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网课成为学生在家学习的主流形式。研究者认为影响网课有效性的首要因素非技术因素,也非教学因素,应当是人的因素。技术要以人为本,回归真实,导人向善,引人向美,这样才能回归人的心灵,消解疫情的影响。
【关键词】技术;回归;心灵
【作者简介】莫邦哲,正高级教师,广西数学特级教师,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学员;高震,一级教师。
【基金项目】广西“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成果(2019C292)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往日喧闹的校园安静了下来,网课成了疫情下“停课不停学”的主流形式而备受关注。如何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如何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权利?这些问题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疫情下网课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触及社会公平和社会焦虑,网课的作用和功能被放大;二是过高估计技术的魅力而忽略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对话,忽视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试图只通过技术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疫情下的网课难以承载新的内涵要求。然而技术与学生的关系远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那样复杂而灵动,尤其是在心灵的塑造方面。如何让技术回归人的心灵?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网课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回归人性——关注人的心理
要让技术回归人的心灵,首先要让技术回归人的真实世界、真实情感,关注人的心理。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认知的方式,尤其是让主观的认知世界更容易进入现实的仿真世界,对教学方式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学习者的心灵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如技术让学习的时空、场景、内容、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以模拟真实世界的方式来进行的,而且技术的发展让这样的模拟越来越逼真。学习者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学习和生活,虚幻与现实交织,对学习者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心理问题——当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低龄化,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最大的不同在于交流的灵动性。真实世界是具有灵动交流的世界,是知行合一的,而虚拟世界容易让人陷入臆想和自我封闭,其知与行是分离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其情绪、情感、品行均受到巨大的影响,比如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心理问题较多。技术让知识变得更加真实,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指向知识,而是指向人的成长,指向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对教学的作用不应该只停留在模拟真实世界,更应该通过呈现真实世界来塑造学习者真实的内心世界,实现技术回归人的心灵的教育目的。
在疫情下,应该让技术回归人性,关注人的心灵,回应社会的焦虑。社会焦虑是由社会、传播、心理、教育、技术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具有普遍性、群体性、独特性、传播性的特点。如果把技术放在首位,网课会放大教育存在的不公平性,加剧社会的焦虑;如果把教学放在首位,第一次担任“主播”的教师将成为焦点,进一步加剧社会的焦虑。技术回归人性,构建合作、共享、互助互利的学习共同体,让信息变得更加通畅和透明,对人性的照顾和帮助会更加及时有效,让学生和家长成为教育教学的合作者和帮促者,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缓解社會焦虑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利用微信、QQ、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让家长能够随时参与、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安排和要求,掌握班级、年级、学校的情况,让教育教学工作公开透明,让家庭和学校紧密相连,确保学生的学习真实有效。这样既有助于消除家长和教师的焦虑,也有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焦虑。当然,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技术对人性的关注不够,技术的使用会放大人性消极的一面,加剧社会焦虑,比如把技术作为学习管理和监督的手段和工具,忽略学生成长的天性,容易造成一些心理问题。疫情告诉我们,健康无比珍贵,技术回归人性,回归人的心灵,能更好地培育活泼健康的人。
二、技术回归德性——关注人的品德
要让技术回归人的心灵,就要让技术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人格的塑造,回归人的品德培养。疫情是一堂人生大课,支撑学生能够长时间在家学习的动力,不仅需要学生有自律性,还需要有来自精神的引领。疫情期间,笔者所在学校利用技术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规则教育五个主题,适时开展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系列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疫情期间开展的“爱铁一·共战疫之‘共克时艰 传递温暖’笑脸+话题征集活动”“爱铁一·共战疫之空中加油站——云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迷茫与懈怠,让网络德育课堂成为学生真情释放、体会自然、相互激励的心灵之旅。疫情是一场生动的德育课堂,利用技术更好地传递人性的美丽和社会的温暖,传递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
