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想改变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学习状态,教师就要转变教学方式,“创设情境式课堂”“营造开放式课堂”“拓展自学式课堂”,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让课堂真正动起来。
【关键词】教学方式 情境式课堂 开放式课堂 自学式课堂
如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可是,不少初中语文课堂依旧死气沉沉,或仅仅呈现出表面热闹的合作。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教师的不当引导造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贴近生活,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体验等,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创设情境式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学者克拉克和斯塔尔在《中学教学法》一书中指出,“要让你教的学科使人愉快,看起来是要把它包上糖衣,让它具有吸引力”“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方法或手段都是合理的。假如为了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惜糖”。创设情境式课堂,就是要将原本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寓于生活的题材之中,创设贯穿课堂始终的主题情境,使学生受到启迪,在身心愉悦中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说明文。教学说明文时,不少教师通常会从说明文的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语言等角度,对文章进行繁琐的分析,结果必然是教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懵懵懂懂。
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在教学中,针对这节课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笔者首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了一组沙漠图片,创设出沙漠瀚海的氛围,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沙漠的印象。这样设计导入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能对沙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求知欲。
随后,笔者又创设了如下的生活情境:“老师有三个朋友是驴友。前几天,他们给我发来了这组照片,说在沙漠里游玩时,突然听到了吓人的巨响,还产生了错觉,看到了幻影。同学们,难道沙漠里真的有魔鬼吗?”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迫切地想要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2.贯穿情境,研讨问题。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的三位驴友看了文章后也很高兴,他们说,这篇文章不仅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明白了一切奇怪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而且文章还把这些现象写得如此准确生动,使他们产生了把此次沙漠之行所经历的事记录下来,放在博客里与网友分享的想法。同学们,如何才能把这些内容写得生动、有趣呢?”接下来,笔者和学生围绕三位驴友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讨论。这其实是在教学生如何解读文章,而且,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们觉得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个个问题,因而更有兴趣,也更有动力,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了探究精神。
3.围绕情境,拓展提升。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位驴友在后面的沙漠之旅中,又发现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不仅大,而且很怪,日出、正午、傍晚、风雨前后,竟然会变色。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这个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追根究底的好奇心,他们就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设计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让学生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生活”。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营造开放式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教学材料的丰富性以及课堂内容的具有实践性等。在开放式课堂中,学生能获得尊重,得到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机智地捕获学生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并能因势利导,将其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思维过程,进而内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营造开放式课堂,也要因文而异。例如,笔者教学“叶”专题时,就结合专题特点,把学生带到户外,让他们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收获颇丰。
1.走近叶。
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要求他们各自寻找喜欢的叶片,认真观察其颜色、形状、纹理等。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既增强了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也对叶片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
2.进入叶。
笔者召集所有学生围聚而坐,让他们拿出寻找到的喜欢的叶片,向大家介绍。介绍完后,笔者要求学生闭上双眼,认真聆听绿叶的声音,感觉一下,和秋天黄叶落地的声音相比,有什么不同。然后,笔者为学生朗诵了课本中的现代诗《绿叶的声音》,并提问:“同学们,听了《绿叶的声音》后,作者那优美的语言,一定让你们深受感染吧?请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当然,如果你有与众不同的感受,也可以写成精美的话语,补充在诗歌里。”此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的感受和专题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了对该专题的理解。
3.透过叶。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植物的叶子千姿百态、各有风貌。诗中的叶不同于生活中的叶,诗中之叶的形状、色彩、荣枯等,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注入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请大家读一读文中描写叶的几段文字,看看这些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问题提出后,笔者安排学生手拿叶片,如哲学家一般进行思考,任其发挥。学生思考后,有的说“这些文字告诉我们一种生活态度,即使力量微小,也能活得精彩”,有的说“这些文字反映了精神与物质的矛盾统一”,有的说“从这些描写中,我看到了生命间的相互奉献”等。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透过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课本上的内容不应该只设定在课堂上完成,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实践环境,让他们进行大空间、多角度、全方位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这将有助于学生把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以及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全面提升素养。 三、拓展自学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自学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内所学方法,自学相关的配套读物,自己做读书笔记,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突出强调了学生要学有所用,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记得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我们要借助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熟练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能。
