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下大学生道德发展之思考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hun9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传统的伦理道德形成相当大的冲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与互联网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其思想和行为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的影响。面对21世纪网络社会的挑战,如何培育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网络的特殊性对大学生的影响入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大学生道德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177-02
  
  一、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发展概况
  21世纪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成为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从单纯走向成熟的过度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较大。一方面互联网扩大了大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大学生的平权意识和全球意识,影响着大学生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互联网高度的开放性,有可能导致大量的不良信息涌入,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道德品质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
  二、网络时代对大学生道德发展提出的挑战
  1.多样的网络特征弱化大学生的道德意识
  网络上的信息垃圾会弱化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力。网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信息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各种娱乐信息、学术信息,以及各种各样的反动、暴力等信息混杂在一起,良莠不齐。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缺乏有效的监督,主要靠自身的自律意识,但部分大学生缺乏自律能力,受好奇心的驱使他们会到网上搜寻一些不健康的信息。
  网络的匿名性也会削弱大学生的道德责任感。据统计,目前网络犯罪只有1/100被发现,而这1/100中只有4/100会被指控。正如一句流行的俗语所言: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行为主体的这种相对隐蔽性,使得网上的不道德行为日益增多,例如不负责任的网恋,在网上肆意散布主观性较强的言论,甚至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2.多元的网络文化造成大学生价值观冲突
  网络时代文化的全球性传播成为青年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冲突的主要诱因。在这种高度开放的社会中,各种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兴趣、观念等容易受到相异思想的冲击。网络是一个没有地域、没有国界的全球性媒体,由于技术的原因也不能对网上发布的所有信息逐一进行核查。西方的某些伦理学观念通过网络平台侵入我们的大脑,与原有的民族道德发生激烈冲突,这导致已有道德规范出现了多元性和多义性。西方盛行的 “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观念使国内大学生产生精神上的困惑,在这些不良信息的暗示下,他们往往由欣赏走向趋同,由此引起大学生价值观发生转变。
  3.便捷的网络应用影响大学生的学风建设
  网络在为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埋下了深深的隐患。网络具有平等性、开放性、丰富性,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便利的技术平台。但因为在网上大学生可以比较快捷的下载各种信息和资源,这便为某些学生抄袭他人作品提供了可乘之机。网络上一些不法之徒利用网络和某些个人的需求,在网络上公开出售各种论文,学术上的剽窃更是不在话下。在此情况下,某些学生不可避免的对网络产生了依赖心理,学习被这些人简单化为一个对网络资源的剪切、整合过程。
  4.网络的便捷性在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他们的惰性思维,长此以往将导致思维能力下降,妨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也将不利于优良学风的建设。
  三、网络时代构建大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素质
  1.加强网络监控管理,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
  法制建设的完善能够更好的维护社会稳定,网络社会是个虚拟的社会,但是同样离不开法律的保护和制约。互联网上很多不良信息混淆了大学生对是非的判断标准,弱化了他们传统的道德观念。因此净化网络环境,努力为大学生创造一个文明、健康的网络空间,同时也要引导他们如何正确的使用和选择信息,增强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意识。第一,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网络信息法规,同时规范网络服务商和运营商的服经营行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也绝对不能放松。严格对网上的公共主页、个人主页及相关连链接进行审查,实施网络实名注册,防止个人在网上刊登和传播不良信息。第二,加强对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教育。积极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通过课堂、校报等传播渠道,营造强大的舆论氛围。宣传生活中真善美的良好品德,引导大学生去进行独立的思考,提高他们的识别和吸收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够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筛选,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2.利用网络优势,构建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网络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来扭转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互联网已成为现实中重要的思想舆论阵地,在这里人们的思想可以百花争鸣,它改变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开辟了开展德育工作的新载体,其信息的丰富性、传播便捷性等特点,为高校良好道德观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一,借助校园网等点击率较高的网站,开辟网上道德教育平台,拓宽德育教育的渠道,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马克思主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扩大信息的覆盖面。第二,构建民族文化与网络相结合的网络文化平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历史传承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具有生命力。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对于本民族的复兴,以及应对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强烈冲击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应规范网络用语,否则习惯之后就是被同化。
  3.建立有效约束机制,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
  网络的虚拟性和便捷性特点导致部分大学生网上自律意识淡薄,学术不端和道德失范现象频发,这使得网络道德教育和法规教育至关重要。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监督学生的网络行为。首先,将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渗透到课堂教育之中。在课堂上使学生明白,网络上的行为也需要现实中的道德来约束,使他们明白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的网络道德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其次,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保证大学生网上行为的合道德性。大学生的自律性比较差,只靠教育的手段是不够的,还应该发挥他律的监督和制度的约束作用。这就需要学校相关制度的健全和建立,在学校制度合理的前提下,监督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形成良好的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李卫东.网络时代高校德育问题解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4,(22).
