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中的少数民族民俗传播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兴媒体微信的崛起,使民俗文化突破了习有的人际传播,有了更为广阔的传播平台。一些热衷于民族文化的人们自发组织,创建了诸多公共微信平台或微信群,把民族历史文化和现行文化分门别类进行收集、整理、加工、制作,通过各种形式给以传播,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对族际间思想情感、文化知识的沟通、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乃至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微信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民俗传播的重要渠道。
  一、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微信平台概要
  内蒙古地区的微信公众平台和全国一样,近几年蜂拥而起,到目前已有500多家,内容涉及政务、媒体、生活、教育、金融、企业、旅游等各个领域。每个微信平台除主要发布与自身相关的政务或行业信息外,为满足地域人们的特殊关注、提供相关服务,在栏目的设置和栏目内容的拓展上都会或多或少地发布一些当地主体民族——蒙古族的民俗文化动态信息或知识推介,如各行政事业(包括媒体)单位的官方微信平台。而以民族、文化或旅游定位的微信平台,民俗资讯发布的频率相对要多一些,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像蒙古圈、蒙古丽人、蒙古文化、mongolia、风彩内蒙古等。
  由于微信管理制度的限定,内蒙古地区的微信公众平台或由党政事业单位设置,或由合法企业推出(以上为服务号),或由民间人士自发组织创建(以上为订阅号),其组织成员参差不齐,受限程度和制作水平不尽相同,传播重点各异,传播范围大小不一,运作的方式也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为用户提供信息资讯服务,帮助人们提高思想文化认识水平。
  二、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微信平台民俗传播特点分析
  1.以蒙古族为中心、多民族共享的群体传播。内蒙古地区蒙古族公共微信平台或微信群的民俗文化传播与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大体一致,其内容主要以本民族为主,兼有其他民族的少量成分;传播范围也主要流传于蒙古族或与蒙古族关系密切的少数民族民众当中,其他民族如当地汉族和外地少数民族亦有传播,但各自的动意和目的均有不同。蒙古族对自身民俗文化的传播,往往涉及到风俗习惯的方方面面,近乎竭尽能事、和盘托出,其目的和用意只有两个:对本民族来说,拓宽智库,加深印象,传承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为力;对外民族来说,传扬自我,加强外民族对本民族的了解和认知,以期平等和谐相处、共建精神家园。当地相邻少数民族传播蒙古族民俗,有推崇蒙古族或整个少数民族的情感成分,也有借民俗习惯和深层蕴含的接近,想对本民族的习俗内容和内涵进行辅助诠释的目的。而对于当地共居汉族来说,由于过多地接触和生活的紧密相联,传播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把自己曾想知晓而现在获悉的、与自身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推送到周边朋友圈,供大家分享。还有就是外地少数民族,他们是想了解蒙古族的欲望,也有同为少数民族这一弱势群体想让社会各阶层了解少数民族、重视少数民族的愿望。于是,蒙古族的民俗传播又有了各地各民族的传播人群。
  2.多以地区或部落为原点,呈阶梯式放射状扩散。金字塔阶梯式放射状扩散,是所有微信传播共有的特点,蒙古族民俗微信传播也不例外,只是这一特点更加明显。蒙古族微信由于信源发布平台较少,而且又常常是用蒙汉两种语言制做传送,所以收转人群少,脉络比较清晰。一般说来,原创都是以本地区、本部落为素材的,这与他们的熟知有关,也与他们的情感、愿望有关。他地区(或部落)的多为转发,民族整体的以上两种情况兼有。由于各地各部落的民俗大同小异,所以对本民族成员来说,传发哪个地区哪个部落的民俗都是自己民族的文化。这些微信平台或传播个体,往往是先将精心制作或经过搜集、加工、改造过的民俗信息发到自己的微信群或朋友圈,再由各个传播节点争相转发,一传十、十传百地扩散开来,整个传播线呈阶梯式放射状结构。
  3.以文字和图片比例为主,兼有部分视频。由于微信平台或个体的整体力量较弱,所以目前的蒙古族民俗微信传播还是多以文字配图片或图片配文字为主,兼有部分音频、视频。其中,文字配图片的微信是以文字为主要内容,叙述比较详细,并以相关图片或分插或集中给以辅助展现;图片配文字则主要是图片展示,兼配简单的文字说明,这类微信更注重图片的审美效果;音频视频微信有专业平台的制作,但更多的还是微信个人的现场直录、即时传送。