例如,配合苏教版语文教材使用的《语文读本》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课外读物,是对语文教材的有效延伸,其中不乏名篇佳作。教师若能有效加以利用,设置拓展自学式课堂,将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1.方法迁移。
例如,语文课上,我们已经引导学生学习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读书法”等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从《语文读本》中精选了若干名家作品,如《安塞腰鼓》《海滨仲夏夜》等,要求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这样的自主阅读不需要学生像学习课文那样,达成什么目标,只要能有所得即可。
2.比较阅读。
由于《语文读本》是配合教材使用的,因此,其学习目的与教材相同,都是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但与教材要求精读不同的是,《语文读本》一般只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鉴于这一点,如果学生在学习了教材中的文章后,对写作手法等知识点掌握不到位,教师就可以从《语文读本》中选择相关的篇目,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例如,学习苏教版八(上)“至爱亲情”这一单元中的《背影》《甜甜的泥土》《我的母亲》等文章时,笔者就选择了《语文读本》中的《父子情》《这就是母亲》《回忆我的母亲》等篇目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首先,让学生体会父母兄弟间的至爱亲情;其次,让他们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最后,感受叙事性散文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学生经过这样有计划、有目的的比较阅读训练后,不仅扩大了阅读的量,而且提高了阅读的质,对阅读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3.设计问题。
学贵能疑。新课程的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从“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过渡到“自己提出问题”,那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这一目标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不要让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变成束缚学生思想的套圈,把学生变成自己的俘虏,而应当允许学生提出“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问题,要尊重学生的思考并保护学生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利。当然,教师在学生提问的角度上应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如可以指导他们从文章的题材、结构、思路、过渡、呼应、开头结尾的写作方法等角度提出问题。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他们当了一回“小老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些能力,也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这样,才能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相信只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美国]L.H.克拉克,I.S.斯塔尔.中学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塔集中心初级中学)
【关键词】教学方式 情境式课堂 开放式课堂 自学式课堂
如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深入人心,可是,不少初中语文课堂依旧死气沉沉,或仅仅呈现出表面热闹的合作。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教师的不当引导造成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让课堂贴近生活,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互动、体验等,不断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 创设情境式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美国学者克拉克和斯塔尔在《中学教学法》一书中指出,“要让你教的学科使人愉快,看起来是要把它包上糖衣,让它具有吸引力”“能够用来促进学习的任何方法或手段都是合理的。假如为了学习,必须把要教的东西包上糖衣,那么,你不应当吝惜糖”。创设情境式课堂,就是要将原本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寓于生活的题材之中,创设贯穿课堂始终的主题情境,使学生受到启迪,在身心愉悦中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一篇说明文。教学说明文时,不少教师通常会从说明文的对象特征、说明方法、语言等角度,对文章进行繁琐的分析,结果必然是教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懵懵懂懂。
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在教学中,针对这节课的特点,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笔者首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了一组沙漠图片,创设出沙漠瀚海的氛围,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沙漠的印象。这样设计导入环节是为了让学生能对沙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从而激发求知欲。
随后,笔者又创设了如下的生活情境:“老师有三个朋友是驴友。前几天,他们给我发来了这组照片,说在沙漠里游玩时,突然听到了吓人的巨响,还产生了错觉,看到了幻影。同学们,难道沙漠里真的有魔鬼吗?”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他们迫切地想要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2.贯穿情境,研讨问题。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老师的三位驴友看了文章后也很高兴,他们说,这篇文章不仅消除了他们的恐惧心理,让他们明白了一切奇怪现象都可以用科学道理来解释,而且文章还把这些现象写得如此准确生动,使他们产生了把此次沙漠之行所经历的事记录下来,放在博客里与网友分享的想法。同学们,如何才能把这些内容写得生动、有趣呢?”接下来,笔者和学生围绕三位驴友的所见、所闻、所感展开讨论。这其实是在教学生如何解读文章,而且,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们觉得好像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一个个问题,因而更有兴趣,也更有动力,在主动参与中培养了探究精神。
3.围绕情境,拓展提升。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三位驴友在后面的沙漠之旅中,又发现了一块巨石。这块巨石不仅大,而且很怪,日出、正午、傍晚、风雨前后,竟然会变色。同学们,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这个问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追根究底的好奇心,他们就在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提升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富有生活气息的情境设计贯穿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让学生走出了课堂,走进了“生活”。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他们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
