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数学的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初中的课程改革已实施了多年,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上,到底有多少教师认真研读了课程标准,到底有多少教师是认真按课程标准执行的,毫无疑问,有许多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按传统的教学方式,结果是教师越教越累,学生越学越苦,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教师在课堂上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就听得“昏昏欲睡”,教师讲的越多,其实学生什么也没学到,那么作为数学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究竟怎样教,学生怎样学,才能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把功夫做在课前
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课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这其中有教师的准备,也有学生的准备,任何事情的解决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而且,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愉快的,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且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还没有形成,因此教师的课前指导就很重要。
1.课前预习“问题”化
教师要把教材中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去预习,让学生有目的的去看书,很多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使预习也只是匆匆的看完教材,看完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预习流于形式,没有效果,教师在编制问题时,除了教材上的问题以外,还要自己编制问题,要求是学生能解答,但也不要太简单,有的教师编制的问题就是一些填空的形式,学生照抄书本就很容易填上,像这样的填空的形式没有多大的价值,下面举例说明。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预习提案:
预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
问题:(1)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像要注意哪些关键的地方?,怎样很快的画出一个给定的二次函数的图像?请你举例说明。(2)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你能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吗?,你能画出二次函数 y=(x-1)2的图像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函数 y=(x-1)2+1的图像与 的图像又有什么关系?你能对 y=ax2的图像与y=a(x+m)2+k(m>0,k>0) 的图像之间的关系作一个解释吗?
以上预习问题的展现方式具有开放性,学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第一个问题,并没有给出二次函数,而是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二次函数通过描点的方式画出图像,学生的思维没有限制,第二个问题,对于从平移的角度解释,学生通过看书是知道的,关键的是平移的方向和先后顺序(先上下平移,后左右平移,或者是先左右平移,再上下平移),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这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2.课前讨论要“小组”化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进行,没有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的学习就是“一潭死水”,思维会僵化,尽管做很多习题,但收效甚微,这也是很多教师感叹:学生已经做了很多习题,但考试就不会了的原因,其实学习数学当然要做一定量的习题,但学习数学不等于做题,甚至有许多学生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课前的讨论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途径,听得懂与做得起相差十万八千里,做得起与讲得清楚又相差十万八千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讲,多说,小组的讨论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每次的讨论要形成一个结果,对于小组的每个成员,教师要做如下要求,对于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小组成员要通力合作,只要有一个人会的,小组其他成员也要会,要有记录员,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而且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要予以适当的奖励。
这样,课前的功夫就做到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也就相对要轻松一些,当然小组讨论也许在初中低年级不是很合适,但教师要不定时的推行,而且教师要对小组的组长进行培训,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二、把功夫做在“课堂上”
1.创设情景“生活化”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很多数学概念,公式,定理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自然的,清楚的,很多教师在概念的教学中,不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很困难,因此,在课堂的引入上下好功夫对一堂课的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
2.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讨论,交流,例如例题的讲解完全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在课前学生已经讨论的情况下,让小组的发言人讲,这样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讲完以后,让其他的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的讲解有什么问题,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然后教师加以点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学生将一个问题解释清楚了,那就说明才是真正的懂了。
总之,数学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教无定法,只要能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能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好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河桥中学)
一、把功夫做在课前
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课前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这其中有教师的准备,也有学生的准备,任何事情的解决都是“预则立,不预则废”,而且,学生学习数学应当是愉快的,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在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且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独立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学习方法还没有形成,因此教师的课前指导就很重要。
1.课前预习“问题”化
教师要把教材中的内容用问题的形式交给学生去预习,让学生有目的的去看书,很多学生没有预习的习惯,即使预习也只是匆匆的看完教材,看完之后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预习流于形式,没有效果,教师在编制问题时,除了教材上的问题以外,还要自己编制问题,要求是学生能解答,但也不要太简单,有的教师编制的问题就是一些填空的形式,学生照抄书本就很容易填上,像这样的填空的形式没有多大的价值,下面举例说明。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二次函数的预习提案:
预习: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
问题:(1)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像要注意哪些关键的地方?,怎样很快的画出一个给定的二次函数的图像?请你举例说明。(2)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你能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吗?,你能画出二次函数 y=(x-1)2的图像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函数 y=(x-1)2+1的图像与 的图像又有什么关系?你能对 y=ax2的图像与y=a(x+m)2+k(m>0,k>0) 的图像之间的关系作一个解释吗?
以上预习问题的展现方式具有开放性,学生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例如第一个问题,并没有给出二次函数,而是让学生自己写出一个二次函数通过描点的方式画出图像,学生的思维没有限制,第二个问题,对于从平移的角度解释,学生通过看书是知道的,关键的是平移的方向和先后顺序(先上下平移,后左右平移,或者是先左右平移,再上下平移),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这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2.课前讨论要“小组”化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数学是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进行,没有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学生的学习就是“一潭死水”,思维会僵化,尽管做很多习题,但收效甚微,这也是很多教师感叹:学生已经做了很多习题,但考试就不会了的原因,其实学习数学当然要做一定量的习题,但学习数学不等于做题,甚至有许多学生可能也有这样的想法。课前的讨论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途径,听得懂与做得起相差十万八千里,做得起与讲得清楚又相差十万八千里,因此,教师要让学生多讲,多说,小组的讨论需要教师加以指导,每次的讨论要形成一个结果,对于小组的每个成员,教师要做如下要求,对于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小组成员要通力合作,只要有一个人会的,小组其他成员也要会,要有记录员,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而且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要予以适当的奖励。
这样,课前的功夫就做到位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也就相对要轻松一些,当然小组讨论也许在初中低年级不是很合适,但教师要不定时的推行,而且教师要对小组的组长进行培训,这样长时间的坚持,一定会有效果。
二、把功夫做在“课堂上”
1.创设情景“生活化”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很多数学概念,公式,定理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是自然的,清楚的,很多教师在概念的教学中,不注重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很困难,因此,在课堂的引入上下好功夫对一堂课的效率有决定性的影响。
2.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讨论,交流,例如例题的讲解完全可以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在课前学生已经讨论的情况下,让小组的发言人讲,这样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讲完以后,让其他的小组讨论,交流学生的讲解有什么问题,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然后教师加以点评,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讲解,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学生将一个问题解释清楚了,那就说明才是真正的懂了。
总之,数学教学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教无定法,只要能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能把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习,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就是好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河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