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理论:过气或正当时?

来源 :中欧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b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杰克?特劳特与艾?里斯合作出版《定位》一书,“定位理论”从此展露锋芒,一举成为“有史以来对美国营销影响最大的观念”。此后定位理论不断升级,寻求新的时代意义与现实效用。特劳特指出,在竞争对手如云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找到一种方式令自己与众不同,成为第一。这意味着抢先攻占顾客的心智。定位理论早已跨越了十年的历史,但在中国企业中大规模的运用实践,包括互联网时代之后,企业界对于定位理论的重新反思和定义,却是近十年来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
  在2012年11月刊中,我们“与时俱进”地对定位理论的应用进行观察。文章提出,苹果公司有定位吗?可能你连苹果公司的广告语都不知道,但这不妨碍你对它的热爱,因为苹果的产品给了你非常美好的体验。在这个时代,品牌不是名字,不是商标,不是产品,而是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整体感受。而简单的定位理论有一个缺陷:虽然让消费者记住了你的品牌,比如说到怕上火就是王老吉,却很难对品牌产生情感。因此,传统定位理论可能存在这样的缺失:第一,没有告诉你该如何找到定位的点,消费者洞察是背后的重要工作。第二,按照定位理论,在消费者脑袋里面找到阶梯后,企业要通过巨大的广告预算将产品放到想要的位置上去,这一点并不适合中小企业。第三,想好定位策略后,如何进行创意执行与推广。第四,传统定位理论诞生时,主流媒体是报纸、电视、广播、户外广告,是单向推送的广告。互联网时代社交网络的出现让消费者可以彼此充分交流对产品及品牌的感受,广告又回归到最本质的起点:用户的体验和品牌才是真正的王道。
  在2013年10月刊,中歐国际工商学院的王高教授撰文指出,传统定位理论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它在为企业寻找与竞争对手相区隔的价值点时,始终没有跳出原行业的边界。这就意味着企业仍然要受制于行业大势,比如一旦整个行业进入成熟期,差异化定位战略会被迅速模仿,企业还是难以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宿命。既然如此,可否换一个思路?能不能将行业边界内的竞争对手打包放在一边,去努力实现自己与整个品类的差异化?这就是颠覆式定位的核心,它可以帮助企业突破现有的行业竞争框架,实现生命周期的转换。谁不想摆脱引入期、成熟期的无奈,进入增长的快车道呢?这才是最大的差异化。
  2014年前后,恰是“互联网思维”风起云涌时,“定位理论过时了”的论调开始流行起来。这一观点认为,定位理论把消费者视为孤立的傻子,可以运用心理战术和大规模媒体投放去影响他的认知,从而占据最有利于竞争的市场地位,这有“忽悠”的成分。移动互联网来了,市场营销的三大基石:媒体、渠道、用户全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相应地,企业和品牌也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工业时代的那一套将被彻底埋葬。
  但在2015年1月刊《定位理论没过时》一文中,作者王金杰和丛龙峰认为,人们对定位理论存在三类误读。
  第一类:把定位等同于从自身出发设定的发展目标。例如“要做某某领域的第一”,这只是一厢情愿。定位理论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从顾客心智、顾客认知出发,让品牌成为一种瞬间联想,影响其购买行为。
  第二类:把定位等同于把位置定住,坚守某种战略选择,甚至把柯达错失数码时代机遇解读为定位之误。定位理论最初主要是针对广告传播策略,尽管后来被提升至战略层面,但它从未排斥过变革。
  第三类:把定位等同于换个品牌名称,多打广告,甚至给消费者洗脑。定位理论不是灵丹妙药,不能包治百病。品牌力要以产品力为基础,尤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好产品才能产生好口碑。
  人们之所以对定位理论抱以过高期待,或许正是因为它透着一股“四两拨千斤”的聪明劲儿,即“定位比努力更重要”。
  但成功来得并不容易。定位理论不只是品牌命名、口号,而是让所有营销努力具有一致性,贯穿整个购物体验。为了能够将品牌打入顾客心智,往往要致力于打造代表品项,让顾客对品牌加强认识和印象。例如,王老吉格外重视“红罐”这一代表品项,古朴的大红印制和具有分量感的铁质罐身很容易被识别和记忆。王老吉的品牌营销均以“红罐”为主角,极力展示此一品项。王老吉曾提出是否请姚明等大明星代言的课题,但考虑到可能会干扰品牌信息的传递,最终予以否决。
  而在互联网营商环境下,更需要围绕定位开展紧密的一体化营销购物体验,打造远超消费者预期的代表品项,引爆自媒体传播。同时,网上购物的流程也不同于线下消费,需要在不同的关键时刻制造惊喜。在这些方面,坚果类淘品牌三只松鼠的营销实践,既是对经典定位理论的绝佳应用,又兼具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性。
  未来的品牌定位将会怎样?或许可以肯定的是,经典定位理论发现的人脑认知规律、品牌传播规律依然有效,但互联网时代有新玩法,给聪明人留足了机会,定位理论也是如此。
