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翻译界,时有学者认为,归化是翻译的歧路,并呼吁翻译中应采取异化翻译或直译。事实上,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归化,都是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不存在哪个是正道哪个是歧路的问题,只存在何时用何法更为妥当的问题。翻译的首要目的应该是让译文(目标文本)读者看懂译文、了解原文(源文本)的真正含义。在译文中保留或体现原文的语义信息之外的信息应在保证读者能看懂译文、理解原文的语义信息的前提之下;保留了原文的文化信息和语言特点、但令读者看不懂的译文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翻译人员在翻译中应遵循的原则是:力争二者兼顾、两全其美;在不能二者兼顾时,舍弃“异国情调”以保证译文便于读者理解。
关键词:异国情调;便于理解;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124-3
Abstract: It is not rare for us to hear assertions that domestication is deviation from what is normal in translation, and that literal translation or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is what translators should adhere to. In reality,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or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and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re both strategies and methods we can employ for translation. There is actually no clear answer as to which of the two is the right way and which is the wrong way. What merits our attention is when to use which. The primary aim in translation is readers’ easy understanding of the target-language text, which is as near in sense to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as possible. In translation, we try to retain or convey the non-semantic information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carries, and when doing so try not baffle the readers of the translation. A translation that reflects the non-semantic information carried in the original text but baffles the readers is of no practical use. The principle translators should adhere to is to aim at a translation that serves a twin purpose—readers’ easy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non-semantic information carried in the original text, and, when this is impossible of attainment, giving up intention to retain exotic elements, or non-semantic information, so as to ensure a translation easy to understand.
Key words: exotic elements, easy understanding,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1. 引言
从古至今,不少人发出“翻译难”的感叹。翻译难,难在何处?难处有二。其一,难在人为的要求太高,甚至有点苛刻。你译出来的东西,不仅要“信”,还要“达”,而且要“雅”;不仅要让译文通顺易懂,还要让译文很好地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也就是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比如说,如果你将英语的“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一举两得”,别人会说这是只取喻义而抛弃形象思维,使具象语言失去直观性;如果你将它译成“一箭双雕”,那也不行,人家说你这是在按汉语固有模式重新铸造与原文不同的形象,是在抹杀洋气,是“归化”,是“翻译的歧路”。你得使用“移植法”,将它译成“一石双鸟”,这样译“既揭示了原文的深层含义,又再现了原文的表现形式”。(刘英凯,1987)其二,难在译界观点众多、说法不一,令人莫衷一是。如果你根据“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和语言特点”之说将“亚洲经济四小龙”译成“the four Asian economic dragons”,那不行,人家说,英语的“dragon”与汉语的“龙”,虽然所指事物或所指意义相似,但其联想意义却各自不同,故而“四小龙”应译成“four tigers”。(王向华,2007)固然,根据这一说,将英语的“a lion in the way”译成“挡道狮”,或将“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译成“家中的黑羊”是不妥的,而应根据目标语(汉语)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将它们分别译为“拦路虎”和“害群之马”。(王向华,2007)
2. 问题的提出