  4.以知识性为主,并伴有深层解读。民俗微信传播的主要目的是传递和推介地区民族文化,所以它更具知识性。这里有唯美的图片,再加简略的说明,以专题(如饮食——奶制品、肉食)或集纳式组图给人以直观性的感受,强化人们的认识,它对于粗略了解蒙古族民俗的人们来说,可以唤醒其记忆感受;图片加文字介绍,对于未接触蒙古族民俗又想知道大概情况的人们,可以得到简单的了解;还有一些微信,文字阐述较多,对蒙古族民俗的某些方面,比如饮食、居住、服饰、交通等进行方志式详述,可以为比较了解蒙古族民俗的人们进行深层地解读,甚至可以为民俗专业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保存资料。
  5.崇尚唯美,形式多样,两种文字分别传送。传播民俗的人们,总想把地方或民族最美的东西展示给受众。蒙古族微信制作者或传播者由于在民众中属于较少群体,所以这一意识表现得更为强烈。他们总是把自认为民族最美的民俗样式向受众进行推送,即使是一般的东西,也要附之以优美的充满激情的表述,而且形式尽量做到绚丽多彩、美轮美奂。与此同时,为满足蒙古语受众的需求,还将民俗用本民族母语——蒙古语言和文字进行传送;或在汉语微信中加入部分形式优美的蒙古语文,以展示其经典的文化符号;或用汉语描述,用蒙古语音视频表现,比如音乐、舞蹈等。
  三、蒙古族民俗微信传播的意义和作用
  1.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沟通和了解。微信的主要目的和功能就是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联络感情,从而达到成果共享、认识相近、思想统一、情感容洽。由于现实生活中事实上的地位不平等和人文环境的不平衡,少数民族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呼吁和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形象。而网络技术、现代传媒,尤其是自媒体的迅速崛起,为这一意愿提供了自由发声、相互交流的平台,而且还不受时空限制,于是,网站、微信就成为了他们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渠道。蒙古族尽管人数较多(除内蒙古以及边缘省区相对集中,还有的散居在全国各地),是一个开放且包容性很强的民族,人们了解得也较多,但她仍属于弱势群体,让人们全面了解、平等相待仍是他们共同的心愿。微信的出现,为蒙古族文化人宣扬自己(民族)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人们通过它把自己的民俗文化源源不断地传送到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微信群体,从而加深了相互间的了解,为族际间的跨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提升了蒙古族在他民族中的形象和地位。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优良的一面,也有其低劣落后的东西。人类总是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地改变自身,去劣存优,对于历史沉淀中的民俗文化也是如此。蒙古人通过微信内容的择选、扩散和渗透,不仅优化了自身民族的民俗文化——游牧文化,也向外界传送了本民族大量优秀的内容,从而不断改变和加深人们对于蒙古族的感知和认识,同时也大大强化了蒙古族在人们认识世界中的形象和地位,这从人们对蒙古族生产生活某些成分的借鉴学习、对蒙古人的尊重和相互传递蒙古族资讯微信中可以得到明显的印证。尽管由于历史、经济、社会、文化以及藉此形成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民族性格的不同,但通过微信等交流工具的沟通,人们不仅可以达到对蒙古族的了解、理解和认可,还可以自然形成对蒙古族的尊重、重视或平等相待。这种心理上的平等,要比名义上的平等更为弥珍。
  3.强化了蒙古族对自我的情感与记忆。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习以养成的生活生存方式和主要的表现特征,也是维系一个民族社会认同、生活认同、心理认同的重要纽带。蒙古族民俗是蒙古族族民在漫长的历史中,根据自身的生产生活特点,摸索、创制、实践、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它支撑和保障了蒙古族的生存与发展,因而在族民心里具有崇高的地位。蒙古族族民利用微信对民俗进行广泛传播,一方面宣泄了民族的自豪感,同时也强化了蒙古族对自我的了解、认识和记忆,促进了民族感情的凝聚和民族文化的认同,为蒙古族民俗文化的沿袭、维护和弘扬,乃至独成体系、丰富国家和世界文化宝库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4.促进了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传承。蒙古族民俗微信不仅有现实的图片或音视频展示、详尽的程序细节描述,还往往配有历史的脉络、深层的蕴意解读,这对于谙习民族习俗的人(比如蒙古族聚居区的牧民)来说,可以扩展视野、了解他地区的不同民俗情况;对自身民族民俗一知半解(比如生活在农区、城市)的蒙古人,可以得到全面地了解,甚至依样去做、去传袭或传扬;甚至非蒙古族成员也可以吸取精华,根据喜好、适宜引入自身生活。这种传播突破了必须身处实地进行人际传袭的局限,缩短了时空的跨越,为蒙古族民俗的传播提供了便捷,为蒙古族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和维存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条件。
