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何去何从?中国因素提供新一轮机遇

来源 :博鳌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十年里,拉美经济发展迅速(见图1),年均增长率为5%,而2014年仅为1.3%,是2002年以来增速最缓的一年。在最近一期的《区域经济展望》报告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该区域在2015年经济增长率可能低于1%,且中期前景也不容乐观。拉丁美洲到底怎么了?为何增长率急剧下降?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即使在情况最好的中期前景预测中,其增长率也不容乐观?对于拉美这样一个多样化的地区来说,这些难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尽管如此,本文仍试图分析其潜在的主要问题。
  生产力下降是经济放缓的主因
  很多人将拉美的增长困境归因于大宗商品超级周期的终结。大宗商品繁荣的结束给一些国家带来长期财政和结构上的挑战,降低了投资增长率,影响了经常账户,同时还对更大范围的经济活动造成巨大影响。大部分关于拉美经济崩溃的评论都将焦点放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生剧变的外部环境上。与此同时,这些评论也表明拉美的问题愈演愈烈。具体而言,有关大宗商品价格和结束外部暴利的评论,并未解释为何多边机构在过去几年里会作出如此重大的系统性预测错误,尤其在大宗商品繁荣结束之后。
  为了更好地阐述这一点,让我们以巴西为例。巴西是该地区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发展大约占拉美GDP总量的40%。2013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巴西2014年的增长率为4%。结果,巴西去年的增长率仅为0.1%,预测和实际之间的误差高达3.9个百分点。在2013年,大宗商品繁荣就已基本结束,造成该误差的原因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大宗商品的降价,必定还存在其他潜在因素。多边机构对在该区其他国家的预测也会出现错误。其中对墨西哥、智利以及秘鲁2014年的发展预测,及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发展预测同样太过乐观。


  是何原因导致了拉美摇摆不定的发展局面?其原因包括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及对华出口量大幅减少。而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生产率增长缓慢。抛开宏观经济管理不善且政局动荡的委内瑞拉和阿根廷不说,拉美其他大部分国家都由于各种原因在过去几年里生产力严重不足。较低的生产率大体上可归咎于基础设施落后、繁琐的税收制度、严重阻碍企业发展和投资的僵化劳动法、安全问题等因素。巴西历年的增长率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点(见表1)。
  如表1所示,巴西增长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急剧下降,在2014年则呈现出负增长趋势。尽管类似情况尚未在拉美其他国家出现,但最近的数据表明该趋势愈发明显。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刊物《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用了整整一章来探讨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多个国家的潜在GDP发展。结论表明,对于新兴市场,尤其是拉丁美洲而言,潜在产量的大部分下降是由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下降, 而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来源于基础设施的瓶颈。事实上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并非新现象,它早就存在,只是被外部暴利时期的结束掩盖了而已。
  抓住中国投资的新一轮机遇
  遗憾的是,在恢复生产率方面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每个国家都需分清轻重缓急,制订出一个连贯的中期计划,来解决自身面临的具体困难。其中一个必要条件就是保持稳定的宏观经济框架。尽管拉美大部分国家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均能保持宏观框架的相对完整性,仍有一些国家实施了错误的实验性政策。巴西试图通过财政刺激和宽松的信贷政策刺激家庭消费,结果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经济进一步疲软。这可以部分解释为什么2014年的发展预测和实际结果出现巨大反差。如此一来,拉美最大的经济体若想恢复经济增长率,就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该区域内的其他国家并不需要特别保持宏观经济平衡,如智利、哥伦比亚、秘鲁和墨西哥。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并不严重或已得到控制,财政账户也未出现削弱的情况。尤其是它们在通过国际协定(太平洋联盟或美国所拥护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建立更大的联盟组织,所以对它们而言,恢复经济增长率相对容易。
  所有人一致认为拉美亟待改进基础设施,尤其是通往中国的交通和物流。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政府将重心转向亚洲的同时,中国愈发注重与拉美的交流。最近的报告显示,中国金融机构和企业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向拉美投资2500亿美元。李克强总理近期访问了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中国对它们的投资占其在拉美总投资的60%。根据美洲国家对话组织的数据,自2005年以来,中国向拉美国家和企业的贷款承诺已超过1190亿美元。中国-拉美金融数据库进一步表明:仅2014年,中国向该区域投资超过220亿美元;它在2014年对拉美的金融支持超过了世界银行和泛美开发银行的总和。
  中国的“基础设施地缘政策”对拉美来讲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若中国的投资都能一一兑现,那么其中期增长前景将大大超过预测。经济和生产力的增长都将为社会包容性和改善社会不平等铺平道路。


  另一方面,该区域还应学会处理巨大的资本流入。尤其是中国金融账户自由化一旦完成,将有大量资金流入拉美。由于存在不稳定机构和其他区域性及某些国家特有的弱点,处理好来自中国的巨大资金流,保持金融稳定性将会是拉美面临的重大挑战。
  拉美经济增长已然停止,其国家不能再依靠21世纪前十年的资源繁荣来促进包容性扩张的发展,那只是上个十年的标志。然而,新的机遇即将到来——中国将发展重心转向拉美。为了充分利用好该机遇,拉美各国需加强机构建设,保持良好的宏观经济框架。我们绝不可以让历史重演,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或许并不像目前看起来那样艰难。

