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童早期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教育投入的加大,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和对策,为地方政府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切实提高宁夏回汉幼儿教育的水平。
关键词: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150-03
近年来,一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和教育部门注重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园)条件;另一方面,自治区也积极开展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和幼儿园分类定级活动,促进幼儿园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事业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基础薄弱,全区回汉儿童早期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尚未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与发达省、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据报道:“截至2007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园幼儿10.6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38.32%,与全国学前三年入园率的平均水平(44.6%)仅相差6.28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0%;全区幼儿教师合格率达到80%以上。目前,全区有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23所,一类幼儿园58所,二类幼儿园78所,三类幼儿园69所。全区幼儿园总数达228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67所,占总数的26.4%;其他部门办园26所,占总数的11.6%;民办幼儿园135所,占总数的59.2%,形成了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幼儿教育格局” [1]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我们应该看到成果之下还存在很多制约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问题。
一、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显著,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截至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园幼儿10.6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38.32%;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0%;全区幼儿教师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全区在册幼儿园总数达228所,有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23所,一类幼儿园58所,二类幼儿园78所,三类幼儿园69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67所,占总数的26.4%;其他部门办园26所,占总数的11.6%;民办幼儿园135所,占总数的59.2%。全区228所幼儿园中,农村幼儿园只有26所,占总数的11.6%,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前班,大多数农村孩子仅能接受学前一年教育。从中不难看出,全区的幼儿园分布很不均衡,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学前教育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宁夏南部回族聚居的村落,因为只有县城才有幼儿园,所以村里的大部分适龄入园儿童由祖父母照顾,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幼儿被送到县城的幼儿园学习,其余大部分只是在入学前一年进入学校的学前班学习。从总体上来看,宁夏自治区幼儿园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发展晚,基础差,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新的幼儿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尽快普及,幼儿园管理体制落后,这是宁夏儿童的早期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幼儿园师资水平不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宁夏回汉儿童的早期教育进步很快,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形成了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幼儿教育格局。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及小学学前班的师资力量很薄弱,幼教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很少,多数是一些退休老教师或者其他专业的教师担任幼儿的学前教育,非常不利于形成系统专业的幼儿教育。以彭阳县古城镇民办幼儿园为例,全园有大中小三个班级共140名学生,只有六名教师,没有专门的保育员。这六名教师除园长外,其余五名完全属于雇佣性质,工资待遇仅500元每月,工作量大,稳定性差,部分低素质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影响了幼儿的教育。幼儿园的老师多数仅凭自己的想法照顾教育孩子,很难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系统、全面地传授知识给幼儿。师资欠缺,教师待遇差,工作没有保证,这已经影响到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宁夏地区0-3岁回汉儿童的早期教育尚未普及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表明:儿童在六岁之前,尤其是三岁以前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发育为今后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打下了基础。在这一阶段,儿童学习的速度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快。如果婴幼儿得到充分的爱抚、关怀、鼓励和智力刺激,并保证合理的营养和接受良好的健康护理,那么他们的发育和学习速度会更快。[2]但是,在宁夏地区,除银川市兴庆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在幼儿0岁至3岁阶段有早期教育的试点外,其他县市很少有这一阶段的幼儿早期教育,大部分幼儿园中都没有0岁至3岁的幼儿早期教育,忽视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影响较大,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成长。0岁至3岁回汉幼儿早期教育的试点少与人们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在回汉群众看来,0岁至3岁的儿童应该由父母或祖父母来带,不仅能增进亲情,还能给孩子以很好的照顾,对幼儿园的不放心、不信任也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宁南地区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设备落后
