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一曲挽歌

来源 :陕西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45133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影响下,小说创作是以逐渐渗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这其中,作为推动当代文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根基深厚的传统乡土小说创作面临着新的挑战与突破。以陕西地区为代表的西部小说创作,以其特色的乡土历史及民间文化样态的书写,涌现了贾平凹、红柯、陈忠实、路遥等一大批著名作家。以他们为代表的陕西作家在创作实践中不断地突破,使得西部的乡土小说焕起勃勃的生机,获得了瞩目的创作实绩。
  应当看到,作家林喜乐也是沿着这一传统的路径进行创作的。他的两部短篇小说《三战吕布》、《S形模具》均密切关注市场经济背景下底层农民的生存状态和农村发展的现实问题。作家能够将农耕文化形态与文化批判的现实关怀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以直面的态度展示了凡俗人生的现实状态,以存在主义式的书写折射出了人性的压抑,表现出了底层人民的困窘、恐惧、挣扎和欲望。
  一、传承与坚守:民俗艺术视域下的乡土挽歌
  作家在小说《三战吕布》中所展现的皮影艺术,属于陌生而又熟悉的民间文化范畴。皮影戏始于汉,兴于唐并盛于宋,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作为传统民间艺术的组成部分,皮影戏与渭北当地农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的融合在一起,被作者以敏锐的视角加以捕捉、撷取、淬炼后,成为了其作品《三战吕布》中贯穿始终的线索。作品中所展现的老腔皮影主要流行于陕西渭北地区,其特点便在于演唱声调较其他地区更为豪迈苍劲,且演出曲目大多以三国戏为主。作者通过对镂赤兔马、搭帐子唱“老腔皮影”、包括熨马等或许即将消失的民间艺术的详细刻画,使其在文学创作中被重新书写。正如有学者所言:“一种文化现象的衰落可能会在文学中获得再生,获得在文学镜像中再次被观照的契机”。
  应当看到,在小说《三战吕布》中,皮影是故事发展的主要线索。作者将老拐子、重生祖孙二人的命运与皮影的制作、演唱等巧妙的进行了结合。在故事本身的起伏回落之中,我们不禁感慨人生如戏,戏亦如人生。老拐子在操控手中皮影的同时,他和家人的生命亦身不由己,充满着意外与巧合,令人唏嘘不已。最终,老拐子的一生同这门古老的艺术一样,在时光飞转的巨轮中默默消逝,却也得到了后辈的无限缅怀与尊敬。在小说中“,演满一百场《三战吕布》”不仅作为祖孙二人的约定,更使得小说就此埋下伏笔、层层递进、推向高潮、引出结局。这一约定使得老拐子始终怀揣着希望,也感受着造化弄人的苍凉与无奈。在小说的结局中,作者将台上表演与台下观众的情绪交叉,强化了结局的突转性与悲剧性。小说最后,在老拐子的墓前,重生虽然“眼里含着泪花,嘴角微微抽搐着”,但是却“长喘一口气,随着二胡声,猛然放开了嗓子”,可见在残酷的命运面前,他最终接纳并认同了祖父的意志。而活着本身,就必须要承受活着或者死亡的痛苦与幸福,无论这过程有多么的艰辛。
  此外,《三战吕布》中作者对于皮影戏的运用并不限于人物形象的烘托与故事情节的展开。应当看到,作者以一出经典唱段《三战吕布》贯穿小说始终,也表明了作者鮮明的民间立场,即“人不是在政治平面上行走,也不是在文化平面上行走,而是在大地上行走”。这种“援引某种民间传统的人文资源进入当代小说叙事”的方式,将皮影艺术与小说中祖孙二辈的坎坷命运紧紧结合,以隐喻的手法,令读者在皮影戏《三战吕布》的暗示之中观照、感知渭北人民的语言、心理和文化行为。
  综上,作者一方面通过老拐子与孙子重生的矛盾,展现出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在高速运行的商品经济社会中对于商业现代化(诸如进城打工等)的抵制姿态。另一方面,皮影戏因扩展了乡民们的视野、减轻了他们的苦痛、肯定了他们的信念,因此格外受到老一代村民们的喜爱。此外,在《三战吕布》中,作家积极将皮影戏引入文本叙事之中,不仅暗示了小说人物命运的身不由己,亦饱含着作家本人深沉的民间立场。
