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一项事业,是事业就需要奉献,因此教师是奉献者。所谓奉献,是指一个人为了维护整体利益和他人的利益,而甘愿舍弃和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的高尚品质和高贵精神。奉献就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胸怀坦荡,忘我工作,无畏路途风浪大,总是朝着一个目标前进。有了这种献身精神的教师,就不会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会贪图他人、集体和社会的钱物,具有战胜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力和大无畏精神。
一、奉献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
教师为什么需要乐于奉献,具有奉献精神呢?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规定的。从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来说,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从小处说,它为教师的生存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从大处说,教师的工作又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生存,还关系到孩子的前途、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这种和孩子、国家乃至于和人类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业,如果没有奉献精神做保证,是很难从事与完成的。从教师教育的对象来说,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程是最为艰巨的。因为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教育教学就是一种与生命的沟通,而与生命的沟通就需要教师时时刻刻的恭谨,需要抛弃一切杂念和私欲,保证心灵的纯净与无私。从这一角度说,也需要教师的奉献。从教师工作的时空性来说,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假日、节日之闲;教师从教的地域与空间广阔,不论是高山平地、海岛边疆,不论多么偏僻、多么艰苦,也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只要有学生的地方,那里就需要教师,只要学生需要,教师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教师要讲授好一门或数门学科的课程,必须付出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因此,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提高认识,勇于奉献
教师奉献精神的形成,首先源于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地位与待遇、个人与集体、痛苦与欢乐、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的正确认识与处理。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所谓人生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于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有意义,人怎样去生活才值得的一种根本看法,是评价自我和他人人生目标和社会行为特有的基本价值标准和尺度。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支配和制约的,在教师劳动中,教师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一切教育行为的总方向,是教师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一个教师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于自己职业劳动和整个人生影响巨大。
当然,离开了教育事业的价值,也就没有了教师的价值。只有教育事业的价值提高了,教师的价值才能提高。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使自身的价值在培养的人才中得以延续,这就是教师的最大价值所在。
(二)教师要正确认识地位和待遇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往今来,有不少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对教师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主张给教师以崇高社会地位,倡导社会应尊重教师。中外历史上处于上升或进步阶段的统治阶级或有作为的政治家,一般都很尊重教师。荀子就曾说:“国家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当前,党和国家充分肯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计大力提高教师的地位。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同时,在《教育法》、《教师法》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也都规定了教师的收入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
对此,教师应该有清醒地认识。一方面要看到,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已经在着手解决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尊师重教风气的不断形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将不断提高。
(三)教师要正确处理索取与奉献的关系
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呢?我们认为奉献是义务,索取是权利,教师的劳动应体现劳与酬的对应关系。
当然,教师在讲权利的同时,应该先尽义务;在讲索取的同时,首先必须讲奉献。正如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类如果没有生产活动,就不会积累社会财富,也无所谓分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要靠各行各业的全体劳动者自己创造出来。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享受。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才能从社会中获取应有的报酬,正当的、合理的要求才能得到满足。没有“奉献”,也就没有“索取”。
教师的价值观决定着教师能否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一个教师能否正确看待“奉献”的义务与“索取”的权利,是与教师本身的人的价值观有关联的。需要指出的是:当今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观对教师造成了冲击,引发了教师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中的不同的道德选择。在许多不平而无奈的现实面前,教师心理上同样会出现困惑,甚至失去平衡,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的功利主义产生了矛盾。但我们相信,在良性的社会机制的引导下,在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中,这个问题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此外,教师要形成奉献精神,还要正确认识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苦与乐的关系,以集体利益为重,在琐碎而繁重的日常工作中寻找乐趣。惟其如此,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一、奉献是教师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
教师为什么需要乐于奉献,具有奉献精神呢?这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所规定的。从教师职业的重要性来说,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从小处说,它为教师的生存提供了有效的保证;从大处说,教师的工作又不单单是为了自己生存,还关系到孩子的前途、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这种和孩子、国家乃至于和人类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业,如果没有奉献精神做保证,是很难从事与完成的。从教师教育的对象来说,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的工程是最为艰巨的。因为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教育教学就是一种与生命的沟通,而与生命的沟通就需要教师时时刻刻的恭谨,需要抛弃一切杂念和私欲,保证心灵的纯净与无私。从这一角度说,也需要教师的奉献。从教师工作的时空性来说,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没有白天、黑夜之分,没有假日、节日之闲;教师从教的地域与空间广阔,不论是高山平地、海岛边疆,不论多么偏僻、多么艰苦,也不论是课堂,还是课后,只要有学生的地方,那里就需要教师,只要学生需要,教师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服务;教师要讲授好一门或数门学科的课程,必须付出全部的聪明才智和大量的时间、精力和心血。因此,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提高认识,勇于奉献
教师奉献精神的形成,首先源于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地位与待遇、个人与集体、痛苦与欢乐、奉献与索取的关系的正确认识与处理。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所谓人生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于人怎样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才有意义,人怎样去生活才值得的一种根本看法,是评价自我和他人人生目标和社会行为特有的基本价值标准和尺度。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受自己的价值观念支配和制约的,在教师劳动中,教师的价值观,决定着他一切教育行为的总方向,是教师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一个教师确立什么样的价值观,对于自己职业劳动和整个人生影响巨大。
当然,离开了教育事业的价值,也就没有了教师的价值。只有教育事业的价值提高了,教师的价值才能提高。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取得什么。”教师在教育事业中,“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使自身的价值在培养的人才中得以延续,这就是教师的最大价值所在。
(二)教师要正确认识地位和待遇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古往今来,有不少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对教师工作给予了很高评价,主张给教师以崇高社会地位,倡导社会应尊重教师。中外历史上处于上升或进步阶段的统治阶级或有作为的政治家,一般都很尊重教师。荀子就曾说:“国家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
当前,党和国家充分肯定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千方百计大力提高教师的地位。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特别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依法保障教师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教师的待遇,完善教师医疗、养老、住房等社会保障。同时,在《教育法》、《教师法》和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也都规定了教师的收入水平不得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
对此,教师应该有清醒地认识。一方面要看到,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家已经在着手解决教师社会地位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尊师重教风气的不断形成,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将不断提高。
(三)教师要正确处理索取与奉献的关系
教师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奉献和索取的关系呢?我们认为奉献是义务,索取是权利,教师的劳动应体现劳与酬的对应关系。
当然,教师在讲权利的同时,应该先尽义务;在讲索取的同时,首先必须讲奉献。正如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人类如果没有生产活动,就不会积累社会财富,也无所谓分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品,要靠各行各业的全体劳动者自己创造出来。没有创造,也就没有享受。教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才能从社会中获取应有的报酬,正当的、合理的要求才能得到满足。没有“奉献”,也就没有“索取”。
教师的价值观决定着教师能否正确处理贡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一个教师能否正确看待“奉献”的义务与“索取”的权利,是与教师本身的人的价值观有关联的。需要指出的是:当今社会日益多元化的价值观对教师造成了冲击,引发了教师在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中的不同的道德选择。在许多不平而无奈的现实面前,教师心理上同样会出现困惑,甚至失去平衡,崇高的历史责任感与现实的功利主义产生了矛盾。但我们相信,在良性的社会机制的引导下,在方兴未艾的教育改革中,这个问题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此外,教师要形成奉献精神,还要正确认识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苦与乐的关系,以集体利益为重,在琐碎而繁重的日常工作中寻找乐趣。惟其如此,才能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也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