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是新闻工作者所要探索和研究的课题。本文针对当前时政新闻报道中所表现的问题,探讨做好时政新闻报道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时政新闻 问题探讨 路径选择
时政新闻,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新闻媒体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而作为地方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基本集中在本地区党和政府领导人参与的会议、会见以及参与的重大活动,例如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经济工作会议等等。显然,在这其中,绝大部分时政新闻都是会议新闻。
一些重大的决定部署必须经由会议通过、发布,因此,会议新闻就成了电视时政新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观众们也需要从时政新闻报道中了解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当前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等内容。那么,怎样才能打破时政新闻报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报道模式,让观众喜欢看、想要看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记者要从大局出发,有纵览全局的意识,善于从常规性的会议报道中梳理出重点内容,并从会场内外捕捉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新闻焦点、热点话题,为广大观众传递有价值的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做好时政新闻报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全局意识 举重若轻
对于大型的、重要的会议报道,如人代会、党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等等,首先要从大局出发,把握全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握好政治方向,在写稿子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以每年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为例,经济工作会议通常是总结内蒙古自治区上一年度经济工作的情况,并对下一年度工作进行部署。在会议召开之前,记者就应当对会议报道提前策划:会议前夕报道什么内容,会议召开过程中需要报道什么内容,提前为会议的召开热身,烘托气氛。在会议期间,除了对会议本身进行报道外,还可以针对本地区党委、政府提出的经济工作方向等问题,进行详细采访报道。组合式的报道能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其次,要善于思考,跳出会议去思考。这样才容易让时政新闻报道有特色、有亮点,不雷同。比如对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报道,在会议召开前,参与会议报道的编辑记者对整个会议报道进行了周密的前期策划,除了对会议程序进行报道外,还策划了《数说五年·民生答卷》《两会我关注》《见证履职》等板块,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普通老百姓,全面反映这一次两会的内容。
二、善于从常规性报道中梳理出重点
首先是要灵活,不管是什么样的会议,基本上都是一个部门、行业或当地某个重要机构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内容比较多。如果只是简单地报道某个部门在什么时间召开什么会议,什么人参加,将这些细枝末节进行一二三的排列报道,观众从画面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参加会议的人,或者发言的人,基本没有什么深刻内涵和亮点,这样的新闻恐怕没有人会喜欢看的。针对这样的会议,我们就应该对会议材料进行分析、梳理,从中找到新鲜的、有报道意义的信息,从单纯的会议报道中跳出来,不报道会议,而是从会议中找新闻点进行报道。再比如,每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都要召开全系统工作会议,会上一般是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当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这个时候,新闻记者就不应该单纯去报道会议本身,而是应该把老百姓关注的这一年要干什么、投资多少、修什么路报道出来,让百姓知晓今后的出行会有哪些改善,这样的新闻才是人人希望看到的,也是人们想看、爱看的。其次是要注意细节,随时随地捕捉信息。参加会议时,主办方一般会给记者准备发言材料,这些材料大多是官方的,比较抽象。而往往是会议中的即兴发言,蕴藏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记者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材料里,应该多倾听会上的发言,从中挖掘新鲜的新闻线索。
三、兼顾会议召开的环境与背景
每次会议的召开都有特定背景、条件、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新闻记者在采访和报道中必须要关注的内容。尤其是电视新闻节目,更应该关注和挖掘会议以外的画面。比如某某次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议题有哪些,甚至会议召开之后的一些反响以及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等等,都是可以深入挖掘和研究的。从这些细小的点发散出去,就有可能发现一些与会议紧密相关并能引起观众注意的新鲜话题,增加会议报道的吸引力。
