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op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要重视教师专业素养阅读的必要性。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师理念的变化。教师理念的变化依赖于培训和阅读,尤其是专业素养的阅读必须强力跟进。可以说,一名教师没有相当规模的专业素养阅读,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就根本谈不上称职。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养;新课程
  据记者调查,在教师读书方面,做得较好的是上海、江苏、北京、浙江、四川成都等地。尤其上海地区,教师读书已超越了倡导阶段,进入了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状态,有的学校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读书文化,读书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少数不读书的老师几乎失去了话语权。老师们在各种场合与学生的谈话格调也大大不同。尤其令人耳目一新的是上海一些学校的教师读书俱乐部,只有具备一定的阅读修养、有相当阅读量的教师才有资格加入。他们定期活动,讨论读书热点话题,研究读书与实践。这其实是一所学校教师生存方式的风向标,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的积累方式。有了这种积累,教育教学的风险就会大大降低。
  例(1):在江苏,如火如荼的“书香校园”活动大大带动了广大师生的读书热情。在朱永新教授的大力倡导下,教师读书已经形成气候。尤其是朱教授每年一度研究产生的“教师必读书目”,对该地区的教师阅读是种很具体的引导。江苏有些学校校长重视教师读书,自己以身作则,有读书的好习惯。校长在学校倡导、鼓励老师们读书,老师们以读书为荣,把读书作为进步的必经之路。这些学校的图书馆专门配有教师专业素养类图书专架。
  例(2):张家港中学的高万祥校长,自己非常重视读书、博览群书,在教师读书上就有发言权。该校的图书配备也很有实力。全校师生沉浸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学校也成为远近闻名的学校。
  例(3):苏州的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校长吴云霞,自己勤奋读书,涉猎广泛,只要发现好书,就毫不犹豫地为每位老师配一本,鼓励老师们精心研读。
  这些例子证明一所学校有没有前途,有没有后劲,不在于眼前的排名和考分高低,而很大程度上要看学校师生读书气氛是否养成,要看教师队伍是否有开放的姿态、开阔的视野、探究的方式,要看是否构建了学习型的组织。而永远不可停顿的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阅读是必须的,就像人必须一日三餐一样。
  但是从整个社会氛围而言,实际上是不利于教师读书的。社会对一所学校最直接的要求就是孩子能够考高分、有个好成绩。学生的其余方面,似乎考上重点中学或大学后再说也不迟。大气氛如此。如果学校在学生分数上下来了,即使别的方面做得再好,也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强大压力,甚至会失去社会的信任。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的运转方式肯定是分数第一的原则。于是大量的学校不敢放手让老师读书,把老师的读书放在可有可无的地位。
  有的老师反映,在上学时曾养成过每天读书的习惯。一到学校,只好把原来的习惯改掉。因为学校把教师读书当作业余时间干的事,上班时间读书被当作不务正业。可是,教师似乎是所有职业中最没有“业余”时间的职业了。所以,教师读书就成了“以后”的事了。这种情况如果存在,校长是有责任的。校长有义务把学校的教育引向健康、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随波逐流。校长应该意识到,一所教师长期不读书的学校,离教育的距离会越来越远,离危险却越来越近。从这样的学校毕业的学生,就是考试成功了,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即使当时没有暴露出来,也不免留有隐患,为社会和学生的将来带来一系列问题。毫无疑问,校长是一所学校师生读书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这是责无旁贷的。如果有学生在毕业时除了教材没读过几本书,校长逃不掉责任;一所学校的很多教师在一年中没读几本专业素养方面的书,校长同样有责任。学校不是工厂,不是以制作大量的拷贝为目标的,而应是培养个性不同的人为责任的,不读书何以有健康丰富的心灵世界?教师不读书又怎能以专业水准与生动活泼的心灵进行高质量的交流?如果只是几个月或半年、一年的差距,也许并不可怕,但几年过去后,因此而带来的差距将难以弥补。教育教学因此而造成的落后是令人痛心的。
  那么怎样改变教师不读专业素养图书的状况?
