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缝纫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lp52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满叔成吉雀是个老缝纫。
  满叔不高不矮,不胖不瘦,经常头戴鸭舌帽,身披军大衣,白皙的皮肤刻满深深的皱纹,看上去只有五六十岁,比实际年龄要少得多。满叔为何看上去不显老?爹给他总结两条,一是吃的是“轻松饭”,从不下地到泥里水里滚;二是话不多,心态好,见人一脸笑,从不生气,拿着一把短尺和一把粗大剪刀挨家挨户做“上门功夫”。“吃千家饭,睡百家床”,也不挑肥拣瘦,交点钱挣点工分养家糊口。那时,没有缝纫机,做衣服全是手工操作,他极为认真,乡亲们年头忙到年尾,添置一件新衣服不容易,半天工夫,什么汉装衣、抄头裤、学生裙,只要经过他的手,便变戏法似的做了出来,穿在身上平平整整。当年,乡亲们生活水平不高,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行。相对来说,手艺人也好当。特别到了过年,家家小孩闹着要穿新衣裳,满叔就挨家挨户做过去,忙得一天到晚屁股不沾凳子,有时还得加晚班。
  满叔坐在家里晴天不必晒太阳,天雨不用淋雨水,不到外面挑肩磨背,四海为家,坐吃袋不空,引来许多艳羡的目光。这种看似轻松的缝纫,其实也是心手并用,多管齐下,来不得半点马虎。首先睁大眼睛拿来布尺为对方量好腰围、胸围、股围、肩宽、腿长,再是用黄泥巴划粉画好直线、横线、弧线,然后,手握剪刀小心翼翼将一块布料剪成几大版块,最后眯着眼睛穿针引线将这些布缝起来。量体裁衣对他来说可谓“小菜一碟”,在他眼里,“度”和“量”是两个不同概念,“量”表现在外表,“度”表现在心里。满叔给人裁剪衣服时,同时注重度量人的内心,凭对方的年龄、性别、爱好、脾气,为其缝制出来的衣服,方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精气神!
  满叔出生于白衣港。爹有三兄弟,他最小,“爹娘疼满崽”。爷爷看到他十五六岁还弱不禁风,担心他干不了又苦又累的田间活,便要他在外拜师学了一门缝纫手艺。他长大后,与一个叫王梅英的女子结婚,生下儿子建平。后来,因夫妻不和离了婚,到湘江对岸的衡山县贺家乡永平村做了上门女婿,组成一个新家庭。那时,横跨湘江没有桥,只有靠渡船过河,到了冬天刮大北风,河里波浪翻滚,船工不敢划船。尽管如此,我经常看到满叔回“娘家”,就像房里走灶屋一样。的确,故土难离呀,“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当然,“娘家人”也特别照顾他的生意,不但白衣港,就是周边的杨家堰、武家湾、罗家洲、马家垅也给足他“面子”。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有三百天是在“娘家”度过的。后来有了缝纫机,满叔走到哪里,哪里就传来了“嗒嗒嗒嗒”韵律美妙机械转动的声音。我总是坐在门槛上,将目光聚焦在缝纫机转动的轮子和一串串平直抖动的针脚上,仿佛看到了隆隆响过的火车、冒着白烟的轮船、掠过蓝天的飞机……
  我五岁时上学,没有书包。刚好满叔来我家做衣服,娘顺水推舟,请满叔给我缝制一个书包,这可给他出了“难题”。他做手艺几十年,从来没缝过什么书包呀,真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只见他不声不响,不慌不忙,一口接一口抽着纸烟,按照传统“套路”,拿来两本书左量量,右画画,迅速剪开一块花格子布,不一会儿,书包做成了。不大不小,刚好放进两本书,一支笔,鼓鼓囊囊的,多放一本书也不行。背着这个新书包,我高兴得蹦蹦跳跳上学堂。上一年级尚可,到了四五年级,增加了音乐、美术、自然课,课本多了,书包装不下,这可苦了我,有的书只好用手拿。老师问:“怎不把书放进书包里?”我说:“书包装不下。”老师拿来书包一看:“真是个饭桶缝纫,做出这样的高级书包!”