四、捕捉会场内外的新闻焦点
事实上,一个重大会议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也就是说在一次会议上除了常规的报道内容,还可以挖掘到很多值得报道的焦点内容。这需要记者细心去捕捉:一是对有特殊人物、焦点人物参加的会议,我们可以从会议报道的角度出发,对这些特殊人物、焦点人物做相关采访。比如每年的“五一”劳动奖和“五四”青年奖表彰大会,电视新闻记者就应该在对表彰会进行报道的同时,追踪报道那些在各行各业有突出贡献并且获得表彰的人物,捕捉他们身上异于常人的发光点。在会议报道中,穿插一些人物故事、人物专访,既能活跃氛围,又可以增加节目的吸引力。二是在每一次会议上,都会有新变化,会出现新的部署、安排,并且会解决一些新问题。会议的亮点不在于会议的形式,而在于这些新的内容、变化、决策和新安排上。这些会议本身可能并没有什么报道价值,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但是会上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变化很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电视新闻记者完全可以从这些新变化出发,寻找新线索和新方式,对会议进行有突破性的报道,避免年年开会无新意的困局。三是电视新闻记者在对会议进行报道时,会外还得下功夫,要从会外捕捉会议花絮、会场外小故事。这些小花絮、小故事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对会议本身可以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让原本紧张的会议报道得到有效放松,增强感染力。最后,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利用各种报道手段,将会议进行过程中和会前会后的一些报道进行有效整合。因为电视新闻的画面可以用多种方式打造和整合,整合后的画面既可以包括会议现场的画面,也可以包括会议的准备工作,甚至一些会议资料的画面,还可以包括会议结束后的补充画面,全方位多角度对会议新闻进行再加工和二次挖掘。
在时政报道过程中,会议新闻已经成为时政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会议新闻报道,是每一位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思考和掌握的。如果每一次的会议新闻采访报道,电视新闻记者都能够做到会前精心准备,会中深入挖掘,会后全方面思考、整合,那么,每播发一条会议报道都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都会是一部好作品。
参考文献:
[1]王晨辉.创新时政新闻报道初探[J].中国地市报人,2014.2.
[2]米永平.浅析电视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创新与发展[J].传播与版权,2013.12.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编辑:赵萱瑞
【关键词】时政新闻 问题探讨 路径选择
时政新闻,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新闻媒体对国家政治生活中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时政新闻的主要内容为政党、社会集团、社会势力在处理国家生活和国际关系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活动。而作为地方媒体,时政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基本集中在本地区党和政府领导人参与的会议、会见以及参与的重大活动,例如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经济工作会议等等。显然,在这其中,绝大部分时政新闻都是会议新闻。
一些重大的决定部署必须经由会议通过、发布,因此,会议新闻就成了电视时政新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地方电视新闻节目的观众们也需要从时政新闻报道中了解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当前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等内容。那么,怎样才能打破时政新闻报道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报道模式,让观众喜欢看、想要看呢?笔者以为,关键在于记者要从大局出发,有纵览全局的意识,善于从常规性的会议报道中梳理出重点内容,并从会场内外捕捉老百姓最为关注的新闻焦点、热点话题,为广大观众传递有价值的本土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做好时政新闻报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要有全局意识 举重若轻