  二、撕裂与异化:人性黑暗与生存真相的悲剧
  在短篇小说《S形模具》中,作者用客观冷静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底层社会中个体所可能遭遇到的生命之苦与命运之悲。故事里,主人公“我”不断地遭遇着失败。其实“我”并不是不知道自己一直在面对失败的境地,但是却在“临离开省城之前,我专门去了第一次吃裤带面的馆子,要了一碗四合一扯面,瞪着老板狠狠地吃起来”。这种以阿Q式的自我解嘲是在面对无法消解的困境时,通过自身的智慧得到慰藉与发泄的方法。这背后隐含着作家本身对小人物个体所遭遇的必然的悲剧命运的同情。
  与之相对应的,是作家对于大“S”形象的塑造。作者以戏谑的笔触将女星“大小S”的名字与拖着丑陋的“S”型腿的残疾邻居相连,讽刺意味更加凸显。在大街上,大小“S”早已经失去了作为一个人的独立人格与尊严价值,无论是于看客还是自身而言,他们早已成为了一具空洞、死寂的肉体,因此就连他们的结合也显得格外原始可怖:“大S这么折腾她,让我有了猪配崽的错觉。小S又叫了,我狠狠踹了两下隔墙,声音立马停止。妈的,就是受刑的犯人也没有小S叫得悲惨”。因此,作家为我们展现的是现代乡镇图景中,底层乞讨者因生存而被异化与扭曲的惊人景观。作者笔下的榆木镇西街充斥着底层失语的人们,大家各自在这里众声喧哗、摸爬滚打、吹牛拉皮、各处混迹,这里既有卑微却坚守底线的“我”,亦有残忍而不健全的大“S”、冷漠无情的无名看客们。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被异化人物的塑造,作家不仅展现的是为求生而变得一具具病态的驱壳,更是一副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乡村的非常态的生活与社会景观。
  此外,作者还借主人公“我”的流动,展现了农村青年由乡入镇可能所遭遇的失败命运。在商品经济浪潮的席卷下,城市以其商品化的程度,毫无疑问地成为了现代化的象征。因此,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已经不再满足于成为城市的“他者”,由乡入城、融入城镇成为了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但是,在那块无法安放自身的异质的地景之中,他们始终面临着受到歧视与身份认同的危机。他们所信仰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在这个陌生的文明面前摇摇欲坠。因此,重新回到乡村成为了他们受到屈辱与挫败后无可奈何的被动选择。最终,虽然作家并没有明确指明“我”的未来,但他却透过这个人物表达了对于当下底层青年的关怀与对冷峻的现实问题的思考。   通过小说《S形模具》可以看到,作家能够在当下浮泛的社会大潮中,以冷静的笔调直面并触及“惨淡的人生”,借审丑的方式揭露出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传统道德与文化精神渐渐消逝的危险。而主人公“我”这个角色的塑造,或许以隐藏了作家本身对残忍暴戾行为的愤慨与发指以及对善良个体悲剧命运的同情与无奈。
  三、借重与超越:不止于乡土书写
  透过这两部短篇小说可以看出,乡土于作家而言更像是一个舞台或背景。其实,作者真正意在通过对底层人民日常生活庸碌与琐碎的书写,映照出笔下人物内心的孤独、无奈与闭塞。这使他的作品不但遵循着现实主义的笔法,又透露出了些许存在主义的气息。在乡土这个大的背景之下,作者更加关注的是颇具个人化色彩哲学思考的片羽———关于生存、死亡以及毁坏的探寻。
  首先,作者着重书写了小说主人公的孤独体验。在对于故事发生的环境的铺垫中,作者虽然以白描的笔调对其进行描摹,但是读者仍能感受到压抑、黯淡的气氛,如“今年入秋后,院墙角的那棵老榆树,被秋风摇落了布满虫洞的颤颤巍巍的叶子,奓几根枯枝,向天诉说不幸似的”(《三战吕布》)“,苫在顶上的芦苇被雨腐蚀了一部分,又被风吹去了一部分,比去年稀疏多了,透过来斑斑驳驳的太阳光”(《S形模具》)。在这些悲观、负面的氛围之中,作者着力于讲述围绕在主人公“我”身边的那些平淡微小、黯然无趣的人与事。正是透过这些平平无奇的叙述,折射了“我”作为主体的卑微边缘的地位、失语的处境以及内心无可奈何的寂寞和孤独。在平淡且节制的书写中,我们仍能感受到萦绕在故事周围的整体意象的无奈与失落感。
