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青瓷史绵延数千年,后期尤以龙泉窑青瓷为杰出代表。其自北宋开始烧造,南宋至元达到鼎盛时期,创烧出的粉青、梅子青釉等代表了中国古代青瓷的最高水平,风靡行销海内外。
正值炎炎夏日,借明代《清泉汲古》一诗诗名的意境,赏玩几件龙泉窑青瓷佳品,或许能平添几分凉爽快意。
孔明碗中藏巧思
先来观赏右手页图中这只龙泉窑诸葛碗,其特别之处在于碗身分为上下两层,有中空夹层,上层如同盘子一般深浅。据传,此碗的名称出自《三国演义》: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为掩饰蜀军粮草不足的实际情况,引诱司马懿出战,诸葛亮设计了此碗,盛放食物后实际上只有薄薄一层,看上去却是满满一碗。诸葛亮字孔明,故此碗又被称作“孔明碗”。
当然,这只是传说,毕竟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而诸葛碗最早见于宋代。大概这是后人借诸葛亮的智慧形象来称赞此碗造型奇巧罢了。翻阅《中国文物考古辞典》,对“孔明碗”的解释则是:“由两只碗迭置贴合而成的大碗,因中有一孔,故名。”
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北宋越窑、婺州窑、龙泉窑等窑口都有夹层碗出土,在杭州的南宋官窑博物馆中还可见到官窑夹层碗,但究竟是哪里的窑口率先创烧,现在还未有明确定论。宋代的诸葛碗多为青釉器,以龙泉窑、耀州窑烧制数量最多,北宋龙泉窑烧制的诸葛碗胎体厚实,外碗底孔较大。
明清时期,景德镇烧制的诸葛碗包括青花、蓝釉、五彩等品种,不过流传至今已不多见。目前可见的明代诸葛碗胎体相对较薄,外碗底孔较小。这只龙泉窑诸葛碗从刻工、颜色、修足等工艺来看,应该属于明代早期作品。
那么,诸葛碗究竟是作什么用的呢?广为流传的说法有三种:
其一是温器。此碗底部有一个孔洞,可从此处往夹层中注入开水,以起到加热保温的作用。但是问题又来了,孔洞朝向下方,碗注水后如何能储水呢?有人认为碗原本帶有木塞,只是年岁久远,木塞丢失了。然而,目前尚未发现带有木塞的诸葛碗实物例证。
在我看来,此碗在制作过程中,上部的浅盘和下部的碗先分别成型,再粘接在一起,出现中空夹层。如果不留孔洞,密闭的夹层无法排放热气,就会导致烧制过程中器物炸裂。孔洞的存在,应是烧造工艺的需要。
其二是供器。比如皇家、寺庙、祠堂在供奉祭祀时,只需在碗中摆放少量供品,就会显得十分充盈。这样,既可表达祈祷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又不会浪费供品,同时还会让祭祀场面显得隆重而盛大。
其三是赌具。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的《燕闲清赏笺》有“论官哥窑器”一节,里面曾提到过“夹底骰盆”,很多人认为“夹底骰盆”就是诸葛碗。但在我看来,“骰盆”理应再深一些才符合掷骰子的实用标准。并且,明代景德镇御器厂曾为爱好斗蟋蟀、掷骰子的宣德皇帝烧制过一种厚胎、敞口、浅弧腹的碗,名为“骰盔子”,而“骰盔子”却不像诸葛碗那样浅。
案头鲤鱼能解忧
自从这件龙泉窑鱼砚滴到我手中,便成了我的解忧神器。仔细观察,这条“小鱼”的造型憨态可掬,呈现一副无知、无辜、无争的神态,嘴巴微微噘着,好像委曲求全,又好像怏怏不服,尾巴似乎在轻轻摆动,不知是在讨好还是想游走。借用《庄子》里的话,可谓“吾非鱼,焉知鱼之思?”虽然我不知道它在“想”什么,但心烦时与它对视一会儿,竟可以舒展愁眉、平心静气。
鱼,本身就是我们中国人非常喜爱的一种动物,尤其汉字“鱼”与“余”“裕”谐音,所以在我们的观念中,鱼有着富裕、吉祥、美好的寓意,鱼纹也是中国传统纹饰中最为重要的纹样之一。就瓷器而言,常见的鱼纹多为鲤鱼纹。民间关于鲤鱼的传说中,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鲤鱼跃龙门”的故事了,北魏时期《水经注》、东汉时期《三秦记》等都有相关记载。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版本的“鲤鱼跃龙门”故事,但不外乎是在赞美鲤鱼逆流而上、勇敢进取的精神。近年来,社交媒体上各种“转发锦鲤”的活动也让鲤鱼成为一种“网红”吉祥物。
所谓砚滴,是一种文房用具,便于古人研墨时往砚中注水,也被称为水滴、水注。清代许之衡在《饮流斋说瓷》记:“水滴,象形者,其制甚古。蟾滴、龟滴,由来旧矣。古者以铜,后世以瓷。明时有蹲龙、宝象诸状。凡作物形而贮水不多者,则名曰滴,不名曰盂。”宋元时期,瓷砚滴尤为兴盛,以龙泉窑最为新颖别致、造型丰富,除了鱼形外,还有俑形、船形、童子牧牛等等,似乎是清赏把玩要多于实用。
这件龙泉窑砚滴的鱼嘴下方是滴,腹部有一个注水小孔,用手指遮掩小孔时可以控制出水量。鱼身一面刻有鱼鳞,错落有致;另一面为露胎平面,呈火石红色,是烧造时放置于匣钵的接触面。小鱼构思精巧,造型逼真,如果以露胎面摆放,好像在开怀大笑,如果以腹下鱼鳍作为支撑,又好像畅游水中。而且,在其背鳍和尾鳍之间还有一个小凹槽,可以用作笔架。
不过,我想无论如何摆放、是否真的实用,只要将这条小鲤鱼置于案头,或以“鲤鱼跃龙门”的精神鞭策自己努力拼搏,或静观其态、烦中求乐,都不会辜负了龙泉窑匠师们的巧夺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