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我国56个兄弟民族之一的维吾尔族世居新疆,并以其创造出的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而为人们所熟悉。殊不知,在我国内地的湖南省桃源地区自明朝以来也世代居住着一支维吾尔族的苗裔,桃源县枫树乡因此而被人称为“维吾尔的第三故乡”,我国著名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就是湖南桃源的维族人。如果读者有兴趣,就让我们一同随笔者去探访那神秘的“维吾尔第三故乡”吧!
40年代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主席曾向翦伯赞先生询问过翦氏的渊源,从明洪武年间诰授湖南维吾尔族“翦”字旌旗算起,“翦”姓维族在620多年的岁月中,享有盛名。崇拜之心,绳武之志,不禁勃然而兴!我们一行驱车抵达翦伯赞先生的故乡——枫叶流丹的桃源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造访“维吾尔的第二故乡”。
走进枫树乡清真寺院门,菊花盛开,使整座古寺沐浴在浓郁的清香之中。“大明镇南定国将军哈勒·八士合葬之墓”耸峙在院内右方,给人一种肃穆、安祥的气氛。墓体由青石砌筑成长2.33米、宽1.25米、高2米的方形石台,红漆“塔埠”顶立玉碑;墓体右侧为墓主生平介绍,镶于墓身中,左侧刻有“桃源县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手抚墓前朱元璋御笔钦赐的浑穆、凝重、大气的“威震南方”石碑,凭吊之情随一朵朵白云飘来。
湖南维吾尔族是元代西域高昌都督、回纥族哈勒将军(属高昌国回部望族)后裔,哈勒为反抗西辽统治,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11年,亦即元太祖四年)在克鲁伦河与铁木真结盟,并统帅一支伊斯兰军队参与伐西域、克西夏、灭金、亡宋,这是湖南维吾尔族先民第一次由边疆迁往内地。明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启用回纥后裔哈勒·八十,随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南征北讨,以其翦除敌对势力有功,亲赐“翦”姓,更其名“八十”为“八士”,将义女吐叶公主赐其为妻,并封哈勒·八士为荆襄都督府都督,由燕京迁往江南,镇守湖广辰常一带,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八士因平定南患而死于军中,第二年,八士之子、荆襄都督府总兵拜著讨伐云贵,阵亡,与其父敕葬于常德黄龙岗,明太祖痛惜哈勒父子阵亡疆场,“安邦定国有功”,乃命其孙常黎等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之职,率领“翦旗宫”官兵屯田于常德、桃源、辰州一带,戍守武陵。“这原住新疆的一个姓哈的氏族,被历史上两阵狂风接力吹送,使变成了湖南的翦氏”(翦伯赞语)。这两个历史事件,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迁徙活动,它对于明代政府开拓西南、统一国土以及促进湖南的历史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着不可抹煞的功绩,在历史长空中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追溯历史烟云,不觉走近清真寺。清真寺旁是明太祖敕建的“荐德楼”(原楼已毁,现存的为后人重建)、“镇南堂”、“忠勇坊”等。荐德楼,取颂扬祖德之意。雕梁画栋,刻桷丹楹,中置一位武将,并供奉诏敕,珍藏赐品,陈列甲胄,韬藏弓矢。睹物关怀,令人想到翦氏先祖镇南之伟绩。镇南堂是湖南维族唯一的宗祠,洪武二十二年秋,朱元璋御笔钦赐“威震南方”的金匾悬挂在镇南堂上,以示纪念。
清真寺的前身是最早修筑的“镇南经殿”。据《湖南通志》、《翦氏族谱》载,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被诛杀前重涉翦旗营,是时筑有讲经殿,距枫树口(哈勒始祖当年在此遍植枫树,由此得名)正西550步处:明成祖十年改为镇南经殿,康熙二十年重修时改为清真西寺,民国五年(1915年)翦山胜重修时又更名为清真寺,1966年被拆除。1988年经国务院宗教局、湖南省宗教局批准、赞助,占地3800平方米的清真寺经5年苦心修建,于1993年落成,是年6月,经常德市政府批准,由桃源县政府组织实施,将哈勒·八士墓与碑迁往枫树清真寺内。