  满叔不但做出来的书包“高级”,还带了几个高级漂亮的女徒弟,其中有他的继女兰妹子。兰妹子非常勤快,大清早,满叔还没起床,她就为师傅挤好牙膏,准备漱口水,拿来毛巾,倒上洗脸水。紧接着,忙着调试缝纫机,滴注机油,穿针引线,检查缝纫机皮带松紧,然后夹来几根冒着烟的木炭放进熨斗里,以便熨烫布料。满叔的生意极好,他收费低廉,起早贪黑,有时师徒还给人家加晚班,不另收取一分钱,这是对“娘家人”的一种回报;他只抽烟,不喝酒,烟是自己买的,不加重主人负担;他对人十分谦和,低调做人,高标准做事,从不发脾气。有时,我跟他淘气,他举起尺子鼓着眼睛,吓唬道:“再调皮,我用尺老子敲死你!”他平时不爱说话,一旦有人提起他那在海南岛当兵的大儿子,他的话则滔滔不绝:“建平高中毕业,脑壳灵泛,本来想让兰妹子给他做老婆,亲上加亲,可他心高气傲,部队首长看得起他,如今由两个衣袋变成了四个衣袋,听说正在与一位部队首长的姨妹子在谈恋爱……反正,我大崽不会回来种田了……”水做得油讲,说得乡亲们对他羡慕有加。有时,他居然背着我也吹起牛来:“我侄儿新平也不错,经常给报社投稿,我今天在这里说,你明天到这里看,他生成就不是种田的,要强过爹娘,赛过祖宗!”说得唾沫星子直溅,连口水也流了出来。兆前爷爷凑过脸来,说了一句:“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说得满叔心花怒放:“正是,你太有才了。”
  老缝纫的生活是枯燥的,每天对着针线布料,机械地重复工作,坚持了半个多世纪,他每天踩着缝纫机,抽着纸烟,居然将这种普通平凡的职业做得有滋有味。谁家的女儿出嫁,他会选择一些大红大紫的衣服装扮新娘新郎,将写着“百年好合,早生贵子”等字样的红纸贴到新被卧上,显示“喜气”;谁家的小孩降生,他几乎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为小孩赶制新衣服;谁家老人离世,他也会赶过去将老人打扮一新,让老人体面地走向另一个世界,不留遗憾。他的职业就像村前的小路、山间的泉水和树下的根系,连着周围十里八乡,七村八寨,连着乡亲们的生老病死和喜怒哀乐!
  早些年,满叔眼睛老花,反应迟钝,行动不便,缝纫功夫做不动了,被堂兄接到海南颐养天年。尽管他“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可就是闲不住,看到一些打工仔衣服破了无人补,便扛着缝纫机给那些“苦命人”打补丁,不要人家一分錢,人家递来一支烟,他笑着伸出双手接住。2004年,我专程到海南省三亚市看望满叔。见到我,80多岁的他双眼放亮,问这问那,件件不离白衣港。他对我说:“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我人在海南,心在湖南,百年之后,你们一定要把我送回白衣港,我与你爹兄弟一场,在生相聚的日子不多,死了也要做邻居!”说得我泪流满面。这是一个远方游子对故土的依恋呀!
  四年前,满叔走了,享年91岁。我因工作抽不开身,没去海南与满叔见上最后一面。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一九七九年农历八月十六,对我来说是个终生难忘的日子。  晚饭后,在媒人立青奶奶的引领下,我提着两包点心和2斤块糖,兜里装着60块钱,去和她见面。我戴着军帽,上身穿绿色军衣,下身穿的蓝裤子,我和她虽然只隔着一条胡同,吃着一口井的水,平时早起担水经常碰到一块,但订婚前很少说话。  那个晚上,一轮明月高高悬在空中,满天的星星像多情的女子向你眨着眼,蛐蛐在低吟,许多不知名的小虫在大街两旁的草丛里,悦耳动人
期刊
去商场闲逛,在一处卖饰品的摊位见了几只做工精细的不锈钢饭盒挂件。不足两厘米长的饭盒不仅雕有花纹,还刻有“小时候一起带过的饭盒”字样。摊主见我有心把玩,摘下一只向我演示饭盒的别致,轻轻按动侧面一个米粒般大小的按钮,盒盖竟开了。真心喜欢,问了问价钱,四十一件,若实在诚心,可以便宜两块。因为嫌贵,思来想去终是没买。  读小学时候,学校是在村子最南边的。说是最南边,其实,离我家也不过两百米距离。因为冬天雪
期刊
