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作为先秦儒家的经典,一直是古人为学次第的重要参考书目。本文运用“以经解经”之方法,探究《大学》之本意,体悟推己及人的处世哲学和诚心正意的修学方法,还原原始儒家之修学体系。
【关键词】:大学;修学体系;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作为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一直是古人为学次第的重要参考书目。《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灏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一、大学的内涵
“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第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总的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几其不差矣。”也就是说,《大学》是儒家修学体系里一本提纲挈领式的书目,探究古人为学次第,可由《大学》入手。中国古人为学之次第是先入小学,详学文字、音韵、词章、训诂、洒扫庭除等内容,后入大学,学习所以然之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即是“大人之学”。《易经》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意思是说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不论是从《易经》,还是就《大学》来看,中国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都以进德修业作为为学目标。
二、《大学》中推己及人处世哲学之體现
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的生命追求是爱己爱人,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凡此种种,无不是爱己爱人,推己及人这一“推爱”原则的现实映照。而形成儒家知识分子这种担当的文化因素在《大学》里表现的尤为突出。
《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明,即彰显,明明德即努力提升自己修养,以彰显天赋予人的纯善之德。学者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帮助他人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帮助人们提升自己,以便实现全人类臻于至善的境界。可见,大学之道首先是培养自己的高尚德操,并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克明峻德”,即弘扬光明美好的品德。这种在追求人生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对人类群体表现出来的使命感,在儒学后人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正如北宋大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知识分子在他们接受并信奉的修学原则的影响之下,一代又一代的挥舞着“立德、立功、立言”的旗帜,提升自己,教化他人。
三、诚心正意的修学方法
《大学》开篇讲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至此已把学者修学体的脉络梳理清楚。并随后指出修身的基本要求——诚!“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的真诚,首先就是不自己欺骗自己。就想象厌恶恶臭、喜欢美色一样发自内心,能做到这点就能心安理得。
为什么一个“诚”字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中庸》里便有极好的阐发。《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意思是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也就是说,学者所要努力到达的人生境界就是做到一个“诚”字。之所以要把“诚”作为为学和为人的终极目标,《中庸》是这样阐述的,它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也就是说只有天底下足够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天地培育生命,就可以得到与天地同样的功德。就达到了《道德经》所说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境界。
要想做到“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君子必慎其独也”。普通人私下里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无所不为,一旦见到品德高尚的君子便躲躲闪闪,或掩盖自己的恶行而自吹自擂。却不知道别人看你时,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的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在的形象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即使是在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就是《大学》所谓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德行高低不是从显而易见的行为去判断的,而是要从其最细微的动作,最隐蔽的动机出发,去判断他德行的高低。所以孔子才会有“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感叹。以至于他后来总结出一套观察人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也就是要看一个人的所做所为,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那么这个人就没有办法向我们隐瞒什么了。对此,《中庸》的解释似乎更加清晰明白。也就是“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越是细微的地方就越能显示出一个人品德的高低。只有在“十目所视”和孑孑独立之时都能做到自诚其意,那莫不有知的人心之灵才能得以纯净,得到开发,并最终有豁然贯通的一天。到了豁然贯通之时,必然是能赞天地之化育,能修身,能齐家,能治国,能平天下。
【关键词】:大学;修学体系;三纲领;八条目
《大学》作为先秦儒家经典著作,一直是古人为学次第的重要参考书目。《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宋朝程灏颢、程颐兄弟把它从《礼记》中抽出,编次章句。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注释,称为《四书》,从此《大学》成为儒家经典。
一、大学的内涵
“大学”是相对“小学”而言,它不是讲“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问。
《大学》为“初学入德之门也”。第一章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条纲领,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八个条目是实现三条纲领的途径。在八个条目中,修身是根本。总的十章分别解释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本末、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
子程子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于今可见古人为学次第者,独赖此篇之存,而论孟次之。学者必由是而学焉,则庶几其不差矣。”也就是说,《大学》是儒家修学体系里一本提纲挈领式的书目,探究古人为学次第,可由《大学》入手。中国古人为学之次第是先入小学,详学文字、音韵、词章、训诂、洒扫庭除等内容,后入大学,学习所以然之理。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即是“大人之学”。《易经》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意思是说大人的德性,要与天地的功德相契合,要与日月的光明相契合,要与春、夏、秋、冬四时的时序相契合,要与鬼神的吉凶相契合。不论是从《易经》,还是就《大学》来看,中国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都以进德修业作为为学目标。
二、《大学》中推己及人处世哲学之體现
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的生命追求是爱己爱人,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凡此种种,无不是爱己爱人,推己及人这一“推爱”原则的现实映照。而形成儒家知识分子这种担当的文化因素在《大学》里表现的尤为突出。
《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於至善”。明,即彰显,明明德即努力提升自己修养,以彰显天赋予人的纯善之德。学者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还要努力帮助他人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帮助人们提升自己,以便实现全人类臻于至善的境界。可见,大学之道首先是培养自己的高尚德操,并在提升自己的同时“克明峻德”,即弘扬光明美好的品德。这种在追求人生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对人类群体表现出来的使命感,在儒学后人的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正如北宋大儒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家知识分子在他们接受并信奉的修学原则的影响之下,一代又一代的挥舞着“立德、立功、立言”的旗帜,提升自己,教化他人。
三、诚心正意的修学方法
《大学》开篇讲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至此已把学者修学体的脉络梳理清楚。并随后指出修身的基本要求——诚!“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所谓的真诚,首先就是不自己欺骗自己。就想象厌恶恶臭、喜欢美色一样发自内心,能做到这点就能心安理得。
为什么一个“诚”字会有这么大的作用呢?《中庸》里便有极好的阐发。《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意思是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也就是说,学者所要努力到达的人生境界就是做到一个“诚”字。之所以要把“诚”作为为学和为人的终极目标,《中庸》是这样阐述的,它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也就是说只有天底下足够真诚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他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天地培育生命,就可以得到与天地同样的功德。就达到了《道德经》所说的“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的境界。
要想做到“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君子必慎其独也”。普通人私下里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无所不为,一旦见到品德高尚的君子便躲躲闪闪,或掩盖自己的恶行而自吹自擂。却不知道别人看你时,就像能看见你的心肺肝脏一样的清楚,掩盖有什么用呢?这就叫做内心的真实一定会表现到外在的形象上来。所以,品德高尚的君子即使是在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就是《大学》所谓的“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肝肺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德行高低不是从显而易见的行为去判断的,而是要从其最细微的动作,最隐蔽的动机出发,去判断他德行的高低。所以孔子才会有“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的感叹。以至于他后来总结出一套观察人的方法,“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也就是要看一个人的所做所为,考查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那么这个人就没有办法向我们隐瞒什么了。对此,《中庸》的解释似乎更加清晰明白。也就是“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越是细微的地方就越能显示出一个人品德的高低。只有在“十目所视”和孑孑独立之时都能做到自诚其意,那莫不有知的人心之灵才能得以纯净,得到开发,并最终有豁然贯通的一天。到了豁然贯通之时,必然是能赞天地之化育,能修身,能齐家,能治国,能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