上述两种情况,前者涉及在目标文本(target-language text)中保留源文本(source-language text)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后者则涉及目标文本应符合目标语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不难看出,这两种情况的实质是互相矛盾的:一个强调不能归化,一个则强调要归化。根据第一种观点,“四小龙”以译成“four dragons”为更好,“a lion in the way”以译成“挡道狮”为更好,“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以译成“家中的黑羊”为更好。根据第二种观点,“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以译成“一箭双雕”为更好,更能反映汉语民族的文化传统及语言习惯。用“异化、归化”理论来说,前者强调要“异化”,后者则强调要“归化”。
以上例子所折射的是多年来译界关于在翻译中是应以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为出发点还是以便于译文读者理解为出发点的讨论或争论的焦点。这种讨论或争论其实就是应采取直译还是采取意译的讨论,或者说是关于异化和归化的讨论。这种讨论甚至到了今天都还未达成一致看法;争论的双方至今还是各执已见、各行其事。持保留异国情调或异化观点的人认为,目标文本(或译文)不仅要传达源文本(或原作)的语义信息,也要传达源文本的文化信息。目标文本只有既揭示原文的深层含义又再现原文的表现形式,才是好译作,另一条路——意译或归化翻译——是翻译的岐路。(刘英凯,1987)根据这一观点,“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只能译成“一石双鸟”,不能译成“一箭双雕”,因为从“一箭双雕”看不出原文的异国情调;更不能译成“一举两得”,因为“一举两得”不仅抛弃了原文的异国情调,而且抛弃了形象思维,使具象语言失去直观性。我们还可以由此得出这样的推断:“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应该、甚至只能译成“狮穴揪狮须”,不能译成“太岁头上动土”;“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只能译成“运煤到纽卡斯尔去”,不能译成“多此一举”。
3. 应取的态度
“异化”论和“归化”论哪种对,哪种不对?答案应该是:都对。但是,在翻译实践中,要同时实现这两种观点所期望的目标,常常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或者说,使用源语和使用目标语的民族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取向,往往各自使用不同的比喻来表达相同的思想。这样就会出现这种情形:源语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其喻义的语句,直译成目标语的话,目标语读者看了简直不知所云。如将“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一石双鸟”可以说同时达到了让译文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和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以及语言特点这两个目的,但是,“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这一短语就很难译得既通俗易懂、又能保留源语词的异国情调:译为“家中的黑羊”吧,原文的语言特点是保住了,但读者看了之后势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译为“害群之马”吧,从中又丝毫看不出源语词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
一般说来,同时含有表面意义及深层意义的语句,或同时含有字面意义及比喻意义的语句,翻译起来容易让译者顾此失彼、难以两全。这是因为,很多情况下,含有比喻义或深层义的语句,都涉及人们的习惯联想,而人们在两样东西或两个概念之间作何种联想又是基于自己的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定式之上,而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其传统、习惯、价值观念、思维定式都有差别;很容易引起甲民族的人的联想的两样东西或两件事,在乙民族的人眼中却可能显得风马牛不相及。比如,在中国人眼中,“龙”与“吉祥”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讲英语的民族的眼中,“dragon”与“good luck”是风马牛不相及。又如,中国人见到了红色就联想到喜庆或高尚或神圣,而英美人见到红色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暴力、杀戮。这样,要将一种语言中的那些涉及此类联想的语句译成另一种语言,要想保证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没有困难,同时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或语言特点,势必非常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
事实是很严酷的:在翻译中,很多时候是顾及失彼、难以两全,不管你是用直译还是用意译,不管是用异化翻译还是用归化翻译。在这样的情况下,翻译人员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笔者认为,翻译人员应遵循的原则是:争取两全;不能两全时,舍弃“异国情调”和“原汗原味”,放弃“异化”。如将“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一石双鸟”就是两全其美的例子,但如果将“hide one’s candle under a bushel”译成“将蜡烛藏于蒲式耳之下”就不是两全其美的译法了,甚至一美也算不上,因为读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喻义是什么;读者看不懂的翻译,虽译犹如未译。须知: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要在保证读者看懂译文的前提之下才有意义。
