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D-SCDMA和WAPI,同是无线通信领域的宠儿,同是具备独立产权的技术,但在迈向国际标准的道路上,二者却经历了迥然不同的遭遇。TD-SCDMA标准提案1998年提出,两年后即成为三大3G国际标准之一;同样的路程,WAPI走来却是一波三折:2004年产生提案,2005年2月WAR被撤出国际标准提案、2006年提案投票工作重启但投票失利。对比分析二者申请国际标准的不同经历,以期对其他冲击国际标准的国产技术有所启发。
TD—SCDMA与WAPI的相同点
1.面临强大竞争对手
TD-SCDMA的对手是欧洲和日本联手推出的WCDMA以及美国和韩国共同支持的cdma2000,WAPI的对手则是以美国英特尔为首Wi一Fi联盟的IEEE 802.11i。这些竞争对手背后无不有发达国家的强烈支持。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技术,而技术竞争的核心则是标准。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一切,标准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竞争力的层面。
2.具备一定技术优势
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方式,上下行无需对称频段,可以灵活方便地规划使用日益紧张的频谱资源,更采用了智能天线等先进无线技术,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特别适合于不对称数据业务。WAPI弥补了IEEE 802.11i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真正保证WLAN终端和接入点之间双向身份鉴别和加密的协议架构,消除了密钥在网络中传递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二者的这些优势都是竞争对手们难以企及的,也是它们申请国际标准的重要筹码。
TD—SCDMA与WAPI的差异
1.国际博弈形势不同
在申请成为全球性3G标准时,TD-SCDMA面临的是两大热门选手之间已有的明争暗斗。最初,无论是欧日还是美韩对中国的TD-SCDMA标准都没有给予太多关注,美国甚至向中国提出互相支持的条件。欧美之间的相互分歧以及对中国际标准准的轻敌,无意中助了TD—SCDMA一臂之力;当然,再加上中国政府自身在关键时刻的表现,TD-SCDMA最终登上了国际标准的宝座。
然而,WAR面临的却只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即曾在很多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的英特尔。不可否认,TD-SCDMA的成功多少借助了当年两强相争的博弈良机,但对于WAR而言,这种局面已不复存在。失去“合纵连横”机会的WAPI,在直面英特尔乃至整个欧美联盟难免显得力不从心。
2.国内宏观环境不同
就国内宏观环境而言,WAPI比TD-SCDMA要更好一些,它获得了国家更大力度的支持。当年,在决定TD-$CDMA是否申请国际标准的“香山会议”上,国内有些专家对我们是否有能力提请国际标准还存有较大疑异。而早在2003年5月,WAR便成为了国家标准;2004年,中国政府对WAR的支持态度更是强硬:明确表明当年6月1日凡是不支持WAR标准的无线产品一律不准在国内销售;2006年,中国政府又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将“自主创新”提到了国家意志的地步,也给WAPI营造了很好的舆论环境。
3.产业联盟构成不同
在成为国际标准的整整两年半以后,TD-SCDMA产业联盟才宣告成立,并且运营商的缺席也让该联盟失色不少;而WAPI产业联盟在冲击国际标准之前的2006年3月就已成立,联盟已然包括了整个产业链上的无线局域网的芯片设计、系统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等各个环节。
WAPI暂时失利的原因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归纳出WAPI暂时失利的三点缘田:
1.非技术因素成为主导
当前,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际市场渗透的先锋武器,一旦这些武器受到阻扰,必将会有代表国家意志的举动进行干涉。当中国强制执行无线局域网新的国家标准时,迅驰支持厂商、美国高官联合致函中国政府提出质疑,声称中国的举措违反了入世承诺。如今,美国强势操纵下的国际标准组织在WAPI国际标准提案的申报程序上进行了全方位的阻挠。这些非技术障碍已远超出了国际标准基本程序规则和技术的范畴,而是涉及到政府之间政治、商贸等各个层面的多重博弈。
2.自身实力有待继续完善
WAPI标准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太少,除了在信息安全加密技术方面与英特尔已向ISO提交的802.11方案有所区分外,其他部分重叠较多,并且与802.11i缺少兼容性。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一般通过企业的“私有协议”或多个企业的“联合声明”的方式,使产业界接受自己的技术而形成“事实标准”,进而迅速占领市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事实标准基本上都被垄断企业所控制,严重抑制了我国企业在现有技术上的二次创新能力。