其他文献
“我会滑向冰球要到的地方,而不是它到过的地方”  冰球巨星韦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这句名言被商界、管理咨询界和学术界引用得太多,都快成了一句陈词滥调。但我迄今还找不出别的名言,能够如此精准地把握前瞻管理的精髓。  投资的关键在于预期未来可能会发生什么。市场所关注的那枚“冰球”就是资金。资金的流向很可能将影响资产价格的走势。十多年来,鉴于中国经济的巨大体量,人们应该通过预测中国
期刊
物联网领导的新信息技术正在影响工业公司的所有重要功能,并以新的产品、服务和商业流程带来新的商业模式。问题是,谁会具备成为这些深刻变革的成功先驱者的资格?在此背景下,人们不仅应该考量新科技带来的机遇,还应考量并评估经济实体是否做好了抓住新机遇的准备。  以德国为例,在工业公司的数字化方面,德国处于有利的起点。汽车、电气、化学和机械工程等工业及其供应商都在创新,并准备迎接“大变革”(Big Chang
期刊
在未来二十年里,预计亚洲国家会继续依赖石油进口。按照预期,中、印及东南亚国家会在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中占很大比例。此外,亚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其海岸线总长仅次于加拿大——面临着海平面上升、风暴加剧,及气候变化造成的其他风险。  亚洲各国领导人愈发认识到改进能源及气候政策的重要性。面临上述挑战,亚洲各国领导人也应当对石油——尤其是进口石油——设置极高的环境标准。要求产油国和出口国提供更多关于石油的信息是
期刊
一带一路计划的启动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亚投行)的创立,是本世纪国际金融和贸易领域的两个重大发展。尽管“旧世界”中的许多人迅速出面否认这两大创举的重要性,但它们的出现突显出全球贸易和金融领域已经确立了新风尚。  一带一路与旧丝绸之路不同,后者主要是通过中亚与欧洲相连,直到奥斯曼帝国和蒙古帝国崛起,“切断”了欧洲与东方之间活跃的贸易联系。一带一路的路线涵盖范围更广,不仅包括欧亚大陆,还囊
期刊
大学在创造、解读并传授知识方面的作用,早已作为教学与研究功能的组成部分确立下来 ;而知识社会和知识经济概念的出现,让人们产生了这样的期待:大学能够、也应该在创新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创新体系战略的出现,也推动了人们这种思维的转变。国家创新体系推助了以下观念:即创新是在由一系列交叉互动的机构所组成的体系内培育出来的。  较为传统的观点是,大学通过培养具备技能的毕业生和专业人才这些人力资本和提供科
期刊
“一带一路”计划是中国希望看到的图景,有可能成为第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倡议并管理的共同市场。其将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一起,创设出一个基础设施项目和特别经济区(SEZ)网络,核心是连接中国、东南亚和印度洋北部的港口,以及陆地上贯穿中亚和欧洲大陆的地区。  这一倡议并非一国将自身意志强加于别国,而是一些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发展中国家,基于共性和共同发展经济的目标而作出的选择;这一倡议旨在建立新
期刊
到2050年,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的劳动人口将是现在的两倍,达到12.5亿。到2035年,非洲进入15-64岁劳动年龄段的人数将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如果世界想要避免社会、经济和生态崩溃,就必须为未来十年加入劳动大军的1亿非洲劳动者提供全新的经济发展方式。非洲面临如此巨大的挑战与中国和印度二十年前的情况相似:如何创造经济增长来吸纳急剧增加的劳动力。此外,非洲15岁以下人口占总失业人口的大约60
期刊
中国刚刚步入新的一年:羊年。恰巧我也属羊。与荷兰的华人社区交流中,我得知中国有个成语:三阳(羊)开泰。在我即将访问中国并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之际,这真是吉言吉语。我们共同展望未来时,有充分的理由感到乐观。  尽管中国和欧洲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就在几十年前,双方的经济联系还十分有限。1975年中欧建交之后,情况迅速产生了变化。如今,欧盟(EU)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3年,双边商品贸易额达到近4
期刊
如今人们已普遍认同,世界经济重心正在东移。按美元衡量,在从20世纪最后25年至本世纪的十几年里,“西方”国家在全球GDP中所占份额下降逾10%。在经过购买力差异调整后,按照购买力平价美元计算,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贡献则提高了很多。总体而言,新兴市场国家(大多来自东方)占全球GDP的份额在2008年突破了50%大关。目前占到全球GDP的58%。  近年来,上述经济重心东移的迹象似乎不断强化,迪拜机场超越
期刊
一些东亚经济体在过去几十年里积累了大量的外汇储备。持有大量储备,有助于这些经济体在面临市场压力和相对经济规模迅速变化的时期,维持宏观经济和汇率的稳定。通常而言,这是防范外部冲击给出口带来破坏性后果的一种策略。  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在讨论旨在限制外汇储备以避免汇率操纵的规则。但迄今为止尚未拿出切实具有约束力的规则,而且,至少在可预见的未来,在多边基础上就此类规则达成一致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应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