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孙建琴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临床营养中心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卫健委营养标准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特医食品注册评审专家,中国科协首席营养科学传播专家,上海市食疗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擅长各种疾病的营养治疗及各种人群的营养评估与饮食营养指导。油脂,吃多吃少都不好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其中,脂肪是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促进食欲,增强饱腹感
其他文献
食品与包装的安全、无毒、卫生,本应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在食品安全问题严重的今天,两个方面不仅被人为分割,而且后者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近来,有两件事备受全球预防医学和健康学家的关注。科学家在格陵兰岛的北极熊脂肪里,检测出致癌物质:全氟辛酸胺,也就是PFOA;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中心对在该院出生的300名婴儿的血液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100%血液样本中含有PFOA,
独立后实行美式民主的菲律宾,素有美式“民主橱窗”之名。上至总统、国会,下至地方议会,都是全民一人一票选出的。然而透过橱窗我们看到的却是美式民主融入菲律宾基因后产出的一个畸形儿。如今的菲律宾,腐败、暗杀早已成为政坛的常态。 然而在这次黄岩岛事件中,外界眼中失败之国的菲律宾却显得非常强硬,尽管在各方面都远远弱于中国,但阿基诺政府却公开表示他们将从“外交或政治、法律和国防”三方面解决问题。实际上,对内
这里自古就是矛盾纠葛的场所。巴尔米拉荒凉的沙漠中孕育过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大马士革迎接西方文明同时却渐渐成为恐怖分子的“速成基地”。 古老的叙利亚曾经平静。雄狮家族“阿萨德”在叙利亚连续执政30多年,并成为阿拉伯世界唯一成功地将实权移交给下一代的统治家族。 近代以来,叙利亚却不曾平静。地处“中东”这块国际地缘政治中最大的“破碎地带”的核心位置,今天叙利亚冲突的背后暗藏的是错综复杂的国际势力
美国有很多专门为低收入者提供的廉租房,有一些是个人所有、出租性质的。房租并不是房东想要多少就能收多少的,甚至有一些房租还不能按行情走。美国每一幢大楼,不管位置在哪,不管多贵,其中都有一两套是给低收入者住的。 比如曼哈顿中央公园附近的公寓,算是纽约的高级公寓,一室一厅的租金至少为5000美元左右,但是别以为住在那里的一个个都是大富豪。有的家庭在40年或30年前租下的房子,当时租金为300美金左右,
在这个加速全球化的21世纪,被房子、车子、孩子压得喘不过气的并不只是中国80后,而是新的国际惯例,巨大的生活压力一样压在美国80后的肩上。 美国的高等教育创造了数以百万计的“负翁”。据统计,美国学生贷款总额已经超越信用卡贷款总额,在2012年突破了一万亿美元,即平均每个学生毕业时,都将背上27000美元的债务。然而,毕业了并不意味着有能力偿还大学贷款。现在美国失业人群中,18-34岁的年轻人占了
技术移民处境最好 移民是当代中国人热议的一个话题。中国的青年们,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山下乡起,多少人离开了成长的地方,先是在本国上山下乡,后是到国外打工留学,无数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由此产生。这次在加拿大接触到三类移民——投资移民、技术移民(包括经验类、留学生移民)和家庭团聚移民,他们的心境是不一样的。三类移民中,数技术移民的处境最好,他们心态平和,家庭稳定,生活富足。 朋友关先生技术移民
过往对俄罗斯的认识,都是从电影、歌曲、书籍和图片上得知的一鳞半爪,大体可用以下几个词语概括之:辽阔、大气、粗犷,革命、背叛、沉沦。 前者指的是空间概念,包括俄罗斯的幅员、地形、地貌、建筑艺术等等;后者指的是时间概念,也就是指自苏联解体后,时常见诸报端的政局不稳、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还有俄罗斯人脸上特有的忧郁。 短短一周之内穿越俄罗斯,从莫斯科到圣彼得堡,来去匆匆,走马观花,作为过客,看到的听到
王巍两年前建立了我国首座NGO金融博物馆,他试图拷贝他国模式,通过创办这家博物馆,与世界同步来帮助中国人了解世界金融,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中国金融的发展。用展品勾勒出一条金融发展之路,为人们提供一个接受金融教育、了解金融发展和知识的平台。 不安分的创始人 生于政治狂飙的年代,长在经济改革的岁月,他接触过土老板,也喝过洋墨水,他从一个体制内高管变成了一个个体户,他把赚到的钱大多花在了一家博物馆——中
古波斯“帝王谷” “我,大流士,伟大的王,万邦之王,波斯之王,诸省之王……”2500多年前,波斯大帝大流士一世带领他所向披靡的军队结束了波斯诸侯割据的局面,重新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波斯帝国。作为一名阿契美尼德家族的旁支子弟,大流士不禁感到志得意满,为自己留下了这段铭文。此后,他东征将印度河流域纳入波斯版图,西进剑锋直至希腊,成为第一个向欧洲扩张的东方君主。在大流士统治时期,波斯帝国的疆域西至埃及,东
2011年10月26日,美国历史上最昂贵的火星探测项目启动。全球第一辆核动力火星车“好奇”号飞往火星。“好奇”号的命名者是美籍华裔女孩马天琪。而对于这个名字的来源,马天琪给出的解释正是人类探索外太空的完美解读:“好奇心是人类永不熄灭的火焰,它在每一个人的心中燃烧。每天早晨起床的时候,我都想知道,在新的一天里生活会给我什么惊奇。好奇真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没有它,我们将不是今天的我们。” “发现火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