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的窑洞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lesss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二十五岁那年和祖父母被迫分家,就像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一般,合久必定会分的,何况父亲兄弟五个一家几十口人,天天围在一口大锅里吃饭。
  从山沟里负责挑水的是我父亲,做一大家子饭菜的是我母亲,而吃饭的有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共二十三人。祖母实在看不下去了,有一天,祖母拉着我父亲的手说:“娃呀,快分家过自己的日子吧,不然,这一大家子人,非把你两口子累死不可!”
  父亲带着母亲拿着祖父母分的两只碗,两根筷子,一口快漏底的锅,一斗小麦,半袋面粉,半袋高粱面,在祖父母院子的左侧,另挖了一口窑洞,开启了自己的小家生活。
  这间窑洞,兼具卧室、厨房、客廳的功能,虽然简朴,陈列简陋,却少了妯娌之间不友好的相互往来,父亲再也不用每天天麻麻亮就去山沟里来来回回十几趟去挑水了,一担水就够他和我母亲吃上两天了。
  在这间窑洞里,我们兄妹三个相继出生。后来,父亲又在两侧各挖了一孔窑洞,还在院子的东面盖了一间平房。这间窑洞就用来做厨房,同时,也成了我和妹妹的卧室了,它左侧的窑洞则用来喂养牲口,右侧窑洞是我哥哥的卧室。而我父母就住在东面的那间平房里。
  我十五岁以前的光阴都在这间窑洞里度过。通常,母亲做好了饭菜,就由我将饭菜放在盘子里,端放在炕上吃,我们一家五口人围坐在一起,尽管菜蔬稀少,但凡怎样的食材,一旦到了母亲手里,她总是能变换各种花样,来蕴籍我们的肠胃。
  我尤其钟爱洋芋糊糊面的清香,每次放学回来,我似乎是站在村口就能闻见,然后在这种味道的诱惑下,我像一只贪吃的小狗,边走边流着口水。一进门,一碗浓郁的洋芋糊糊面已摆在炕头了,软和、绵香,一口下肚,所有的幸福感就华丽丽地来了。
  夜晚,在枯黄的煤油灯下,母亲一边纳着布鞋,一边督促我写作业。灯光晃悠悠的,把母亲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母亲手中的麻绳线一上一下就在这灰暗的光线中飞舞。土炕热乎乎的,把我的小圆脸暖得红扑扑的。窗外,一切都静悄悄的,唯有这点枯黄的煤油灯,仍闪烁着一缕缕温情。
  农村的夜,似乎黑得特别早,人们大多七点多钟就躺下了。但夏天的夜晚沉睡地迟些,夏日繁忙,农人格外辛劳,侍弄完里里外外所有的农活后,父母休息时已经十一点多了。窑洞最大的好处就是冬暖夏凉,一到夏天的夜晚,父亲就会在院子里支个床板,我们兄妹三个可以轮流在这个床板上睡觉。夜里躺在上面,抬头就是满天闪烁的星星,周围的空气里既有夏日的燥热,也夹杂着小麦成熟后浓浓的香味,耳畔不时传来蝈蝈和蛐蛐的鸣叫,围在这小小的院子里,感觉身心是那样的舒展!
  如今,人去窑洞,老屋早已颓败得不成样子,院子里杂草丛生。我们偶尔也会进去看一看,窑洞的墙壁上仍然还贴着我的数张奖状,土坑仍在,烧火的风箱也在,房顶横梁上的竹篮也在。看到这些旧物,一些远去的影像又哗啦啦地在眼前重现了,陪伴我走过十五年光阴的窑洞,终将是我记忆中最温情的。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从孩童时代起就居住在南京这座历史文明积淀厚重的名城,在“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这块炽烈的土地上,气定神闲地生活有几十年,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了不是南京人的南京人了。  南京在古代被称为金陵,在历史上与长安、燕京、洛阳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古城曾经很早就有了国家高等学府。它始建于东晋成帝司马衍咸康三年(337年),立太学于秦淮河南岸,是中国最早的国家最高学府。六朝至明清时期,这一带居住的都是名门
期刊
如果把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两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略改成“落霞与群骛齐飞,夏水共长天一色”,用在夏日的棠荫岛上,我想当为诗情倍增,更加恰如其分了。  “孤鹜”,一只野鸭,怎么能齐飞?纵与落霞,顶多也只是一种孤美的意境。这本颇困扰着许多历史学家和文化名流,成为一文坛悬案,是从日本皇宫的原抄本上看到是“孤鹜”二字,故被沿用至今。或许王勃是兼喻自己的孤身只影?但纵观全文,诗人又整个被滕