仰望清真寺,气势雄伟,造型古朴,寺顶呈圆弧形,上塑一轮弯月,具有浓郁的新疆和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走过花径的尽头,即为教长室、殡仪馆、沐浴室和大殿等建筑,殿顶勾画着精美别致的花卉图案,殿内宽敞明亮,每天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礼拜。湖南维族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至今仍然保持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点。他们不吸烟、不喝酒、不饮血、不食猪肉、不吃死物,宰生时,必请阿訇或大师父操刀,否则决不食用。家家户户张贴着伊斯兰教节令表,每年在清真寺过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但他们在衣饰服装上已与汉族无异,只有极少数人还保留着维族服装和头上戴的小花帽。
徘徊在清真古寺,旧时的“荐德楼”早已倒塌,但人们对建筑物的形胜还记忆犹新;屯戍的“翦旗营”早已消失,但聚族而居的地方仍叫翦家岗;世袭的镇南将军封号早已取消,但翦氏家家户户还保存着“镇南堂”的堂名;练武的跑马场早成良田,但拴旗的石砧还残存三截;武装的伊斯兰军队早已不见,但维族人民还记得《古兰经》上“不自由、便战斗”的遗训……
英雄的湖南维吾尔族同胞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总是与各兄弟民族人民一起不屈不挠地战斗,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儿女。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跟随林则徐禁烟、时任湖广督标中营千总的翦如琰镇守虎门,与英军激战17天,他在炮台上向将士们高呼:“有我如琰活一天,英军就莫想前进一步!”最终不幸以古稀之年血染战场。而翦去病夫妇与翦伯赞不能不说是维族的精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翦去病夫妇为民族的自由,出版进步刊物,撰写斗争檄文,随郭亮组织了震惊全国的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敬日事变”时双双惨死在屠刀之下;翦伯赞辗转海内外,不仅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探索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而且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活动。在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紧要关头,翦伯赞深入虎穴,伴随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为毛泽东的安全作出过很多贡献。在紧张谈判的间隙,毛泽东倾听翦伯赞关于翦氏来历的情况“综述”后,深表“赞同”,脸庞上浮出会意的微笑……在此前后,翦伯赞冒着极大的危险,在南京设法援救了重庆地下党负责人李六如(解放初期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检查处处长,《六十年的变迁》的作者),使其得以死里逃生;在重庆,他巧妙周旋,通过国民党元老覃振(桃源同乡)和李宗仁、冯玉祥营救出关押在桂林张发奎第四战区的越南独立同盟主席胡志明。蒋介石曾发誓:“不杀翦伯赞,誓不为人!”在建国后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毛主席拉着翦伯赞先生的手,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介绍:“这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同志。”对他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和莫大的荣誉。