对于大型的、重要的会议报道,如人代会、党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等等,首先要从大局出发,把握全局。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把握好政治方向,在写稿子的时候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以每年召开的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为例,经济工作会议通常是总结内蒙古自治区上一年度经济工作的情况,并对下一年度工作进行部署。在会议召开之前,记者就应当对会议报道提前策划:会议前夕报道什么内容,会议召开过程中需要报道什么内容,提前为会议的召开热身,烘托气氛。在会议期间,除了对会议本身进行报道外,还可以针对本地区党委、政府提出的经济工作方向等问题,进行详细采访报道。组合式的报道能让观众更进一步了解党委、政府的工作方向和重点。其次,要善于思考,跳出会议去思考。这样才容易让时政新闻报道有特色、有亮点,不雷同。比如对2013年内蒙古自治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报道,在会议召开前,参与会议报道的编辑记者对整个会议报道进行了周密的前期策划,除了对会议程序进行报道外,还策划了《数说五年·民生答卷》《两会我关注》《见证履职》等板块,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普通老百姓,全面反映这一次两会的内容。
二、善于从常规性报道中梳理出重点
首先是要灵活,不管是什么样的会议,基本上都是一个部门、行业或当地某个重要机构一段时间内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的工作安排,内容比较多。如果只是简单地报道某个部门在什么时间召开什么会议,什么人参加,将这些细枝末节进行一二三的排列报道,观众从画面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参加会议的人,或者发言的人,基本没有什么深刻内涵和亮点,这样的新闻恐怕没有人会喜欢看的。针对这样的会议,我们就应该对会议材料进行分析、梳理,从中找到新鲜的、有报道意义的信息,从单纯的会议报道中跳出来,不报道会议,而是从会议中找新闻点进行报道。再比如,每年年初,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都要召开全系统工作会议,会上一般是对上一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当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这个时候,新闻记者就不应该单纯去报道会议本身,而是应该把老百姓关注的这一年要干什么、投资多少、修什么路报道出来,让百姓知晓今后的出行会有哪些改善,这样的新闻才是人人希望看到的,也是人们想看、爱看的。其次是要注意细节,随时随地捕捉信息。参加会议时,主办方一般会给记者准备发言材料,这些材料大多是官方的,比较抽象。而往往是会议中的即兴发言,蕴藏着有价值的信息。因此,记者不能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材料里,应该多倾听会上的发言,从中挖掘新鲜的新闻线索。
三、兼顾会议召开的环境与背景
每次会议的召开都有特定背景、条件、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也是新闻记者在采访和报道中必须要关注的内容。尤其是电视新闻节目,更应该关注和挖掘会议以外的画面。比如某某次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议题有哪些,甚至会议召开之后的一些反响以及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等等,都是可以深入挖掘和研究的。从这些细小的点发散出去,就有可能发现一些与会议紧密相关并能引起观众注意的新鲜话题,增加会议报道的吸引力。
四、捕捉会场内外的新闻焦点
事实上,一个重大会议本身就包含着许多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也就是说在一次会议上除了常规的报道内容,还可以挖掘到很多值得报道的焦点内容。这需要记者细心去捕捉:一是对有特殊人物、焦点人物参加的会议,我们可以从会议报道的角度出发,对这些特殊人物、焦点人物做相关采访。比如每年的“五一”劳动奖和“五四”青年奖表彰大会,电视新闻记者就应该在对表彰会进行报道的同时,追踪报道那些在各行各业有突出贡献并且获得表彰的人物,捕捉他们身上异于常人的发光点。在会议报道中,穿插一些人物故事、人物专访,既能活跃氛围,又可以增加节目的吸引力。二是在每一次会议上,都会有新变化,会出现新的部署、安排,并且会解决一些新问题。会议的亮点不在于会议的形式,而在于这些新的内容、变化、决策和新安排上。这些会议本身可能并没有什么报道价值,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但是会上提出的一些新观点、新变化很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电视新闻记者完全可以从这些新变化出发,寻找新线索和新方式,对会议进行有突破性的报道,避免年年开会无新意的困局。三是电视新闻记者在对会议进行报道时,会外还得下功夫,要从会外捕捉会议花絮、会场外小故事。这些小花絮、小故事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对会议本身可以起到一个辅助作用,让原本紧张的会议报道得到有效放松,增强感染力。最后,电视新闻记者还要利用各种报道手段,将会议进行过程中和会前会后的一些报道进行有效整合。因为电视新闻的画面可以用多种方式打造和整合,整合后的画面既可以包括会议现场的画面,也可以包括会议的准备工作,甚至一些会议资料的画面,还可以包括会议结束后的补充画面,全方位多角度对会议新闻进行再加工和二次挖掘。
在时政报道过程中,会议新闻已经成为时政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会议新闻报道,是每一位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思考和掌握的。如果每一次的会议新闻采访报道,电视新闻记者都能够做到会前精心准备,会中深入挖掘,会后全方面思考、整合,那么,每播发一条会议报道都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都会是一部好作品。
参考文献:
[1]王晨辉.创新时政新闻报道初探[J].中国地市报人,2014.2.
[2]米永平.浅析电视新闻记者采编工作创新与发展[J].传播与版权,2013.12.
(作者单位: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编辑:赵萱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