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对启发和推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和加深理解知识,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较好地达成三维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经验,谈谈我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1.提问要有层次性
问题犹如山峰,坡度太陡,无法攀登;坡度太缓,也会使人丧失攀登的兴趣。提问应设置合理的坡度,这既是考虑学生思维的特点,也是为了贯彻素质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高度。如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走科教兴国之路》,在学生阅读有关数据与资料后,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我国是否是科技强国呢?如何看待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②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是什么?③我国该如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④是否只要有了经费的保障与法律的规定,我国目标就能实现?还需要依靠什么?人才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几个问题,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个问题,所有的同学都能回答;第二个问题,要从材料中归纳出,这需要一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可回答;第三、四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让同学们展开小组讨论,然后推选一名同学总结发言,这就需要集体的智慧。大家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教育。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提问,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落实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把握评价的主导性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赏识”在课堂评价中处在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评价要能准确简练、自然真诚,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体验,体味到成功和被老师赏识的喜悦,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爱护公共设施》教学中,当学生回答了小区公共设施的变化后,教师可以说:“你的观察非常细致,看到了社区设施的细小的变化,那你们看到了学校公共设施的变化吗?”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体现出赞赏的力量,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也自然地衔接到了下一环节。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就要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走上正道。
3.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嘴上说的、手上写的与实际行为不一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常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在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一分而为二。”问题的结症在于我们过分重视了对学生的理智进行教育和影响,却忽视了道德的践行。而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正在于此:就是要在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对他们提出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并具体指导行为实践。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关爱集体、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等,我们都可以就地取材,来个现身说法,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努力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爱护环境的问题进行直击,在事实面前,他们会有强烈的震撼,在以后的行为中也就会自律许多。
二、提问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课的提问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要围绕教学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做到灵活运用,巧妙设计,易难适度,重在启发。
1.归纳式提问
就是把学生所学过的内容中带有共性的、有相同知识点的知识归为一类进行提问。例如,初三思想政治中关于“本质”的问题有若干个,如果在归类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有关的知识,收到良好的效果。
2.对比式提问
即教师在提问时把有内在联系但又比较相似的知识概念以提问方式列举出来,让学生比较、分析差异,有针对性地掌握不同的内容。例如提问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就可以从时间、地点、标志、内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提问,使学生既有局部的思维过程,又有整体思维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3.启发式提问
启发学生思考,使其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就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是学生急需答案、很感兴趣的问题,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生活,寻求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证明所学知识不是空洞的。如“三农问题”,“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会给我们的生活或社会带来哪些变化”;又如“马加爵事件”,“悲剧的发生与家庭教育有何联系”、“学校和社会又有何责任”、“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心理挫折”,等等。政治课不只是回答“是什么”,应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怎样做”、“后果会如何”,这样,学生才能跳出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去创造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成功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更加成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补白式提问
提出一个巧妙的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学生回味空白上补白。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回味此问题(下转50页)(上接49页)的巧妙之处,提出他们心中所想,教师可利用“反问”“串问”促使学生产生顿悟之感。教师的“串问”“多媒体问”时刻给学生以激情和活力,让学生“自问”“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意识。总之,无论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教师应在巧用回味的时间空白时,让学生在回味的时空中产生共鸣,时刻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5.矫正式提问
此方法主要用于矫正上课时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认识和不良行为习惯,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问,使教学中已转移的学生注意力收回到教学中,不至于因注意力的分散而半路掉队。不过此类提问尽量不能难倒学生,可让其读一段或者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样既没使学生丢面子,又可使他们很快“魂归课堂”,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提问,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一定要注重其有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尊重和遵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1.提问要有层次性
问题犹如山峰,坡度太陡,无法攀登;坡度太缓,也会使人丧失攀登的兴趣。提问应设置合理的坡度,这既是考虑学生思维的特点,也是为了贯彻素质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高度。如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走科教兴国之路》,在学生阅读有关数据与资料后,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我国是否是科技强国呢?如何看待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②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是什么?③我国该如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④是否只要有了经费的保障与法律的规定,我国目标就能实现?还需要依靠什么?人才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几个问题,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个问题,所有的同学都能回答;第二个问题,要从材料中归纳出,这需要一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可回答;第三、四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让同学们展开小组讨论,然后推选一名同学总结发言,这就需要集体的智慧。大家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教育。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提问,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落实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把握评价的主导性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赏识”在课堂评价中处在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评价要能准确简练、自然真诚,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体验,体味到成功和被老师赏识的喜悦,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爱护公共设施》教学中,当学生回答了小区公共设施的变化后,教师可以说:“你的观察非常细致,看到了社区设施的细小的变化,那你们看到了学校公共设施的变化吗?”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体现出赞赏的力量,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也自然地衔接到了下一环节。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就要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走上正道。
3.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嘴上说的、手上写的与实际行为不一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常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在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一分而为二。”问题的结症在于我们过分重视了对学生的理智进行教育和影响,却忽视了道德的践行。而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正在于此:就是要在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对他们提出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并具体指导行为实践。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关爱集体、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等,我们都可以就地取材,来个现身说法,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努力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爱护环境的问题进行直击,在事实面前,他们会有强烈的震撼,在以后的行为中也就会自律许多。
二、提问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课的提问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要围绕教学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做到灵活运用,巧妙设计,易难适度,重在启发。
1.归纳式提问
就是把学生所学过的内容中带有共性的、有相同知识点的知识归为一类进行提问。例如,初三思想政治中关于“本质”的问题有若干个,如果在归类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有关的知识,收到良好的效果。
2.对比式提问
即教师在提问时把有内在联系但又比较相似的知识概念以提问方式列举出来,让学生比较、分析差异,有针对性地掌握不同的内容。例如提问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就可以从时间、地点、标志、内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提问,使学生既有局部的思维过程,又有整体思维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3.启发式提问
启发学生思考,使其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就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是学生急需答案、很感兴趣的问题,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生活,寻求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证明所学知识不是空洞的。如“三农问题”,“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会给我们的生活或社会带来哪些变化”;又如“马加爵事件”,“悲剧的发生与家庭教育有何联系”、“学校和社会又有何责任”、“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心理挫折”,等等。政治课不只是回答“是什么”,应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怎样做”、“后果会如何”,这样,学生才能跳出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去创造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成功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更加成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补白式提问
提出一个巧妙的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学生回味空白上补白。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回味此问题(下转50页)(上接49页)的巧妙之处,提出他们心中所想,教师可利用“反问”“串问”促使学生产生顿悟之感。教师的“串问”“多媒体问”时刻给学生以激情和活力,让学生“自问”“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意识。总之,无论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教师应在巧用回味的时间空白时,让学生在回味的时空中产生共鸣,时刻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5.矫正式提问
此方法主要用于矫正上课时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认识和不良行为习惯,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问,使教学中已转移的学生注意力收回到教学中,不至于因注意力的分散而半路掉队。不过此类提问尽量不能难倒学生,可让其读一段或者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样既没使学生丢面子,又可使他们很快“魂归课堂”,从而提高学习质量。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课堂提问,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一定要注重其有效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要尊重和遵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思维特点,高度重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