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創新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作为重中之重。本文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探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对思维要求较高的科目,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一、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养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对陈旧的教学理念加以创新与变革,采取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创设创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要有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这是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与交流的保障。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创设课堂环境放在首位,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领导者,而不单单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与评判者。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变化,理解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思维上的困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给予帮助,创设轻松、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从教学手段来讲,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单单依靠教师的板书是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教学的,学生很难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知识的理解也仅仅是在肤浅的表面上,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组图软件的实施,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的说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疑问是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自己内心的疑问说出来,即使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比较幼稚甚至是有错误的,教师也不要去嘲笑与批评,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一个事物感兴趣,他们才会有探究欲望,才会不断思考,从而提升创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与荣誉感,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数学知识的规律、定理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高度的热情。
2.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明确目标与任务,让他们在具体的任务下进行思考与交流。教师要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确保学生的观察具有针对性。二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知识一般来说是主体接受他人传授的过程,想象力却是主体自身具备的一种能力,想象能力不受他人、空间、时间的限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三是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与其发散思维能力之间有重要的联系。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题多解练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与保障。
创新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琳.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J]. 考试周刊,2010(17):43-45.
[2]王剑.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方略组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3):67-69.
[3]孙玉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106-107.
[4]唐万敏.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9):78-79.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对思维要求较高的科目,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数学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一、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养成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要对陈旧的教学理念加以创新与变革,采取全新的、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用创新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
1.创设创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要有开放性、互动性、多元性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氛围,这是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与交流的保障。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创设课堂环境放在首位,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转变自身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领导者,而不单单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者与评判者。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关心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变化,理解学生在学习时遇到的思维上的困难,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耐心给予帮助,创设轻松、自由、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从教学手段来讲,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单单依靠教师的板书是没有办法进行有效教学的,学生很难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对知识的理解也仅仅是在肤浅的表面上,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和组图软件的实施,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的说明,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质疑。疑问是学习的动力,是创新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自己内心的疑问说出来,即使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比较幼稚甚至是有错误的,教师也不要去嘲笑与批评,要宽容地对待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
二、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出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对一个事物感兴趣,他们才会有探究欲望,才会不断思考,从而提升创造能力。同时,教师还要使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感与荣誉感,引导学生学会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求数学知识的规律、定理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鼓励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就感,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高度的热情。
2.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为学生明确目标与任务,让他们在具体的任务下进行思考与交流。教师要在学生的观察过程中及时给予指导,确保学生的观察具有针对性。二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为重要,知识一般来说是主体接受他人传授的过程,想象力却是主体自身具备的一种能力,想象能力不受他人、空间、时间的限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更多的时间与空间。三是要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与其发散思维能力之间有重要的联系。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题多解练习,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不断提升,为学生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与保障。
创新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注重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之,数学教学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与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琳.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设置[J]. 考试周刊,2010(17):43-45.
[2]王剑.高中数学“自主学习”方略组合[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3):67-69.
[3]孙玉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0):106-107.
[4]唐万敏.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0(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