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生是祖国建设与发展未来的希望,为此良好的思想品格、道德修养、行为习惯、价值观念需从小培养,其中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重要一环,使学生在索取同时懂得奉献,通过奉献塑造健全人格,本文通过分析小学生感恩教育方略,以期提高小学生德育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生 感恩教育 以人为本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山区小学生感恩教育路径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Y015。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199-01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山羊跪乳、乌鸦反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传统文化均在讲述感恩之情,感恩是奉献、互助、协作、责任心、爱心等思想品行的集合体,更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德育素养。这就需要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用感恩教育抚慰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思想,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然而,有些小学院校忽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方法单一、思想滞后现象较为常见,不利于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树立感恩教育意识
首先小学教师应积极学习立德树人精神,明晰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重要一环育人必要性,其次针对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行、价值观念等德育教育情况合理制定感恩教育方案,有目的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最后在育人实践中不断优化感恩教育方案,使感恩教育富有灵动性、发展性、生本性,确保感恩教育可得到学生认可,提高感恩教育质量。例如,小学院校可以“孝”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如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孝”为题进行写作,将优秀作文展示在班级内的板报区;美术教师可鼓励学生以“父亲节的礼物”为主题进行创作,如制作礼品、绘画、雕刻等;班主任可以“孝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组织开展班队会,调动全校资源,营建感恩教育氛围,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孝顺意识,明晰家长的辛劳,将感恩的种子深植小学生内心,落实小学生感恩教育目标。
二、创新感恩教育方法
创新是拓展感恩教育途径,丰富感恩教育模式,提高感恩教育质量内在动力,为此小学院校需在累积感恩教育经验同时创新感恩教育方法,使感恩教育可以人为本、生动有趣、灵活多变且富有教育意义。例如,小学院校可组织开展“感恩回馈”活动,主要面向社会开展“捐赠活动”、“义工服务活动”、“安全宣传活动”等,如在小学院校周围划定“免费饮水区”,路过附近的清洁工、交警及居民均可免费饮水,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小学生在享受良好的教育同时应明晰当前还有许多山村地区存在“留守儿童”,无法共享教育资源,为此鼓励小学生将零用钱、书籍、文具等捐赠给“留守儿童”,引导小学生在“享受”同时学会“分享”,在“汲取”同时学会“奉献”,用感恩之心对待生活,在实际行动中感受感恩的力量[1]。
三、健全感恩教育体系
有些小学院校感恩教育过于盲目,无法提高感恩教育质量,为此需健全感恩教育体系,确保教育可触摸学生心灵,直击学生精神世界,给小学生心灵带来震撼,用感恩之心修复学生品格裂缝,使学生不再冷漠、自私,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份子,在感恩中收获喜悦,落实小学德育教育目标。例如,小学院校可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学生为主体搜集感恩教育素材,明晰感恩教育方向,根据学生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制定感恩教育目标,将该目标分解细化渗透在各个学科及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家庭建立感恩教育互动关系,与家长携手创设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如学校可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世界真好》、《海豚绘本花园:世界为谁存在?》、《小个子先生找新家》等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在寓教于乐氛围中引导小学生领悟感恩的真谛,体悟感恩内涵,落实感恩教育目标。
四、做好感恩教育总结
为保障感恩教育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科学高效,小学教师应做好感恩教育总结活动,首先面向学生群体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学生感恩活动参与情况及其收获,明晰感恩教育薄弱环节,以此为由优化感恩教育方案,使其更具育人能效,其次面向教师群体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教师感恩活动创新性、可行性、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例如,小学院校可制定感恩教育总结评价方案,定性、定量分析感恩教育成果,指引教师调整感恩教育方法,如教师在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完毕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后,应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写读后感,加强感恩之情影响力,使学生对感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继而提高小学生感恩教育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小学生感恩教育质量,需小学院校树立感恩教育意識,创新感恩教育方法,健全感恩教育体系,做好感恩教育总结,使感恩教育成为照亮学生心灵世界的一束道德之光,落实小学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史江红.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J].读与写,2019(5):22.
