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科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充分重视当地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科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生科学素养;主体;探究;课程资源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他决定了小学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启蒙课程。它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作用。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就是重视对未来创新型科学人才的培养。笔者最近随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小组,深入到农村小学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随堂听了不同教师不同年级的多节科学教学课,从中得到了启发,同时也深感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下面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对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同行有所启发。
1.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自己动手调查与实验,并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形成研究报告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表达与交流。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教师要转变原有的学生观,准确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备课、教学设计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出能够全面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思路。小学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的。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是必须体现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學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其教学方法就不能简单地照搬知识传授的做法,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与书本知识不同,不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或称为经验知识或默会知识。这类目标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操练学会,而是必须习得的。这里的习得是指学生需要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的结果。这是直接经验习得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这是科学学习与传统自然学科知识学习最大的不同。
3.教师要充分重视当地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课程资源与科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一定的科学课程资源,科学课程便无法得以实施。科学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以及科学课程目标的落实与达成程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
农村学生天天与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各种动物为伍,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丰厚的感性认识优势来服务于教学,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将《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
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教师在进行自然教学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去上课。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坚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方法,结合当地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能够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12-07-09
【关键词】学生科学素养;主体;探究;课程资源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他决定了小学科学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启蒙课程。它具有发展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综合素质,进而逐步形成科学世界观的重要作用。重视小学科学教育就是重视对未来创新型科学人才的培养。笔者最近随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小组,深入到农村小学进行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随堂听了不同教师不同年级的多节科学教学课,从中得到了启发,同时也深感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诸多不足的地方。下面就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科学教学质量谈一点粗浅的认识,希望能对从事小学科学教育的同行有所启发。
1.科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是指教师在进行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让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自己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自己动手收集各种资料,自己动手调查与实验,并整理信息做出解释或结论,形成研究报告与同学或老师进行表达与交流。这样学生才能在学到科学知识的同时,得到开展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能力。
要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用,教师要转变原有的学生观,准确定位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在备课、教学设计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况,设计出能够全面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教学思路。小学科学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学会的。科学方法与能力、科学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往往需要通过学生在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是必须体现的。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才能够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是"求索知识或信息特别是求真的活动;是搜寻、研究、调查、检验的活动;是提问和质疑的活动。科学探究不仅涉及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定计划、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还涉及到对科学探究的认识,如科学探究的特征。
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目标的科学教学中,由于教學目标的多元性,除了书本知识的学习,还包括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科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其教学方法就不能简单地照搬知识传授的做法,必须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这是因为科学素养中的智慧、能力、情感、态度等因素与书本知识不同,不属于陈述性知识,而是程序性知识,或称为经验知识或默会知识。这类目标学生不可能通过简单地记忆、模仿性操练学会,而是必须习得的。这里的习得是指学生需要通过亲历某些科学探究活动,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体验、感悟、最终内化的结果。这是直接经验习得的过程。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安排好各种相关的情景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其中,亲历过程,自主地、充分地开展活动,才能达到既学会知识与技能,又培养智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目的。这是科学学习与传统自然学科知识学习最大的不同。
3.教师要充分重视当地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科学课程资源与科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科学课程资源是科学课程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缺乏一定的科学课程资源,科学课程便无法得以实施。科学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以及科学课程目标的落实与达成程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有赖于科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水平。
农村学生天天与山川、河流、花草、树木、各种动物为伍,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教师应充分发挥他们丰厚的感性认识优势来服务于教学,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根据时令季节的不同,改变教科书中的有关教学内容的顺序,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例如,将《各种各样的花》的教学调整到春暖花开的阳春三月,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放飞在花的海洋里,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花,学生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就可以掌握花的共性,了解到花的构造,进而认识到完全花与不完全花特征及其区别。而《植物的果实》则选择在金秋十月的收获季节进行教学,发动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广泛收集各类植物的果实,然后带到课堂中观察,采用浸泡、解剖、尝味等多种实验方法来丰富、增进、完善学生对果实的认识。
农村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为教师在进行自然教学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去进行考察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场所,教师应注意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带领学生到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去上课。如水域的污染和保护、植物与环境、能源矿产、岩石、土壤等等,尽可能让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直接与大自然接触,把课堂教学和课外研究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科学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坚持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方法,结合当地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能够提高农村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提高小学科学教学质量。
收稿日期:201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