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朴《孽海花》小说意识和叙事方式的独特性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ingkaoya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曾朴是晚清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小说家、翻译家,他的代表作——《孽海花》在晚清谴责小说中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历史性的小说形式,影响着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发展与形成。曾朴《孽海花》冲破传统历史小说的通俗演义的形式,通过世态风俗,描述时代风云和历史进程,借助平凡的人物讽刺社会不良现象,有别于传统的历史叙事性小说。本文主要从这部小说的叙事方式与小说意识方面,来探讨曾朴小说的独特性特点。
  关键词:《孽海花》 小说意识 叙事方式
  《孽海花》是晚清历史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它的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讽刺含义,展现的是晚清社会生活画面。清末民初,在社会大变革和西方思想的抨击下,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史传式与演义式的历史叙事性小说,这种新的历史叙事性小说是在中国传统小说的基础上,结合西方的理念与思想而形成的具有现代化特点的小说形式。下面,我们以曾朴《孽海花》为例分析这类小说的独特性特点。
  一 晚清历史叙事小说发展境况分析
  自明代以后,我国的历史小说就以通俗演义的形式来叙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小说主要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题来进行叙述,以表达当时的正统道德观念和人们生活社会环境。
  晚清民初,随着西方思想的传入和技术的形成,引进了历史小说的概念,但是当时我国创作的小说仍然以传统的演绎形式为主,同时出现了一种通俗易懂的文字来介绍遥远而神秘的西方、以历史演义或者是翻译的形式创作的历史性小说,比如:《东欧女豪杰》《十九世纪演义》等。晚清创作历史小说的作家有很多,但是以独特的小说意识和历史叙事方式进行创作的作家只有曾朴一人。他的代表作品《孽海花》在晚清历史小说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晚清吴研人等作家的历史小说虽然在叙事方式上不同于传统的演义模式,但是他们都以接近历史真面目为创作宗旨,他们创作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叙述历史。例如,吴研人创作小说的目的是使历史小说成为通俗的信史,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能读懂历史,了解历史的真相,以通俗易懂的文字来叙述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小说延续了传统历史小说的生命。曾朴的《孽海花》主要是表达19世纪末20世纪初充满变动的中国,他的小说所叙述的方式、体现的特点与追求的目标与传统的叙事历史小说有很大的不同,突破了中国历史小说传统的叙事形式,具有明显的现代特色,值得我们研究与学习。
  二 突破传统小说的人物形象特点
  曾朴在创作《孽海花》的过程中,大概塑造了近300个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大多是以当时社会中的现实人物为原型进行加工塑造的。所以说,《孽海花》是一部现实性和历史性很强的作品,从这个方面来说,它和传统的历史小说类似。当时人们的阅读思想仍然倾向于传统历史小说,而《孽海花》与当时人们的审美趋势与阅读习惯存在偏差,这部小说在当时只能作为历史的陪衬而存在,它的这种对历史的直接认同感,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传统阅读习惯的影响。事实上,曾朴的创作在晚清各种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已经有很明显的非正统思想的渗入,这也是《孽海花》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
  《孽海花》中有两个主要角色:傅彩云与金雯青,这两个人物的塑造具有鲜明的非英雄特色,与传统的历史叙述小说中的英雄主义有根本的区别。传统的的历史小说主角主要以英雄或者具有英雄主义的侠义之士为主,比如,《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水浒传》中的武松等人物形象。主人公是历史事件的主要参与者,作者通过这样的人物形象来表达小说的主旨思想和道德评价。即便是到了民国,这一传统仍然被当时的小说家所延习,如林纾,他的作品主人公虽然是虚构的,但是仍然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特点。《孽海花》中的主人公金雯青是一个具有两重性的人物形象,他通过自己的艰辛努力,考取功名,成就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另外,他虽然在封建旧体制下生活处事,但是他不反对新事物、新思想的发展。但是他也有当时旧名士不可避免的劣根性,他在当时接受西方新思想、新事物的人物中也只是平庸的一员。金雯青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凡与寒酸,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是利用讽刺的形式,来指责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金雯青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他在小说《孽海花》的形象,与传统的历史小说主人公的形象是不符的,作者并没有用英雄主义的色彩来烘托主人公。这点就是《孽海花》与传统历史小说的区别所在。作者对金雯青形象的塑造注入了很多复杂的情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他所代表的不仅是一个时代人物的特征,更代表了一位现代较为复杂的人物形象,凸显了现代性的特征。