疫情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如何把责任感和有意义的学习联系起来,尤其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维进行判断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为国育人的教育目的。中华民族团结勇敢、敢于牺牲和无私大爱的精神,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大洗礼,对于学生树立民族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等都有极大的帮助。在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教学中,把互联网信息的获取、判断、选择与价值观有机融合,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之成为培育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让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技术回归品性——关注美好生活
生命因美而润泽,精神因美而升华。技术应该帮助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线上的教学不应限于知识的教学,线上的课堂也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线上的学习方式更不应该是单一的学习方式。疫情期间,一些社区为了丰富小区居民的生活,举办了抖音美食大赛,虽足不出户,但技术让往日匆匆行走而无暇交流的邻居、朋友在疫情下走得更近。对于长时间居家的孩子,丰富多彩的空中课堂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科学、走进社会、走进名著等。有些学校组织了美食大赛,把劳动美与视觉美、听觉美、感觉美结合起来,释放活力,陶冶情操。不少学校还把音乐、体育、艺术、文学等教育课程引进线上课堂。如笔者所在学校就设置了网上阅读课程,开展了名著进网课的阅读分享活动,由图书馆的教师向学生推荐名著,开展阅读分享与交流,分享名著思想的火花,共享精神成长之美;开设每日一节的网络体育居家课程,以及全校的网上运动会,把健美、竞美引进网课教学;为学生摄影协会(微光社)开辟微信公众号专栏——爱铁一·共战疫之周末带你逛铁一,让久别校园的学生通过一幅幅校园的美图、美景,回味在校时的美好时光,憧憬未来。
技术改变知识的传播方式,让认知的世界更加真实,让我们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让人们的表达形式、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但终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容易让人陷在自我世界中而迷失自我。技术是一种工具,其效用取决于使用者的素质,过分夸大其作用或者忽略其影响都不可取。因此,技术如果作为教育的手段,应当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人的心灵。我们不应该离开社会,离开人,离开教育的真、善、美去谈技术对教育的价值,尤其不应该试图以技术的发展替代心灵的塑造,替代为人师者的责任和魅力。技术无论如何发展,以人为本始终是技术变革的使命。
(注:本文系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罗小荧)
【关键词】技术;回归;心灵
【作者简介】莫邦哲,正高级教师,广西数学特级教师,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学员;高震,一级教师。
【基金项目】广西“十三五”规划课题立项成果(2019C292)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往日喧闹的校园安静了下来,网课成了疫情下“停课不停学”的主流形式而备受关注。如何确保教育的公平公正?如何保障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权利?这些问题得到了大家的普遍关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疫情下网课被赋予了独特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功能,触及社会公平和社会焦虑,网课的作用和功能被放大;二是过高估计技术的魅力而忽略教师与学生之间心灵的对话,忽视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试图只通过技术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疫情下的网课难以承载新的内涵要求。然而技术与学生的关系远没有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那样复杂而灵动,尤其是在心灵的塑造方面。如何让技术回归人的心灵?这一问题的研究对于提高网课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技术回归人性——关注人的心理
要让技术回归人的心灵,首先要让技术回归人的真实世界、真实情感,关注人的心理。技术的发展,丰富了人们认知的方式,尤其是让主观的认知世界更容易进入现实的仿真世界,对教学方式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学习者的心灵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如技术让学习的时空、场景、内容、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是以模拟真实世界的方式来进行的,而且技术的发展让这样的模拟越来越逼真。学习者在这样一种情境下学习和生活,虚幻与现实交织,对学习者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心理问题——当前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低龄化,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最大的不同在于交流的灵动性。真实世界是具有灵动交流的世界,是知行合一的,而虚拟世界容易让人陷入臆想和自我封闭,其知与行是分离的。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其情绪、情感、品行均受到巨大的影响,比如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孩子心理问题较多。技术让知识变得更加真实,但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指向知识,而是指向人的成长,指向人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讲,技术对教学的作用不应该只停留在模拟真实世界,更应该通过呈现真实世界来塑造学习者真实的内心世界,实现技术回归人的心灵的教育目的。