宁夏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直接导致宁南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滞后,教育发展缓慢尤为明显,学前教育这块重视的仍然不够。以古城镇中学、小学为例,在义务教育方面,古城中学服务范围辐射古城镇12个行政村,2007-2008学年度,初中部服务范围内有适龄少年1357人,入学率为98.5%,其中女孩入学率为98.3%,回族男孩入学率为98.2%,回族女孩入学率为98.8%,17周岁完成学业率为89.1%,辍学率为0.2%;古城小学始建于1953年,现有教学班13个,在校学生665人,教职工39人,专职教师合格率为100%。2007——2008学年度,适龄儿童总数3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其中女206人,女童入学率100%,15周岁完成学业率为100%,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为96.88%。大部分农村的孩子只能在本村的小学接受学前一年的教育,而小学的学前班是对幼儿园的补充,在专业性、系统性的幼儿教育上是无法与正规幼儿园相比的。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宁南山区的中学、小学入学率远高于适龄儿童的入园率。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的资金不多,幼儿园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缺少必要的教具,都使幼儿教育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儿童早期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宁夏地区儿童早期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科学的、有宁夏特色的发展规划,增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宁夏地区回汉儿童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宁夏地处西北,经济发展落后,在教育的投入上与发达省区有很大差距,在回汉儿童早期教育这方面投入更少。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适龄儿童人数、区域分布、民族特色,对各类幼儿园的发展比例,园、所规模,区域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幼儿教育没有纳入到九年义务教育中,政府的资金投入是非常有限的,增加教育经费,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已经成为发展宁夏儿童早教事业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在宁南山区,更应加大资金投入,为县、乡幼儿园配备完善的教学设施,改善县、乡幼儿园的办学条件,解决广大农村缺少幼儿园的不利局面。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高质量的幼儿园需要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来创造,幼儿教师的职责非常重要。[3]宁夏地区儿童早期教育的师资很薄弱, 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在整个幼儿教育教师队伍中仅占80%左右,绝大部分保育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与培训,保育水平很差。宁夏仅有一所幼教师范学校,每年毕业的学生除部分进入公办及规模大的民办、社会办的幼儿园外,其余的并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流失严重。做好这部分幼教毕业生的引导工作,对提高幼教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极大的帮助。此外,逐步规范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保育员培训、职称评审等工作,使骨干教师的培养一体化、系统化,培养一批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对于保育员,要做到持证上岗,凡不符合要求者,要及时清除出幼儿园,避免对幼儿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儿童早期身体及智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完善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培训机制已刻不容缓。
(三)针对宁南山区的实际情况,在大力发展幼儿园教育的同时,完善小学学前教育
宁夏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幼儿园城乡分布不均,造成城里幼儿园人满为患,农村没有幼儿园的局面。改善这种情况,除政府及教育部门加大教育投入,在农村开办幼儿园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和集体的力量办幼儿园,整合各级幼教资源,增加村镇幼儿园数量。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彭阳县古城镇只有两所幼儿园,远远满足不了适龄儿童的入学需要,而广大农村小学的学前班教育已经成为回汉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补充,完善小学学前班教育,已经成为促进宁夏南部地区回汉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幼儿园办园机制改革,拓宽幼儿教育的途径,以村镇、社区为依托,依靠基层各部门的力量,因地制宜地积极创设和利用现有场地、设施、人员等条件,大力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学前教育和幼儿园。
(四)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要凸现民族特色、地域文化
宁夏为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有着悠久的伊斯兰文化底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居民,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这种影响更加明显。以被调查的幼儿园为例,每个幼儿园的餐厅都是清真灶,在回族幼儿园中,还开设了阿语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教授幼儿有关回族、伊斯兰教方面的知识,在幼儿园日常所用的教科书中,就有专门的章节来教幼儿认识回族,了解伊斯兰教。在回汉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凸显民族特色、地域文化,不仅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开发智力,更能传承宁夏地区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所以,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要添加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幼儿民族知识,让幼儿对我国的民族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为今后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民族观打下基础。
儿童早期教育是一项多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参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于儿童早期的投入,可以节省他们成年后用于教育补偿、医疗保健、康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费用,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4]学前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既要为社会服务,又要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又必然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学前教育50余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学前教育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教育科研状况密切相关。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新的技能和知识,而且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及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自主、自信等社会性人格素质。[5]宁夏教育的发展与发达省区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只有教育发展上去了,各项事业才会随之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而儿童早期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宁夏儿童早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燕.我区幼教事业稳中求进[N].宁夏日报,2008—11—06(12).
[2][4]冯君.早期教育实践研究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07,(4).41.
[3]陈雪.四大举措力促幼儿教育发展——我国幼儿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战线,2008,(2).147.
[5]庞丽娟,胡娟,洪秀敏.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幼教事业发展与管理,2002,(1).40.