  四、蒙古族民俗微信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建设性意见
  1.碎片化。碎片化是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的通病,而蒙古族微信平台由于整体力量的薄弱,所以更显零散。要使这一内容得到全面的强势传播,就得专开栏目,有计划地组织发布,从而形成民俗系列,系统地完整地不断地予以推出。
  2.多流于表层。由于制作力量薄弱,内容拾零且层次不齐,又多为转载,所以蒙古族民俗微信中的很多内容还只是陈列或展示,深层解读的还不多。要想在受众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还需要借助社会力量特别是专家、专业人员的力量,邀请有识人士撰写微文,将表层内容与深刻蕴含乃至形成历史原因结合起来,将图片、音像与文字结合起来,让微信更显厚重、更加耐读、认识也更深。
  3.制作工艺简单。就目前微信平台传送的蒙古族民俗微信来看,唯美的图片加上文字概述已经形成一定的气候,社会人们对蒙古族民俗的关注又为传播提供了广泛的受众基础。但仅靠原材料的魅力进行简单堆砌和加工还远远不能满足受众的欣赏和阅读需要,微信的加工、制作、包装还应该更加深层化、艺术化、可视化,用互联网的思维去加载、链接,在不失原貌的基础上,实现分层化、多样化推送。
  4.传播受限。蒙古族民俗,作为游牧、畜牧或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有着较为广泛的受众基础。本民族传看,邻居民族传看,远居他地的其他民族也传看,甚至国外对蒙古族或游牧文化感兴趣的也在传看,其转发率和浏览率仅次于该民族的艺术文化。而真正上心传看的还是蒙古族受众,能够对蒙古族民俗作出准确深度解说的是生活或曾经生活在牧区的蒙古族民众。但由于熟悉并且能够用文图表述的蒙古族文化人多操持母语蒙古语创作,所以民俗文化的传播受到一定的影响,而且用蒙古语微信的传播范围毕竟有限。要想让更多的人关注和知晓,就得需要双语人才付出更多的劳动,将蒙古语言文字译成汉语或其他语言,这样才能达到更广泛、更有效的传播。
  5.经营尚需改进。从蒙古族微信概述中我们知道,蒙古族微信平台多建立在党政机关、大众媒体或文化企业之中。因管理制度、人员力量、专业化程度、技术条件以及资金运作所限,群众自发性的众筹微信群或平台相对较少,所以单向式的线性传播占主导,交互性较弱,社会普遍参与程度不高,再加上平台组织制作能力、作品来源狭窄,其生成内容、制作形式、传输渠道、受众群体非常有限。所以,蒙古族微信平台的维持和发展还得依靠民族政策的倾斜,争取政府人财物力量或企业支助力量,广泛吸纳社会有识之士、专业人才加盟。同时要赋予积极热情,不断提高自身水平,对民族事业作出积极的努力和贡献。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编辑:邰山虎
其他文献
媒体融合从本质上讲是媒体增加新闻信息平台的数量,以使新闻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的一种方式。媒介平台数量的增加,必然对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國内媒体在积极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同时,也在媒体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方面积极创新,以适应媒体融合发展的要求,提升舆论话语能力。  一、组织机构的创新:内部的市场化  媒体融合发展所要求的是新闻资源的最优配置,在舆论传播还是媒介运营中要形成1+1大于2的优势。
期刊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媒体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包头广播电视台《法制第一线》栏目,以“站在鹿城法制报道最前沿,打造鹿城最具影响力法制广播”为宗旨,多视角、多层面报道解读法制事件、传播法制精神、促进司法建设、加速社会和谐,其舆论监督范围涉及包头市各级执法部门。当来自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信息因缺乏相应的核实和甄别,让人真假难辨时,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因其公信力、权威性和专业性,令公众更加期待。那么,
期刊
【内容提要】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当前时政新闻报道中所表现的问题,探讨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时政新闻 问题探讨 路径选择  时政新闻,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新闻媒体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
