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期,如何完善中 职教 育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了,尤其是在专业开发、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要随着市场与企业的要求而不断变化。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实践操作;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4.22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这对中职学校的专业开发、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们学校基于就业导向下的专业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下面以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改革为例,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以就业为目标,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
一、校企合作论证调研
从2008年开始,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专业的论证调查
每年我校机械专业都会深入企业调研,就此我组教师分批去了天津型材有限公司;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河北廊坊富士康股份有限公司与他们的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同时还聘请沈阳鼓风机厂工程师胡玉荣专家来校讲学并座谈,对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撰写出详细的论证报告,2009年还召开了机械加工专业建设论证研讨会,进一步推进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步伐。2012年12月26日,我校隆重召开了“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企联盟”成立暨“2012年技能节”成果展示会,参加本次盛会的有来自辽宁省行业、企业及兄弟学校的180多名代表,校企联盟成立后,将搭建起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平台,全面实施“八个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订 教学计划 ;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学生评价),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共赢。本人也参加了2013年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项目为期6个月的活动,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我熟悉了学生未来就职后的工作环境和企业范围,可以有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市场现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因为企业在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而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和技术往往是“过去时”,所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打下一个职业能力的基础,再通过不断和企业接触进行弥补。
二、适度进行项目开发
根据 调查报告 、岗位需要、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反馈建议,按照理论知识适用、够用,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原则,将生产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习质量。2009年开始,教研组引入了德国先进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我们先后确定了《加工阶梯轴零件》《加工外圆锥零件》《加工槽类零件》《螺纹加工》《加工套类零件》《组合零件加工》等项目,主要包括的基本技能有:车平面、阶台、切槽、滚花、锥度、钻孔、扩孔以及内外螺纹等。
开发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用项目,在教学中势必会事倍功半。通过企业实践,与工人师傅了解,教学中改进项目会向工装夹具方面尝试,例如气动齿条翻转装置,可以实现多课程的融合,这是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三、加强践行实际操作
项目确立后,在教学实施中,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而有顺地完成机械加工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我校在近两年教学中尝试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块式,让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实行小班制授课,采用并行排课的方式,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同时进行。通过项目介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总结出相关理论,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显乏味。所有的理论、实践均以此为核心展开,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每人完成一件作品,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均符合技术要求。具体实施:首先学生学习基础内容,如识图与公差以及车床的基本操作、简单车削等。这些内容是基本功,只有掌握了才能上手进行生产训练。其次,根据项目加工内容将教学分成模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个学生完成每一模块并考核合格后,才可进入下一个模块。这一过程根据生产工艺追溯卡,从车削端面到外圆、从钻孔到攻螺纹、从控制总长到车削螺纹,逐步提高技能水平。最后,将技能较好且愿意考取车工证书的学生,集中培训,使其达到中级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我校学生中级过级率几乎100%,并选拔出高水平的选手进行重点培训参加区、省技能大赛的角逐。近两年我校普通车工、数控车工项目均有选手参加辽宁省中职技能大赛的竞技,成绩很理想,刘立波、王乐两名同学分别获得辽宁省普通车工技能大赛第一、二名的好成绩,张春龙同学更是代表辽宁省参加了全国数控车工技能大赛,获得银奖。
四、注重过程评价提升
在整个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建立一个对学生的动态的评价体系,其目的就是对每一个学生在技能训练、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及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体现出一切为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技能训练,互相支撑,交替进行。模块中每个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均进行考核,注重过程运用表现性评价。而课程的最终性评价以项目加工的精度为技能评分标准,以完成项目报告相关内容为理论评分标准。达到合格要求的学生给予学分,录入学校学分制系统。
总之,通过以上方式,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双证率达100%,三证率也能达到60%以上,而其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均达到85%以上,由于市场与企业的要求是不斷变化的,中职生的就业也必然会有新的挑战。作为一名老教师,其专业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希望能够与职教同仁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真正将职业教育的功用发挥出来,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切实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2]杨孚春。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学园,2011-05.