事实上,认真说起来,在目标文本中真正保留源文本的“原汁原味”是不大可能的。无论你采用音译还是采用直译,你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一个文本或语篇,只要译成另一种语言,无论以何种方法译,无论译者水平有多高,必定要丢失一些东西的。也就是说,一篇语言材料,被译成另一种语言之后,无论译得有多好,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感受与原文作者和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是绝对不可能一样的。这不是译得不准确造成的,而是这样一个事实造成的:在某一民族或国家里,几乎没有哪样东西与另一民族或国家里的某样东西是完全一样的。就说英语中的“house”,与日语中的“家屋”和汉语中的“房子”,不可能是形状和风格上完全一样。一个英国人读到“house”一词时脑海中出现的联想图像,与一个日本人读到“家屋”一词、一个中国人读到“房子”一词时脑海中出现的联想图像,绝对是有区别的。甚至可以说,一个英国人看到“house”或“breakfast”一词时脑中出现的图像,与一个懂英语的中国人看到“house”或“breakfast”一词时脑中出现的图像肯定有区别。这样的情形甚至会发生在同一种文化或同一个国家之中。比如中国的北方人与南方人对“早餐”的理解、对“床”、“开胃菜”的理解,不可能是完全吻合的。一种文化之内情形尚且如此,更何况两种文化之间呢!所以可以说,涉及两种文化的语言翻译,不借助其它手段(如加注说明),是难以解决源文本中的文化蕴涵丢失这一问题的。如上面所说的,别说一个文本经过翻译之后会出现文化蕴涵丢失,就是未经翻译的一文本,在被一个懂这种语言但不知道讲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外族人阅读的时候,其文化蕴涵是不可能被尽数领略的。比如当一个英国作家在描写一田园风光时,他脑子里的schema,亦即浮现在他脑中的图景,肯定是一英国乡村风景;而当一中国人或俄罗斯人阅读他的英文原作时,这一读者根据作品中的描写所构想的田园风光,肯定是一中国或俄罗斯的乡村风景,决不是作者进行创作时脑中所构想的英国乡村风景。一个读者要想在阅读一文本或一作品时获得与作者一样的对该文本的文化内涵的领略和感受,条件是他对讲该文本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了解和掌握与作者本人对这些东西的了解和掌握完全一样,且观点和经历也要一样或近似。指望通过音译和意译一文本来使译文读者对文本的领略及感受与原文作者的完全一样或基本一样,是不现实的。比如,一个不知道英国的“house”与中国的“房子”在结构、外形、风格上有何区别的读者,无论他读到的是原词“house”,还是音译词“号死”,还是意译词“房子”,他脑中构想的图像,与原作者写这一词时脑中浮现的图像是不可能一致的。
4. 结语
在翻译中,我们应该力求既让读者看得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的翻译,但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或原汁原味要在保证译文读者看懂译文的前提之下。在不能两者兼顾的情形之下,也就是说,当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色的翻译会妨碍读者理解译文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舍弃“异国情调”或“原汁原味”,采取意译或归化翻译,将源文本译成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的文本,因为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但令读者看不懂的译本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参考文献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Routledge, 1995.
刘英凯. 归化——翻译的歧路[J]. 现代外语,1987(2).
王向华. 英汉文化差异与词语翻译的不等值现象[J]. 潍坊学院学报,2007(1).
关键词:异国情调;便于理解;异化;归化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8-0124-3
Abstract: It is not rare for us to hear assertions that domestication is deviation from what is normal in translation, and that literal translation or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is what translators should adhere to. In reality, literal translation and free translation, or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and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are both strategies and methods we can employ for translation. There is actually no clear answer as to which of the two is the right way and which is the wrong way. What merits our attention is when to use which. The primary aim in translation is readers’ easy understanding of the target-language text, which is as near in sense to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as possible. In translation, we try to retain or convey the non-semantic information the source-language text carries, and when doing so try not baffle the readers of the translation. A translation that reflects the non-semantic information carried in the original text but baffles the readers is of no practical use. The principle translators should adhere to is to aim at a translation that serves a twin purpose—readers’ easy understanding and retention of non-semantic information carried in the original text, and, when this is impossible of attainment, giving up intention to retain exotic elements, or non-semantic information, so as to ensure a translation easy to understand.