  《孽海花》中的另外一位人物形象傅彩云,她是一位没有节操、不守传统规范的女子形象。她的最大特点是漂亮、色情。这样的女人在中国传统小说中一般是作为反面人物存在的,以烘托主人公英雄主义的伟大性以及正义性,比如《水浒传》中武大郎的妻子潘金莲,完全是为了衬托武松的英雄正义性色彩而塑造的人物形象。傅彩云的形象与其比较类似,甚至比她更不及。傅彩云的风流与色情可以从她对从男仆到社会名流之间的各种暧昧与沾惹的事物中看出来。作者大胆利用这样一个轻浮、风流、反传统的女子形象来做小说的主人公,在传统的小说中很少见。从作者对傅彩云的描述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深受法国文学家雨果作品的影响。这点突出表现在作者描述傅彩云的妖艳与美貌的刻画上,非常类似于雨果作品中法国贵妇人的描写。曾朴在作品中有意无意地模仿或吸收,使他的作品正在渐渐背离传统历史小说的正统道德思路,开始关注现实世界中纯粹的人情、人性,他的作品正在逐步抛弃传统的伦理道德。作者以超现实、反道德的角度来描述金雯青与傅彩云的复杂情感纠葛,来描写当时社会中人性的复杂与矛盾,这样的描述与传统历史叙事小说有所不同。
  三 《孽海花》的叙事艺术
  曾朴在创作《孽海花》时采用的叙事方式具有明显的现代意识,主要以一种立体的交叉结构形式来进行故事的叙述,他冲破了传统历史小说的章节叙事模式。曾朴曾经反驳胡适“说其小说是二流作品”时,这样说到,“他(胡适)说我(曾朴)的作品的结构和《儒林外史》相似,这句话我不认同,《儒林外史》的故事情节是直穿的,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任何的联系,而我的作品是蟠曲回旋着穿的,不是简单地短篇连接而成,每一个小故事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这就说明,曾朴的《孽海花》前后人物关系有着复杂而紧密的联系,并不像其他小说在塑造人物时,初期人物到后期就见不到踪影了,这点也是《孽海花》有别于传统历史叙事小说的特点。   《孽海花》的珠花式结构类型,避免了复杂的网状结构模式,在故事情节的叙述中以金雯青、傅彩云以及京城名士为线索借助地图、图画等小道具将二者结合起来,前面的人物线索充满了传奇色彩,诙谐风趣;后面的事物线索点缀琐闻逸事,毫无章节。曾朴这么写是为了满足读者好奇心与贬抑的心理,同时又以讽刺的口吻谴责当时社会的黑暗,以便抒发个人怨恨。他的这种珠花式的叙事结构有别于传统的历史叙事小说的叙事模式,在强调线形叙事效果的同时,又强调故事单元的相对独立性。
  《孽海花》是20世纪初中国在受到西方思想洗礼的环境下创作的,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在受西方列强侵略的环境下,作者通过描写小说中的事件与小说中人物的刻画来表达当时中国经济的衰败与社会现状。如在《孽海花》第二回中,作者以说书人的语气描写科举制度的落后,指出科举制是历代君王约束臣民的残忍手段。它的这种叙述方式是一种思想的抨击与发泄,对当时读者的思想有一定的启蒙作用。这一点与梁启超的“新民说”比较相近。这种思想启蒙也是当时知识分子的一种心态表现。
  《孽海花》在叙述故事时运用日常的叙述话语,充满着人性。它不像其他历史小说一样将全部的笔墨用在对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的描写和议论中。它通过描写主人公傅彩云和当时社会名流之间的日常生活,来进行故事情节的叙述。主要以比较平民化的日常生活话语形式来对故事展开精彩描述。正是因为《孽海花》中这种话语的存在,才是它有别于其他叙事小说的传统话语形式,而带有丰富的人文气息及人性情怀。
  四 《孽海花》小说性与历史性的结合
  曾朴在创作《孽海花》时,摒弃了传统小说常运用的“春秋笔法”,在历史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采用更加艺术的形式来描述故事情节,是“史传传统”向“诗骚传统”的滑移的一种体现。虽然曾朴极力强调其作品的“历史性”、“正统性”与“史传性”,但是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还是可以明显地感受到曾朴现代性的创作特点。曾朴在强调其小说的历史性时说:“《孽海花》是小说,而不是传记,小说家对小说内容及人物的创造有自由想象的权利。”这句话很明显地体现了曾朴对其作品的矛盾性评价。曾朴的小说一方面强调历史性,另一方面又突出其虚构性,曾朴立于二者之间摇摆不定。其实,《孽海花》在无意中做到历史性与虚构性的统一,二者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合。
  五 结语
  晚清小说处在中国文化、思想、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环境。这个环境也造就了《孽海花》小说意识与叙事方式的独特性特点,作者在创作小说时,受古今中外文化知识的影响比较大,正是这种环境下才造就了《孽海花》不同于其他历史叙事小说的特点。总之,无论从那方面来说,《孽海花》都是对传统历史小说的超越,具有鲜明的现代化特点,为后来新形势的历史小说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注:本文系《全球化语境下河南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5-QN-0632,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对接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的河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5-ZC-039,河南省人文社科课题。
  参考文献:
  [1] 翟振华:《〈孽海花〉的叙事艺术》,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2] 曾思:《〈孽海花〉叙事视角解读》,《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3] 刘颖:《〈孽海花〉的现代小说价值和叙事话语形态》,《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4] 范永胜:《论〈孽海花〉历史叙事的现代性》,《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5] 张红娟:《浅论〈孽海花〉历史叙事的现代性》,《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19期。
  [6] 吕朝彬:《近代小说中的思想火花——〈孽海花〉中的议论研究》,《理论界》,2010年第9期。
