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它北倚巍巍大青山,南临滚滚黄河水,是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被誉为中国北方的“塞外明珠”。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环境保护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环境保护的投入不断增加,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年提高。“十一五”以来,呼和浩特市的环境保护事业迈上快速发展的轨道,在经济快速增长、能耗不断增加、环境承载力面临严峻压力的情况下,呼和浩特市的环境质量却在逐年改善,空气、水、固废、噪声等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在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促动了呼和浩特市人民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人关心环境质量、人人参与环保工作的良好局面已初步形成,“保护环境、爱我青城”的热潮日益高涨。2005年9月,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把呼和浩特市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决定,把“创模”作为全市近几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以“蓝天、碧水、绿色、宁静、整洁、可持续”六大工程为重点,促进“创模”指标的顺利完成。
首先,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抓好“蓝天”工程。大气质量状况是“创模”的关键指标,必须重点治理。一是控制燃煤污染。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完善热力管网配套,进一步扩大市区集中供热范围。继续拆并燃煤锅炉,到2008年彻底消灭城区上空冒黑烟现象。二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严把新车挂牌关,新增汽车尾气必须达标。加强在用机动车污染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年检、路检和入户抽检力度,严格查处超标车辆,督促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安装使用尾气净化装置,不断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加快燃油公交车改造步伐,推广使用燃气车。三是控制扬尘污染。加大监管处罚力度,督促各类施工工地落实防尘措施。改进道路保洁方式,逐步提高机扫率、洒水率。四是加大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力度。对超标排放或因排放方式不合理,特别是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的餐饮单位,限期进行整改,严禁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污染。通过治理,市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保持在320天以上,特别是优质天数逐年增加。
第二,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抓好“碧水”工程。治理水污染,实现碧水清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创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搞好章盖营、辛辛板、公主府、白塔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搞好新市区、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力争使2008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二是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狠抓工业企业废水达际排放,对超标排污的不仅要依法加倍征收排污费,还要限期进行治理,治理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依法进行关闭。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尽快建立起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管理手段的排污总量控制体系。三是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河道生态。特别对西河的综合整治,尽快将其建设成为集绿化、美化、亮化为一体的让老百姓满意的民心河,加快形成东、南、西三条水带环绕市区的水环境格局。四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节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工农业用水利用率和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搞好灌区节水工程建设,建立水权转换和用水补偿机制,强化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增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第三,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抓好“绿色”工程。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生态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但生态环境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任重道远。因此,呼和浩特坚持优先保护、积极治理、合理开发的原则,以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为依托,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提高了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大青山林业生态治理、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和种苗基础设施建设八大生态重点工程,完成公主府公园、成吉思汗公园、湿地公园、新华公园、游乐园和蒙古风情园等园林绿化工作,搞好道路绿化、公共绿地、河道防护林带和庭院绿化建设,不断增加建成区绿化面积,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第四,以噪声控制为重点抓好“宁静”工程。噪声治理是群众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市民投诉的热点,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加大检查治理的力度,严格对娱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学校、医院、商务区、居住区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噪声源管理与控制,消除噪声污染。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机动车禁鸣规定,增加城区车辆禁鸣路段,限制高噪声车辆进入市区的时间和路线,严格限制大吨位车辆进入市区,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干线噪声。积极开展安静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加大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对严重扰民、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坚决采取关停或搬迁措施,不断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第五,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为重点抓好“整洁”工程。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工作,市容市貌、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社会各方面的期望相比,与国家环保模范城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呼和浩特市的市容环境明显改观。继续加强公厕、垃圾转运站等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抓好环卫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彻底解决市区大街小巷、居民住宅区,特别是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出入城口、河道和铁路沿线垃圾乱倒、积存和随地便溺等问题,切实提高城市保洁水平;继续整治和规范户外广告,着力解决乱贴乱画以及流动摊贩、店外作业、占道经营等问题。要认真落实即将出台的撁徘叭鼣制度,严格管理,形成每个单位、每个市民都有义不容辞的环保责任的社会氛围,建立完善破坏城市整洁追究责任的机制;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坚持以“四清四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路、改水、改灶、改厕)为重点,加强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促进村镇环境明显改善。
第六,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抓好“可持续”工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一种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要求,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必由之路。一是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不断扩大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等绿色农业生产,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切实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调整优化结构,对乳业、电子信息、电力、生物制药、冶金化工、机械等产业进行重点支持和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同时要淘汰、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大力发展高科技、无污染、节能、降耗的技术产业,精心打造高产出、低投入、无污染的循环经济,促进污染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占主导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三是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按照城市功能区划的布局,在明确各个工业园区发展重点和方向的同时,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重点做好:托电工业园区大唐托电高铝粉煤灰生产硅铝铁合金项目,华蒙金河、中润石药、金达威、中牧等药厂的集中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的再利用项目,托电工业园区氧化塘、托电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争取把托电工业园区建成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的亮点。