3.产业链不够完整
目前产业链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是造成WAPI尴尬境地的重要原因。22家成员组成的联盟看似实力非凡,但国际大厂商支持的缺乏对抗衡Wi-Fi阵营而言非常不利。另一方面,WAPl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西电捷通等少数厂商手中,对现有Wi-Fi设备进行WAPI认证将会增加专利费、生产和研发成本,已经布有Wi-Fi热点的电信运营商也需要进行网络升级,因此很多企业对之反应冷淡。
申请国际标准的启示
目前,中国尚有一些其他技术(如AVS、EVD等)也都在积极申请国际标准, 因而应当及时地从TD-SODMA和WAPI冲击国际标准的历程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以期对制定国际标准战略有所裨益。
1.国家支持才有保障
从TD-8CDMA成为中国通信领域首个国际标准到EVD、WAPI先后冲击国际标准,中国的“标准战略”道路必须坚持走下去。虽然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但通过数次的冲击经历也为中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只有在国家的有力支持下,中国自主研发的标准才有可能冲向世界。
2.配合规则也是关键
国际标准需要仰仗技术和联盟结合所产生的力量,而且产业联盟内务企业要走“开放式”创新之路,力争把握战略转变的主动权。在应对这种开放模式的具体方法上我们尚经验不足。譬如,此前据传国家标准局要对社会公布WAPI的加密算法,但尚未公布时间表,这在一定程度也给一些反对力量提供了借口。
3.申标之路不宜复制
TD-SCDMA是在申请成为国家标准后才进行产业化的建设,WAPI目前也末进行产业化,此时是否就是申请国际标准的最好时期?EVD的经由之路值得我们考虑:EVD早在2001年申请国际标准,并且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多媒体音频视频系统与设备技术委员会获得通过,但是在决定是否将标准草案文本公开发放,对国际标准进行最后冲刺时,EVD选择了暂时中止申请,先进行EVD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每个标准的自身发展与宏观环境的不同,可能产生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可盲目完全复制模式。
4.WAPI的未来之路
虽然WAPI在申请国际标准上暂时失利,但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必将有利于WAPI的商业化进程。如国家决定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在军队、政府等有特殊安全需求的地方强制执行WAPI标准,然后再逐渐扩展市场。目前,已有北京移动等6家国内企业计划在WAPI加密算法、芯片、无线网卡、运营支撑等方面投资5000万元。此外,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让全球网络更安全”,这也为WAPI联盟宣传其安全优势提供了契机。
对于WAPI而言,优势与挑战并存,未来之路当前尚难断定。但有鉴于TD-SGDMA产业化进程中的重重艰辛,WAPI更应当坚持自主开发,拓展国际合作,改善产品性能,加速实现产业化。
TD—SCDMA与WAPI的相同点
1.面临强大竞争对手
TD-SCDMA的对手是欧洲和日本联手推出的WCDMA以及美国和韩国共同支持的cdma2000,WAPI的对手则是以美国英特尔为首Wi一Fi联盟的IEEE 802.11i。这些竞争对手背后无不有发达国家的强烈支持。市场竞争的核心是技术,而技术竞争的核心则是标准。谁掌握了标准谁就掌握一切,标准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竞争力的层面。
2.具备一定技术优势
TD-SCDMA采用时分双工方式,上下行无需对称频段,可以灵活方便地规划使用日益紧张的频谱资源,更采用了智能天线等先进无线技术,提高了频谱利用率,特别适合于不对称数据业务。WAPI弥补了IEEE 802.11i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真正保证WLAN终端和接入点之间双向身份鉴别和加密的协议架构,消除了密钥在网络中传递时存在的安全隐患。二者的这些优势都是竞争对手们难以企及的,也是它们申请国际标准的重要筹码。
TD—SCDMA与WAPI的差异
1.国际博弈形势不同
在申请成为全球性3G标准时,TD-SCDMA面临的是两大热门选手之间已有的明争暗斗。最初,无论是欧日还是美韩对中国的TD-SCDMA标准都没有给予太多关注,美国甚至向中国提出互相支持的条件。欧美之间的相互分歧以及对中国际标准准的轻敌,无意中助了TD—SCDMA一臂之力;当然,再加上中国政府自身在关键时刻的表现,TD-SCDMA最终登上了国际标准的宝座。
然而,WAR面临的却只有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即曾在很多领域占据垄断地位的英特尔。不可否认,TD-SCDMA的成功多少借助了当年两强相争的博弈良机,但对于WAR而言,这种局面已不复存在。失去“合纵连横”机会的WAPI,在直面英特尔乃至整个欧美联盟难免显得力不从心。
2.国内宏观环境不同
