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创新是一种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实践活动。教学创新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要掌握如何思考和怎么学。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创新则是基于多种信息技术,通过将各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数字化来实现这一目的。在具体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创新面临着创新内涵不明确、创新目的不清晰、创新效果不理想等诸多问题。本文以高校教师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为背景,概述阐明信息化教学创新内涵,厘清信息化教学创新的意义,最终提出做好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 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内涵
关于创新的定义,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和概念。从哲学角度看,创新是一种人的创造性实践行为。罗宾斯认为创新是一种有益的行为,是以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Bocconi指出创新是指基于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Coburn认为创新应当包含以下内涵要素:创新是一种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是“有意为之”;创新是一种有益的改变和变革的进程;创新是与特定情境(经济、社会、文化)下相融合的,具有时间和历史相对性。
根据创新的内涵和要素,教学创新范畴是以现有思维范式为基础的,以创新性学习为主体,包含各教学环节和组织、内容、模式、技术各因素创新的教学实践过程。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创新可以归纳为:师生主体为了提升学习质量在特定条件下主动采取一定手段方法而进行的持续性教学实践活动。信息化教学创新则是强调使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和知识的全新方式,其焦点在于形成技术支持教与学的全新文化,此时学生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一项信息化教学创新项目,其最终目标是达成规模化推广,实现深入(引起课堂实践变化)、持续性(课堂实践变化持续保持)、传播(在更多的课堂中扩散)、变革(引发教与学的整体转变)的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满足学生第一岗位能力需求
教学特别是高校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将来走向第一工作岗位后,具备胜任这个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而在信息化社会,学生的第一岗位任职需求也在飞速变化,由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岗位需求和能力素质要求也在持续性提升。刚入学的学生四年后的岗位需求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就是要超前瞄准学生的岗位任职需求,将未来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贯穿在教学全过程。
作为高校教师,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有限学时的利用效率,使学生在未来具备应对未来工作环境和能力需求变化的能力是每名高校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也是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的出发点。
(二)解决课程痛点,打造精品课程
课程的打造和优化没有终点。每一门课程都会有自己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能否满足于学生的学习要求,能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可能存在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这些问题综合起来构成了课程的痛点,而其中部分痛点已经难以通过常规教学创新予以解决,比如空气动力学中关于翼尖涡的讲解,传统的教学手段始终无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翼尖涡产生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比如VR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则为解决这一难点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条件。因此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的是解决课程痛点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三)探索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模式
2018年以来,以微课和慕课为代表的线上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部的重要工作,根据规划5年内要打造两万门精品慕课。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将MOOC的建设纳入到重点建设规划中,而横向来看,世界知名大学实际上也已经开发和共享了很多优秀高质量的在线课程。
2021年新冠疫情出现后,线上课程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广泛采取的教学手段。如何才能吸引学生在教室安心的学习呢呢?线下课程如何才能区别于这些线上课程呢?如何才能利用这些线上资源优化线下课程呢?新形势下线上教学模式变革以及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的现实重大需求。
三、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以高阶目标为牵引
教学目标是教学创新的指导和方向,一个教学创新的价值大不大,首先要看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如果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则不管教师花了多少精力用了什么花哨的技术,都不会是好的教学创新。好的教学创新,一定要瞄准高阶的学习目标,但这有不小的难度。难点之一在于,一门课程只有三四个月,可能只能较好地支撑一两个高阶目标,那到底应该选什么能力和素养作为一门课程的目标呢?这需要充分的论证,好的教学创新,应该有好的论证。难点之二,就是对于能力和素养的分解,这是绝大多数教师忽视的地方。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很多教师的高阶目标太宏大,不具体,因此往往教师自己都抓不住其核心。例如,很多教师都说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自己课程的核心目標,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教师还需要做的,就是把解决问题能力这个目标进一步分解和具体化。例如可以分解为提出和识别问题的能力,根据问题搜索和整合相关知识的能力,与别人合作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评估问题解决方案的好坏优劣的能力等等。如果教师能把解决问题的能力细化为这些具体的能力,则可以更轻松地给学生提供支持。
(二)系统开展教学活动和流程设计
在一门课程中设计了高阶目标,这些目标并不能自动达成,而是通过学生参与特定的学习活动后形成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高阶能力呢?这就需要设计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和流程,来支撑高阶目标的达成。例如,学生参与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升?听教师在课堂讲课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爱国主义精神、使命感、责任感等等能力和素养,要靠什么活动来支撑?现在还没有一个可以广泛复制的做法,因此,好的教学创新,需要在这里说清楚提升学生高阶能力的有效学习活动和流程是什么。
(三)找准课程痛点稳步推进
教学创新始于教学课程中痛点的发掘,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创新、教法创新、模式创新等不断解决课程痛点,推动了教学创新的实施。同时创新也不应该是水中月、镜中花,仅仅停留在报告和方案中,而是实实在在的来源于课程中的痛点,在解决痛点的过程中一定不是一帆风顺或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性的不断改进