Key words: exotic elements, easy understanding, foreignization, domestication
1. 引言
从古至今,不少人发出“翻译难”的感叹。翻译难,难在何处?难处有二。其一,难在人为的要求太高,甚至有点苛刻。你译出来的东西,不仅要“信”,还要“达”,而且要“雅”;不仅要让译文通顺易懂,还要让译文很好地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也就是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比如说,如果你将英语的“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一举两得”,别人会说这是只取喻义而抛弃形象思维,使具象语言失去直观性;如果你将它译成“一箭双雕”,那也不行,人家说你这是在按汉语固有模式重新铸造与原文不同的形象,是在抹杀洋气,是“归化”,是“翻译的歧路”。你得使用“移植法”,将它译成“一石双鸟”,这样译“既揭示了原文的深层含义,又再现了原文的表现形式”。(刘英凯,1987)其二,难在译界观点众多、说法不一,令人莫衷一是。如果你根据“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和语言特点”之说将“亚洲经济四小龙”译成“the four Asian economic dragons”,那不行,人家说,英语的“dragon”与汉语的“龙”,虽然所指事物或所指意义相似,但其联想意义却各自不同,故而“四小龙”应译成“four tigers”。(王向华,2007)固然,根据这一说,将英语的“a lion in the way”译成“挡道狮”,或将“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译成“家中的黑羊”是不妥的,而应根据目标语(汉语)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将它们分别译为“拦路虎”和“害群之马”。(王向华,2007)
2. 问题的提出
上述两种情况,前者涉及在目标文本(target-language text)中保留源文本(source-language text)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后者则涉及目标文本应符合目标语的文化传统和语言习惯。不难看出,这两种情况的实质是互相矛盾的:一个强调不能归化,一个则强调要归化。根据第一种观点,“四小龙”以译成“four dragons”为更好,“a lion in the way”以译成“挡道狮”为更好,“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以译成“家中的黑羊”为更好。根据第二种观点,“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以译成“一箭双雕”为更好,更能反映汉语民族的文化传统及语言习惯。用“异化、归化”理论来说,前者强调要“异化”,后者则强调要“归化”。
以上例子所折射的是多年来译界关于在翻译中是应以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为出发点还是以便于译文读者理解为出发点的讨论或争论的焦点。这种讨论或争论其实就是应采取直译还是采取意译的讨论,或者说是关于异化和归化的讨论。这种讨论甚至到了今天都还未达成一致看法;争论的双方至今还是各执已见、各行其事。持保留异国情调或异化观点的人认为,目标文本(或译文)不仅要传达源文本(或原作)的语义信息,也要传达源文本的文化信息。目标文本只有既揭示原文的深层含义又再现原文的表现形式,才是好译作,另一条路——意译或归化翻译——是翻译的岐路。(刘英凯,1987)根据这一观点,“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只能译成“一石双鸟”,不能译成“一箭双雕”,因为从“一箭双雕”看不出原文的异国情调;更不能译成“一举两得”,因为“一举两得”不仅抛弃了原文的异国情调,而且抛弃了形象思维,使具象语言失去直观性。我们还可以由此得出这样的推断:“beard the lion in his den” 应该、甚至只能译成“狮穴揪狮须”,不能译成“太岁头上动土”;“carry coals to Newcastle”只能译成“运煤到纽卡斯尔去”,不能译成“多此一举”。
3. 应取的态度
“异化”论和“归化”论哪种对,哪种不对?答案应该是:都对。但是,在翻译实践中,要同时实现这两种观点所期望的目标,常常是很困难的。这是因为源语与目标语之间往往存在着文化差异;或者说,使用源语和使用目标语的民族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取向,往往各自使用不同的比喻来表达相同的思想。这样就会出现这种情形:源语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其喻义的语句,直译成目标语的话,目标语读者看了简直不知所云。如将“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为“一石双鸟”可以说同时达到了让译文读者正确理解原文的真正含义和保留原文的文化信息以及语言特点这两个目的,但是,“the black sheep of the family”这一短语就很难译得既通俗易懂、又能保留源语词的异国情调:译为“家中的黑羊”吧,原文的语言特点是保住了,但读者看了之后势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所云;译为“害群之马”吧,从中又丝毫看不出源语词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
一般说来,同时含有表面意义及深层意义的语句,或同时含有字面意义及比喻意义的语句,翻译起来容易让译者顾此失彼、难以两全。这是因为,很多情况下,含有比喻义或深层义的语句,都涉及人们的习惯联想,而人们在两样东西或两个概念之间作何种联想又是基于自己的传统、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定式之上,而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其传统、习惯、价值观念、思维定式都有差别;很容易引起甲民族的人的联想的两样东西或两件事,在乙民族的人眼中却可能显得风马牛不相及。比如,在中国人眼中,“龙”与“吉祥”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在讲英语的民族的眼中,“dragon”与“good luck”是风马牛不相及。又如,中国人见到了红色就联想到喜庆或高尚或神圣,而英美人见到红色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暴力、杀戮。这样,要将一种语言中的那些涉及此类联想的语句译成另一种语言,要想保证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没有困难,同时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或语言特点,势必非常困难,有时甚至不可能。
事实是很严酷的:在翻译中,很多时候是顾及失彼、难以两全,不管你是用直译还是用意译,不管是用异化翻译还是用归化翻译。在这样的情况下,翻译人员应遵循什么原则呢?