在疫情下,应该让技术回归人性,关注人的心灵,回应社会的焦虑。社会焦虑是由社会、传播、心理、教育、技术等多重因素交织而成的,具有普遍性、群体性、独特性、传播性的特点。如果把技术放在首位,网课会放大教育存在的不公平性,加剧社会的焦虑;如果把教学放在首位,第一次担任“主播”的教师将成为焦点,进一步加剧社会的焦虑。技术回归人性,构建合作、共享、互助互利的学习共同体,让信息变得更加通畅和透明,对人性的照顾和帮助会更加及时有效,让学生和家长成为教育教学的合作者和帮促者,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缓解社會焦虑起到积极的作用。比如利用微信、QQ、钉钉、腾讯会议等平台,让家长能够随时参与、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掌握教师的教学安排和要求,掌握班级、年级、学校的情况,让教育教学工作公开透明,让家庭和学校紧密相连,确保学生的学习真实有效。这样既有助于消除家长和教师的焦虑,也有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缓解学生焦虑。当然,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技术对人性的关注不够,技术的使用会放大人性消极的一面,加剧社会焦虑,比如把技术作为学习管理和监督的手段和工具,忽略学生成长的天性,容易造成一些心理问题。疫情告诉我们,健康无比珍贵,技术回归人性,回归人的心灵,能更好地培育活泼健康的人。
二、技术回归德性——关注人的品德
要让技术回归人的心灵,就要让技术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人格的塑造,回归人的品德培养。疫情是一堂人生大课,支撑学生能够长时间在家学习的动力,不仅需要学生有自律性,还需要有来自精神的引领。疫情期间,笔者所在学校利用技术开设网络德育课程,围绕爱国主义教育、生命教育、责任教育、感恩教育、规则教育五个主题,适时开展教育活动。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系列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疫情期间开展的“爱铁一·共战疫之‘共克时艰 传递温暖’笑脸+话题征集活动”“爱铁一·共战疫之空中加油站——云班会”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迷茫与懈怠,让网络德育课堂成为学生真情释放、体会自然、相互激励的心灵之旅。疫情是一场生动的德育课堂,利用技术更好地传递人性的美丽和社会的温暖,传递社会的责任与担当,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有利于培育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
疫情是一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大课堂。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如何把责任感和有意义的学习联系起来,尤其是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维进行判断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为国育人的教育目的。中华民族团结勇敢、敢于牺牲和无私大爱的精神,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的大洗礼,对于学生树立民族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等都有极大的帮助。在提升学生信息化素养的教学中,把互联网信息的获取、判断、选择与价值观有机融合,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使之成为培育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内容,有利于让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
三、技术回归品性——关注美好生活
生命因美而润泽,精神因美而升华。技术应该帮助学生去发现美、创造美。线上的教学不应限于知识的教学,线上的课堂也不仅仅是知识的课堂,线上的学习方式更不应该是单一的学习方式。疫情期间,一些社区为了丰富小区居民的生活,举办了抖音美食大赛,虽足不出户,但技术让往日匆匆行走而无暇交流的邻居、朋友在疫情下走得更近。对于长时间居家的孩子,丰富多彩的空中课堂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科学、走进社会、走进名著等。有些学校组织了美食大赛,把劳动美与视觉美、听觉美、感觉美结合起来,释放活力,陶冶情操。不少学校还把音乐、体育、艺术、文学等教育课程引进线上课堂。如笔者所在学校就设置了网上阅读课程,开展了名著进网课的阅读分享活动,由图书馆的教师向学生推荐名著,开展阅读分享与交流,分享名著思想的火花,共享精神成长之美;开设每日一节的网络体育居家课程,以及全校的网上运动会,把健美、竞美引进网课教学;为学生摄影协会(微光社)开辟微信公众号专栏——爱铁一·共战疫之周末带你逛铁一,让久别校园的学生通过一幅幅校园的美图、美景,回味在校时的美好时光,憧憬未来。
技术改变知识的传播方式,让认知的世界更加真实,让我们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更加紧密,让人们的表达形式、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但终究“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容易让人陷在自我世界中而迷失自我。技术是一种工具,其效用取决于使用者的素质,过分夸大其作用或者忽略其影响都不可取。因此,技术如果作为教育的手段,应当回归教育的本真,回归人的心灵。我们不应该离开社会,离开人,离开教育的真、善、美去谈技术对教育的价值,尤其不应该试图以技术的发展替代心灵的塑造,替代为人师者的责任和魅力。技术无论如何发展,以人为本始终是技术变革的使命。
(注:本文系广西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罗小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