  [7] 刘明远:《〈孽海花〉的现代性》,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梁珊,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摘要 小说《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该小说以北美殖民地时期的清教社会为背景,讲述了海斯特的爱情悲剧,探究了宗教、伦理、爱情等社会问题。电影《红字》是根据小说《红字》改编的一部爱情电影,该片揭示了宗教制度对人性的压迫和异化,批判了宗教虚伪、道德沦丧、人性泯灭等。本文从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出发,从叙事方式、情节安排、人物形象等方面探究了电影《红字》与原著的差异。  关键词:《红字》 海斯特
期刊
摘要 《恰特莱夫人的情人》是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西方十大情爱经典小说”之一。这部小说内涵丰富,既表达了对工业文明摧残人性的批判,也真实地反映了作者劳伦斯的爱情观和世界观。本文从和谐的缺失——康妮、和谐的失衡——克里夫·恰特莱、由《恰特莱夫人的情人》解读劳伦斯的和谐人生观等方面,对这部经典小说及作者劳伦斯的和谐人生观进行了系统阐述。  关键词:《恰特莱夫人的情人》 和谐人生
期刊
摘要 《无名的裘德》是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德首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这部小说中对两性的刻画持坦率而开明的态度,成功塑造了一位有着独立思想的现代女性主义者,并深刻描写了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主人公在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中所感到的孤独无助和漂泊无根的内心感受。上述的种种均渗透着现代意识,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主义先锋者。其作品中深刻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想对此后的现代作家影响巨大。  关键词:《无名的裘德》 现代
期刊
摘要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著名讽刺作家斯威夫特的经典之作,在该书中,斯威夫特首先借助夸张、象征、对比、反语等讽刺方法,深刻批判并揭露了存在于18世纪英国统治阶级中的诸多黑暗面以及当时社会环境中的诸多矛盾。本文在简要分析斯威夫特与其作品《格列夫游记》的基础上,深刻阐述了《格列佛游记》讽刺手法的运用,并对这部作品的讽刺语气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 讽刺艺术
期刊
摘要 大多数研究都认为,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主要歌颂的是人与自然的斗争精神。结合历史发展,研究《鲁滨逊漂流记》主题的深层次意图,小说带着歌颂新兴资产阶级勇于开拓、海外冒险的历史使命。从鲁滨逊的三次航海、荒岛求生、返回家园的三部曲来看,正是世界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下,大众精神的自我放逐与回归的精神旅行与冒险,这正是作品被当作现实主义文学之奠基与后殖民批判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丹尼尔·笛
期刊
摘要 本文在对美国著名文学家田纳西·威廉姆斯的经典著作《欲望号街车》主人公布兰琪悲剧命运进行详细解读的基础上,综合分析美国工业时代下,作为南方女子的布兰琪自身接受教育的不合时宜;投奔新奥尔良妹妹家时面对毫无人性的妹夫斯坦利的侵犯侮辱;放任自流、客观上推波助澜的妹妹纵容,以及南柯一梦出现的短暂幸福,在内外因全面解读《欲望号街车》中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诸多因素,希望为广大学者在进行作品研读时提供一些有益
期刊
摘要 美国犹太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在文学创作中为了突显苦难主题。“哭泣”这一特殊意象频繁出现,值得探究。这一意象凝聚着犹太人在蒙受人生苦难时产生的深沉悲哀,体现着犹太教信仰和苦难历史塑造成的犹太民族悲苦心态和情感方式。马拉默德笔下的哭泣描写尤其充满了对人类苦难的沉思和人文关怀,它不仅是悲伤的宣泄,更是激发犹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精神力量,使之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努力创造奇迹的艺术召唤。  关键词:哭泣意
期刊
摘要 本文从西方艺术文化思潮的角度重新审视高更重要著作《诺阿·诺阿——芳香的土地》,发现了其中西方殖民主义的强烈的政府的欲望,并以时代文化对比的角度揭示出它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保罗·高更 奥斯卡·王尔德 高贵的野蛮人 《诺阿·诺阿——芳香的土地》  一 时代的“个性强度”  高更第一次去法属塔西提岛,这座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中被人们称作“人间天堂”的最大的岛,是1891年到1893年。在塔西
期刊
摘要 塞缪尔·贝克特是文学界荒诞戏剧作品的主要代表人物,其作品《等待戈多》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小说,其通过独具特色的艺术创作手法刻画出了破碎、荒诞的一系列人物形象,折射出了西方人类社会的荒诞与人类思想异化的现象,怪异无比的语言形式和荒诞主旨实现了高度的融合。本文拟从荒诞、诗化、对称这三个角度对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语言艺术进行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等待戈多》 语言艺术 荒诞 对称 诗化  塞缪
期刊
摘要 海明威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伟大的作家,他以文坛硬汉著称于世,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同时,海明威在文学语言上也取得巨大成就,他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提出了文学创作的“冰山原则”,并以简洁流畅、清新洗练、含蓄深刻的文体净化了传统文风。本文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白象似的群山》《永别了,武器》等小说为例,分析了海明威小说质朴自然、简约含蓄、可视可感的语言特色。  关键词:海明威小说 语言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