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分析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angna98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創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对思维要求较高的科目,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一、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养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对陈旧的教学理念加以创新与变革,采取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创设创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要有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这是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与交流的保障。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创设课堂环境放在首位,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领导者,而不单单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与评判者。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变化,理解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思维上的困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给予帮助,创设轻松、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从教学手段来讲,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单单依靠教师的板书是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教学的,学生很难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知识的理解也仅仅是在肤浅的表面上,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组图软件的实施,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的说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疑问是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自己内心的疑问说出来,即使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比较幼稚甚至是有错误的,教师也不要去嘲笑与批评,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一个事物感兴趣,他们才会有探究欲望,才会不断思考,从而提升创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与荣誉感,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数学知识的规律、定理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高度的热情。
  2.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明确目标与任务,让他们在具体的任务下进行思考与交流。教师要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确保学生的观察具有针对性。二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知识一般来说是主体接受他人传授的过程,想象力却是主体自身具备的一种能力,想象能力不受他人、空间、时间的限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三是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与其发散思维能力之间有重要的联系。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题多解练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与保障。
  创新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琳.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J]. 考试周刊,2010(17):43-45.
  [2]王剑.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方略组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3):67-69.
  [3]孙玉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106-107.
  [4]唐万敏.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9):78-79.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从校园文化、德育教育及教师素养等方面入手,结合新时代对教育教学的新要求,阐述了科学管理积极提升办学品位的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时代;学校;科学管理;办学品位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校需要将科学管理落实到位,积极提升办学品位,从而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  一、建设校园文化  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教育出现了不平衡、不充分及不协调的特征,要改变这
期刊
摘 要: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教师在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效果。教师只有分析这些问题,找出相应措施,才能增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翻译能力  一、学生翻译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大纲对学生翻译能力的要求较低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对翻译教学虽然有明确的量化规定,对学
期刊
摘 要:本文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实际情况,设计并分析了针对学生、教师的调查问卷,并且进行了家访,从中详细了解了目前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的实际质量。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质量;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讲,课堂教学质量尤为关键。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主动学习的意识较差,如果教师无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无法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及自身素养,就容易导致
期刊
摘 要: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本文简要分析了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对象的现状,明确了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职业技术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并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这一教学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单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方法。多年的教学探索证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职业技术教
期刊
摘要:本文从着力培养青年教师、开展多彩的活动、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就提高中职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进行探析,以资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生;人文素养;青年教师;活动;评价  由于受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职学生的人文素养普遍较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有些中职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不强。部分中职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缺乏爱岗敬业和团结合作精神,工作表现不佳。如何提升学生
期刊
摘 要:转化后进生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目前初中物理后进生存在的问题,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转化策略是实施素质教育和贯彻新课标精神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初中物理;后进生;转化策略  后进生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题,由于物理学科难度大及学生自身的原因,这一问题一直是阻碍物理教学整体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行和素质教育的纵深推进,在目前的初中物理
期刊
摘 要:初中生物与环境实践活动是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重要内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生物与环境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与环境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初中生物与环境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对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中生物与环境实践活动校本课程的开发  1. 课
期刊
摘 要:自主学习模式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模式,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显著。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自主学习模式,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网络,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构建自主学习模式的重要作用和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旨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模式;课堂效率  新课改要求将学生的发展放在
期刊
摘 要:农村初中数学教师队伍老化,学生主体弱化,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法指导缺失。农村学校要通过援培结合方式,优化教师队伍建设;转变思想理念,科学定位师生角色;要与时俱进,探索多元教学方法;渗透方法,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农村;初中;数学  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正对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产生深刻影响。初中数学教师只有不断加强教学思考,审视初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才能将农村初中数学
期刊
摘 要:“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对高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影响“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了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专业发展  高等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国家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水平的高低。“双师型”教师作为高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的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