就国内宏观环境而言,WAPI比TD-SCDMA要更好一些,它获得了国家更大力度的支持。当年,在决定TD-$CDMA是否申请国际标准的“香山会议”上,国内有些专家对我们是否有能力提请国际标准还存有较大疑异。而早在2003年5月,WAR便成为了国家标准;2004年,中国政府对WAR的支持态度更是强硬:明确表明当年6月1日凡是不支持WAR标准的无线产品一律不准在国内销售;2006年,中国政府又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要将“自主创新”提到了国家意志的地步,也给WAPI营造了很好的舆论环境。
3.产业联盟构成不同
在成为国际标准的整整两年半以后,TD-SCDMA产业联盟才宣告成立,并且运营商的缺席也让该联盟失色不少;而WAPI产业联盟在冲击国际标准之前的2006年3月就已成立,联盟已然包括了整个产业链上的无线局域网的芯片设计、系统产品开发、设备制造和运营服务等各个环节。
WAPI暂时失利的原因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归纳出WAPI暂时失利的三点缘田:
1.非技术因素成为主导
当前,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国际市场渗透的先锋武器,一旦这些武器受到阻扰,必将会有代表国家意志的举动进行干涉。当中国强制执行无线局域网新的国家标准时,迅驰支持厂商、美国高官联合致函中国政府提出质疑,声称中国的举措违反了入世承诺。如今,美国强势操纵下的国际标准组织在WAPI国际标准提案的申报程序上进行了全方位的阻挠。这些非技术障碍已远超出了国际标准基本程序规则和技术的范畴,而是涉及到政府之间政治、商贸等各个层面的多重博弈。
2.自身实力有待继续完善
WAPI标准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太少,除了在信息安全加密技术方面与英特尔已向ISO提交的802.11方案有所区分外,其他部分重叠较多,并且与802.11i缺少兼容性。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一般通过企业的“私有协议”或多个企业的“联合声明”的方式,使产业界接受自己的技术而形成“事实标准”,进而迅速占领市场。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主要事实标准基本上都被垄断企业所控制,严重抑制了我国企业在现有技术上的二次创新能力。
3.产业链不够完整
目前产业链之间的微妙关系也是造成WAPI尴尬境地的重要原因。22家成员组成的联盟看似实力非凡,但国际大厂商支持的缺乏对抗衡Wi-Fi阵营而言非常不利。另一方面,WAPl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西电捷通等少数厂商手中,对现有Wi-Fi设备进行WAPI认证将会增加专利费、生产和研发成本,已经布有Wi-Fi热点的电信运营商也需要进行网络升级,因此很多企业对之反应冷淡。
申请国际标准的启示
目前,中国尚有一些其他技术(如AVS、EVD等)也都在积极申请国际标准, 因而应当及时地从TD-SODMA和WAPI冲击国际标准的历程中总结出经验和教训,以期对制定国际标准战略有所裨益。
1.国家支持才有保障
从TD-8CDMA成为中国通信领域首个国际标准到EVD、WAPI先后冲击国际标准,中国的“标准战略”道路必须坚持走下去。虽然这条路走得并不轻松,但通过数次的冲击经历也为中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只有在国家的有力支持下,中国自主研发的标准才有可能冲向世界。
2.配合规则也是关键
国际标准需要仰仗技术和联盟结合所产生的力量,而且产业联盟内务企业要走“开放式”创新之路,力争把握战略转变的主动权。在应对这种开放模式的具体方法上我们尚经验不足。譬如,此前据传国家标准局要对社会公布WAPI的加密算法,但尚未公布时间表,这在一定程度也给一些反对力量提供了借口。
3.申标之路不宜复制
TD-SCDMA是在申请成为国家标准后才进行产业化的建设,WAPI目前也末进行产业化,此时是否就是申请国际标准的最好时期?EVD的经由之路值得我们考虑:EVD早在2001年申请国际标准,并且在国际标准组织中的多媒体音频视频系统与设备技术委员会获得通过,但是在决定是否将标准草案文本公开发放,对国际标准进行最后冲刺时,EVD选择了暂时中止申请,先进行EVD的产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道路。每个标准的自身发展与宏观环境的不同,可能产生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不可盲目完全复制模式。
4.WAPI的未来之路
虽然WAPI在申请国际标准上暂时失利,但中国政府的一系列措施必将有利于WAPI的商业化进程。如国家决定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在军队、政府等有特殊安全需求的地方强制执行WAPI标准,然后再逐渐扩展市场。目前,已有北京移动等6家国内企业计划在WAPI加密算法、芯片、无线网卡、运营支撑等方面投资5000万元。此外,今年世界电信日的主题是“让全球网络更安全”,这也为WAPI联盟宣传其安全优势提供了契机。
对于WAPI而言,优势与挑战并存,未来之路当前尚难断定。但有鉴于TD-SGDMA产业化进程中的重重艰辛,WAPI更应当坚持自主开发,拓展国际合作,改善产品性能,加速实现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