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泉汲古清爽一夏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陶瓷鉴赏家、香港永宝斋主人及香港国际古玩展创始人翟健民先生

  中国青瓷史绵延数千年,后期尤以龙泉窑青瓷为杰出代表。其自北宋开始烧造,南宋至元达到鼎盛时期,创烧出的粉青、梅子青釉等代表了中国古代青瓷的最高水平,风靡行销海内外。
  正值炎炎夏日,借明代《清泉汲古》一诗诗名的意境,赏玩几件龙泉窑青瓷佳品,或许能平添几分凉爽快意。

孔明碗中藏巧思


  先来观赏右手页图中这只龙泉窑诸葛碗,其特别之处在于碗身分为上下两层,有中空夹层,上层如同盘子一般深浅。据传,此碗的名称出自《三国演义》: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为掩饰蜀军粮草不足的实际情况,引诱司马懿出战,诸葛亮设计了此碗,盛放食物后实际上只有薄薄一层,看上去却是满满一碗。诸葛亮字孔明,故此碗又被称作“孔明碗”。
  当然,这只是传说,毕竟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而诸葛碗最早见于宋代。大概这是后人借诸葛亮的智慧形象来称赞此碗造型奇巧罢了。翻阅《中国文物考古辞典》,对“孔明碗”的解释则是:“由两只碗迭置贴合而成的大碗,因中有一孔,故名。”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北宋越窑、婺州窑、龙泉窑等窑口都有夹层碗出土,在杭州的南宋官窑博物馆中还可见到官窑夹层碗,但究竟是哪里的窑口率先创烧,现在还未有明确定论。宋代的诸葛碗多为青釉器,以龙泉窑、耀州窑烧制数量最多,北宋龙泉窑烧制的诸葛碗胎体厚实,外碗底孔较大。
  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的诸葛碗包括青花、蓝釉、五彩等品种,不过流传至今已不多见。目前可见的明代诸葛碗胎体相对较薄,外碗底孔较小。这只龙泉窑诸葛碗从刻工、颜色、修足等工艺来看,应该属于明代早期作品。


明 龙泉窑刻花诸葛碗

  那么,诸葛碗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广为流传的说法有三种:
  其一是温器。此碗底部有一个孔洞,可从此处往夹层中注入开水,以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但是问题又来了,孔洞朝向下方,碗注水后如何能储水呢?有人认为碗原本帶有木塞,只是年岁久远,木塞丢失了。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带有木塞的诸葛碗实物例证。
  在我看来,此碗在制作过程中,上部的浅盘和下部的碗先分别成型,再粘接在一起,出现中空夹层。如果不留孔洞,密闭的夹层无法排放热气,就会导致烧制过程中器物炸裂。孔洞的存在,应是烧造工艺的需要。
  其二是供器。比如皇家、寺庙、祠堂在供奉祭祀时,只需在碗中摆放少量供品,就会显得十分充盈。这样,既可表达祈祷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又不会浪费供品,同时还会让祭祀场面显得隆重而盛大。
  其三是赌具。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的《燕闲清赏笺》有“论官哥窑器”一节,里面曾提到过“夹底骰盆”,很多人认为“夹底骰盆”就是诸葛碗。但在我看来,“骰盆”理应再深一些才符合掷骰子的实用标准。并且,明代景德镇御器厂曾为爱好斗蟋蟀、掷骰子的宣德皇帝烧制过一种厚胎、敞口、浅弧腹的碗,名为“骰盔子”,而“骰盔子”却不像诸葛碗那样浅。