不是提出了创新方案,实施创新过程就结束了,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一定结果都是好的,也可能是失败的,需要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才能形成创新结果。
这是进行教学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必须要从解决什么问题的角度出发,才能理清思路,这样才能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做文章,切实体现以学员为中心。找准课程痛点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有的时候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难免看问题比较偏见,因此,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向同行或专家征求意见的方式,找出课程痛点。
一、 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内涵
关于创新的定义,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和概念。从哲学角度看,创新是一种人的创造性实践行为。罗宾斯认为创新是一种有益的行为,是以新思维、新方法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Bocconi指出创新是指基于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Coburn认为创新应当包含以下内涵要素:创新是一种体现主观能动性的活动,是“有意为之”;创新是一种有益的改变和变革的进程;创新是与特定情境(经济、社会、文化)下相融合的,具有时间和历史相对性。
根据创新的内涵和要素,教学创新范畴是以现有思维范式为基础的,以创新性学习为主体,包含各教学环节和组织、内容、模式、技术各因素创新的教学实践过程。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创新可以归纳为:师生主体为了提升学习质量在特定条件下主动采取一定手段方法而进行的持续性教学实践活动。信息化教学创新则是强调使用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和知识的全新方式,其焦点在于形成技术支持教与学的全新文化,此时学生处于学习过程的中心。一项信息化教学创新项目,其最终目标是达成规模化推广,实现深入(引起课堂实践变化)、持续性(课堂实践变化持续保持)、传播(在更多的课堂中扩散)、变革(引发教与学的整体转变)的过程。
二、信息化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满足学生第一岗位能力需求
教学特别是高校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将来走向第一工作岗位后,具备胜任这个岗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而在信息化社会,学生的第一岗位任职需求也在飞速变化,由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岗位需求和能力素质要求也在持续性提升。刚入学的学生四年后的岗位需求将发生巨大变化,因此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就是要超前瞄准学生的岗位任职需求,将未来岗位能力素质要求贯穿在教学全过程。
作为高校教师,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有限学时的利用效率,使学生在未来具备应对未来工作环境和能力需求变化的能力是每名高校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也是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的出发点。
(二)解决课程痛点,打造精品课程
课程的打造和优化没有终点。每一门课程都会有自己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的核心就是能否满足于学生的学习要求,能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些问题可能存在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评价。这些问题综合起来构成了课程的痛点,而其中部分痛点已经难以通过常规教学创新予以解决,比如空气动力学中关于翼尖涡的讲解,传统的教学手段始终无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翼尖涡产生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比如VR可视化技术的发展则为解决这一难点提供了技术手段和条件。因此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的是解决课程痛点的有效方式和途径。
(三)探索后疫情时代线上教学模式
2018年以来,以微课和慕课为代表的线上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部的重要工作,根据规划5年内要打造两万门精品慕课。几乎所有高校都已将MOOC的建设纳入到重点建设规划中,而横向来看,世界知名大学实际上也已经开发和共享了很多优秀高质量的在线课程。
2021年新冠疫情出现后,线上课程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广泛采取的教学手段。如何才能吸引学生在教室安心的学习呢呢?线下课程如何才能区别于这些线上课程呢?如何才能利用这些线上资源优化线下课程呢?新形势下线上教学模式变革以及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信息化条件下教学创新的现实重大需求。
三、信息化教学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以高阶目标为牵引
教学目标是教学创新的指导和方向,一个教学创新的价值大不大,首先要看教学的目标是什么。如果还是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则不管教师花了多少精力用了什么花哨的技术,都不会是好的教学创新。好的教学创新,一定要瞄准高阶的学习目标,但这有不小的难度。难点之一在于,一门课程只有三四个月,可能只能较好地支撑一两个高阶目标,那到底应该选什么能力和素养作为一门课程的目标呢?这需要充分的论证,好的教学创新,应该有好的论证。难点之二,就是对于能力和素养的分解,这是绝大多数教师忽视的地方。这个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很多教师的高阶目标太宏大,不具体,因此往往教师自己都抓不住其核心。例如,很多教师都说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自己课程的核心目標,但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教师还需要做的,就是把解决问题能力这个目标进一步分解和具体化。例如可以分解为提出和识别问题的能力,根据问题搜索和整合相关知识的能力,与别人合作开发解决方案的能力,以及评估问题解决方案的好坏优劣的能力等等。如果教师能把解决问题的能力细化为这些具体的能力,则可以更轻松地给学生提供支持。
(二)系统开展教学活动和流程设计
在一门课程中设计了高阶目标,这些目标并不能自动达成,而是通过学生参与特定的学习活动后形成的。那么问题就来了:什么样的学习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高阶能力呢?这就需要设计有效的学生学习活动和流程,来支撑高阶目标的达成。例如,学生参与什么样的学习活动,其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效提升?听教师在课堂讲课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爱国主义精神、使命感、责任感等等能力和素养,要靠什么活动来支撑?现在还没有一个可以广泛复制的做法,因此,好的教学创新,需要在这里说清楚提升学生高阶能力的有效学习活动和流程是什么。
(三)找准课程痛点稳步推进
教学创新始于教学课程中痛点的发掘,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创新、教法创新、模式创新等不断解决课程痛点,推动了教学创新的实施。同时创新也不应该是水中月、镜中花,仅仅停留在报告和方案中,而是实实在在的来源于课程中的痛点,在解决痛点的过程中一定不是一帆风顺或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性的不断改进
不是提出了创新方案,实施创新过程就结束了,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一定结果都是好的,也可能是失败的,需要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才能形成创新结果。
这是进行教学创新的根本出发点。必须要从解决什么问题的角度出发,才能理清思路,这样才能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和考核评价等几个方面做文章,切实体现以学员为中心。找准课程痛点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有的时候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难免看问题比较偏见,因此,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向同行或专家征求意见的方式,找出课程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