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行业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学逐渐演变成个性化和艺术化的过程。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倡导新课改的有关要求,语文教学中加入了心理健康教育这一全新的课题。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进行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广大教师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研究和分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开辟出一个新的有效途径。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可以实现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渗透的有效途径
引言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作为消极心理品质的一种心理过程,也可以说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类的最高潜在能力。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主要强调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有效开发,心理健康的核心任务是为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宏观的认知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减轻相应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优势
(一)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丰富课程的内涵
由于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自身具有相对较强的文化内涵,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每个学生对于不同的课文都会有不尽相同的反应。因此,教师应加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里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心理教育的相关文章。为了更好地将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价值完美的诠释出来,语文学科自身就具有很强的人文底蕴。由于这些优秀的文章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也能有效的陶冶学生的内心情操,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情感在心理健康的教育影响下可以更好的发展,也为学生个人情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逐渐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条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前提。通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才能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渗透,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第一,教师要改善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习惯性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所需。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没能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求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只有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才能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有效的解决;第二,为教育进行重新的定义,为其树立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要对不合理的教育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给学生造成相应的心理阴影,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出发点,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第三,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技能,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断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将语文教学和心理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
(二)确立明确的教育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学生个体的思维发展、意志品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确立明确的教育目的,对语文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其有价值的情感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更好发展,为两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既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渗透,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价值,防止偶尔的失败让学生对自己产生否定心理,也应该加强学生的抗击挫折的能力。其次,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由于思维作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小学时期又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时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学生在小学学习数学学科时,数学的知识会随着年级的增加,知识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打好数学的基础,那么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存在的压力教师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解决,那么慢慢这种压力会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遇到困难就一味地选择逃避,不能勇于正面的面对困难,这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能忽视的,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民族的希望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问题,发现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并在心理健康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和关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的均衡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光寧.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J].语文课内外,2019,(13):37-37.
[2]陈小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3):91-91.
[3]孙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8,376(28):93-94.
[4]杨丽.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198-198.
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语文;语文教学;渗透的有效途径
引言
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作为消极心理品质的一种心理过程,也可以说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人类的最高潜在能力。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对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主要强调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有效开发,心理健康的核心任务是为了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宏观的认知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减轻相应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于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优势
(一)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丰富课程的内涵
由于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课程自身具有相对较强的文化内涵,能够对学生的精神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每个学生对于不同的课文都会有不尽相同的反应。因此,教师应加强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渗透,有利于更好地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陶冶学生的心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材里有很多内容是关于心理教育的相关文章。为了更好地将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价值完美的诠释出来,语文学科自身就具有很强的人文底蕴。由于这些优秀的文章可以使学生的心灵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也能有效的陶冶学生的内心情操,有利于学生的个人情感在心理健康的教育影响下可以更好的发展,也为学生个人情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逐渐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创造心理健康的教育条件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是心理健康发展的主要前提。通过教师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逐渐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才能把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教育教学的主要内容进行渗透,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第一,教师要改善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习惯性的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所需。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让学生听从教师的安排,没能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求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还会使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障碍。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和学生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只有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学生,才能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并进行有效的解决;第二,为教育进行重新的定义,为其树立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念,要对不合理的教育行为进行明确的规定,避免给学生造成相应的心理阴影,要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作为出发点,营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第三,小学语文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技能,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断给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将语文教学和心理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3]。
(二)确立明确的教育目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发展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与学生个体的思维发展、意志品质等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确立明确的教育目的,对语文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其有价值的情感资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更好发展,为两者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教师既要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渗透,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价值,防止偶尔的失败让学生对自己产生否定心理,也应该加强学生的抗击挫折的能力。其次,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由于思维作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小学时期又是学生思维发展过程中的转折时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性以及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利于学生能够对自身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例如,学生在小学学习数学学科时,数学的知识会随着年级的增加,知识难度也会随之增加。如果学生一开始没打好数学的基础,那么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这种存在的压力教师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解决,那么慢慢这种压力会让学生产生相应的心理问题。遇到困难就一味地选择逃避,不能勇于正面的面对困难,这种心理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学生以后的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不能忽视的,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民族的希望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问题,发现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并在心理健康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注和关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的均衡发展。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同时,还应帮助学生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能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光寧.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J].语文课内外,2019,(13):37-37.
[2]陈小文.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3):91-91.
[3]孙燕.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探析[J].学周刊,2018,376(28):93-94.
[4]杨丽.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1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