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1、由身边发生的“小皇帝”事件,引出“爱”,并自省这种溺爱的危害。2、提出处理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关系的途径: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1)父母的管教;(2)民主的生活方式;(3)信任的教育方法;(4)愉快学习,形成健全人格;并由此阐述家庭生活中的种种教育形式。
关键词:溺爱;专制; 民主;家庭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79-002
一、溺爱=虐杀
最近,镇上发生了这么一件新鲜事:某小学,某班学生勇勇,在家中是个“小皇帝”。每天上学前总要跟妈妈谈判“上学奖”的条件,若双方达不成协议,他便要罢课。“六一”儿童节这天,由于妈妈没有答应他的条件,他便使性撒娇,最后不得不由爷爷、奶奶来打圆场,然而,这位“小皇帝”还不满足,要惩罚妈妈,打一个耳光。对于这样非理的要求,奶奶却赔笑脸开导儿媳,让她同意,还说儿媳如果想出气,打她一个耳光也行,后来勇勇妈还是把脸凑了过去……多么糊涂的家长啊!然而在我们周围又何止这样的两三个家长。现在,几乎大多数家庭只有一根独苗,于是爸爸妈妈宠,爷爷奶奶爱,外公外婆疼,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有求必应,这只会导致孩子成为一个专横的“小皇帝”。
就拿勇勇来说吧,他上学本来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学习做人处世的道理,使自己今后在社会上有立足的本领,而不是为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他的妈妈同意他以上学习条件的各种要求。今天买这玩具,明天又要买这买那。这样,从表面上看是疼爱孩子,实质呢?他们是在助长孩子养成花钱的习惯,无限制地满足孩子无理的要求。试想,假如勇勇长大后,他的家长都去世了,他今天买这,明天买那,那他终归会有贫困的一天,那时他该怎么办呢?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家长对孩子一再纵容,竟同意孩子随便打他们。今天,他打你一个耳光,你同意了;明天,他拿鞭子抽你,你默默承受了!倘若有一天“小皇帝”想出更离奇的要求,他们又如何“效忠”呢?长此下去,孩子会目无尊长,骄横跋扈,以至目无法纪,好使用暴力,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家长们,快醒醒吧!孩子不仅是你们的,也是国家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孩子是生命的源泉,未来的希望,让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溺爱=虐杀”吧!
二、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处理好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有效途径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家长老师的目标便是将他们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人是通过与客观环境的接触和参与实践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孩子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通过活动与交往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课堂”,父母是他们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为历代许多教育家所重视的,提出父母对子女应严格要求,把爱与教结合起来。而这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一)父母的管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然父母的言行便是他们的榜样。孩子的眼睛就是一架摄影机,真实的记录着父母的一举一动。而且父母的管教态度又是对孩子影响很深的诱因。
一般专制的父母,控制有余,爱心不足;放任的父母,爱的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的父母。无论从教养方法和态度上都很成问题;唯有权威型父母是较理想的父母。而上述例子中“小皇帝”的父母便是典型的“爱的”不理智的父母,“小皇帝”便是“爱的”不理智的直接产物。权威型的父母不娇惯孩子,他们用自身良好的修养和广博的知识见闻,去正面教育和引导,而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不可能变成“小皇帝”的。不搞专制,出现问题大家讨论,因而也树立了家长的权威地位。
(二)民主的生活方式
放任不是民主,冷漠专制更不是,只有权威型的父母才用民主来处理事情、解决在生活中与孩子发生矛盾的问题。民主不是盲目地顺从听从,而是存在“道理”而言的。那是一家人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讨论着某件事,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谁的理儿切实可行,便听谁的,而不是胡搅蛮缠。而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开朗,胆儿较大,善于与人交往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有主见、有思想,而不是无理取闹。
(三)信任的教育方法
每个人都有尊严,都有一颗极强的自尊心,孩子则更需要。他们需要自己发表意见并希望别人能够听取采纳自己的意见,切实感受自己存在的地位与价值。但是家长动辄来句:“一边玩去,小孩子家懂什么!”简单的一句话,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不愿意再开口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自闭,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把对孩子的苛求,寄予对其的信任。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无助时,家长投以“信任”的目光,再来句:“妈妈相信你一定行的,就按你的意思去做吧!”无疑,鼓励了孩子,同时又让他在无助中找到了方向,这样会促使他鼓足勇气,努力克服困难。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干什么事都干劲十足,即使难免失败,他也不会被眼前的挫折击得灰心丧气。失败了,要换种思考方式,重新解决难题。我们只有信任他了,他才有可能勇敢的去面对,这是一个孩子身上多么难得的品质啊!
