏迈也定会遭遇苦难,违背了当初对你的承诺,这是愧。愧疚难当的苏轼觉得自己还有何颜面面对王弗,其内心之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综上所述,“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句,看似不合常理,却蕴含深意;看似平淡朴素,却饱含深情。其实,上片的所思,正是下片的所梦,所以读懂此句,也就能够理解词人缘何在幽梦之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了,实乃情深之时,未知何从言也!以上解读,实乃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望斧正!
作者简介:
汤小燕,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
关键词:苏轼;唐诗宋词;王弗
在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学参考书》中,编者收录了北京大学周先慎教授对此词的赏析。周教授对此句作出如此诠释:“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是我了。”但这种解释愈加令人不解: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就一定会致使妻子不识吗?王弗于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嫁与苏轼,卒于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可谓爱浓情深,可十年后相逢,王弗竟会不识?这似乎有违常情。苏轼于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写下此词,时年三十九岁,尽管此时“尘满面,鬓如霜”,但三十九岁与二十九岁相貌的区别就会致使王弗无法相识?这也似乎有悖常理。既然于情于理皆不太圆通,此句又当何解?
我认为,此句可试解为,“十年后纵使相逢,王弗也未必能立刻认出我,因为我风尘满面、两鬓斑白”。作如此理解就符合无论岁月、生活给苏轼留下怎样的沧桑痕迹,而王弗最终定能认出自己丈夫这一常情、常理。当然,由于苏轼的样貌变化较大,而王弗对其模样的记忆却只能永遠定格在治平二年,所以可能一时无法认出。
苏轼这十年变化的确很大。王弗和苏轼生活的那十一年,苏轼正处在人生的上升期。二十一岁初试之时,仅因欧阳修误认其文为曾巩所做,为避嫌而录为第二;其后因欧阳修的倍加推崇,每有新文出,必定传遍京师;二十五岁时更是应中制科考试,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这十一年,苏轼因贤妻而家庭和睦,以文章而名动天下,凭制科而官运亨通,除因母过世而返乡丁忧,可谓春风得意、风光无限。与王弗朝夕相处的苏轼,虽须发连鬓,却神采飞扬;虽忙于公务,却意气风发。治平二年是苏轼人生的分水岭,这一年妻子、父亲相继逝去;其后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更因上书言新法之弊屡遭排挤,直至密州。这十年,苏轼因亲人永别而神伤,因屡遭排挤而郁愤。如此苦难集于一人之身,所以不难理解,天性豁达的苏轼何以在三十九岁之时就已饱经沧桑,鬓若银霜。模样变化如此之大,你让十年未见的妻子如何能够在不期而遇之时一眼即识呢?而至亲至近的妻子猝然间也难以认出丈夫的模样,这于孤独了十年的苏轼而言又是何等的凄凉和悲伤啊!
此句亦可试解为,“十年后纵使相逢,王弗大概已经无法认出我了吧,因为我现在风尘满面、两鬓斑白”。将“应”解为“应当”,就含有不确定、推测之意。明知王弗定能认出自己,却言大概无法认出,不正是此时苏轼内心既希望妻子认出又不希望妻子认出这一矛盾的真实写照吗?十年的“无处话凄凉”,苏轼当然希望能有一见,以解相思,以慰其心,但“纵使相逢”之时,却又为何不希望她能认出呢?苏轼想到自己昔日的风采不存,往日的荣光不再,一副“尘满面,鬓如霜”的落寞老者形象,相逢若识,妻子看到自己的模样,该会有怎样的神伤啊!而自己看到妻子的伤感,又该会有怎样的不安啊!此时谁又言只有女会为悦己者容呢?所以生性洒脱不羁的苏轼模棱两可地言出“应不识”,体现出内心的矛盾挣扎,相逢心已痛,相识情又堪?“纵使相逢应不识”的背后不正显现出苏轼用情之深,苏王二人情义之重,十年阴阳相隔各自之苦楚吗?
苏轼不希望王弗认出自己还有一因,心中有所愧怍。从《亡妻王氏墓志铭》中,我们可以看到,妻子逝去,苏轼认为“永无所怙”。那么,苏轼有哪些方面要依靠妻子呢?从文中可知,王弗孝顺父母,抚养苏迈,可依之齐家;王弗聪明文静,洞悉事理,可依之修身。所以说,苏轼早年的事业有成是与相夫教子的王弗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苏轼的性格除豁达洒脱外,还有率真孤傲的方面,苏轼曾写诗自嘲“七尺顽躯走尘世,十年便腹贮天真”(苏轼《宝山昼睡》)。如果说生活中的“天真”可称得上是一种可爱、可亲,那么政治上的“天真”就意味着一种可悲、可叹了。王弗曾规劝过苏轼遇事谨慎之理,告诫过苏轼交友明察之理,如果王弗尚在,苏轼会沦落至此吗?故说苏轼的内心是有疚的。王弗临终之前对苏轼说了些什么未有记载,不得而知,但依照常情定会嘱托苏轼照顾好两人的独子——苏迈。现在苏迈随苏轼一路颠沛,寄居密州,故说苏轼的内心是有愧的。所以,“尘满面,鬓如霜”虽写苏轼衰颓之模样,也蕴含了词人对妻子的愧疚之情:现在这副模样,正是因为失去了你这一依靠,忘记了曾经对我的告诫,这是疚;自己现在这样,苏迈也定会遭遇苦难,违背了当初对你的承诺,这是愧。愧疚难当的苏轼觉得自己还有何颜面面对王弗,其内心之痛苦就可想而知了。
综上所述,“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一句,看似不合常理,却蕴含深意;看似平淡朴素,却饱含深情。其实,上片的所思,正是下片的所梦,所以读懂此句,也就能够理解词人缘何在幽梦之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了,实乃情深之时,未知何从言也!以上解读,实乃一孔之见,不当之处,还望斧正!
作者简介:
汤小燕,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