“创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聚全市之力,按照“创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结合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建设,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突出重点,强力推进,进一步提升首府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
首先,以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抓好“蓝天”工程。大气质量状况是“创模”的关键指标,必须重点治理。一是控制燃煤污染。加快推进城市集中供热,完善热力管网配套,进一步扩大市区集中供热范围。继续拆并燃煤锅炉,到2008年彻底消灭城区上空冒黑烟现象。二是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严把新车挂牌关,新增汽车尾气必须达标。加强在用机动车污染的日常监督管理。加大年检、路检和入户抽检力度,严格查处超标车辆,督促尾气排放不达标车辆安装使用尾气净化装置,不断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加快燃油公交车改造步伐,推广使用燃气车。三是控制扬尘污染。加大监管处罚力度,督促各类施工工地落实防尘措施。改进道路保洁方式,逐步提高机扫率、洒水率。四是加大餐饮业油烟污染整治力度。对超标排放或因排放方式不合理,特别是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的餐饮单位,限期进行整改,严禁露天烧烤,减少油烟污染。通过治理,市区二级以上空气质量连续三年保持在320天以上,特别是优质天数逐年增加。
第二,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抓好“碧水”工程。治理水污染,实现碧水清流,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是“创模”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重点搞好章盖营、辛辛板、公主府、白塔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搞好新市区、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力争使2008年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二是加强工业废水污染防治。狠抓工业企业废水达际排放,对超标排污的不仅要依法加倍征收排污费,还要限期进行治理,治理后仍不能稳定达标的,依法进行关闭。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尽快建立起以环境容量为基础,以排污许可证为主要管理手段的排污总量控制体系。三是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河道生态。特别对西河的综合整治,尽快将其建设成为集绿化、美化、亮化为一体的让老百姓满意的民心河,加快形成东、南、西三条水带环绕市区的水环境格局。四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用水,积极开发、引进和推广节水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提高工农业用水利用率和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搞好灌区节水工程建设,建立水权转换和用水补偿机制,强化对水土流失的治理,增强水资源供给保障能力。
第三,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重点抓好“绿色”工程。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系,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生态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实现了“总体遏制,局部好转”的历史性转变,但生态环境的基础还比较薄弱,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任重道远。因此,呼和浩特坚持优先保护、积极治理、合理开发的原则,以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为依托,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提高了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实施天然林保护、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草)试点示范,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大青山林业生态治理、标准农田防护林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和种苗基础设施建设八大生态重点工程,完成公主府公园、成吉思汗公园、湿地公园、新华公园、游乐园和蒙古风情园等园林绿化工作,搞好道路绿化、公共绿地、河道防护林带和庭院绿化建设,不断增加建成区绿化面积,确保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
第四,以噪声控制为重点抓好“宁静”工程。噪声治理是群众非常关注的问题,也是市民投诉的热点,相关部门根据职责,加大检查治理的力度,严格对娱乐、建筑等重点行业,以及学校、医院、商务区、居住区等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噪声源管理与控制,消除噪声污染。加强监督检查,严格执行机动车禁鸣规定,增加城区车辆禁鸣路段,限制高噪声车辆进入市区的时间和路线,严格限制大吨位车辆进入市区,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干线噪声。积极开展安静居住小区创建活动,加大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对严重扰民、治理效果不明显的,坚决采取关停或搬迁措施,不断提高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
第五,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为重点抓好“整洁”工程。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高度重视城市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工作,市容市貌、人居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但与社会各方面的期望相比,与国家环保模范城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少差距,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呼和浩特市的市容环境明显改观。继续加强公厕、垃圾转运站等市政公共设施的建设,抓好环卫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彻底解决市区大街小巷、居民住宅区,特别是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出入城口、河道和铁路沿线垃圾乱倒、积存和随地便溺等问题,切实提高城市保洁水平;继续整治和规范户外广告,着力解决乱贴乱画以及流动摊贩、店外作业、占道经营等问题。要认真落实即将出台的撁徘叭鼣制度,严格管理,形成每个单位、每个市民都有义不容辞的环保责任的社会氛围,建立完善破坏城市整洁追究责任的机制;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坚持以“四清四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改路、改水、改灶、改厕)为重点,加强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促进村镇环境明显改善。
第六,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抓好“可持续”工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态,一种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体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和要求,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的必由之路。一是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不断扩大有机食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特色农产品等绿色农业生产,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切实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水平。二是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调整优化结构,对乳业、电子信息、电力、生物制药、冶金化工、机械等产业进行重点支持和培育,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同时要淘汰、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设备、工艺和技术,大力发展高科技、无污染、节能、降耗的技术产业,精心打造高产出、低投入、无污染的循环经济,促进污染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快形成循环经济占主导的循环经济型产业。三是在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发展中,按照城市功能区划的布局,在明确各个工业园区发展重点和方向的同时,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试点,重点做好:托电工业园区大唐托电高铝粉煤灰生产硅铝铁合金项目,华蒙金河、中润石药、金达威、中牧等药厂的集中污水处理厂污水和污泥的再利用项目,托电工业园区氧化塘、托电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项目,争取把托电工业园区建成呼和浩特市乃至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的亮点。
“创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聚全市之力,按照“创模”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结合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建设,全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突出重点,强力推进,进一步提升首府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