二、营造开放式课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教学材料的丰富性以及课堂内容的具有实践性等。在开放式课堂中,学生能获得尊重,得到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机智地捕获学生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并能因势利导,将其转变为学生的自主思维过程,进而内化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营造开放式课堂,也要因文而异。例如,笔者教学“叶”专题时,就结合专题特点,把学生带到户外,让他们与大自然零距离接触。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收获颇丰。
1.走近叶。
笔者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要求他们各自寻找喜欢的叶片,认真观察其颜色、形状、纹理等。这样,学生就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既增强了对大自然的亲近感,也对叶片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
2.进入叶。
笔者召集所有学生围聚而坐,让他们拿出寻找到的喜欢的叶片,向大家介绍。介绍完后,笔者要求学生闭上双眼,认真聆听绿叶的声音,感觉一下,和秋天黄叶落地的声音相比,有什么不同。然后,笔者为学生朗诵了课本中的现代诗《绿叶的声音》,并提问:“同学们,听了《绿叶的声音》后,作者那优美的语言,一定让你们深受感染吧?请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当然,如果你有与众不同的感受,也可以写成精美的话语,补充在诗歌里。”此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把自己的感受和专题中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进一步加深了对该专题的理解。
3.透过叶。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我们都知道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植物的叶子千姿百态、各有风貌。诗中的叶不同于生活中的叶,诗中之叶的形状、色彩、荣枯等,都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注入了作者独特的感受。请大家读一读文中描写叶的几段文字,看看这些文字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生哲理?”问题提出后,笔者安排学生手拿叶片,如哲学家一般进行思考,任其发挥。学生思考后,有的说“这些文字告诉我们一种生活态度,即使力量微小,也能活得精彩”,有的说“这些文字反映了精神与物质的矛盾统一”,有的说“从这些描写中,我看到了生命间的相互奉献”等。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透过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读懂了文字背后的内涵。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笔者通过教学实践认为,课本上的内容不应该只设定在课堂上完成,作为教师,我们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实践环境,让他们进行大空间、多角度、全方位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这将有助于学生把对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以及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全面提升素养。 三、拓展自学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自学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课内所学方法,自学相关的配套读物,自己做读书笔记,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突出强调了学生要学有所用,形成自主探究的能力。记得叶圣陶先生有一句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作为教师,我们要借助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熟练掌握阅读和写作的技能。
例如,配合苏教版语文教材使用的《语文读本》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它有别于一般的课外读物,是对语文教材的有效延伸,其中不乏名篇佳作。教师若能有效加以利用,设置拓展自学式课堂,将有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1.方法迁移。
例如,语文课上,我们已经引导学生学习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圈点勾画读书法”等学习方法,为了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笔者从《语文读本》中精选了若干名家作品,如《安塞腰鼓》《海滨仲夏夜》等,要求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这样的自主阅读不需要学生像学习课文那样,达成什么目标,只要能有所得即可。
2.比较阅读。
由于《语文读本》是配合教材使用的,因此,其学习目的与教材相同,都是引导学生从语言的综合范例中学习语言,培养语文能力。但与教材要求精读不同的是,《语文读本》一般只要求学生有选择地阅读。鉴于这一点,如果学生在学习了教材中的文章后,对写作手法等知识点掌握不到位,教师就可以从《语文读本》中选择相关的篇目,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加深理解。
例如,学习苏教版八(上)“至爱亲情”这一单元中的《背影》《甜甜的泥土》《我的母亲》等文章时,笔者就选择了《语文读本》中的《父子情》《这就是母亲》《回忆我的母亲》等篇目要求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首先,让学生体会父母兄弟间的至爱亲情;其次,让他们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引起对家庭生活的回忆和共鸣;最后,感受叙事性散文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学生经过这样有计划、有目的的比较阅读训练后,不仅扩大了阅读的量,而且提高了阅读的质,对阅读分析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都大有裨益。
3.设计问题。
学贵能疑。新课程的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从“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过渡到“自己提出问题”,那么,“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这一目标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因此,教师不要让自己精心设计的一个个问题变成束缚学生思想的套圈,把学生变成自己的俘虏,而应当允许学生提出“富有个性的、创造性的”问题,要尊重学生的思考并保护学生发表不同观点的权利。当然,教师在学生提问的角度上应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如可以指导他们从文章的题材、结构、思路、过渡、呼应、开头结尾的写作方法等角度提出问题。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他们当了一回“小老师”。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而这些能力,也是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墨守成规,而是要善于变换教学方式,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这样,才能拓宽学生自主发展的天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使他们获得更好的发展。相信只要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能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参考文献】
[1][美国]L.H.克拉克,I.S.斯塔尔.中学教学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宋秋前.有效教学的涵义和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7(1).
(作者单位:江苏省金湖县塔集中心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