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来源于生活,我们如果能够在数学课堂中设置合理化的生活情境,使用恰当的生活语言,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能使学生轻松愉快的接受知识。为此,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谈点体会。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
大多数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只能从他们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对抽象的、距他们生活较远的事物,理解起来就有较大困难。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就创设学生身边 看得见,摸得着的情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这节内容本身很枯燥,我就把教材中学生没有经历过的种树、种菜等创设成学校大扫除,刚好前一天学校进行了大扫除,我就刻意安排了一下,同学们,我们昨天进行了大扫除,老师是怎么安排的?扫地的、擦窗 户、拖地人数个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扫教室的共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扫地的又占几分之几?这一下,拉近了学生学习的距离,学生也很感兴趣,七嘴八舌的就说开了,使枯燥的计算课变得生机勃勃。
二、改变例题,贴近生活
课程标称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在这一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但这样的改进不一定适合农村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改变例题中的情境,使它符合我们班的孩子。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时常把那些陌生的地名变成孩子们熟悉的地名,这样一来,孩子们也感兴趣了,学起来也容易了,同时还融入了爱家乡教育。又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书上的例题是家里交水电气费,我们农村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水费和气费,于是我就把例题改变成买东西,这样一来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三、让课堂走出教室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生活经验是不能感受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还 原成学生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如在数学“克”“千克”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5分的硬币和一袋食盐让学生初步感受克和千克,整个一节课学生都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可是在练习中,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能区别“克”和“千克”,因为他们感受到“克”和“千克”的实物太少了。为了加深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我让学生回家后到菜市场、水果店里去感受1千克的物体的重量,回校后汇报他们的经历,并说出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1千克的物体个数也不相同,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并不是单一模式,它也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外。与生活越接近,教学效果就越好。
四、注重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对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课本中的问题进行对比。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一知识后,就设计一个教学活动“逛超市”,让学生在买卖 物品的过程中学会使用人民币,起到练习的作用,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再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收集小数。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准备中,课堂汇报时同学们纷纷说出了收集到的信息,如:床宽1.80米、课桌高0.80米、钢笔的单价为5.50元等等,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到了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发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留心,不难发现很多地方都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教学完“8和几的进位加法”之后,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几条信息:有4本故事书,分别是:《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葫芦娃》,它们每本的价钱分别是:3元、8元、9元、7元。如果现在只可以挑选2本,请写出你选的书名并算出要花多少钱?因为选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并发生在他们的生活中, 学生不但没有陌生感,而且觉得数学对他们的帮助是这么大,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坚持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多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从而逐步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的习惯。
六、展示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数学中的算理是相当抽象和严谨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理解的,如若强加他去记忆,又常常混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观点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所以,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情境,将生活展示出来,继而与数学算理相联系。
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加了要減,少加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对于这个看似十分精炼的概括,甭说小学生难理解了,就连成人也觉得难理解,这是因为规律的产生脱离了学生的经验结构。我是这样处理的:“妈妈带了179元钱,给小明买了一双鞋用去98元,妈妈还剩多少钱?怎样列式?”(179-98)“结果是多少呢?请四人小组模拟妈妈是如何付钱的”。于是,学生拿着钱先付100元,找回2元,再和剩下的79元合起来,还剩79+2=81元。然后将上述生活问题归纳为:179-98=179-100+2=81。于是,这一抽象的算理通过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并让学生体会了“先算整,再调整”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即“抓住整体(或主要方面),再对局部加以协调”,对培养儿童的聪明才智是极有好处的。
总之,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处处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
一、让生活走进数学
大多数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只能从他们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入手,对抽象的、距他们生活较远的事物,理解起来就有较大困难。对于这样的问题,我就创设学生身边 看得见,摸得着的情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能力。 如在教学分数加减法时,这节内容本身很枯燥,我就把教材中学生没有经历过的种树、种菜等创设成学校大扫除,刚好前一天学校进行了大扫除,我就刻意安排了一下,同学们,我们昨天进行了大扫除,老师是怎么安排的?扫地的、擦窗 户、拖地人数个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扫教室的共占全班的几分之几?扫地的又占几分之几?这一下,拉近了学生学习的距离,学生也很感兴趣,七嘴八舌的就说开了,使枯燥的计算课变得生机勃勃。
二、改变例题,贴近生活
课程标称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材在这一方面作了很大的改进,但这样的改进不一定适合农村教学,因此,我在教学中常常改变例题中的情境,使它符合我们班的孩子。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我时常把那些陌生的地名变成孩子们熟悉的地名,这样一来,孩子们也感兴趣了,学起来也容易了,同时还融入了爱家乡教育。又如在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书上的例题是家里交水电气费,我们农村的孩子根本不知道水费和气费,于是我就把例题改变成买东西,这样一来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三、让课堂走出教室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但并不是生活的摹本,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因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没有生活经验是不能感受到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还 原成学生看得见的摸得着的。如在数学“克”“千克”的认识时,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了一个5分的硬币和一袋食盐让学生初步感受克和千克,整个一节课学生都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可是在练习中,绝大多数学生还是不能区别“克”和“千克”,因为他们感受到“克”和“千克”的实物太少了。为了加深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我让学生回家后到菜市场、水果店里去感受1千克的物体的重量,回校后汇报他们的经历,并说出由于单个东西的大小不同,所以1千克的物体个数也不相同,通过学生的汇报、交流,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并不是单一模式,它也可以走出课堂,走出校外。与生活越接近,教学效果就越好。
四、注重实践活动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渗透数学思想,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对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课本中的问题进行对比。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这一知识后,就设计一个教学活动“逛超市”,让学生在买卖 物品的过程中学会使用人民币,起到练习的作用,同时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再比如在学习“认识小数”前,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收集小数。同学们都积极地投入到准备中,课堂汇报时同学们纷纷说出了收集到的信息,如:床宽1.80米、课桌高0.80米、钢笔的单价为5.50元等等,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的小数,体会到了小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发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五、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你留心,不难发现很多地方都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教学完“8和几的进位加法”之后,我给学生出示了这样几条信息:有4本故事书,分别是:《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葫芦娃》,它们每本的价钱分别是:3元、8元、9元、7元。如果现在只可以挑选2本,请写出你选的书名并算出要花多少钱?因为选的是学生感兴趣的、并发生在他们的生活中, 学生不但没有陌生感,而且觉得数学对他们的帮助是这么大,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教师,应该坚持给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多多体会学习数学的喜悦,从而逐步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认识生活的习惯。
六、展示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数学中的算理是相当抽象和严谨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难理解的,如若强加他去记忆,又常常混淆。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观点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所以,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情境,将生活展示出来,继而与数学算理相联系。
如在学习加减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可以概括成四句话:多加了要減,少加了要加;多减了要加,少减了要减。对于这个看似十分精炼的概括,甭说小学生难理解了,就连成人也觉得难理解,这是因为规律的产生脱离了学生的经验结构。我是这样处理的:“妈妈带了179元钱,给小明买了一双鞋用去98元,妈妈还剩多少钱?怎样列式?”(179-98)“结果是多少呢?请四人小组模拟妈妈是如何付钱的”。于是,学生拿着钱先付100元,找回2元,再和剩下的79元合起来,还剩79+2=81元。然后将上述生活问题归纳为:179-98=179-100+2=81。于是,这一抽象的算理通过活生生的生活现实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并让学生体会了“先算整,再调整”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即“抓住整体(或主要方面),再对局部加以协调”,对培养儿童的聪明才智是极有好处的。
总之,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上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入课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处处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