  其次,作者着力聚焦于小说主人公生存的艰辛。毋庸置疑,作者这两部小说笔下的主角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人物。他们在充满了坏毁与死亡威胁的气氛中以坚韧的姿态活着,这是需要生命的信念去支撑才能活下去的。在小说《三战吕布》中,老拐子的生命信念系于演满百场《三战吕布》以召回重生学戏;在《S形模具》中,“我”的生命信念系于攒钱娶老婆及去省城学习修汽车。而作者的老辣之处便在于将笔下的主人公在满怀的希望中一步步推向了絕境,从而熄灭了他们的信念之火。最终,老拐子陷入死亡的漩涡,而“我”却以戏谑的姿态把悲痛的情感淡化,在生命的滚滚洪流中选择继续卑微、隐忍、善良而充满荒诞色彩的活下去。
  最后,作者笔下透露着小说主人公的死亡意识。作家林喜乐似乎较同类作家更为死亡与坏毁所吸引,也更专注地凝视着死亡与坏毁那巨大的暗影。在小说《三战吕布》中,老拐子、儿子儿媳、孙子重生都经历了死亡与坏毁的威胁及重创,以致于不同程度的被伤废。儿子儿媳的意外死亡,足以让生者(老拐子、重生)一辈子不断深陷于生与死、爱与宽恕这个终极谜题。老拐子企图补偿重生那永远不可能赎回的失落,然而伴随着令人唏嘘的结局,重生又背负起了对爷爷满怀愧疚与悲悯的沉重情感。在小说《S形模具》中,作者以冷静旁观的笔触描述了各类人物不同的坏毁、死亡状态:秃子的婆娘自杀而死、小S因一场大雨而死、一群S腿的人沿街乞讨……因为他们的底层身份,因此他们的非正常死亡显得无足轻重,作者的笔调也颇显凛冽。在这无法摆脱的阴影之中,主人公“我”却在死气沉沉的周围顽强、艰辛而孤独的活着。诚如余华所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作家抛弃了知识分子惯用的启蒙、革命立场,书写了主人公“我”在失去信念、丧失爱情、丢掉工作后仍以戏谑的姿态大喇喇地活在这世间,因此活着本身也由于死亡和苦难的存在而有了最本真意义上的价值。
  纵观作家林喜乐的两部短篇小说,活着无疑是共同的主旨之所在。由商品经济社会的冲击所导致的生活困窘以及由天意造化所造成的命运无常,导致了其笔下部分人物以死亡告终,而剩下活着的人不得不继续默默承受着来自苦难的考验。总之,作家通过反复地书写现实底层,从而不断地以悲悯的情怀探寻生命存在的终极意义。这一方面可以归功于其对所处社会底层的个体生命的关注与尊重,也归功于其成熟的叙事技巧与内向的思考能力。作为一名兼具扎实文学功底与深沉哲学思想的作家,我们有理由相信,他未来的写作一定会不断为文坛带来亮色。
  作者简介:魏欣怡(1994—),女,甘肃白银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
其他文献
农事诗  向阳的果子最甜,这是常识。  问题是,我有没有  好运气,吃到这鸟们  无视的红果?  作茧,缫丝。  吆牛耕地,绣花织布。  曾经,我斯文安人  我只服从农事的指令。  命是琴弦  农事,是细薄的瓷器  精巧,晶莹剔透  任何微小震动,  都暗藏致命的杀器。  今夜,无人入眠。  让我,与萤火虫和椴木  结为袍泽吧。  红果,是我日夜念倾的农事。  那些草垛上,与我们  不期而遇的闪烁
期刊
一  新世纪以来,“底层文学”成为当下文学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它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研究对象是从2004年开始的。2004年随着一些学者诸如蔡翔的《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李云雷的《近期“三农题材”小说述评》,王文初的《新世纪底层写作的三种人文关照》等等一大批文章的发表,“底层文学”便成为当代文坛关注的焦点。这一焦点的出现是社会转型的结果,即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活力,但也带来一些新