  [2]吴晓燕.关于网络时代青年伦理道德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8,(8).
  [4]唐艳明.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J].中国高教研究,2006,(12).
  [5]黄宪怀.网络文化: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双刃剑[J].高教论坛,2004,(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为突出,现状更加令人担忧。本文从民族与汉族毕业生的就业对比着手,深入分析其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作有所帮助。  关键词:就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原因;对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127-02  
期刊
摘 要:唐代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商业繁荣带来了金融业的发展。长安西市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的金融市场,充斥着各类信贷活动,其中官方经营的借贷业务称之为“公廨”。中央和地方各部门用来放贷或者经商所用的财政拨款被称为“公廨本钱”,赚得的利润充公,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这项政策就是公廨本钱制度。本文简要介绍唐代这项制度产生的背景、制度管理及该制度最后的结局,希望对这一问题作个简要了解。  关
期刊
摘 要:电信业作为和普通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产业,如果受到行业垄断,必然会挤压公众的通信红利,只有引入竞争机制,鼓励创新,才能成本降低。所以,本文从政府规制三大理论之一的政府激励规制理论来浅谈电信业的规制问题,并在这一理论框架下,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政府激励规制措施和手段来促进中国电信业的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大众通信福利的增加和生活成本的降低。  关键词:激励规制理论;垄断;三网融合  文章编号:978
期刊
摘 要: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然而现实社会中不和谐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腐败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建设。因此,对腐败现象的治理就显得尤其重要,其关键是廉政制度建设和廉政文化建设,为治理腐败提供良好的社会氛围。不仅是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时,治理腐败也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反腐倡廉;和谐社会;廉政文化  文章编号:9
期刊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宏观要求背景下,我们要贯彻教育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专业课程设置改革为契机,培养复合型的体育专门人才,从而适应国家、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为例,对课程体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探讨陕西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趋势,并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教育改革;体育教育;课程
期刊
摘 要:近几十年关于清词中兴问题的研究成果丰硕,并且大体上由概括总略性的宏观研究转向较为微观的研究,由对清词中兴论的论证走向对于清词中兴现象的多方面深入探讨,这些研究为精准考量清词中兴这一复杂的文学史现象提供了丰富的学术视角和立体的观照方式,对于清词中兴的理解直接启示着对于整个清词成就的历史定位及清代词学的评价,因此在清词中兴问题的相关探讨上尚有不少有争议。  关键词:清词中兴;原因;表现;流派;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强调发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中学物理教师如何适应新课程目标的要求,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主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极为重要的问题。作为经济相对落后、信息较为闭塞的农村中学,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仍旧阻力重重,行动起来举步维艰。对教师角色重新理解和定位,是搞好农村新课改需要认真思考的几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新课改;农村;物
期刊
摘 要: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农村民间组织在弥补基层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不足、协调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矛盾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了平头司村李家湾森林管护队为例,通过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剖析了李家湾森林管护队的生成因素以及主要功能,并以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农村民间组织;生成因素;功能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152-0
期刊
摘 要:维稳部队的工作重点已经由应急平暴转入较长时间执勤巡逻,这对做好部队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对政工领导干部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部队;维稳;教育引导;安全稳定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0)02-169-02    维稳部队的工作重点已经由应急平暴转入较长时间执勤巡逻,具有维稳时间长、兵力分布散、官兵压力大等特点,对做好部队经常性基础性工作
期刊
摘 要:孔子是教育史上的“至圣先师”,他创立了以“仁爱”为核心理念的儒家思想体系,并将其贯穿实践于孔子私学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孔子基于对人性的深刻认识,将德才兼备的君子作为教育培养目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管理形式,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这些做法不但在当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现代大学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孔子;仁爱思想;教学管理;人性化原则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