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由于历史学科的特性和新课程标准、考试的要求,在教学中运用材料已经成为共识。材料的运用可以激发兴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但在实际运用中需要教师结合学情,抓准运用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材料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材料运用 课堂实效
现今,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认识到在教学中运用材料既能激发學生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能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怎么才能充分发挥出材料的作用,提高课堂实效,还需要教师继续探索,下面我就初中历史教学中材料的运用谈谈看法。
一、运用材料的必要
历史无法重演,我们认识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历史资料。因此,有人说,没有材料,就没有历史。在课堂上,历史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历史,势必要展示文字、实物等资料,既有代入感,又让人信服。分析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初中历史学习要“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并且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要求越来越高。
二、运用材料的基础
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运用材料当然要依据学生的需要。初中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学中我们既要统筹全局,将三个年级的学习看成一个整体,又要有所区别,逐个击破。
初一年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按照认知发展理论,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11、12岁以后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并且能够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从日常表现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学需要生动、形象、直观,才能引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愿意继续学习。初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中国古代史,虽然与学生距离较远,却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我们应选择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材料。比如利用学生熟悉的历史遗存;选用学生已知的历史故事,进一步细化、深入。不能选择阅读量太大的文字材料,特别是文言文,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阅读能力,这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打乱课堂节奏。
到了初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合作探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堂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文字材料的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仍应该坚持培养学生兴趣。初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的是中国近代史,相对于中国古代史而言中国近代史比较陌生,并且这段屈辱历史本身基调比较低沉,下学期学习的中国现代史,理论性强,二者都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精心选取材料,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学习五四爱国运动时,可以播放电影《建党伟业》导入,电影中演员们入木三分的表演,加上电影呈现的恢弘场面,学生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放在了当年的五四运动中;介绍运动概况时,可以补充当时上海滩小偷“罢偷”的材料,新颖有趣,更能全面展示出五四时期全国人民的爱国精神。
进入初三年级,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能力提高,抽象逻辑开始转向“理论型”,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发展,正好初三年级学习的是世界历史,教材内容跨度大,概念多,需要理解、判断,前后知识联系。另外,因为学习目标更加清晰,考试带来的压力不可忽视,所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高,动力足。为了适应考试要求,教学中要加大对材料的运用和分析力度,使学生最终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运用材料的同时要有相应问题。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时,可以展示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像和文艺复兴时的圣母像,让学生判断哪幅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以此理解人文主义的概念。
三、运用材料的时机
课堂时间宝贵,教师应精选材料,并恰当选择材料出现的时机,充分发挥出材料的作用,让材料真正为教学服务。
首先可以选择在导入时,运用生动有趣的材料导入新课,可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比如引用一些历史小故事,有时代特征且学生比较熟悉的诗歌、歌曲等。在运用的同时需要教师讲究语言艺术,争取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心。
讲到教学重难点时,教师也可通过材料分析突破。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有了学习体验,学生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如讲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个难点时,教师展示当时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所占殖民地情况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数据就可以明显看到一战前美德的工业产值已经赶超英法,但在政治上,殖民地的占有却比英法少。正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战争的爆发。材料的展示既具有说服力,又让学生轻松地从具体数字抽象到事情的本质。
材料还可以运用在过渡衔接时,通过材料的串联让学生意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形成完整的历史思维。例如《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课,可以先介绍牛顿的成就,再引用《全球通史》:“一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这句话既可以概括牛顿成就的影响感受科学的力量,又可以直接过渡到启蒙运动的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合时、合量地运用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材料运用 课堂实效
现今,越来越多的历史教师认识到在教学中运用材料既能激发學生的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能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发展,掌握历史学习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怎么才能充分发挥出材料的作用,提高课堂实效,还需要教师继续探索,下面我就初中历史教学中材料的运用谈谈看法。
一、运用材料的必要
历史无法重演,我们认识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历史资料。因此,有人说,没有材料,就没有历史。在课堂上,历史教师为了让学生感知历史,势必要展示文字、实物等资料,既有代入感,又让人信服。分析历史材料,帮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也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明确提出,初中历史学习要“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并且近几年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材料的使用越来越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要求越来越高。
二、运用材料的基础
教学的出发点是学生,运用材料当然要依据学生的需要。初中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教学中我们既要统筹全局,将三个年级的学习看成一个整体,又要有所区别,逐个击破。
初一年级是学生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按照认知发展理论,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11、12岁以后的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时期。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思维形式摆脱思维内容,可以进行假设——演绎推理,并且能够寻求可能性中的现实性,寻找正确答案。从日常表现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因此,教学需要生动、形象、直观,才能引发学生兴趣,让他们愿意继续学习。初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是中国古代史,虽然与学生距离较远,却是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因此,我们应选择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点的材料。比如利用学生熟悉的历史遗存;选用学生已知的历史故事,进一步细化、深入。不能选择阅读量太大的文字材料,特别是文言文,学生还不具备这样的阅读能力,这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打乱课堂节奏。
到了初二年级,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和综合概括的能力,可以通过观察图片、合作探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课堂上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文字材料的阅读,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但仍应该坚持培养学生兴趣。初二年级上学期学习的是中国近代史,相对于中国古代史而言中国近代史比较陌生,并且这段屈辱历史本身基调比较低沉,下学期学习的中国现代史,理论性强,二者都不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精心选取材料,找到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学习五四爱国运动时,可以播放电影《建党伟业》导入,电影中演员们入木三分的表演,加上电影呈现的恢弘场面,学生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放在了当年的五四运动中;介绍运动概况时,可以补充当时上海滩小偷“罢偷”的材料,新颖有趣,更能全面展示出五四时期全国人民的爱国精神。
进入初三年级,学生理解抽象概念能力提高,抽象逻辑开始转向“理论型”,同时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发展,正好初三年级学习的是世界历史,教材内容跨度大,概念多,需要理解、判断,前后知识联系。另外,因为学习目标更加清晰,考试带来的压力不可忽视,所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高,动力足。为了适应考试要求,教学中要加大对材料的运用和分析力度,使学生最终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运用材料的同时要有相应问题。比如在学习文艺复兴时,可以展示中世纪时期的圣母像和文艺复兴时的圣母像,让学生判断哪幅作品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以此理解人文主义的概念。
三、运用材料的时机
课堂时间宝贵,教师应精选材料,并恰当选择材料出现的时机,充分发挥出材料的作用,让材料真正为教学服务。
首先可以选择在导入时,运用生动有趣的材料导入新课,可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比如引用一些历史小故事,有时代特征且学生比较熟悉的诗歌、歌曲等。在运用的同时需要教师讲究语言艺术,争取一上课就抓住学生的心。
讲到教学重难点时,教师也可通过材料分析突破。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分析材料,印证课本中的结论或得出自己的看法,有了学习体验,学生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如讲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这个难点时,教师展示当时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实力和所占殖民地情况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数据就可以明显看到一战前美德的工业产值已经赶超英法,但在政治上,殖民地的占有却比英法少。正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战争的爆发。材料的展示既具有说服力,又让学生轻松地从具体数字抽象到事情的本质。
材料还可以运用在过渡衔接时,通过材料的串联让学生意识到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形成完整的历史思维。例如《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一课,可以先介绍牛顿的成就,再引用《全球通史》:“一些哲人受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控制物质世界,而且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这句话既可以概括牛顿成就的影响感受科学的力量,又可以直接过渡到启蒙运动的学习。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合时、合量地运用材料,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作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