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体育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dwl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法和逻辑论证法对调整高中文化课程进行了分析和论证。从分析目前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我国体育后备人才未来发展规律出发,论证了调整高中文化课程的可行性,从而提出了高中文化课程调整的整体构想。
  关键词:体育后备人才;调整;高中;文化课程;可持续发展
  运动员到了读高中的年龄时,其发展方向基本确定,因此,我们应该根据运动员的不同发展方向,制订不同的培养目标,选择不同的培养方式,解决好运动员的出路和退役安置问题,才能使我国的体育后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笔者在这里提出分类培养就是对不同发展方向的运动员进行因材施教,使每一个运动员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教育学、教学论、运动训练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方面著作、教材等30余部。通过网络查询和检索期刊索引的方式搜集了90年以来的有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文章150多篇,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动态。
  1.2访谈法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问卷编制的效度和信度等方面的问题,以走访的方式对辽宁省、山东省、广东省等有丰富带队经验的教练员、专家、学者进行咨询,并通过网上的方式与外省的专家、学者进行访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
  1.3 问卷法 对我国的体育专家、学者发放问卷50份,回收42份,其中有效问卷41份,回收率84%,有效率98%。对我国在役、退役运动员和教练员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68份,其中有效问卷246份,回收率89.3%,有效率91.8%。
  1.4 逻辑法 逻辑论证是科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在本研究中,运用归纳、演绎和类比等逻辑推理方法对新课程标准下,调整高中文化课程的设想进行了分析论证。
  
  2 高中课程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2.1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新颁布的高中课程标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突出了“共同基础+多样选择”,各门学科的课程内容都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个部分,学生完成必修课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将来高考所报考专业的要求,进行选修课的学习,并对高中毕业所需的学分提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一次调整还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如知识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技能目标分为模仿、独立操作和迁移三个层次。新课程标准的颁布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由于运动员要完成训练、学习两大任务,因此,他们的文化教育不应追求所学知识的数量,而应追求所学知识的质量,即让运动员在完成训练任务的同时,能够真正掌握一些与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文化知识,从而在数量上,切实减轻运动员的学习负担,在质量上,真正地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
  2.2 运动员不同发展方向的分析 通过对专家访谈,走访吉林省各中学代表队、吉林省各业余体校,了解到目前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主要为:进入专业队或俱乐部、上大学、或直接进入社会就业。在进入专业队和俱乐部的运动员,退役时选择仍为上学和就业。最终,我们将体育后备人才的出路归为两大类:一是上学,二是就业。通过走访东北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和长春师范学院,了解到进人大学学习的这部分运动员在体育专业中学习的占80%以上,剩余的不足20%全部在中文、管理、法律等文科性专业中,而工科专业或理科专业中没有。在就业的那部分运动员中,我们通过走访教练员了解到,他们在进入社会就业后,85%以上的人是从事着与体育相关的212作,只有不足15%的人脱离体育专业,但大部分进入的是服务性行业。
  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出路的集中性为本次研究奠定了实践基础,也就是运动员在未来的发展中,发展方向的高度趋同性为高中课程的分类设置奠定了基础,也使课程调整和本研究变得可行和具有可操作性。
  2.3分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3.1 运动技术、学习成绩的不断分化 随着运动员的训练时间和学习时间的延长,运动员之间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水平和学习成绩也逐渐出现分化。一些有天赋的运动员在此时表现为运动成绩迅速增长,运动技术不断完善;而有一些运动员运动成绩平平,学习成绩却非常好,对学习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另外还有一些运动员属于中间的层次,即运动成绩较好,学习成绩也较好。运动员在运动水平和学习成绩两个纬度上的不断分化,是高中阶段进行分类教学的基础。
  2.3.2 运动员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 运动水平和学习成绩的不断分化,必然导致运动员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有运动天赋的运动员应该继续加强运动训练,将来进入职业俱乐部或专业队;而学习成绩非常好的运动员突出加强文化课程的学习,将来参加高考进入普通高校的非体育专业,发挥体育积极分子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广泛开展,实现“健康为祖国工作50年”的目标;而运动成绩和学习成绩均较好的则应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兼顾,其发展方向是进入体育院校进一步深造,为我国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练员。运动员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是高中阶段进行分类教学的前提。
  2.3.3 设置不同类别的培养目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训练内容 运动员在出现了分化,有了不同的发展目标后,我们应该为其制订相应的培养目标,开设与未来发展方向所需要的不同课程,选择不同的训练内容,适应运动员未来发展的需要。
  