期刊
一  “不要过来!不要过来!”  “小朋友,别怕,它们不咬人的。”  “别哭别哭,我们马上就走。”  犹记得幼年的自己眼汪汪地慌叫着,一边忍不住跺脚,一边又想起妈妈的嘱咐遇到猫狗不要大声喊,喊得越厉害它们就叫得越厉害。可是,那时的我哪里能控制住自己。  牵绳的邻里乡亲们见了,总是笑着安慰道,然后熟练地撂起它们的宝贝赶忙走过,有些婶婶伯伯,爷爷奶奶下次遇见了还会再叨叨:“我家那小畜生不咬人的,小孩你
期刊
认识黄神彪之前,首先从读他的散文诗作品开始,那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当时我刚入大学中文系读书。而90年代初就被中国文坛誉为“诗坛少帅”的他,就是处于那个新诗潮滚滚而来,既展示春风的生机又滚动着流火的炽烈的狂热年代。之后,中国诗坛逐步趋于理性,黄神彪也进入了他的创作“潜伏期”。  这一潜伏就是25年。黄神彪曾经辉煌过,他通过长篇散文诗《花山壁画》,展现了壮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历程,获得文学界的
期刊
山遥遥几重,水迢迢几程,风雪声你又听过几更,哪个梦为真,哪扇门在等?提灯,可否照亮心上的城?而我卸下风尘,当回山水故人。  ——《山水故人》  一  二月十一日傍晚时分,贵阳街头。如海的人潮四散开去,四周开始模糊。站在空旷的露台上,眺望着阴郁的天空,春燕陷入了沉思。这个她生活了半生的城市依旧烟火味十足,但今天晚上,她将要和这里短暂告别,丈夫、孩子、长发,此刻成了她心头最难的割舍。  午夜一点,下夜
期刊
农历五月,春夏相交、万木葱茏,在大山深处的鄂西北村落,微风和煦,阳光正好,许许多多头戴草帽的农民正在自家田头上静静地看着平缓的渠水流淌进田地,在阳光的照射和天地的见证下,一场盛大的农忙仪式正在缓缓拉开帷幕。  插秧,这项传承久远的农忙劳作,因为它对于满足人类口粮的巨大價值而成为了我国南方家家户户的重要生活议题。每当我们在餐桌上拿起香喷喷的白米饭,那纵横交错的沟渠和田埂、弯腰后退的坚持、整齐划线的葱
期刊
我的父亲年届耄耋,依然喜欢读书。读书,成了父亲每天必做的要事和趣事。家中的书刊都被父亲反复翻阅到泛黄起皱的程度。  因患严重的肺病,父亲已卧床近三年了,但仍然读书不辍。病床头堆满了各种书刊,有军事杂志,有伟人传记,还有本地报纸。我儿子买来的历史书籍,父亲看得津津有味,爱不释手,赞不绝口。  去年腊月,父亲染上流感,高烧不退,引发脑梗。自那以后,父亲反应迟缓,再也不能读书了,只能听收音机、看电视机里
期刊
米线,在云南是一道很普通的小吃。但是说起过桥米线,就是一道比较独特的美食了。过桥米线,不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而且那鲜美可口的味道也令人回味无穷。对于身处异乡的云南人来说,过桥米线更是家的味道。  虽然我是个云南人,但是小时候并没有吃过过桥米线。小时候,我家在大山深处,那里交通闭塞,生活艰苦。即使集市上有米线出售,我也从来没有机会去尝尝。第一次听说过桥米线,是在小学的课本上看到的。看到“过桥米线
期刊
【引言】87岁的母亲九年前得了脑血栓,活动需要拄双拐或坐轮椅。为了减少母亲的孤独,一有空,我会让她给我讲述她以前的经历。母亲不糊涂,但耳聋得厉害,看口型猜我的问题,有时会答非所问,我也随她。在母亲断断续续的讲述中,她的经历在我脑海中连在了一起……  我16岁就嫁给了和我同岁的你“大爹”(父亲)。  我娘家住在府谷沙沟岔杨庄子,你姥爷是庄子上的主事人。我4岁没了娘,6岁时,你姥爷给我娶了个后妈。娶后
期刊
午后的阳光如同俏皮的孩子,熙熙攘攘地舒展着腰肢,挑逗着书页,与三百一十二页的文字相拥而舞——  孙少平要去大牙湾煤矿工作了,心中泛着涟漪,荡漾着欢乐,一曲高山流水在心中浅吟低唱,激动之情难以自抑。他觉得,什么苦他都不怕,只要能到煤矿成为正式工人,即使让他下地狱,他也愿意。  他可以在这里光明正大的看书了,他可以跟心爱的晓霞姑娘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了,他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帮助父亲重新翻修窑洞了,他可以帮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