关键词: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问题;对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150-03
近年来,一方面,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和教育部门注重推进和深化教育改革,扩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园)条件;另一方面,自治区也积极开展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和幼儿园分类定级活动,促进幼儿园内部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使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事业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由于宁夏地处我国西北内陆,经济、文化、教育事业基础薄弱,全区回汉儿童早期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尚未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与发达省、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据报道:“截至2007年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园幼儿10.6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38.32%,与全国学前三年入园率的平均水平(44.6%)仅相差6.28个百分点;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0%;全区幼儿教师合格率达到80%以上。目前,全区有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23所,一类幼儿园58所,二类幼儿园78所,三类幼儿园69所。全区幼儿园总数达228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67所,占总数的26.4%;其他部门办园26所,占总数的11.6%;民办幼儿园135所,占总数的59.2%,形成了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幼儿教育格局” [1]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事业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但我们应该看到成果之下还存在很多制约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问题。
一、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显著,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截至200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园幼儿10.6万人,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38.32%;农村地区基本普及了学前教育,学前一年入园率达到90%;全区幼儿教师合格率达到80%以上。全区在册幼儿园总数达228所,有自治区级示范性幼儿园23所,一类幼儿园58所,二类幼儿园78所,三类幼儿园69所。其中,教育部门办园67所,占总数的26.4%;其他部门办园26所,占总数的11.6%;民办幼儿园135所,占总数的59.2%。全区228所幼儿园中,农村幼儿园只有26所,占总数的11.6%,农村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学前班,大多数农村孩子仅能接受学前一年教育。从中不难看出,全区的幼儿园分布很不均衡,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的学前教育存在很大差距。特别是宁夏南部回族聚居的村落,因为只有县城才有幼儿园,所以村里的大部分适龄入园儿童由祖父母照顾,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幼儿被送到县城的幼儿园学习,其余大部分只是在入学前一年进入学校的学前班学习。从总体上来看,宁夏自治区幼儿园不仅数量不足,而且发展晚,基础差,整体发展水平不高,新的幼儿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尽快普及,幼儿园管理体制落后,这是宁夏儿童的早期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
(二)幼儿园师资水平不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近几年宁夏回汉儿童的早期教育进步很快,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形成了以政府办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公办和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的幼儿教育格局。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幼儿园及小学学前班的师资力量很薄弱,幼教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很少,多数是一些退休老教师或者其他专业的教师担任幼儿的学前教育,非常不利于形成系统专业的幼儿教育。以彭阳县古城镇民办幼儿园为例,全园有大中小三个班级共140名学生,只有六名教师,没有专门的保育员。这六名教师除园长外,其余五名完全属于雇佣性质,工资待遇仅500元每月,工作量大,稳定性差,部分低素质人员进入教师队伍,影响了幼儿的教育。幼儿园的老师多数仅凭自己的想法照顾教育孩子,很难掌握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能系统、全面地传授知识给幼儿。师资欠缺,教师待遇差,工作没有保证,这已经影响到宁夏回汉儿童早期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宁夏地区0-3岁回汉儿童的早期教育尚未普及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表明:儿童在六岁之前,尤其是三岁以前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这一阶段的发育为今后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打下了基础。在这一阶段,儿童学习的速度比其他任何时候都要快。如果婴幼儿得到充分的爱抚、关怀、鼓励和智力刺激,并保证合理的营养和接受良好的健康护理,那么他们的发育和学习速度会更快。[2]但是,在宁夏地区,除银川市兴庆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在幼儿0岁至3岁阶段有早期教育的试点外,其他县市很少有这一阶段的幼儿早期教育,大部分幼儿园中都没有0岁至3岁的幼儿早期教育,忽视这一阶段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发育影响较大,甚至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成长。0岁至3岁回汉幼儿早期教育的试点少与人们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在回汉群众看来,0岁至3岁的儿童应该由父母或祖父母来带,不仅能增进亲情,还能给孩子以很好的照顾,对幼儿园的不放心、不信任也是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宁南地区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设备落后