  3 高中课程调整设想
  
  由于运动员进入高中阶段后,年龄大约在14~16岁,其基本的发展方向大致已经确定,因此,在高中阶段,我们根据运动员的运动成绩、有无天赋和学习成绩两个纬度,将运动员分成3个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教学。
  根据运动员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针对我国目前高中阶段学校所开设的课程,对我国的体育专家、学者、运动员、教练员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1、表2、表3)显示,专家、学者、运动员和教练员都赞成对进入高中的运动员进行分类教学,根据其未来不同的发展方向,开设与之发展相适应的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和制定评价标准。
  


  3.1 运动成绩突出,有运动天赋的学生
  3.1.1 未来发展方向 进入职业俱乐部或专业队。
  3.1.2 课程调整的目标 对这部分运动员所开设的文化课程主要是与其今后发展息息相关的、必不可少的课程,选择的教学内容也都以实用性为主。
  3.1.3 开设的课程(表2)
  


  3.1.3.1 正常开设的课程:语文、计算机和外语 通过访谈专家和学者认为语文、外语和计算机对于运动员今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随着社会的发展,运动员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必须有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学习英语主要是2008年我国承办奥运会到时将需要大批既懂英语又懂体育的专业人才,而且从2008年以后我国体 育界必将有更多的机会与世界进行交流,这样,掌握高水平英语的体育专业人才将能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专长。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网络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地球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地球村”,网络为人们提供大量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之间的竞争。是否具备从网络中迅速得到最新的信息和能否从网络中查找到有用的信息的能力,对运动员今后的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运动员应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做到与世界发展同步。
  3.1.3.2 其余课程缩减开设 由于运动员训练还需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其余课程要求他们只要达到高中毕业的要求,完成最基础的课程学习。
  3.1.4 教学方法 对这部分运动员由于其主要的精力在运动训练,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选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相对较大的知识容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更好地服务。
  3.2 运动成绩一般,学习成绩非常好的学生
  3.2.1 未来发展方向 进入高校非体育专业深造。
  3.2.2 所开设的课程 与普通高中一致,对这部分运动员所开设的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深度与与普通高中一致,如果条件允许,可将这一部分学生融入普通学生中一起学习,只在业余时间进行锻炼。
  3.2.3 教学方法 与普通高中相同;
  3.3 运动成绩一般、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
  3.3.1 未来发展方向 进入高校体育专业或体育院校进一步深造。
  3.3.2 课程调整的目标 丰富的运动训练实践,是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练员或教师的前提条件,而丰富的专业训练理论知识与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才是他们在训练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此对这部分运动员所开设的文化课程是适当缩减普通高中现有课程,适当减少运动员的文化学习负担。
  3.3.3 所开设的课程(表3)
  


  对这部分学生所开设的课程分为两类:正常学习的课程有语文、外语、数学和计算机;其余的课程适当缩减。要求在完成高中毕业所要求课程内容的基础上,侧重自身未来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选修课中适当选择学习。
  3.3.4 教学方法 对这部分运动员要求其运动技术和文化学习两者都要兼顾,两者都要达到中等水平以上。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选择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供相对较大的知识容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更好地服务。
  
  4 增设研究性活动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学校教育的理想——一劳永逸地培养学生获取终身所需的知识——在现实中彻底破灭以后,新的课程标准中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放在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体教研合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中,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开设了研究性活动课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同伴的帮助和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到了高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制订解决方案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培养仍是高中阶段本门课程的重点。
  4.1 创新思维的培养 这里我们主要是提出一些具体的训练或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设计和想像游戏或练习方法、手段。在实施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找出有哪些不足,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并要求参与的同学发挥想像,对游戏或练习方法进行改造和创新。通过对学生进行问题引导和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培养其创新思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4.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对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老师提出一项待解决的任务后,让学生先评估任务的难易程度,在任务完成后进行总结,完成这一阶段后,教师在提出任务时专门设计一些问题,使任务无法完成,引导学生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找出问题,进行改正,最终解决问题。
  4.3 培养学生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的能力 在每一个任务提出后,先让学生自己制订解决方案,然后讨论,让学生之间互相提问题、找答案,并实施。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校正、完善,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思考:开始制订的方案的偏差在哪里,为什么无法顺利实施,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4.4 培养学生实施方案,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基本能够制订出一个可实施的方案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操作,独立解决问题,在操作过程中,不能得到同伴的帮助和老师的支持。当问题解决后,进行同学之间的讨论,找出更好的实施方案,并思考在制订方案的过程中忽略的和过分给予考虑的因素,及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是否及时找到。
  
