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体育课课堂教学质量,实现其素质教育的目标,教师在体育课中应学会运用心理活动规律实施教学。本文主要从注意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心理活动规律和动机心理活动规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对在体育课中怎样运用心理活动规律实施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认识。
【关键词】体育课;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心理活动规律;动机心理活动规律;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01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01-01
体育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求学生做机械的动作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心理活动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1运用注意心理活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规律在心理活动规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受到外面刺激因素的干扰或是精神不振,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注意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学。
1.1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在上体育课时,为防止学生受到外在无关因素刺激而受干扰,必须要学会运用无意注意规律。教师可从三方面进行把握:(1)教材内容选择方面:①要求符合科学性,使其适合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②要注意趣味性,防止内容过于单调、练习量单一。(2)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充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3)教师在上课时,需注意: ①语言生动、简练,使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掌握学习内容;②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使学生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③表情轻松自然,使学习精神放松,学习情绪高涨。
1.2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在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要运用无意注意规律,也要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1.2.1 提出教学任务。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明确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增强其学习的目的性,从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进而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1.2.2准确把握教学节奏。 在体育教学中,适宜的教学节奏对教学活动有积极作用。节奏过快,学生跟不上或很快出现疲劳,导致注意强度下降;节奏过慢,会引起学生冷漠不耐烦,造成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保持正常的教学进度。
1.3 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有机结合规律进行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一方面,无意注意规律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另一方面,有意注意规律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两者相结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保持高度稳定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运用情绪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心理学研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轻松乐观平静等积极的情绪能活跃人的思维,紧张惶恐烦躁等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水平。因此,在体育课中,必须加强运用情绪心理活动规律,充分调动情绪对行为活动的积极作用,减少或避免其消极影响。
2.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不可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手势给予学生鼓励;通过恰当的表扬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饱满的情绪高超的业务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从而促进学习进步。在体育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① 用语言描述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②给予学生营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3运用动机心理活动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心因素。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进而自觉投入到学习中。
3.1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明确自己所学所要达到的结果。在教学中进行学习目标教育,能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指出每节课内容的地位、价值时,还须引导学生将学习目的与祖国建设伟大目标联系起来,使学生逐步形成长远、稳定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3.2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给予正确评价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动机给予肯定的强化,从而培养和创造有利的学习动机。一般表扬、鼓励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之,批评、惩罚等可能会使学生自尊心挫伤,不愿学习、甚至抵制学习。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而在批评时应做到公正和恰到好处。
3.3做到教学语言言简意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体育教学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从事各项练习。同时,为保持学生稳定的学习动机,教学中还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愿望。
a)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
对学习结果的了解既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可使他们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因此,在体育课中,应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对于学生正确的动作,教师要给予肯定、赞扬;而对于不正确的动作要及时给予指出,并帮助其纠正,以加强学生加倍努力学好动作的愿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结束语
总之,学校体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当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祝蓓里,丁忠元。体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陈会昌等。学校体育心理〔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彭聘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周绍忠,岑汉康。体育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关键词】体育课;心理活动规律;情绪心理活动规律;动机心理活动规律;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01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9-0201-01
体育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要求学生做机械的动作模仿练习,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运用心理活动规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1运用注意心理活动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规律在心理活动规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受到外面刺激因素的干扰或是精神不振,都会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体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运用注意心理活动规律进行教学。
1.1运用无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在上体育课时,为防止学生受到外在无关因素刺激而受干扰,必须要学会运用无意注意规律。教师可从三方面进行把握:(1)教材内容选择方面:①要求符合科学性,使其适合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②要注意趣味性,防止内容过于单调、练习量单一。(2)使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充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3)教师在上课时,需注意: ①语言生动、简练,使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掌握学习内容;②动作示范正确优美,使学生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③表情轻松自然,使学习精神放松,学习情绪高涨。
1.2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在体育课中,教师不仅要运用无意注意规律,也要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1.2.1 提出教学任务。 在讲授新课前,教师明确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增强其学习的目的性,从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进而提高学习的注意力。
1.2.2准确把握教学节奏。 在体育教学中,适宜的教学节奏对教学活动有积极作用。节奏过快,学生跟不上或很快出现疲劳,导致注意强度下降;节奏过慢,会引起学生冷漠不耐烦,造成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学中应注意合理安排授课内容,保持正常的教学进度。
1.3 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有机结合规律进行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需要将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一方面,无意注意规律能引起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另一方面,有意注意规律能引起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两者相结合,能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保持高度稳定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2运用情绪心理活动规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前心理学研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看法是: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轻松乐观平静等积极的情绪能活跃人的思维,紧张惶恐烦躁等消极的情绪则会降低人的活动水平。因此,在体育课中,必须加强运用情绪心理活动规律,充分调动情绪对行为活动的积极作用,减少或避免其消极影响。
2.1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著名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的兴趣,不可能使他们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手势给予学生鼓励;通过恰当的表扬和富有启发性的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饱满的情绪高超的业务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利于学生保持高涨的情绪,从而促进学习进步。在体育教学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① 用语言描述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②给予学生营造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3运用动机心理活动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心因素。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进而自觉投入到学习中。
3.1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明确自己所学所要达到的结果。在教学中进行学习目标教育,能使学生了解学习的意义,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指出每节课内容的地位、价值时,还须引导学生将学习目的与祖国建设伟大目标联系起来,使学生逐步形成长远、稳定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
3.2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 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给予正确评价的作用是:对学生学习动机给予肯定的强化,从而培养和创造有利的学习动机。一般表扬、鼓励能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反之,批评、惩罚等可能会使学生自尊心挫伤,不愿学习、甚至抵制学习。因此,教师应对学生给予正确的评价,要以表扬和鼓励为主;而在批评时应做到公正和恰到好处。
3.3做到教学语言言简意赅,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体育教学中,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语言能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去从事各项练习。同时,为保持学生稳定的学习动机,教学中还应注意根据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愿望。
a)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
对学习结果的了解既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可使他们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缺点。因此,在体育课中,应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对于学生正确的动作,教师要给予肯定、赞扬;而对于不正确的动作要及时给予指出,并帮助其纠正,以加强学生加倍努力学好动作的愿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结束语
总之,学校体育课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立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学习能力的培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教师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当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并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祝蓓里,丁忠元。体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陈会昌等。学校体育心理〔M〕。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彭聘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周绍忠,岑汉康。体育心理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