元/明 龙泉窑鱼砚滴




案头鲤鱼能解忧


  自从这件龙泉窑鱼砚滴到我手中,便成了我的解忧神器。仔细观察,这条“小鱼”的造型憨态可掬,呈现一副无知、无辜、无争的神态,嘴巴微微噘着,好像委曲求全,又好像怏怏不服,尾巴似乎在轻轻摆动,不知是在讨好还是想游走。借用《庄子》里的话,可谓“吾非鱼,焉知鱼之思?”虽然我不知道它在“想”什么,但心烦时与它对视一会儿,竟可以舒展愁眉、平心静气。
  鱼,本身就是我们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动物,尤其汉字“鱼”与“余”“裕”谐音,所以在我们的观念中,鱼有着富裕、吉祥、美好的寓意,鱼纹也是中国传统纹饰中最为重要的纹样之一。就瓷器而言,常见的鱼纹多为鲤鱼纹。民间关于鲤鱼的传说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鲤鱼跃龙门”的故事了,北魏时期《水经注》、东汉时期《三秦记》等都有相关记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版本的“鲤鱼跃龙门”故事,但不外乎是在赞美鲤鱼逆流而上、勇敢进取的精神。近年来,社交媒体上各种“转发锦鲤”的活动也让鲤鱼成为一种“网红”吉祥物。
  所谓砚滴,是一种文房用具,便于古人研墨时往砚中注水,也被称为水滴、水注。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记:“水滴,象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旧矣。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者,则名曰滴,不名曰盂。”宋元时期,瓷砚滴尤为兴盛,以龙泉窑最为新颖别致、造型丰富,除了鱼形外,还有俑形、船形、童子牧牛等等,似乎是清赏把玩要多于实用。
  这件龙泉窑砚滴的鱼嘴下方是滴,腹部有一个注水小孔,用手指遮掩小孔时可以控制出水量。鱼身一面刻有鱼鳞,错落有致;另一面为露胎平面,呈火石红色,是烧造时放置于匣钵的接触面。小鱼构思精巧,造型逼真,如果以露胎面摆放,好像在开怀大笑,如果以腹下鱼鳍作为支撑,又好像畅游水中。而且,在其背鳍和尾鳍之间还有一个小凹槽,可以用作笔架。
  不过,我想无论如何摆放、是否真的实用,只要将这条小鲤鱼置于案头,或以“鲤鱼跃龙门”的精神鞭策自己努力拼搏,或静观其态、烦中求乐,都不会辜负了龙泉窑匠师们的巧夺天工。
其他文献
北京市委宣传部近日公布数据,2020年北京全市特色书店达到200家,“中国最美书店”17家。其实近几年,特色书店不断在全国各地涌现,他们与当地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融为一体,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地标。图片分别为北京模范书局“诗空间”、上海新华书店“光的空间”以及位于广州永庆坊骑楼街的钟书阁。  @孙小迪: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人们眼中,卖书的书店成了看书的地方。找个人逛书店时会说“走,去书店看
期刊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的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或百花生日。花朝节与气候时令关系密切。明代袁宏道《满井游记》中说:“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因为尚在早春时节,乍暖还寒。从节气上看,大约在“惊蛰”到“春分”之间。此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木萌生,百花含苞欲放。红绸飞 扑蝾遥  花朝节那天有很多节俗活动,比如踏青赏春。苏州是明代中期以后繁华的商业中心城市,虎丘山处处鲜花烂漫,此地的花市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到了
期刊
在历代咏梅诗中,北宋林逋一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将梅花的清高孤傲推向了极致,这是作为隐士的林逋孤傲高节的显现。  林逋(967年至1028年),字君复,大里黄贤村人(今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镇黄贤村),是典型的隐逸文人的代表。《宋史·卷四百五十七·隱逸传》载:“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游江、淮间,久之归杭州,结庐
期刊
近日,一份针对2020年拍卖的评述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该评述显示,2020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在疫情的冲击下,成交额下降3.39%,但成交率却高达81.20%,较去年提升6.7个百分点,创近十年最高。  这份由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发布的《2020年全国十二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以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华艺国际(北京)、西冷拍卖、北京荣宝、中贸圣佳、上海朵云轩、上海匡时、广东崇正、北京诚轩
期刊
1978年2月,我离开家乡湖北随县,走进上海复旦大学,开始新的生活,视野由此拓展开来。  就在这一年5月,家乡传来一个重大新闻:在城区郊外的擂鼓墩施工时,意外发现一个古墓,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曾侯乙编钟”出土,惊艳整个考古界,2000年之前的这套编钟,音色之美,从而改变世界乐器的格局!  重大的考古发现,作为一个家乡人,为此感到自豪!震惊中外的世纪考古  擂鼓墩对于我当然不陌生,它与城区一河相隔
期刊
直播带货火了!  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这种新兴销售“利器”改变了很多人的消费方式和理念。  而对于传统图书出版行业来说,在全面直播的时代,积极加入直播营销阵营看起来时不我待,但直播消费的火爆、迅速、冲动怎么看都与图书消费的理性格格不入。  那么,当下的图书出版机构除了单纯地参与其中,还做了哪些功课?收到的效果又如何?开播 及时应变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网络直播元年是2016年,当时有不
期刊
Roger Keverne纵横古董业逾半个世纪,尤其对中国艺术品情有独钟。  今年5月11日及6月7日,两场特殊的中国艺术品拍卖会将在伦敦邦瀚斯总部举行。800余件中国艺术雅器精品将悉数以无底价形式上拍,而它们全部来自于伦敦艺坛之翘楚——Roger Keverne公司。其涵盖瓷器、青铜器、玉器、漆器、铜胎掐丝珐琅及画珐琅等诸多门类,见证了该公司逾半个世纪的古董交易及搜集历程。  说起Roger K
期刊
光阴荏苒,我开始收集半两五铢钱,已经是30多年前的事了。后来我的精力主要放在铜镜的收藏和研究,一晃二十载。待将所藏的300面铜镜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后,近日重访钱币“老朋友”,自感有另一番趣味,特撰此小文,并附以钱币和陶范图片,算是对我钱币收藏生涯的一个小结。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贝、刀、布等币,以半两钱为全国统一的铸币,每枚钱重量是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西汉初年,所铸钱币重量虽陆续减
期刊
现存笔者手中的1958年1月18日“梅剧团”演职员名册,记录梅兰芳一栏:梅兰芳,男,63岁,江苏泰县人,业师姓名:吴菱仙,专业:青衣,民族:汉,单位:中国京剧院长,从业年限:51年。住址:北京护国寺甲1号。这里所填写的住址,是1949年刚过不久,周恩来就敦促梅兰芳回北京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一职,周总理批给他的住房。本来梅兰芳在北京是有私宅的,是梅兰芳于1921年购置,一直到1933年将其售出。作
期刊
人鱼是生活在河海中半人半鱼的神怪,有关人鱼的神话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地中海、欧洲、非洲、亚洲等地均有人鱼神话,各地文字、图像资料也保留有丰富的人鱼形象。人鱼的传说及形象  最早的人魚神话见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苏美尔、阿卡德人的神话中,主神之一恩奇(Enki/Ea)是世界秩序的建立者、苏美尔古城埃利都的保护神和世界淡水神。恩奇也是鱼神、水神和洁净神,拥有半人半鱼的形象,在一件巴比伦的青铜饰件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