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状况分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发展,但身处高职院校的一部分学生却厌学心理严重,学习积极性低下。本文通过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课堂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学 学习积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推进和快速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身处高职院校的学生,与高职教育良好的发展前景相比较,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本文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并结合一线的教学经验,探讨运用心理学方法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一些途径。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包括了注意力的集中、认知的活跃、情绪的振奋、意志的努力、行为的投入等等。几乎所有的心理学研究都指出一点:学习积极性是直接推动、导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变量。因此,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实践技能及综合竞争力就必须首要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作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根据高职学生的当前心理状态,我们应努力运用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重建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从而使学生从不学到主动求知,达到提高学习积极性的目的。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谈谈笔者在教学实际中的做法:
  一、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要理解学生关心学生
  情感的迁移功能告诉我们,一个人对某对象的情感会转移到与该对象有关的其他对象上去。因此,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无论课内课外,无论学生成绩优劣,也无论学生表现好坏,都应该给予深切的理解和关怀,把学生当作朋友,主动与学生沟通,帮助其解决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而得到学生充分的信任,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情感,积极引导有益情感迁移,进而慢慢地消除了学生对于某课程的消极和敌意。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就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二、激发学生某种需要,发现他们的亮点和特长
  学习需要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它的主观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这种愿望或意向是驱使学生进行学习的根本动力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
  教师在教学时,先引起学生发生学习某种知识的需要,然后进行教学;或者根据學生的需要来决定学习的活动。适当的设问,言语不多,却能像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学生,使他们的学习动机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问题教学法之所以比讲演法更有效,是因为问题教学法以解决某一问题为学习的起点,学生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而去读书,去听讲,去搜集材料或去实验的。
  三、给予他们成功感,消除恐惧感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因此,务必使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感。“首次效应”尤为重要,要特别重视第一堂课和第一单元的教学。第一堂课,要一清二楚,做到不遗留任何问题,而且又使学生觉得确有收获;第一单元测试,务必使学生得到比较满意的成绩。为此,一是教学上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放慢教学进度,调整教学节奏,控制教学难度,削减教学梯度,使学生“学来顺利”;二是习题练习,课外作业的数量和难度进行严格控制,对于较难理解,容易忽视的隐含条件或容易发生错解的习题,事前进行必要的疏导和提示,使其觉得“做来顺手”。三是单元测试的题量和难度要适度,使学生既能独立、准时完成,而又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使90—95%以上的学生在直觉上获得第一次成功感,以进一步消除对学习的恐惧感。
  四、设立奖励机制,积极有效鼓励
  强化动机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是由刺激(S)——反应(R)构成的,也就是说行为主义认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存在任何中间过程或中介变量,既然不存在任何中间过程或变量,那也就不可能到中间过程或中介变量中去寻找行为的动力,只能到行为的外部去寻找。因此,他们把人类行为的动力归结到了强化。因此,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采用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是激发动机不可缺少的手段。
  积极的鼓励(包括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或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集体主义感等,及时的评价一般比不及时的效果要好;而不及时的评价则往往在激励学生改进学习方面的作用较小,因为在学生意识中完成任务时的情境已经比较淡薄了。对学生来讲,表扬、鼓励多于批评、指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是要注意,过分的夸奖会造成学生骄傲和忽视自己的缺点的倾向,从而引起消极的结果,而在责备时也要采用巧妙的方式。即表扬时指出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批评时又肯定其进步的一面。
  综上所述,面对高职院校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正确运用教育心理学基本原理结合课堂教学策略,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其他文献
古文是中華文明的结晶,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传统古代文明的重要手段,因此学好古文中学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高中语文课本中,文言文占很大的比重,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岁月的更迭,学生对阅读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对文言文习题更是无从下手,对这个知识是个盲点。文言文阅读不懂,诗歌鉴赏也差,古文化知识底蕴也就相对不深厚,作文中就不能引用古文,文笔达不到精彩,思想性就不能更高一层。可见,古文阅读可不是一
期刊
【摘要】本文从课内作业入手设计教学,凸显新课程理念,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设计课内作业题型、格式等方面推陈出新,使课内作业不仅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让它引导和促进学生学习,从而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课内作业 语文 课堂效率  纵观当前语文常态课堂和公开课堂,普遍存在君子“动口不动手”的现象,加之广大教师对课内作业认识的偏颇,谈“练”色变,认为课内作业就是应试教育,作业就是“题海战术
阅读是一种基本的智力体能。阅读对我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的人来说非常重要。学生通过阅读,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就生学语文课本来说,历史地理,科技文化。文学语言,风土人情,无其不有。而且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时间,内容空间跨度大,联系到的人类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阅读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是因为文章有表情达意的工具,它包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在文章中由作者人格和美丽的体现,有他们生
期刊
古人有云,“文以载道”;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确,文章中气象万千,自有世间道理。而作为一位语文教师也不应该只是教书,仅做一个文字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更多的担负起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  我认为,文道结合,教书育人,应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那么,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到育人的渗透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简要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语文教学要做到
期刊
有时候,医患之间的缘分只有短短的一次门诊,但却带给我长久的温暖。比如那些过了很久还会记得回来告诉我结果的患者,尽管我记不住他们的名字。戴假发套的姑娘  那位姑娘是因为脱发而到皮肤科就诊的。皮肤科医生发现姑娘贫血,就让姑娘来看血液科门诊,把贫血先治疗一下。  姑娘进诊室时戴着假发套,等我在电脑上记录完病史,再抬眼看她的时候,竟然“大变活人”,成了一个光头姑娘,惊得我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贫血的诊治
期刊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民营企业大幅度发展的情况下,企业劳动争议的问题日益突显,动辄就会发生劳动者去申请劳动仲裁的事项.所以,企业如何预防或者减少劳动争议,如何规避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