[3]王伟伟。数控专业实训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探索。科技信息,2011(11)。
孙晓燕 1966年3月 女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教中心、学历 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从事机械加工专业机械专业教学工作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开发;实践操作;过程评价
中图分类号:G804.22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改革、开放与发展,我国的职业教育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而中等职业教育作为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技能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这对中职学校的专业开发、课程设置、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我们学校基于就业导向下的专业课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下面以机械加工专业课程改革为例,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以就业为目标,培养社会所需的技能型人才的。
一、校企合作论证调研
从2008年开始,我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了专业的论证调查
每年我校机械专业都会深入企业调研,就此我组教师分批去了天津型材有限公司;天津立中车轮有限公司;河北廊坊富士康股份有限公司与他们的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同时还聘请沈阳鼓风机厂工程师胡玉荣专家来校讲学并座谈,对机械加工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撰写出详细的论证报告,2009年还召开了机械加工专业建设论证研讨会,进一步推进专业改革与建设的步伐。2012年12月26日,我校隆重召开了“建平县职业教育中心校企联盟”成立暨“2012年技能节”成果展示会,参加本次盛会的有来自辽宁省行业、企业及兄弟学校的180多名代表,校企联盟成立后,将搭建起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平台,全面实施“八个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订 教学计划 ;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建设实训基地;共同培养师资;共同实施教学;共同进行学生评价),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实现学生、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共赢。本人也参加了2013年中职教师企业实践项目为期6个月的活动,通过这一阶段的实践,我熟悉了学生未来就职后的工作环境和企业范围,可以有效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水平,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重要的是我们要了解市场现在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因为企业在不断地进行技术革新,而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理论和技术往往是“过去时”,所以我们的主要任务是给学生打下一个职业能力的基础,再通过不断和企业接触进行弥补。
二、适度进行项目开发
根据 调查报告 、岗位需要、专家企业技术人员反馈建议,按照理论知识适用、够用,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原则,将生产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断进行专业教学改革,提高教学实习质量。2009年开始,教研组引入了德国先进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订计划,分工合作,完成整个项目。我们先后确定了《加工阶梯轴零件》《加工外圆锥零件》《加工槽类零件》《螺纹加工》《加工套类零件》《组合零件加工》等项目,主要包括的基本技能有:车平面、阶台、切槽、滚花、锥度、钻孔、扩孔以及内外螺纹等。
开发出符合企业用工需求、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实用项目,在教学中势必会事倍功半。通过企业实践,与工人师傅了解,教学中改进项目会向工装夹具方面尝试,例如气动齿条翻转装置,可以实现多课程的融合,这是下阶段的工作重点。
三、加强践行实际操作
项目确立后,在教学实施中,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整而有顺地完成机械加工专业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两部分的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我校在近两年教学中尝试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模块式,让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实行小班制授课,采用并行排课的方式,即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同时进行。通过项目介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最终总结出相关理论,使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显乏味。所有的理论、实践均以此为核心展开,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每人完成一件作品,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均符合技术要求。具体实施:首先学生学习基础内容,如识图与公差以及车床的基本操作、简单车削等。这些内容是基本功,只有掌握了才能上手进行生产训练。其次,根据项目加工内容将教学分成模块,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每个学生完成每一模块并考核合格后,才可进入下一个模块。这一过程根据生产工艺追溯卡,从车削端面到外圆、从钻孔到攻螺纹、从控制总长到车削螺纹,逐步提高技能水平。最后,将技能较好且愿意考取车工证书的学生,集中培训,使其达到中级水平,也正因为如此我校学生中级过级率几乎100%,并选拔出高水平的选手进行重点培训参加区、省技能大赛的角逐。近两年我校普通车工、数控车工项目均有选手参加辽宁省中职技能大赛的竞技,成绩很理想,刘立波、王乐两名同学分别获得辽宁省普通车工技能大赛第一、二名的好成绩,张春龙同学更是代表辽宁省参加了全国数控车工技能大赛,获得银奖。
四、注重过程评价提升
在整个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建立一个对学生的动态的评价体系,其目的就是对每一个学生在技能训练、学习过程中的综合能力及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价,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也体现出一切为学生发展,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技能训练,互相支撑,交替进行。模块中每个任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均进行考核,注重过程运用表现性评价。而课程的最终性评价以项目加工的精度为技能评分标准,以完成项目报告相关内容为理论评分标准。达到合格要求的学生给予学分,录入学校学分制系统。
总之,通过以上方式,我校近三年毕业生双证率达100%,三证率也能达到60%以上,而其就业率以及专业对口率均达到85%以上,由于市场与企业的要求是不斷变化的,中职生的就业也必然会有新的挑战。作为一名老教师,其专业课程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与时俱进,希望能够与职教同仁找到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真正将职业教育的功用发挥出来,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切实推进专业课程改革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内涵。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2]杨孚春。中职数控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考。学园,2011-05.
[3]王伟伟。数控专业实训课程评价方法的改革探索。科技信息,2011(11)。
孙晓燕 1966年3月 女 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职教中心、学历 大学本科,高级讲师,从事机械加工专业机械专业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