期刊
那么多的秋  那么多的铁器在沸腾着  在雨中。  酒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有  人心善良,装备简陋。  还好  在寂静的时候  还可以匹配音乐、文字和自己  在仲景桥上,能够触到的有冰的冷  和唇的暖  像子夜正在经过海鸥的一只翅膀  你们看不到的是,  雨的漆黑里深藏着风吹的海  与那天的雪一样  像我们曾经在一个美好的春天  把自己和这个世界画的枝繁叶茂  直到把它画到一无所有  蝴蝶  这会儿,
期刊
每当大家欢天喜地庆祝新年的时候,或是庆贺节日鞭炮齐鸣的时候,或是我听到敲锣打鼓祝福什么的时候,我就会想起家乡红红火火的社火。一年到头了,人们热热闹闹耍一场社火,提振一下大众精神,驱除邪气和魔鬼,调解一下常年世俗生活的种种无奈与困苦,纾解一下常年劳作心情的郁闷,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收入美满丰厚,远景无限美好。  耍社火,多是我早年的记忆,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吃大锅饭时期,人
期刊
麦田  麦苗,每一次反青时  我都难于在麦田上写一个  流着汗水的名字  大地依旧苍茫  我的祖父和他的祖父  都扛着一把陈旧的农具  向麦田深处,走去了  后面跟着父亲,再后面是我  他们越走越低  相继低到泥土的缝里  写不上名字的麦田  麦子越长越高  把我的膝盖都淹没了  也许,我该写上一个辛苦的姓氏  并给这个姓氏跪下  叩一个,有回声的响头  冬至  冬,不期而至  南方之南的城  我
期刊
一九九零年,我参加塔里木石油大会战,任华北钻井公司摄影干事。在南疆奔波的日子,总有些事情令人难以忘怀。时间,其实是最严厉的裁判,被时间遗忘的事情,也许本身就是不值得记忆的。而生命里总有些时间无法裁汰的经历,这就是我们人生的花朵,一定是值得珍惜的,或许这也是旅游的意义和本质。你拥有的并不见得是你的,只有你经历的才是你的。下面是几个记忆的片段,我愿意把它写下来奉献给大家。  草湖和知青营地  塔里木河
期刊
小时候,村里有一个上过抗美援朝战场的老兵,有些疯疯癫癫,我们一堆小屁孩没事就围着他,听他讲战场上的事,尤其是夏天的夜晚,天热,都拿了一个席片子,铺到打麦场上,头顶月明星稀,偶尔有风吹过来,送来丝丝凉意。月亮晃得我们睡不着觉,就撺掇他讲故事,讲他在朝鲜战场打仗的那些故事,他总是目光定定地看我们一阵,其实我们知道他根本不是在看我们,也许是透过历史的烟云看那场惨烈的战争,然后拉了一句拖腔“那可是保家卫国
期刊
故里  水库上的林子里还有许多鸟在鸣叫,啾啾唧唧,但看不见它们的身影。从沙石的路面行走,好几里仍不见一个人影。一处老屋早已人去屋空,场院上杂草疯长,蒲公英开了花,绒毛在空中悄悄地飞。记得这里原有一个老人,冬天里常常不停歇地咳嗽,但见了人来,便扬起憋胀得通红的脸,用带泪的眼光冲你笑。现在屋子西侧的斜坡上,他的墓碑上的字迹已被风雨剥蚀得看不清了。  四周的林木现在又郁郁葱葱了。矮身的松树、壮硕的老核桃
期刊
高密这地方  高密是个好地方!高密,是能给人带来诱惑,令人向往的地方。  起先不大留意,总觉着“他”不起眼地蜗居山东胶莱平原一隅,甚至觉着他和我的家乡———陕西富平相比,那可真是差远了。我出此诳语,并非因为好儿不嫌母丑,认为属于我的穷乡僻壤赛得过天下任何金窝银窝。我的家乡确有许多令人骄傲和神往之处,仅“富平”这名儿,就让人们对她有了富庶太平的美誉。地灵,人更灵,千古风流,人物辈出:黄帝铸鼎于荆山,
期刊
林喜乐的这两个短篇渗透了生活的血和泪,让人不忍卒读。他为我们讲述了几乎永远处于社会边缘的苦难者的生活与情感。这些社会边缘者包括但不限于农民工、下岗工人、留守妇女老人、小商贩、小服务员等人物,他们是在新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变革中出现的,以往的文学典型形象如“多余人”“工农兵”等都无法容纳这些新的人物形象。因此,对他们的书写势必会有鲜明的历史性和当下性。这种书写被论者称为底层书写,或者是底层叙事。  近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