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好教育理念在积极践行着教育的发展理念,比起学生的学业情况更加重视学生本身的心理成长状况.所以在美好教育的视野下,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更加有意的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自身想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状况.例如,在预习过程中考虑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们自主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为未来打下基础、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避免学生因为害羞心理导致学业落后,提高学生的被关注度、联系实际生活更多的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放松.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改善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实现美好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研究;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3-0060-02
收稿日期:2021-05-15
作者简介:姜修惠(1978.10-),女,江苏省淮安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自从深化教育改革推行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学生们能力的培养,家长们也更加关心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有较多的时间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抽象思维以及运算能力,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打下基础,通过课堂改革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与老师互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等.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期间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老师分配任务,并且小学数学内容较为简单,家长也会督促孩子们学习,但是在初中、高中老师的教学任务非常大,对学生的督促也会减少,有很多学生出现了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所以应该在小学平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的标準较为统一,不像是语文较为灵活,并且数学的知识学生不学习都无法理解,所以从数学方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既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老师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布置家庭任务,比如说学习《认识钟表》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自己预习,并且给学生发放一些学习资料,可以是电子资料也可以是视频,让学生学习如何看钟表,认识时间的单位等,学生既可以请教家长也可以通过教材结合老师发的资料学习.在数学学习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学习一些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在此期间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然后是钟表,老师上课的时候想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进行课堂练习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上课时间有限,所以教师需要有意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之前就掌握大致的知识点,在学习中就会相对的轻松,就会积极和老师进行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记录一下自己是几点钟起床的,什么时间上学的等等.小学时期,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老师还可以让父母帮助学生学习,提醒学生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
数学思维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思维形式,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解题思路;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清晰的条理性和步骤性,在小学阶段,老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最常规的方法就是多做题,找感觉.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说:做题量大,效果不明显等.可以通过让学生讲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再如:在学习《两位数的除法》的时候,不仅仅是学习计算,而且还要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讲解一些应用题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解,不仅要讲结果而且要讲解做题时是怎么想的,思路是什么,如果可以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台,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做题思路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以后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小学数学素养核心包括:抽象,运算、分析等.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几乎是从一个现实境界达到一个抽象的境界.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是很抽象的,比如说一些统计与概率问题、利率的计算等,都是比较抽象的,要让学生们学会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也可以想象到做题的方法,在前期老师可以制作一些动画或者找一些相似题型的动画帮助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象,这样学生的空间观念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提高他们综合能力,帮助他们适应以后的学习与社会生活.
三、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传统课堂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们听,这样的课堂会有一些枯燥,有些学生也会走神.提高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加入小组学习的环节,老师只讲解主要的知识点和部分例题,每节课给学生留下十几分钟的讨论时间.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可能会比较惧怕老师,所以有一些学生不敢和老师讲话,当老师提问的时候会比较紧张.数学课堂,老师需要与学生互动来决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不和老师交流,课堂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同龄人,交流的氛围就比较欢快,即便有些学生比较内向,在同学面前比在老师面前就会好一些.植树问题是一类奥数题型,这类题型需要学生仔细思考,但是学生们小组讨论就会较为容易的解决,有些小组可能就想出了较为简单的解决方式,有些小组就找到了规律,题干要求三百米的不同方式种树,他们在纸上画出了三十米中种树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这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尽管他们所用的方法不是最简单的,但是他们依然很棒.传统输入教学模式老师只能让多数学生学会,有一些基础比较差或者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掌握课堂内容就比较困难,在小组合作中,他们可以向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请教不会的问题,这样不会的学生学会了新的知识,水平好的学生巩固了知识,双方都会有所提高.在小组合作期间老师要在教室内走动,防止一组的学生被一个问题所阻碍,所以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让学生都可以在了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相比于传统方法的获取知识,创设数学情境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是一个新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知识就是在不断的发现中不断完善的,老师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而老师也要让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让数学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的方法.