自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指挥使翦相因失职而被降为常德卫左所千户以后,哈勒的子孙失去了世袭官爵,或务田为农,或服贾为商,或读书为仕,经受了生存的严峻考验。在漫漫长夜,湖南维族受尽了汉族统治阶级的压迫,汉人中的权势者曾多次挑起民族之间的械斗,其中一次曾使维汉双方各死伤近百人。维族兄弟的苦难比贫穷的汉人更加深重,当时有一首民谣唱道:“维民苦,维民苦,维民处处被人‘古’。”(被人“古”,即受欺侮)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对这些生活在江南地区唯一的维族同胞十分关心,成立了自治乡,办起了民族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民族干部,在招干、参军、升学和收取农业税等方面依法对维族有所优惠和减免,维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日趋提高,湖南维族与周围汉族之间的隔阂早已冰化雪消。翦氏现已传至第26代孙,近6000人。翦氏家族千年不衰,而且代代有翦姓后裔闻名于世,这确是令人惊异的社会现象。
枫树,一座世代为中国养育人才的平凡而又具有诱人魅力的村庄。
(责任编辑/蒋剑)
40年代重庆谈判期间,毛泽东主席曾向翦伯赞先生询问过翦氏的渊源,从明洪武年间诰授湖南维吾尔族“翦”字旌旗算起,“翦”姓维族在620多年的岁月中,享有盛名。崇拜之心,绳武之志,不禁勃然而兴!我们一行驱车抵达翦伯赞先生的故乡——枫叶流丹的桃源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造访“维吾尔的第二故乡”。
走进枫树乡清真寺院门,菊花盛开,使整座古寺沐浴在浓郁的清香之中。“大明镇南定国将军哈勒·八士合葬之墓”耸峙在院内右方,给人一种肃穆、安祥的气氛。墓体由青石砌筑成长2.33米、宽1.25米、高2米的方形石台,红漆“塔埠”顶立玉碑;墓体右侧为墓主生平介绍,镶于墓身中,左侧刻有“桃源县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字样。手抚墓前朱元璋御笔钦赐的浑穆、凝重、大气的“威震南方”石碑,凭吊之情随一朵朵白云飘来。
湖南维吾尔族是元代西域高昌都督、回纥族哈勒将军(属高昌国回部望族)后裔,哈勒为反抗西辽统治,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公元1211年,亦即元太祖四年)在克鲁伦河与铁木真结盟,并统帅一支伊斯兰军队参与伐西域、克西夏、灭金、亡宋,这是湖南维吾尔族先民第一次由边疆迁往内地。明洪武四年(公元1372年),朱元璋启用回纥后裔哈勒·八十,随徐达、常遇春等名将南征北讨,以其翦除敌对势力有功,亲赐“翦”姓,更其名“八十”为“八士”,将义女吐叶公主赐其为妻,并封哈勒·八士为荆襄都督府都督,由燕京迁往江南,镇守湖广辰常一带,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八士因平定南患而死于军中,第二年,八士之子、荆襄都督府总兵拜著讨伐云贵,阵亡,与其父敕葬于常德黄龙岗,明太祖痛惜哈勒父子阵亡疆场,“安邦定国有功”,乃命其孙常黎等世袭常德卫正指挥使之职,率领“翦旗宫”官兵屯田于常德、桃源、辰州一带,戍守武陵。“这原住新疆的一个姓哈的氏族,被历史上两阵狂风接力吹送,使变成了湖南的翦氏”(翦伯赞语)。这两个历史事件,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的迁徙活动,它对于明代政府开拓西南、统一国土以及促进湖南的历史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都有着不可抹煞的功绩,在历史长空中闪耀着永不磨灭的光辉。
追溯历史烟云,不觉走近清真寺。清真寺旁是明太祖敕建的“荐德楼”(原楼已毁,现存的为后人重建)、“镇南堂”、“忠勇坊”等。荐德楼,取颂扬祖德之意。雕梁画栋,刻桷丹楹,中置一位武将,并供奉诏敕,珍藏赐品,陈列甲胄,韬藏弓矢。睹物关怀,令人想到翦氏先祖镇南之伟绩。镇南堂是湖南维族唯一的宗祠,洪武二十二年秋,朱元璋御笔钦赐“威震南方”的金匾悬挂在镇南堂上,以示纪念。
清真寺的前身是最早修筑的“镇南经殿”。据《湖南通志》、《翦氏族谱》载,洪武二十六年,凉国公蓝玉被诛杀前重涉翦旗营,是时筑有讲经殿,距枫树口(哈勒始祖当年在此遍植枫树,由此得名)正西550步处:明成祖十年改为镇南经殿,康熙二十年重修时改为清真西寺,民国五年(1915年)翦山胜重修时又更名为清真寺,1966年被拆除。1988年经国务院宗教局、湖南省宗教局批准、赞助,占地3800平方米的清真寺经5年苦心修建,于1993年落成,是年6月,经常德市政府批准,由桃源县政府组织实施,将哈勒·八士墓与碑迁往枫树清真寺内。