(四)愉悦的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
孩子身体、心理的发展,都是由易入难,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切实依照这一原则,来教育孩子们,不越俎代庖。
幼儿的求知欲很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十分地感兴趣,常常喜欢问你“为什么”之类的话,家长应该谨慎对待,还有,他们的求知欲会以“破坏”行为表现出来。崭新的玩具刚刚买回来,有时一转眼的工夫,就被拆得四分五裂,一些家长常常为此感到恼怒。曾经有一位母亲告诉陶行知先生,她的儿子把她新买回来的一块金表当玩具拆坏了。她一气之下,把儿子打了一顿。陶先生幽默地说:“恐怕一位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这段话很贴切地说明了家长保护孩子求知欲的重要性。
美感熏陶也是家庭教育中所不可忽视的环节,美感,即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幼儿的美感常与道德感联系在一起,幼儿常以美的、丑的、我不喜欢,来评价人或事。而家长常带孩子去户外、公园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或是多参加舞蹈、绘画活动,有目的地训练幼儿的美感;或是父母与孩子共同观看有意义的电影或电视作品,共同探讨分析人物角色等,来发展幼儿对美的体验。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弱,决定了家长们的教育不是强输硬灌,尤其是品德教育不能如此,否则仅是口头明白,而不能将其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那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和通俗易懂的形象的童话童谣,作为第一手的素材,在幼儿会念会唱的基础上,家长有意识的让其边念边唱边表演出来,以达到潜移默化地掌握最基本的品德规范。例如歌曲《好娃娃》的歌词:“爷爷年纪大呀,嘴里缺了牙。我给爷爷倒杯茶呀,爷爷笑哈哈;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我给奶奶端凳坐呀,奶奶笑哈哈;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这首儿歌便是一篇生动的品德教育素材。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最简单的知识技能,丰富词汇,也包括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往能力及谦让等品质的发展。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我们也可以将游戏在家长中进行,如现在广为盛行的亲子游戏,它不但丰富了孩子的体验,也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为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了基础。
在生活中更应随机应变的实施教育,让幼儿的思维、美感、道德感,及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切实让他们成为一个观察敏锐、内心善良、遵守纪律的好娃娃。杜绝家长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真正做个合格的家长和让孩子成为一个对未来有用的人。
中国父母爱子深切是众所周知的,为孩子节衣缩食,为孩子做这做那,为孩子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而他们所做的一切换回的又是什么呢?《中国妇女报》曾对23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父母关心过度,使他们受不了。这样的爱只会将孩子引入歧途。对孩子的爱应当是理智的,孩子的合理要求,我们应给予满足,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不管孩子如何哭闹。都不能答应。家长应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是非,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家长可以顺应自然,给予指导。
因此,在子女的不同年龄阶段,父母对子女的爱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爱得其所,爱得有效。总之,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的爱心培养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养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要使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做起。
关键词:溺爱;专制; 民主;家庭教育;反思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79-002
一、溺爱=虐杀
最近,镇上发生了这么一件新鲜事:某小学,某班学生勇勇,在家中是个“小皇帝”。每天上学前总要跟妈妈谈判“上学奖”的条件,若双方达不成协议,他便要罢课。“六一”儿童节这天,由于妈妈没有答应他的条件,他便使性撒娇,最后不得不由爷爷、奶奶来打圆场,然而,这位“小皇帝”还不满足,要惩罚妈妈,打一个耳光。对于这样非理的要求,奶奶却赔笑脸开导儿媳,让她同意,还说儿媳如果想出气,打她一个耳光也行,后来勇勇妈还是把脸凑了过去……多么糊涂的家长啊!然而在我们周围又何止这样的两三个家长。现在,几乎大多数家庭只有一根独苗,于是爸爸妈妈宠,爷爷奶奶爱,外公外婆疼,真是“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对孩子有求必应,这只会导致孩子成为一个专横的“小皇帝”。
就拿勇勇来说吧,他上学本来是为了学习科学知识,学习做人处世的道理,使自己今后在社会上有立足的本领,而不是为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他的妈妈同意他以上学习条件的各种要求。今天买这玩具,明天又要买这买那。这样,从表面上看是疼爱孩子,实质呢?他们是在助长孩子养成花钱的习惯,无限制地满足孩子无理的要求。试想,假如勇勇长大后,他的家长都去世了,他今天买这,明天买那,那他终归会有贫困的一天,那时他该怎么办呢?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些家长对孩子一再纵容,竟同意孩子随便打他们。今天,他打你一个耳光,你同意了;明天,他拿鞭子抽你,你默默承受了!倘若有一天“小皇帝”想出更离奇的要求,他们又如何“效忠”呢?长此下去,孩子会目无尊长,骄横跋扈,以至目无法纪,好使用暴力,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家长们,快醒醒吧!孩子不仅是你们的,也是国家的。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孩子是生命的源泉,未来的希望,让我们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溺爱=虐杀”吧!