在《钱币的认识》中可以让学生认识不同钱的面值以及不同单位钱币之间的换算,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常见.比如在买菜时,我们有时可能一次买很多东西这就需要钱币的计算,并且我们给售货员的钱不一定就是我们所买商品的钱,需要售货员找钱.在小学课本中也会有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能只关注课本中的案例,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问题,探究生活,在探究中深化生活化教学,尝试让学生应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们既可以用以前学习的列表法,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问题.在学习百分数时可以引用税收和在银行中存款利息计算,让学生深化学习的内容,小学数学会随着年级的增加,知识深度也会有所增加,小学生由于经验见识较少,不了解高年级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如此,既可以让无聊的课堂活跃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生活知识.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并且通过不同的途径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运用知识,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性,这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创设生活情境的一个体现.
综合以上,数学教学要不断的创新改革,从而保证学生高效率的获取知识.在课堂上添加一个新的环节,老师可能会不适应,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暴露许多的问题,老师要不断改进活动方案,不能因为一点问题就放弃.在小学期间,学习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如何提升学生课堂感受也是同样重要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好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宏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20(23):63-64.
[2]楊豫晖,梁佩雯,杨彩莲,刘凤.小学数学文化深度学习的教学结构探析——以“乘法分配律”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7):31-40.
[3]彭建日.简单的“知识”,不简单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材深度解读的方法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0(20):45-46.
[4]唐彩斌,孙钰红,王罗那.数字教材: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获得各自发展——对小学数学数字教材建设的分析与建议[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7):18-21.
[5]卞华.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J].内江科技,2020,41(06):140+142.
[6]徐璐.学习力:信息化时代下人才竞争的必备品质——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升学习力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7):26-28.
[责任编辑:李 璟]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研究;数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23-0060-02
收稿日期:2021-05-15
作者简介:姜修惠(1978.10-),女,江苏省淮安人,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自从深化教育改革推行以来,越来越多的老师关注学生们能力的培养,家长们也更加关心孩子们的兴趣培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有较多的时间培养学生们的数学思维与兴趣.培养学生们的抽象思维以及运算能力,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打下基础,通过课堂改革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主动与老师互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等.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在小学期间学生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老师分配任务,并且小学数学内容较为简单,家长也会督促孩子们学习,但是在初中、高中老师的教学任务非常大,对学生的督促也会减少,有很多学生出现了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所以应该在小学平常的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的标準较为统一,不像是语文较为灵活,并且数学的知识学生不学习都无法理解,所以从数学方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既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还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老师可以在上课前给学生布置家庭任务,比如说学习《认识钟表》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自己预习,并且给学生发放一些学习资料,可以是电子资料也可以是视频,让学生学习如何看钟表,认识时间的单位等,学生既可以请教家长也可以通过教材结合老师发的资料学习.在数学学习的最初阶段主要是学习一些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在此期间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知识,然后是钟表,老师上课的时候想要让每一个同学都进行课堂练习是比较困难的,毕竟上课时间有限,所以教师需要有意引导学生的自主探究,让他们在课堂学习之前就掌握大致的知识点,在学习中就会相对的轻松,就会积极和老师进行互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后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记录一下自己是几点钟起床的,什么时间上学的等等.小学时期,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老师还可以让父母帮助学生学习,提醒学生老师布置的任务,通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
数学思维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时的思维形式,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解题思路;在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清晰的条理性和步骤性,在小学阶段,老师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最常规的方法就是多做题,找感觉.这种方法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也有一定的缺陷,比如说:做题量大,效果不明显等.可以通过让学生讲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再如:在学习《两位数的除法》的时候,不仅仅是学习计算,而且还要用学习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讲解一些应用题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上台讲解,不仅要讲结果而且要讲解做题时是怎么想的,思路是什么,如果可以老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上台,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做题思路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核心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以后可以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小学数学素养核心包括:抽象,运算、分析等.小学阶段数学学习几乎是从一个现实境界达到一个抽象的境界.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是很抽象的,比如说一些统计与概率问题、利率的计算等,都是比较抽象的,要让学生们学会在没有实物的情况下也可以想象到做题的方法,在前期老师可以制作一些动画或者找一些相似题型的动画帮助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就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想象,这样学生的空间观念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可以提高他们综合能力,帮助他们适应以后的学习与社会生活.