  首先,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尤其校长,要转变观念。要把建设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作为自己重要的工作职责,坚持不懈地倡导教师读书,为读书创造氛围和条件,形成读书光荣、不读书失职的大气候。重中之重是每所学校应尽快构建和规范“教师专业素养书架”。“教师专业素养书架”是保证一所学校的教师有一个掌握信息、补充理论和他人经验的基本平台,如果连这个也保证不了,那么建设研究型、专家型教师队伍和学习型组织,只是说着玩的。这对于已经“普九”的地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题。建立“教师专业素养书架”,所需经费远比配备学生图书要少得多,而且有一定稳定性。一些经典的教育科学图书一次性配好,可以使用数年或十几年,可谓一本万利。“教师专业素养书架”比较理想的配备除了教育经典著作外,还应包括最新出版的教育理念类图书、国外引进的最新教育科学著作、教学探索类图书、教学微观技术类图书等,可以说,要基本吸收最新的教育图书的出版成果。这其实是把国内外最新的教育科研、教学实践成果纳入了学校老师们的视野中。
  其次,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可通过构建校本研修的风气、制度,引导教师读书、反思、写作,创造教师交流的空间和平台等途径来实现。在引导教师读书、反思、写作上,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校的老师每个月都会读一本或一篇自己喜欢的书刊、文章,并写出自己的读书心得。老师们读的书很广泛,包括教育、哲学、文学、历史、爱情婚姻家庭等中外各种类型,写出的读书心得类型也很广泛,校长每个月都会认真阅读老师们写的读书心得,并写上自己的感受,与老师们进行情感的沟通和思想的交流。在日复一日读书和習作的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一种探究、合作和自由对话特征和习作的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一种探究、合作和自由对话特征的组织文化,很好地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方面的发展。
  最后,教师自身意识的提高。教师阅读不仅仅是由于课改或专业成长的需要,今天的“老师”概念,已经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教师是一门对专业技能、专业理论要求很高要求很高的职业,是一门具有专业人士才能完成的职业。专业意义下的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学习能力。并且循着“教育”和“智慧”的向导,教师将看到哲学、心理学、语言学、管理学……一道道陌生的大门渐次洞开,以无限的风光邀请他徜徉其中。和走出书斋后的浮士德博士一样,历经灵魂的冒险,教师终于找回了一卷卷教案、一堆堆试卷之下尘封日久的自信和自尊。这时,他合起书说:“真美啊!请停一下。”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教师的专业素养阅读迎来的必将是教育事业明媚的春天。
  参考文献:
  [1]注意我国中小学老师专业素养阅读大面积空白[N].中国教育报,2004年12月30日第5版.
  [2]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金新熠,四川省成都市,彭州中学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基于OpenGL进行导弹飞行过程仿真。研究了交互界面的设计技术、特殊效果产生技术、模型的数据驱动及视点变化技术和碰撞检测技术。
摘 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其有着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因此使很多学生望而生畏。其实学好数学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难,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效率。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学生巩固数学基础的关键阶段。初中数学教师们应重视初中数学的教学活动,积极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
摘 要: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对于幼儿的学习生活大有裨益,而全语言创新能力的培养则会对于幼儿的学习发展至关重要。幼师需要通过日常活动教育对于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养和发展,让幼儿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在语言学习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本文将以多途径促进幼儿全语言创新能力发展实践探究为开端,从结合幼儿课程内容,发展幼儿的语言创新能力;通过日常活动环节,发展幼儿的语言创新能力和利用有效语言环境,发展幼儿的语言创新
马铃薯就是我们常说的土豆,又称番鬼慈菇,它既是民间常吃的蔬菜类食品,又是一种很好的降血压良药。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一天吃30克以上的马铃薯,有助于减少中风。印度医学院S&
期刊
2003年7月-2005年6月,按月对西洞庭湖的鸟类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8种,分属11目39科。其中雀形目和鹳形目占有绝对优势,分别占鸟类群落组成的40.9%和32.8%。各科中,鸭科种类最
奋斗,让追梦的青春流光溢彩。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只有用奋斗铸就的人生才是无怨无悔的人生,用汗水浇灌的青春才是最亮丽的青春。为什么要培养以及如何培养
<正>The opening ceremony of the Southeast Asian Games features a fireworks show and screen technology.With novel performances,first-class firework effects,uniqu
摘 要: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新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也正在不断地被人们所开发研究并加以应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学习,综合提高,所以当下教育观点是要求各地区都能建立一个高效率、高效果的新式课堂。在教育方面,英语阅读教学便是其中难点之一。英语作为全国通用的语言,在沟通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重要。为了培养能带动科学技术不断进行的高端人才,国家政府及人民也逐渐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