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超过半年的等待后,一度被与凯雷一徐工案相提并论的双汇发展(SZ 000895)收购案终于迎来了实质性转机。12月9日,双汇发展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双汇集团的国有股转让事宜获得商务部批复,同意漯河市国资委将所持双汇集团100%股权转让给罗特克斯;同时,漯河海宇投资所持双汇发展25%的股权也将转让给罗特克斯。
罗特克斯由高盛控股51%,其余49%股权为鼎辉所持。对于高盛此番最终能够收购成功,有证券分析师表示,这与双汇发展处于消费性行业不无关系。而坊间至今仍有传言称,高盛只不过是双汇管理层进行MBO的跳板,其所持股权最终将转让给管理层。
暂且不论这些传言,高盛近期的频频出手已引得各方人士的关注。就在此前,高盛还先后介入了福耀玻璃(SH600660)和美的集团(SZ 000527),方式皆为定向增发。福耀玻璃拟向高盛增发1.11亿股(约占扩大后股本的10%),募集资金8.9亿元;而美的电器则拟向高盛增发0.76亿股(约占扩大后股本的10.7%),募资约7.17亿元。
这两家皆为所处行业内龙头的企业增发募资的目的大同小异,其用途皆为偿还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福耀玻璃计划将7.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美的电器则计划将2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5.1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若以高盛介入的价格计算,福耀玻璃的总市值不过89亿元,而美的电器的总市值则略略超过70亿元,双汇发展更是不超过50亿元。在未来的巨额回报,也是可以想见的。
《证券时报》:高盛的频频动作只是外资投资机构在中国市场动向的一个缩影,股改已近尾声的中国证券市场对外资机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竞争力》:作为行业龙头的福耀和美的通过稀释股权获取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受制于资本实力的现状。
行业龙头之所以更愿意引入外资投资机构,对方的雄厚资金只是一个方面,能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则是不可忽视的考虑(也不排除以后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举措),这对于冀望在国际产业转移中获得飞跃机会的他们更有吸引力。
金融资产热得发烫
王志西
2006年12月11日,停牌两年有余的裕兴科技(HK8005)复牌交易。当日盘中最高价一度达到3.30港元,较之停牌前的0.3l港元,上涨超过9倍;最终收盘于1.34港元,涨幅仍高达332%。
裕兴科技股权的一日暴涨决不仅仅因为其董事长祝维沙,而是当日公告中涉及有关中国平安(HK 2318)的股权问题。据称裕兴科技的全资子公司金裕兴曾在2004年8月与三水健力宝订立协议,收购后者持有的江南实业10.435%股权,从而间接拥有中国平安约5100万股股份。
尽管该项交易事先并未向股东披露并寻求股东大会批准,从而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但由于中国平安目前的市价已上升数倍(12月11日收盘于30.95港元),金裕兴持有的股权市值超过15亿港元(增值超过13亿港元),市场仍对甫一复牌的裕兴科技狂炒了一把。
中国平安目前的市价较之招股价约为3倍,中国人寿(HK 2628)的这一比率更是超过5倍,即便是在国内上市的金融类企业同样如此。中信证券(sH 600030)近一年来一路飙升,从2005年末的4元以下升至2006年12月14日的23.98元,投资于它的机构因此大赚一笔。
比如中信国安(SZ 000839)不过持有中信证券1837万股,而在12月初卖掉了1737万股,经估算可实现投资收益2.94亿元,而其2005年度净利润不过2.25亿元。至于持有中信证券1.24亿股的雅戈尔(SH 600177)更是远远超出中信国安的收益,该部分股权的市值已在30亿元左右。
《竞争力》:在金融类资产仍属稀缺资源的状况下,质地不错的企业乃是极佳的投资目标,不仅可以获得增值,也具有极高的可变现性。郑跃文当年遭遇债务危机时,正是所持金融类股权解决了困境,而如今史玉柱持有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股权也是同样的思路。
罗特克斯由高盛控股51%,其余49%股权为鼎辉所持。对于高盛此番最终能够收购成功,有证券分析师表示,这与双汇发展处于消费性行业不无关系。而坊间至今仍有传言称,高盛只不过是双汇管理层进行MBO的跳板,其所持股权最终将转让给管理层。
暂且不论这些传言,高盛近期的频频出手已引得各方人士的关注。就在此前,高盛还先后介入了福耀玻璃(SH600660)和美的集团(SZ 000527),方式皆为定向增发。福耀玻璃拟向高盛增发1.11亿股(约占扩大后股本的10%),募集资金8.9亿元;而美的电器则拟向高盛增发0.76亿股(约占扩大后股本的10.7%),募资约7.17亿元。
这两家皆为所处行业内龙头的企业增发募资的目的大同小异,其用途皆为偿还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福耀玻璃计划将7.1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1.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而美的电器则计划将2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5.1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若以高盛介入的价格计算,福耀玻璃的总市值不过89亿元,而美的电器的总市值则略略超过70亿元,双汇发展更是不超过50亿元。在未来的巨额回报,也是可以想见的。
《证券时报》:高盛的频频动作只是外资投资机构在中国市场动向的一个缩影,股改已近尾声的中国证券市场对外资机构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竞争力》:作为行业龙头的福耀和美的通过稀释股权获取资金,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中国民营企业普遍受制于资本实力的现状。
行业龙头之所以更愿意引入外资投资机构,对方的雄厚资金只是一个方面,能提升自身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则是不可忽视的考虑(也不排除以后在海外资本市场融资的举措),这对于冀望在国际产业转移中获得飞跃机会的他们更有吸引力。
金融资产热得发烫
王志西
2006年12月11日,停牌两年有余的裕兴科技(HK8005)复牌交易。当日盘中最高价一度达到3.30港元,较之停牌前的0.3l港元,上涨超过9倍;最终收盘于1.34港元,涨幅仍高达332%。
裕兴科技股权的一日暴涨决不仅仅因为其董事长祝维沙,而是当日公告中涉及有关中国平安(HK 2318)的股权问题。据称裕兴科技的全资子公司金裕兴曾在2004年8月与三水健力宝订立协议,收购后者持有的江南实业10.435%股权,从而间接拥有中国平安约5100万股股份。
尽管该项交易事先并未向股东披露并寻求股东大会批准,从而仍存在不确定因素,但由于中国平安目前的市价已上升数倍(12月11日收盘于30.95港元),金裕兴持有的股权市值超过15亿港元(增值超过13亿港元),市场仍对甫一复牌的裕兴科技狂炒了一把。
中国平安目前的市价较之招股价约为3倍,中国人寿(HK 2628)的这一比率更是超过5倍,即便是在国内上市的金融类企业同样如此。中信证券(sH 600030)近一年来一路飙升,从2005年末的4元以下升至2006年12月14日的23.98元,投资于它的机构因此大赚一笔。
比如中信国安(SZ 000839)不过持有中信证券1837万股,而在12月初卖掉了1737万股,经估算可实现投资收益2.94亿元,而其2005年度净利润不过2.25亿元。至于持有中信证券1.24亿股的雅戈尔(SH 600177)更是远远超出中信国安的收益,该部分股权的市值已在30亿元左右。
《竞争力》:在金融类资产仍属稀缺资源的状况下,质地不错的企业乃是极佳的投资目标,不仅可以获得增值,也具有极高的可变现性。郑跃文当年遭遇债务危机时,正是所持金融类股权解决了困境,而如今史玉柱持有民生银行和华夏银行的股权也是同样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