三、小组合作,共同进步
传统课堂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们听,这样的课堂会有一些枯燥,有些学生也会走神.提高在授课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加入小组学习的环节,老师只讲解主要的知识点和部分例题,每节课给学生留下十几分钟的讨论时间.
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可能会比较惧怕老师,所以有一些学生不敢和老师讲话,当老师提问的时候会比较紧张.数学课堂,老师需要与学生互动来决定下一步的教学内容,如果学生不和老师交流,课堂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而学生与学生之间是同龄人,交流的氛围就比较欢快,即便有些学生比较内向,在同学面前比在老师面前就会好一些.植树问题是一类奥数题型,这类题型需要学生仔细思考,但是学生们小组讨论就会较为容易的解决,有些小组可能就想出了较为简单的解决方式,有些小组就找到了规律,题干要求三百米的不同方式种树,他们在纸上画出了三十米中种树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这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尽管他们所用的方法不是最简单的,但是他们依然很棒.传统输入教学模式老师只能让多数学生学会,有一些基础比较差或者理解能力比较低的学生掌握课堂内容就比较困难,在小组合作中,他们可以向学习比较好的学生请教不会的问题,这样不会的学生学会了新的知识,水平好的学生巩固了知识,双方都会有所提高.在小组合作期间老师要在教室内走动,防止一组的学生被一个问题所阻碍,所以在课堂上引入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让学生都可以在了课堂上掌握更多的知识. 四、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相比于传统方法的获取知识,创设数学情境将数学教学生活化,这是一个新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知识就是在不断的发现中不断完善的,老师要让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而老师也要让生活情境与教学内容联系在一起,让数学知识不再是课本上的文字,而是生活中看得见,用得着的方法.
在《钱币的认识》中可以让学生认识不同钱的面值以及不同单位钱币之间的换算,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常见.比如在买菜时,我们有时可能一次买很多东西这就需要钱币的计算,并且我们给售货员的钱不一定就是我们所买商品的钱,需要售货员找钱.在小学课本中也会有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能只关注课本中的案例,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问题,探究生活,在探究中深化生活化教学,尝试让学生应用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学生们既可以用以前学习的列表法,还可以用方程来解决问题.在学习百分数时可以引用税收和在银行中存款利息计算,让学生深化学习的内容,小学数学会随着年级的增加,知识深度也会有所增加,小学生由于经验见识较少,不了解高年级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就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外知识,如此,既可以让无聊的课堂活跃起来,还可以让学生学习生活知识.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并且通过不同的途径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运用知识,让学生拥有学习的自主性,这也是学生在学习中自主创设生活情境的一个体现.
综合以上,数学教学要不断的创新改革,从而保证学生高效率的获取知识.在课堂上添加一个新的环节,老师可能会不适应,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会暴露许多的问题,老师要不断改进活动方案,不能因为一点问题就放弃.在小学期间,学习知识是重要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思考如何提升学生课堂感受也是同样重要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美好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宏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20(23):63-64.
[2]楊豫晖,梁佩雯,杨彩莲,刘凤.小学数学文化深度学习的教学结构探析——以“乘法分配律”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34(07):31-40.
[3]彭建日.简单的“知识”,不简单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材深度解读的方法与思考[J].小学教学参考,2020(20):45-46.
[4]唐彩斌,孙钰红,王罗那.数字教材:让不同学生在数学上获得各自发展——对小学数学数字教材建设的分析与建议[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0(07):18-21.
[5]卞华.运用情境教学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路径探索[J].内江科技,2020,41(06):140+142.
[6]徐璐.学习力:信息化时代下人才竞争的必备品质——例谈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提升学习力的策略[J].小学教学研究,2020(17):26-28.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