  5 结论与建议
  
  1)对高中阶段的学生进行分类培养是具有可行性的。
  2)应该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培养目标,开设与未来发展方向相适应的课程。
  3)对高中阶段的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应该在初中基础上强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4)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贯穿运动员培养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证分析法,以几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志愿者服务过程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奥运会志愿者在奥运会举办过程的行为方式和影响因素,揭示奥运会志愿者服务过程与志愿者待遇之间的内在机理,归结奥运会志愿者服务效果的关键环节和控制枢纽,为2008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行为提供理论支持,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行为实施过程具有借鉴意义。尽管志愿者的行为具有奉献性和无偿性的一面,
期刊
摘 要:运动员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心理问题,核心是如何提高压力情境下的心理稳定性。心理稳定性问题可以分解为如何调节自我意识、如何提高参赛自信、如何控制注意指向、如何应对逆境顺境四大难题。自我意识问题主要与压力下的过多自我关注和过多额外努力有关,解决方案主要是平时升温、赛时降温,关键时刻减少动作细节提示和语言提示,强调动作的完整性和流畅性;参赛自信问题主要与压力下的不确定感与不可控感有关,解
期刊
摘 要:通过本实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力竭运动后L组RBCMNa+-K+ATP酶活性增加,提示适宜负荷的运动训练不但可提高安静时酶活性,且可增强其活性的储备力。H组酶活性受其膜组成及物理特性改变的影响而下降,反过来又影响膜特性及功能,提示大负荷训练造成的膜理化性质的改变是相互关联的。运动训练对Ca2+-ATP酶活性无明显影响,H组活性的下降与其RBCM上脂质组成及其膜流动性的变化有关。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目的:研究服用冬虫夏草对尾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湿重及梭内、外肌纤维mATP酶活性的影响,旨在探讨在废用条件下冬虫夏草对梭内、外肌代谢的改变。方法:采用尾部悬吊法建立废用性肌肉萎缩模型,以钙增强的mATPase法检测废用条件下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的mATP酶活性变化。结果:尾部悬吊可使梭外肌Ⅰ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减少,Ⅱ型肌纤维的构成比增加,梭内肌纤维mATP酶活性增强,核袋1纤维mATP酶染
期刊
摘 要:长期适宜的运动对学习记忆提高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机制是多方面的。一氧化氮作为一种新型的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密切相关,主要表现在一氧化氮可影响突触传递长时程增强,可调节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递质的释放,调节脑血流量以及参与神经发育过程和基因表达的调控。运用文献综述法,分别探讨了一氧化氮与学习记忆、运动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并对一氧化氮在运动与学习记忆中的潜在作用进行了较详尽地分析,从而使人们可
期刊
摘 要:通过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对“身心关系”、“人天关系”认识的分析人手,讨论了古代中希健身理念的差异。认为:古代中国“一体二用”身心观,在肯定生理(形)健康是心理(神)健康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强调了精神对形体的控制与调节作用;在处理客观规律(天命)与主观努力(人为)的关系上,既强调了遵循客观规律的必要性,也指出了主观努力的重要意义。古代希腊的先贤对“身心关系”的理解,尽管存在认识上的差距,但有一
期刊
摘 要: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对速度素质发展敏感期11岁儿童少年男生的速度素质与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爆发力素质、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经分析,身体素质各个代表因素对速度素质的代表指标50m跑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行进间30m跑>100m跑>50m×8往返跑>立定跳远>纵跳摸高>10s立卧撑>抛实心球>立位体前屈。为提高速度素质提出合理建议。旨在全面提高身体
期刊
摘 要:从研究领域、研究热点、研究性质、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项目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近四年的国际运动心理学期刊论文特点:竞技运动领域的研究仍然是主流,而对体育教育领域的研究相对薄弱;运动动机、运动情绪、心理技能、自我、运动认知一直是研究热点;干预性和控制性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对特殊群体,如残疾运动员的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  关键词:运动心理学;21世纪初;国际;研究;特点  1965年,国际运动
期刊
摘 要: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双杠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成挂臂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关键词:双杠;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运动学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双杠一直是我国男子体操的优势项目,从1980年开始至2003年我国优秀运动员李月久、楼云、李敬、黄力平、张京律、李小鹏等共夺得14次双杠世界冠军。1998年至2003年李小鹏,一人就
期刊
摘 要:裁判员的培训工作是裁判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裁判员对竞赛规则的掌握程度是裁判员自身素质的重要体现。裁判员通过CAI课件学习武术套路竞赛规则,通过看影像资料,填写武术套路动作质量评分表及难度评分表方式检查裁判员对规则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一段资料设置的评分表均设有答案,便于学生自我检测。详细介绍了全国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方法及相关各模块的功能。  关键词:多媒体;CAI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