其他文献
纵观2 000年的人类历史,计算与商业始终是一对互相促进的“孪生兄弟”,创造出许许多多崭新的商业模式与生活服务。今日,云计算掀起了第四次计算革命。与此同时,全球产业升级正在云上如火如荼地展开,各行各业的中国企业纷纷上云,实现商业模式、技术模式、组织模式的互联网转型,中资企业全球化、中国创业者出海的机遇窗口伴随这次计算革命已经到来,云计算正在孵化以“智能产业”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体。  第四次计算革命到
期刊
不久前在乌镇举行的互联网大会,俨然一个中国互联网江湖表演秀,关键词是八卦,饭局,派系,圈子,位次表……被津津乐道的不是台面上正襟危坐讨论的话题,而是谁来了谁的饭局,谁坐在谁的旁边,谁的体形穿西装最漂亮,谁的顶级羽绒服其实是个女款……这场表演和狂欢,演戏与看戏的人都嗨了,甚至有大佬建议,大会应该压缩正规议程的时间,让大佬们的私下互动更充分一点。  后来,知名媒体人迟宇宙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对于企业
期刊
共享经济在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如今已渗透到传统经济的各个方面。如共享出行的优步、滴滴,共享空间的Airbnb、WeWork等。如果说租车共享只是共享經济发端的一种尝试,在未来,将有更多的资产,以及数据、智慧,通过各种形式在人与人之间共享,在稀缺世界里创造富足。  我们曾经通过案例,在2014年3月刊和2015年6月刊分别介绍过共享经济的代表企业Uber和WeWork,
期刊
2010年左右,大数据概念升温,2012年左右开始在国内盛行。这只是一个泛泛的概念,用来指代互联网时代海量数据的存储、分析、流转、使用和交易等环节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于企业而言,更要紧的问题是面对海量数据,如何提炼有用的价值,为己所用,因此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这些大规模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同时也有不同的声音,例如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提醒:“就今日言,有很多人忙碌于资料之无益累积,以
期刊
阿米巴,拉丁语中一种单细胞的生物,可以改变形状,进行细胞分裂,不断繁衍下去。稻盛和夫创办的京瓷公司沿用这一概念,创造了阿米巴经营模式,将大组织划分成许多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微型团体。阿米巴是公司中最小基层组织,也就是最小的工作单位。每个阿米巴小组由10人左右组成,是一个独立的利润中心,自行制订计划,独立核算,培养具有管理意识的领导,持续自主成长,让员工参与经营管理,依靠全体智慧和努力完成经营目标。
期刊
在零售世界中,单向连通、单向导流的O2O模式(Online To Offline,從线上到线下)已经落伍,时代召唤着新的选择,那就是线上与线下共生共融的O+O模式(Online+ Offline,线上+线下)。在沃顿商学院教授大卫·贝尔看来,“线上的世界正在对线下的世界发出挑战,但是线下的门店绝不会消失。”贝尔在他的《不可消失的门店》中提出了Gravity法则,强调了“位置”的重要性。日前,《中欧
期刊
来到通州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李宁公司,处处所见都有一种亲切感,虽然十多年前我为之效力的李宁公司当初还没有搬到这里。同行的创业者朋友说,这里多少显得老而旧,而我眼中,只要李宁在,那个因他而诞生的公司基因就在,那个带着憧憬和梦想,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火炬就还燃烧不息。  李宁是个传奇,有着运动员生涯的巅峰低谷,转型企业家,又历经辉煌挫败。他运动员巅峰时曾拿过14个世界体操冠军,超过100块奖牌。但在198
期刊
Online To Offline,将线下商业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2013年前后,中国市场O2O创业热潮爆发,上门按摩、上门送餐、上门生鲜等模式层出不穷。由于资本的推波助澜而产生了泡沫。2015年,喧嚣了两年之久的O2O热潮逐渐褪去光环。风险资本不愿再为各类O2O项目无限制地提供资金支持,一批O2O项目相继倒下,O2O被讥为“两边都是零,中间一个二”。  在O2O盛行之际
期刊
“一块钱已经是‘地板价’了,现在市值220亿港币(编者注:2017年10月底),也就是不到200亿人民币,账上光现金就160亿人民币。”作为国美系主要上市板块国美零售的首席财务官,加入公司12年之久的方巍觉得国美被低估了。  但资本市场对财务报表试图传达的商机无动于衷。尽管国美在过去两年已经不下10次、累計耗资超过三亿港币回购自家股份,股价自去年10月重回一港币之后又被迅速击穿,港股市值按人民币计
期刊
2010年,百度、新浪、腾讯等互联网巨头纷纷宣布“平台开放”,中国互联网企业进入“开放元年”。2012年开始,传统组织进入转型焦虑期,一股打破组织边界的动力从互联网巨头蔓延至传统企业。一些组织用情怀来驱动员工的无边界协作;另一些则用金钱来驱动员工成为创客。有学者将这种无边界的组织形态称为“云组织(Cloud Organization)”。  在本刊2010年7月封面策划《隔壁的怪兽》中,我们首先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