期刊
【内容提要】在新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业态、舆论环境已经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报纸文字检查工作亟须转型和升级。传统校对必须向审校转变,即:校正报纸内容的差错从细节之处入手,着眼解决文字和版面上的技术性问题,并以此为起点进行延伸,针对具体内容进行把握,阻止重大差错的出现。  【关键词】舆论环境审校细节  一、舆论环境发生巨变,校对必须转型为审校  校对,其本義指的是按原稿核对抄件或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以《广西日报》2007年至2016年10年间“三月三”期间少数民族新闻报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的基本特征和内容特征两大方面进行统计分析,从地方党报逐渐重视的少数民族传统节庆新闻报道中指出《广西日报》“三月三”报道在少数民族形象建构方面呈现出较为稳定且逐渐多样化的少数民族角色等特征。  【关键词】传统民族节庆少数民族形象“三月三”《广西日报》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期刊
【内容提要】报刊版面的设计直接关系到报刊宣传的效果。少数民族区域生活多元化融合的特点,使读者对色彩搭配更加敏感、挑剔。因此,民族地区报纸版面的色调灵活、内容新颖、排版美观可以极大地引导读者的阅读兴趣,达到报刊宣传的目的。相反,若版面平淡、俗气、缺乏地域性特点就很难吸引读者,甚至影响新闻宣传的真正效果。  【关键词】民族地区 版面 设计  蒙文报刊作为党报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服务于广大牧区读者,
期刊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西北民族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社交媒体的调查,分析社交媒体舆论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进而解读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交媒体舆论的认知和舆论意识。  【关键词】 西北民族大学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少数民族大学生 社交媒体 舆论引导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交媒体舆论的关注  2015年5月20日至6月1日、9月20日至9月27日,本课题组成员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西北
期刊
【内容提要】在移动智能终端和互联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区域形象的传播和呈现变得更加快捷和高效。过去几年,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聚集区,曾连续8年蝉联GDP增速全国第一,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有目共睹。本文拟就对大公报内蒙古频道中关于内蒙古地区的新闻报道做简单梳理,分析网络媒体中的内蒙古区域形象的呈现图景。  【关键词】网络媒体 内蒙古 区域形象  区域形象作为包含着一个
期刊
【内容提要】 民生新闻是以普通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的视角,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通过受众所提出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入手,并推动问题的解决,从而更好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进而体现出社会主义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本文以内蒙古电视台《百姓热线》为例,从节目选题的普遍性和典型性,节目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节目主持人的平民性和品牌性几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打造精品民生新闻栏目。  【关键
期刊
【内容提要】现代信息社会中,受众处于三种现实环境之中——客观现实、主观现实以及“镜头式现实”,其中更为普遍的是大众传媒构建的“镜头式现实”。大众传媒构建现实的理论渊源是柏拉图的“火焰囚徒”和李普曼的“拟态环境”;大众传媒特有的构建手段以及其作用机制分别是“把关人”和“议程设置”作用机制;从经济政治等宏观层面来浅析“镜头式现实”。  【关键词】“镜头式”现实“掌镜人”“把关人”议程设置“观镜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