笔者认为,翻译人员应遵循的原则是:争取两全;不能两全时,舍弃“异国情调”和“原汗原味”,放弃“异化”。如将“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译成“一石双鸟”就是两全其美的例子,但如果将“hide one’s candle under a bushel”译成“将蜡烛藏于蒲式耳之下”就不是两全其美的译法了,甚至一美也算不上,因为读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喻义是什么;读者看不懂的翻译,虽译犹如未译。须知:保留原文的“原汁原味”要在保证读者看懂译文的前提之下才有意义。
事实上,认真说起来,在目标文本中真正保留源文本的“原汁原味”是不大可能的。无论你采用音译还是采用直译,你只能在某种程度上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一个文本或语篇,只要译成另一种语言,无论以何种方法译,无论译者水平有多高,必定要丢失一些东西的。也就是说,一篇语言材料,被译成另一种语言之后,无论译得有多好,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和感受与原文作者和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是绝对不可能一样的。这不是译得不准确造成的,而是这样一个事实造成的:在某一民族或国家里,几乎没有哪样东西与另一民族或国家里的某样东西是完全一样的。就说英语中的“house”,与日语中的“家屋”和汉语中的“房子”,不可能是形状和风格上完全一样。一个英国人读到“house”一词时脑海中出现的联想图像,与一个日本人读到“家屋”一词、一个中国人读到“房子”一词时脑海中出现的联想图像,绝对是有区别的。甚至可以说,一个英国人看到“house”或“breakfast”一词时脑中出现的图像,与一个懂英语的中国人看到“house”或“breakfast”一词时脑中出现的图像肯定有区别。这样的情形甚至会发生在同一种文化或同一个国家之中。比如中国的北方人与南方人对“早餐”的理解、对“床”、“开胃菜”的理解,不可能是完全吻合的。一种文化之内情形尚且如此,更何况两种文化之间呢!所以可以说,涉及两种文化的语言翻译,不借助其它手段(如加注说明),是难以解决源文本中的文化蕴涵丢失这一问题的。如上面所说的,别说一个文本经过翻译之后会出现文化蕴涵丢失,就是未经翻译的一文本,在被一个懂这种语言但不知道讲该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外族人阅读的时候,其文化蕴涵是不可能被尽数领略的。比如当一个英国作家在描写一田园风光时,他脑子里的schema,亦即浮现在他脑中的图景,肯定是一英国乡村风景;而当一中国人或俄罗斯人阅读他的英文原作时,这一读者根据作品中的描写所构想的田园风光,肯定是一中国或俄罗斯的乡村风景,决不是作者进行创作时脑中所构想的英国乡村风景。一个读者要想在阅读一文本或一作品时获得与作者一样的对该文本的文化内涵的领略和感受,条件是他对讲该文本语言的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了解和掌握与作者本人对这些东西的了解和掌握完全一样,且观点和经历也要一样或近似。指望通过音译和意译一文本来使译文读者对文本的领略及感受与原文作者的完全一样或基本一样,是不现实的。比如,一个不知道英国的“house”与中国的“房子”在结构、外形、风格上有何区别的读者,无论他读到的是原词“house”,还是音译词“号死”,还是意译词“房子”,他脑中构想的图像,与原作者写这一词时脑中浮现的图像是不可能一致的。
4. 结语
在翻译中,我们应该力求既让读者看得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的翻译,但保留原文的异国情调或原汁原味要在保证译文读者看懂译文的前提之下。在不能两者兼顾的情形之下,也就是说,当保留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色的翻译会妨碍读者理解译文时,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舍弃“异国情调”或“原汁原味”,采取意译或归化翻译,将源文本译成符合目标语表达习惯、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的文本,因为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语言特点但令读者看不懂的译本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参考文献
Venuti, L.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M]. London: Routledge, 1995.
刘英凯. 归化——翻译的歧路[J]. 现代外语,1987(2).
王向华. 英汉文化差异与词语翻译的不等值现象[J]. 潍坊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