【关键词】小学生 感恩教育 以人为本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山区小学生感恩教育路径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GS〔2018〕GHBY015。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8-0199-01
“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山羊跪乳、乌鸦反哺、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等传统文化均在讲述感恩之情,感恩是奉献、互助、协作、责任心、爱心等思想品行的集合体,更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德育素养。这就需要在小学阶段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用感恩教育抚慰学生的心灵,净化学生的思想,引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然而,有些小学院校忽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方法单一、思想滞后现象较为常见,不利于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提升。
一、树立感恩教育意识
首先小学教师应积极学习立德树人精神,明晰感恩教育作为德育教育重要一环育人必要性,其次针对学生行为习惯、思想品行、价值观念等德育教育情况合理制定感恩教育方案,有目的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最后在育人实践中不断优化感恩教育方案,使感恩教育富有灵动性、发展性、生本性,确保感恩教育可得到学生认可,提高感恩教育质量。例如,小学院校可以“孝”为主题开展感恩教育系列活动,如语文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孝”为题进行写作,将优秀作文展示在班级内的板报区;美术教师可鼓励学生以“父亲节的礼物”为主题进行创作,如制作礼品、绘画、雕刻等;班主任可以“孝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组织开展班队会,调动全校资源,营建感恩教育氛围,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树立孝顺意识,明晰家长的辛劳,将感恩的种子深植小学生内心,落实小学生感恩教育目标。
二、创新感恩教育方法
创新是拓展感恩教育途径,丰富感恩教育模式,提高感恩教育质量内在动力,为此小学院校需在累积感恩教育经验同时创新感恩教育方法,使感恩教育可以人为本、生动有趣、灵活多变且富有教育意义。例如,小学院校可组织开展“感恩回馈”活动,主要面向社会开展“捐赠活动”、“义工服务活动”、“安全宣传活动”等,如在小学院校周围划定“免费饮水区”,路过附近的清洁工、交警及居民均可免费饮水,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小学生在享受良好的教育同时应明晰当前还有许多山村地区存在“留守儿童”,无法共享教育资源,为此鼓励小学生将零用钱、书籍、文具等捐赠给“留守儿童”,引导小学生在“享受”同时学会“分享”,在“汲取”同时学会“奉献”,用感恩之心对待生活,在实际行动中感受感恩的力量[1]。
三、健全感恩教育体系
有些小学院校感恩教育过于盲目,无法提高感恩教育质量,为此需健全感恩教育体系,确保教育可触摸学生心灵,直击学生精神世界,给小学生心灵带来震撼,用感恩之心修复学生品格裂缝,使学生不再冷漠、自私,将自己视为社会的一份子,在感恩中收获喜悦,落实小学德育教育目标。例如,小学院校可建立小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以学生为主体搜集感恩教育素材,明晰感恩教育方向,根据学生认知能力、行为能力、性格特点等因素制定感恩教育目标,将该目标分解细化渗透在各个学科及学生日常生活中,与学生家庭建立感恩教育互动关系,与家长携手创设良好的感恩教育环境,如学校可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世界真好》、《海豚绘本花园:世界为谁存在?》、《小个子先生找新家》等图文并茂的绘本故事,在寓教于乐氛围中引导小学生领悟感恩的真谛,体悟感恩内涵,落实感恩教育目标。
四、做好感恩教育总结
为保障感恩教育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科学高效,小学教师应做好感恩教育总结活动,首先面向学生群体进行总结,通过分析学生感恩活动参与情况及其收获,明晰感恩教育薄弱环节,以此为由优化感恩教育方案,使其更具育人能效,其次面向教师群体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教师感恩活动创新性、可行性、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例如,小学院校可制定感恩教育总结评价方案,定性、定量分析感恩教育成果,指引教师调整感恩教育方法,如教师在引导家长与学生共同阅读完毕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后,应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写读后感,加强感恩之情影响力,使学生对感恩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继而提高小学生感恩教育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小学生感恩教育质量,需小学院校树立感恩教育意識,创新感恩教育方法,健全感恩教育体系,做好感恩教育总结,使感恩教育成为照亮学生心灵世界的一束道德之光,落实小学院校立德树人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史江红.浅谈小学生感恩教育[J].读与写,201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