仰望清真寺,气势雄伟,造型古朴,寺顶呈圆弧形,上塑一轮弯月,具有浓郁的新疆和阿拉伯清真寺建筑风格。走过花径的尽头,即为教长室、殡仪馆、沐浴室和大殿等建筑,殿顶勾画着精美别致的花卉图案,殿内宽敞明亮,每天可同时容纳200多人礼拜。湖南维族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至今仍然保持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民族特点。他们不吸烟、不喝酒、不饮血、不食猪肉、不吃死物,宰生时,必请阿訇或大师父操刀,否则决不食用。家家户户张贴着伊斯兰教节令表,每年在清真寺过古尔邦节和开斋节。但他们在衣饰服装上已与汉族无异,只有极少数人还保留着维族服装和头上戴的小花帽。
徘徊在清真古寺,旧时的“荐德楼”早已倒塌,但人们对建筑物的形胜还记忆犹新;屯戍的“翦旗营”早已消失,但聚族而居的地方仍叫翦家岗;世袭的镇南将军封号早已取消,但翦氏家家户户还保存着“镇南堂”的堂名;练武的跑马场早成良田,但拴旗的石砧还残存三截;武装的伊斯兰军队早已不见,但维族人民还记得《古兰经》上“不自由、便战斗”的遗训……
英雄的湖南维吾尔族同胞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总是与各兄弟民族人民一起不屈不挠地战斗,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儿女。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跟随林则徐禁烟、时任湖广督标中营千总的翦如琰镇守虎门,与英军激战17天,他在炮台上向将士们高呼:“有我如琰活一天,英军就莫想前进一步!”最终不幸以古稀之年血染战场。而翦去病夫妇与翦伯赞不能不说是维族的精英,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翦去病夫妇为民族的自由,出版进步刊物,撰写斗争檄文,随郭亮组织了震惊全国的长沙泥木工人大罢工,“敬日事变”时双双惨死在屠刀之下;翦伯赞辗转海内外,不仅从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来探索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而且积极投身于革命实践活动。在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紧要关头,翦伯赞深入虎穴,伴随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为毛泽东的安全作出过很多贡献。在紧张谈判的间隙,毛泽东倾听翦伯赞关于翦氏来历的情况“综述”后,深表“赞同”,脸庞上浮出会意的微笑……在此前后,翦伯赞冒着极大的危险,在南京设法援救了重庆地下党负责人李六如(解放初期任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检查处处长,《六十年的变迁》的作者),使其得以死里逃生;在重庆,他巧妙周旋,通过国民党元老覃振(桃源同乡)和李宗仁、冯玉祥营救出关押在桂林张发奎第四战区的越南独立同盟主席胡志明。蒋介石曾发誓:“不杀翦伯赞,誓不为人!”在建国后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毛主席拉着翦伯赞先生的手,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介绍:“这是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同志。”对他给予了崇高的评价和莫大的荣誉。
自明朝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指挥使翦相因失职而被降为常德卫左所千户以后,哈勒的子孙失去了世袭官爵,或务田为农,或服贾为商,或读书为仕,经受了生存的严峻考验。在漫漫长夜,湖南维族受尽了汉族统治阶级的压迫,汉人中的权势者曾多次挑起民族之间的械斗,其中一次曾使维汉双方各死伤近百人。维族兄弟的苦难比贫穷的汉人更加深重,当时有一首民谣唱道:“维民苦,维民苦,维民处处被人‘古’。”(被人“古”,即受欺侮)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对这些生活在江南地区唯一的维族同胞十分关心,成立了自治乡,办起了民族学校,培养了一大批民族干部,在招干、参军、升学和收取农业税等方面依法对维族有所优惠和减免,维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日趋提高,湖南维族与周围汉族之间的隔阂早已冰化雪消。翦氏现已传至第26代孙,近6000人。翦氏家族千年不衰,而且代代有翦姓后裔闻名于世,这确是令人惊异的社会现象。
枫树,一座世代为中国养育人才的平凡而又具有诱人魅力的村庄。
(责任编辑/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