宁夏南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直接导致宁南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滞后,教育发展缓慢尤为明显,学前教育这块重视的仍然不够。以古城镇中学、小学为例,在义务教育方面,古城中学服务范围辐射古城镇12个行政村,2007-2008学年度,初中部服务范围内有适龄少年1357人,入学率为98.5%,其中女孩入学率为98.3%,回族男孩入学率为98.2%,回族女孩入学率为98.8%,17周岁完成学业率为89.1%,辍学率为0.2%;古城小学始建于1953年,现有教学班13个,在校学生665人,教职工39人,专职教师合格率为100%。2007——2008学年度,适龄儿童总数385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其中女206人,女童入学率100%,15周岁完成学业率为100%,15—50周岁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为96.88%。大部分农村的孩子只能在本村的小学接受学前一年的教育,而小学的学前班是对幼儿园的补充,在专业性、系统性的幼儿教育上是无法与正规幼儿园相比的。从以上数据中我们不难看出,宁南山区的中学、小学入学率远高于适龄儿童的入园率。在学前教育方面的投入的资金不多,幼儿园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设备落后,缺少必要的教具,都使幼儿教育存在片面性,不利于儿童早期教育的全面发展。
三、发展宁夏地区儿童早期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制定科学的、有宁夏特色的发展规划,增加对儿童早期教育的资金投入,促进宁夏地区回汉儿童早期教育事业的发展
宁夏地处西北,经济发展落后,在教育的投入上与发达省区有很大差距,在回汉儿童早期教育这方面投入更少。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根据当地适龄儿童人数、区域分布、民族特色,对各类幼儿园的发展比例,园、所规模,区域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幼儿教育没有纳入到九年义务教育中,政府的资金投入是非常有限的,增加教育经费,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已经成为发展宁夏儿童早教事业的主要方面。特别是在宁南山区,更应加大资金投入,为县、乡幼儿园配备完善的教学设施,改善县、乡幼儿园的办学条件,解决广大农村缺少幼儿园的不利局面。
(二)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
高质量的幼儿园需要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来创造,幼儿教师的职责非常重要。[3]宁夏地区儿童早期教育的师资很薄弱, 幼教专业毕业的教师在整个幼儿教育教师队伍中仅占80%左右,绝大部分保育员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与培训,保育水平很差。宁夏仅有一所幼教师范学校,每年毕业的学生除部分进入公办及规模大的民办、社会办的幼儿园外,其余的并没有从事本专业工作,流失严重。做好这部分幼教毕业生的引导工作,对提高幼教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有极大的帮助。此外,逐步规范幼儿园骨干教师培训、保育员培训、职称评审等工作,使骨干教师的培养一体化、系统化,培养一批幼儿园中青年骨干教师。对于保育员,要做到持证上岗,凡不符合要求者,要及时清除出幼儿园,避免对幼儿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儿童早期身体及智力发展的重要保证,提高幼儿园教师的素质,完善幼儿园教师的管理、培训机制已刻不容缓。
(三)针对宁南山区的实际情况,在大力发展幼儿园教育的同时,完善小学学前教育
宁夏广大农村地区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幼儿园城乡分布不均,造成城里幼儿园人满为患,农村没有幼儿园的局面。改善这种情况,除政府及教育部门加大教育投入,在农村开办幼儿园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和集体的力量办幼儿园,整合各级幼教资源,增加村镇幼儿园数量。在调查中我们看到,彭阳县古城镇只有两所幼儿园,远远满足不了适龄儿童的入学需要,而广大农村小学的学前班教育已经成为回汉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补充,完善小学学前班教育,已经成为促进宁夏南部地区回汉儿童早期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进一步推进幼儿园办园机制改革,拓宽幼儿教育的途径,以村镇、社区为依托,依靠基层各部门的力量,因地制宜地积极创设和利用现有场地、设施、人员等条件,大力发展适合当地情况的学前教育和幼儿园。
(四)在儿童早期教育中要凸现民族特色、地域文化
宁夏为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有着悠久的伊斯兰文化底蕴,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居民,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在儿童的早期教育中这种影响更加明显。以被调查的幼儿园为例,每个幼儿园的餐厅都是清真灶,在回族幼儿园中,还开设了阿语课,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教授幼儿有关回族、伊斯兰教方面的知识,在幼儿园日常所用的教科书中,就有专门的章节来教幼儿认识回族,了解伊斯兰教。在回汉儿童的早期教育中凸显民族特色、地域文化,不仅能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开发智力,更能传承宁夏地区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所以,在幼儿园的课程设置中,要添加专门的课程来教授幼儿民族知识,让幼儿对我国的民族有一个大体的认识,为今后树立科学的、正确的民族观打下基础。
儿童早期教育是一项多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共同参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对于儿童早期的投入,可以节省他们成年后用于教育补偿、医疗保健、康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费用,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4]学前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教育的基础,学前教育既要为社会服务,又要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学前教育的发展情况又必然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学前教育50余年的发展历程表明,学前教育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文化发展以及教育科研状况密切相关。在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才的需求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需求,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仅要具备新的技能和知识,而且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及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自主、自信等社会性人格素质。[5]宁夏教育的发展与发达省区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只有教育发展上去了,各项事业才会随之进入良性发展的阶段,而儿童早期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必须解决这一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宁夏儿童早期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于燕.我区幼教事业稳中求进[N].宁夏日报,2008—11—06(12).
[2][4]冯君.早期教育实践研究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07,(4).41.
[3]陈雪.四大举措力促幼儿教育发展——我国幼儿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教育战线,2008,(2).147.
[5]庞丽娟,胡娟,洪秀敏.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J].幼教事业发展与管理,200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