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适应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脑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 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59-01
前几日,有人问我:“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我思索良久,也未能给出个满意的答案。“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专业实训课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几乎每节课我都在用,而且还写过这方面的论文,但真要从理论上说清楚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我还真的说不清楚。亡羊补牢为之不晚,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范例)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为主线,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经过独立的思考与教师的点拨后,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这一唯一的角色定位,因为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从而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在真情实景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教学目标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中,在学生能够独立学习或相互帮助的情况下,在师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还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资源,并组织学生活动并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只是完成了相应的任务,而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这也绝不等于是“任务驱动”。任务要紧密联系到学生的技能点和相应的知识点,不能简单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层面上,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的学习是有悖于教学目标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适应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脑的意识和能力。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以下几点:
1.任务要能吸引住学生,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收到好的预期教学效果,布置的教学任务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设计的任务也是开放的,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新空间,让学生能有自主创新,自由发挥其想象力,以展示其个性,从而对整个课程保持相对持久的热情,而不是仅对某次课有三分钟的热血。任务的内容要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当他们觉得这个技能对今后的就业有帮助的时候,就会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就要利用学生这种特性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任务设计的层次性较强。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能力有所差异,所以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我将同一任务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完成层次,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让学生体验到学生的乐趣及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从而一步步的提高。
3.任务设计要体现真实性与合理性。设计任务时不能单纯的考虑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应该使教学任务符合客观实际、科学合理,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作为教师要提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又要符合教学环境,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使学生有想要学的欲望。
任务完成后的展示、点拨与评析。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分析,从而得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进而能够按照时间规定完成任务。在此时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做以分析,给出点评。我觉得先让学生对其他的同学做以点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较好。然后让作品的主人对作品的创意思路加以陈述,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做出优缺点的点评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创作思路上的互动,同时也能在点评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实用性,不仅要求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本学科的内容更新换代很快,极富创造性、时代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寻找适合这一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使用中能够有效构建教学情境,有助于学习环境的构建,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疏吕.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国科学教育.
[2]许晓东.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重庆工学院学报.
[关键词]任务驱动 教学法 以学生为主体 任务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59-01
前几日,有人问我:“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我思索良久,也未能给出个满意的答案。“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专业实训课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几乎每节课我都在用,而且还写过这方面的论文,但真要从理论上说清楚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我还真的说不清楚。亡羊补牢为之不晚,下面我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教师以任务(范例)引路,学生边学边练,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在实施“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完成某个具体的“任务”为主线,将教学内容隐含在每一个具体的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在经过独立的思考与教师的点拨后,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法改变了教师是知识传授者这一唯一的角色定位,因为给予了学生充分的自由,从而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这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在真情实景的任务驱动下,在探究教学目标以及完成任务的情况中,在学生能够独立学习或相互帮助的情况下,在师生共同讨论,共同研究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动手动脑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的精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还要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资源,并组织学生活动并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最终的教学效果,如果学生只是完成了相应的任务,而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这也绝不等于是“任务驱动”。任务要紧密联系到学生的技能点和相应的知识点,不能简单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层面上,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的学习是有悖于教学目标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适应学生学习的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脑的意识和能力。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以下几点:
1.任务要能吸引住学生,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为了收到好的预期教学效果,布置的教学任务要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同时,设计的任务也是开放的,给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新空间,让学生能有自主创新,自由发挥其想象力,以展示其个性,从而对整个课程保持相对持久的热情,而不是仅对某次课有三分钟的热血。任务的内容要使学生感觉到学有所用,当他们觉得这个技能对今后的就业有帮助的时候,就会激发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就要利用学生这种特性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任务设计的层次性较强。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及认知能力有所差异,所以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要我将同一任务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完成层次,进行因材施教,让学生在每次学习中都能有所收获,让学生体验到学生的乐趣及获得成功的喜悦感,使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从而一步步的提高。
3.任务设计要体现真实性与合理性。设计任务时不能单纯的考虑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应该使教学任务符合客观实际、科学合理,让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总之,作为教师要提出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同时又要符合教学环境,能够起到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作用,使学生有想要学的欲望。
任务完成后的展示、点拨与评析。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任务有一定的分析,从而得到一定的学习效果,形成自己的学习思维,进而能够按照时间规定完成任务。在此时作为教师要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做以分析,给出点评。我觉得先让学生对其他的同学做以点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比较好。然后让作品的主人对作品的创意思路加以陈述,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做出优缺点的点评补充。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创作思路上的互动,同时也能在点评中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高,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
职业学校的培养对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内容具有鲜明的实用性,不仅要求学生学好理论知识,更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本学科的内容更新换代很快,极富创造性、时代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寻找适合这一特点的方法进行教学。笔者认为“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在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使用中能够有效构建教学情境,有助于学习环境的构建,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疏吕.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中国科学教育.
[2]许晓东.基于建构主义的计算机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重庆工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