“儿——捡粪”,那个“儿”字,像山歌开唱前,那悠长、悠长的一声铺垫。  那鸟,是打陶渊明那桃花源飞来的吧?落英缤纷、芳草鲜美之世外桃源,盛产花木,盛产山泉,盛产没有污染的空气,鸟儿们食山果,饮甘露,因此每一次亮嗓,必是一缕拂面的清新。悦的,又岂止是耳朵,每一个毛孔都齐刷刷打开,只为这一声天籁。  “儿——捡粪”,空灵,清澈,不带一丝杂质,即使那吆喝声里带了个粪字,我敢打赌,也绝不会让你皱了眉头,作
期刊
“嘎嘎、嘎嘎”,一阵阵响亮的嘎嘎声从远处传来,透过四周苍茫的山峦,划破了宁静的天际。  我不禁抬头凝望,啊!蔚蓝与白云相间的天空中,黑压压一片,前边,是组成人字形的队列,后边拖着长长的尾巴的队形,自北向南,呼啦啦地飞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当队伍飞临头顶上空时,我看清了,清一色黑亮的羽毛、油光翠绿的头冠,肚皮底下泛着一撮白。这是传说中的水鸭吗?没错,是水鸭,成百上千只。不,或许有上万只。在这秋冬之
期刊
一年前去过那家小院,小院里花草的气息从不同的季节飘散出来。  去往乡村的路途其实有些远,也坎坷,先穿越邻县的高速路,再盘旋到寿宁县高海拔的山路,一路翠竹林立,云雾缥缈,很快就忘却了身后的红尘。路愈往山巅,愈陡峭,愈感觉那座院落的离世与神秘。  车子到达乡村后,双脚像兔子着落到青草地,我感觉又回到了出发地——家乡。朴实的村民从村街店铺里探出头,向朋友问候着与我家乡相仿的方言,有一两句拗耳,只稍慢下语
期刊
那时,国家恢复高考不久,我们农家孩子是把高考当作是摆脱贫困、离开农村的唯一出路,决定着年轻人今后是穿草鞋还是穿皮鞋的大问题。因而,个个都是全身心地投入准备高考的紧张学习当中。我在县城中学读书,每个星期回家一次。  记得很清楚,1982年5月7日星期五下午上完课,我像往常一样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回家,一跨进门槛,迎面就看到慈祥而勤劳的妈妈坐在八仙桌旁的椅子上,当时我心里感觉一丝纳闷,以往回家都是看到妈
期刊
黑姑姑不是我的亲姑姑,是我同族中六爷爷的女儿,人如其名:“瓯子”。又黑又矮还略显富态,一双眼睛真和一对瓯子差不多,厚厚的嘴唇,圆圆的脸,略显有点儿大的头上包一块或灰或黑的头巾,有时搭一块月白色的手帕。身高估计也就一米四多一点儿,极易使人想起拔火罐儿时使用的“瓯罐子”,很不起眼。  我早早就没了母亲,走到哪里都感到胆怯、理儿缺,尤其见到黑姑姑那双瓯子眼睛,更是望而生畏,敬而远之。其实我小时候也很少受
期刊
大黄是条牙狗(公狗)。  我小时候喜欢养狗。狗崽子不好要,好不容易南北二屯淘弄一个,也不好养活。冬天要回来的小狗没母狗领着,怕冷,得搁屋里。晚上,小狗叫唤个没完没了。后半夜,屋里冷了,小狗哪暖乎往哪钻,灶坑和炕洞子里如果还有没着过的火星子,把毛烧焦或者燎着了,弄得满屋子的糊巴味。第二天早上起来,小狗崽儿浑身戗毛戗刺的,毛也烧焦了,不那么招人喜欢了,挨着谁谁就踢上一脚。小狗从孩子们心中的宠儿又实实在
期刊
三十多年前,刚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我还是一个文青。那时的文青是一个时尚的符号,走到哪里都捧着或夹着一本世界著名诗人的诗集。即便是乘公交,也煞有介事地将诗集摊在膝盖上,故意将封面朝上,生怕周边的人发现不了似的。单位里一群和我差不多年纪住在单身宿舍的年轻人,“臭味相投”地凑到了一起,无数个有着皎洁月光的夜晚,三三两两如约来到竖着篮球架的操场上,谈论着舒婷、北岛……  有一天,我们中的一个人从广播里听到了
期刊
老贾者,贾平凹也。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现在人们谈起老贾,都知道他是散文大家、小说大家,书法也有很高造诣,但鲜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诗人。  大概是1987年暑假的一天,我兜里揣着父母给的几元钱,兴冲冲跑到涟水新华书店,看了半天,最终買了一本老贾的诗集《空白》,棕色封面、金色烫字,定价0.90元,印刷4000册。那时我还不知道《空白》的作者是何许人,对现代诗不甚了了,只是喜欢汉字的这种排列方式,尤其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