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的文笔细腻、清晰,语句优美、流畅,是学生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好材料。本课学习的重点是背诵第四、五自然段,通过想象感受泉声的美妙。教学前,我们认真钻研教材,围绕这一重点,理清了教学思路,即内容以“泉”为主,不要庞杂无序;形式以读为主,不要处处设问;方法以悟为主,不要逢词必解。就《鼎湖山听泉》第四、五自然段的教学为例,谈谈我们在教学时的一些体会。
一、精心设计读书意境,启动学生读起来
要学生披文入情,教师必须先要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哪里欢快、哪里粗犷、哪里细腻,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通常,课前我都会认真地把课文读上几遍,以使自己在课中通过一言一行把这些情感适时地展露出来,以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指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第三句(即描写四种泉声的比喻句)时,学生往往会读得“声音响亮”,尤其是后两个分句,学生往往会读得“雄浑磅礴”。很显然,他们把“想到的”误当成“听到的”了。这时,我以心定气宁的情绪去影响学生:“同学们,入夜,山中万籁俱寂,这时候,作者躺在床上,正在用他的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由这些泉声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在述说时配以适当的表情、手势,力求表现出安详、宁静的气氛,让学生在静谧的美好意境中,充分感受到泉动而夜静,心动而气静,从而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
一、 引导学生读进去
所谓读进去,一是指读进文里去,读懂文章,二是指读进心里,记住文章。教师在课堂上的作为不在于讲得多,也不在于问得多,而在于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1.调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类比中感悟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一句“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如果写成“只有泉声一直传到枕边”,不是也可以吗?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传送”而不用“传”呢?讲解是一种方法,换词比较也是一种方法,但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都很抽象,因为它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回忆“主人待客”这一生活经验,使学生悟出鼎湖山这位“主人”不光把“泉声”传来,而且把它“送”到枕边,多热情好客,显然“传送”比单纯的一个“传”字更准确生动、富有情趣。
再如,为了让学生领会文中的“用心”不同于一般的“认真”,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这样的泉声,如果我们仅仅用耳去听,能完全欣赏到它的美妙吗?……”作者是在用他的心去聆听、品味。经过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用耳听”与“用心听”作比较,进而在读中对“心”字加以强调,这就是有所感悟的标志。
2.提供表述方法,让学生在说话中感悟
在教学中,与其穷追答案,不如给学生一个语言环境,看他会不会用,或者给学生一种表述方法,看他是不是懂。如在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二句时就不必要追问“这是什么修辞手法,用什么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说话中感悟“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唯有泉声不断,这时,作者躺在床上,一边用心在聆听品味,一边在心里默默赞叹,他会说些什么,会怎样说这些话”。请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再用“这儿的声音,多像……一样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通过读、悟、说,学生明白了课文中这几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样不仅体会了“聆听、辨识、品味”等词语的意思,还感受到了作者身处泉水声中,心中默默赞叹的激动心情,这是任何讲解都无法达到的综合效应。
关于把文章读进心里去,即记住文章,我想这里有个方法问题。我的体会是:化整为零分层推进。所谓化整为零就是逐句熟读,不留盲点;所谓分层推进,就是逐步减少提示的信息,逐步增加记背的内容。比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第四自然段时,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第一步,整段朗读;第二步,填空朗读;第三步看板书试背;第四步,看图画试背,最终实现由读到背的自然过渡。
纵观教参,每课时的教学目标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读好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总结。
(责编侯艳星)
一、精心设计读书意境,启动学生读起来
要学生披文入情,教师必须先要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哪里欢快、哪里粗犷、哪里细腻,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通常,课前我都会认真地把课文读上几遍,以使自己在课中通过一言一行把这些情感适时地展露出来,以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指导学生读第四自然段第三句(即描写四种泉声的比喻句)时,学生往往会读得“声音响亮”,尤其是后两个分句,学生往往会读得“雄浑磅礴”。很显然,他们把“想到的”误当成“听到的”了。这时,我以心定气宁的情绪去影响学生:“同学们,入夜,山中万籁俱寂,这时候,作者躺在床上,正在用他的心细细地聆听、辨识,品味一路上听到的各种泉声,由这些泉声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在述说时配以适当的表情、手势,力求表现出安详、宁静的气氛,让学生在静谧的美好意境中,充分感受到泉动而夜静,心动而气静,从而产生丰富的内心体验。
一、 引导学生读进去
所谓读进去,一是指读进文里去,读懂文章,二是指读进心里,记住文章。教师在课堂上的作为不在于讲得多,也不在于问得多,而在于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1.调动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类比中感悟
如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一句“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只有泉声一直传送到枕边”,如果写成“只有泉声一直传到枕边”,不是也可以吗?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传送”而不用“传”呢?讲解是一种方法,换词比较也是一种方法,但通过这些方法得到的结论都很抽象,因为它远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回忆“主人待客”这一生活经验,使学生悟出鼎湖山这位“主人”不光把“泉声”传来,而且把它“送”到枕边,多热情好客,显然“传送”比单纯的一个“传”字更准确生动、富有情趣。
再如,为了让学生领会文中的“用心”不同于一般的“认真”,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这样的泉声,如果我们仅仅用耳去听,能完全欣赏到它的美妙吗?……”作者是在用他的心去聆听、品味。经过引导,学生自觉地将“用耳听”与“用心听”作比较,进而在读中对“心”字加以强调,这就是有所感悟的标志。
2.提供表述方法,让学生在说话中感悟
在教学中,与其穷追答案,不如给学生一个语言环境,看他会不会用,或者给学生一种表述方法,看他是不是懂。如在学习第四自然段第二句时就不必要追问“这是什么修辞手法,用什么比喻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而应该引导学生在说话中感悟“入夜,山中万籁俱寂,唯有泉声不断,这时,作者躺在床上,一边用心在聆听品味,一边在心里默默赞叹,他会说些什么,会怎样说这些话”。请学生读一读,想一想,再用“这儿的声音,多像……一样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通过读、悟、说,学生明白了课文中这几句话要表达的意思,并且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样不仅体会了“聆听、辨识、品味”等词语的意思,还感受到了作者身处泉水声中,心中默默赞叹的激动心情,这是任何讲解都无法达到的综合效应。
关于把文章读进心里去,即记住文章,我想这里有个方法问题。我的体会是:化整为零分层推进。所谓化整为零就是逐句熟读,不留盲点;所谓分层推进,就是逐步减少提示的信息,逐步增加记背的内容。比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第四自然段时,可以分以下四步进行:第一步,整段朗读;第二步,填空朗读;第三步看板书试背;第四步,看图画试背,最终实现由读到背的自然过渡。
纵观教参,每课时的教学目标都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何读好书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值得我们不断去探索、总结。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