二、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处理好父母与子女关系的有效途径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家长老师的目标便是将他们变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而人是通过与客观环境的接触和参与实践而形成一定的思想观点的。孩子的思想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影响下,通过活动与交往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家庭是孩子最早的“课堂”,父母是他们最早的“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与孩子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这是为历代许多教育家所重视的,提出父母对子女应严格要求,把爱与教结合起来。而这也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
(一)父母的管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自然父母的言行便是他们的榜样。孩子的眼睛就是一架摄影机,真实的记录着父母的一举一动。而且父母的管教态度又是对孩子影响很深的诱因。
一般专制的父母,控制有余,爱心不足;放任的父母,爱的不理智,控制不足;冷漠的父母。无论从教养方法和态度上都很成问题;唯有权威型父母是较理想的父母。而上述例子中“小皇帝”的父母便是典型的“爱的”不理智的父母,“小皇帝”便是“爱的”不理智的直接产物。权威型的父母不娇惯孩子,他们用自身良好的修养和广博的知识见闻,去正面教育和引导,而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不可能变成“小皇帝”的。不搞专制,出现问题大家讨论,因而也树立了家长的权威地位。
(二)民主的生活方式
放任不是民主,冷漠专制更不是,只有权威型的父母才用民主来处理事情、解决在生活中与孩子发生矛盾的问题。民主不是盲目地顺从听从,而是存在“道理”而言的。那是一家人茶余饭后,聚在一起讨论着某件事,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谁的理儿切实可行,便听谁的,而不是胡搅蛮缠。而生活在这种家庭的孩子,他们的性格开朗,胆儿较大,善于与人交往和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有主见、有思想,而不是无理取闹。
(三)信任的教育方法
每个人都有尊严,都有一颗极强的自尊心,孩子则更需要。他们需要自己发表意见并希望别人能够听取采纳自己的意见,切实感受自己存在的地位与价值。但是家长动辄来句:“一边玩去,小孩子家懂什么!”简单的一句话,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不愿意再开口发表自己的想法,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自闭,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我们应该把对孩子的苛求,寄予对其的信任。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无助时,家长投以“信任”的目光,再来句:“妈妈相信你一定行的,就按你的意思去做吧!”无疑,鼓励了孩子,同时又让他在无助中找到了方向,这样会促使他鼓足勇气,努力克服困难。久而久之,便会成为一个自信的人,干什么事都干劲十足,即使难免失败,他也不会被眼前的挫折击得灰心丧气。失败了,要换种思考方式,重新解决难题。我们只有信任他了,他才有可能勇敢的去面对,这是一个孩子身上多么难得的品质啊!
(四)愉悦的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
孩子身体、心理的发展,都是由易入难,由简单到复杂,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切实依照这一原则,来教育孩子们,不越俎代庖。
幼儿的求知欲很强,他们对周围的人和事都十分地感兴趣,常常喜欢问你“为什么”之类的话,家长应该谨慎对待,还有,他们的求知欲会以“破坏”行为表现出来。崭新的玩具刚刚买回来,有时一转眼的工夫,就被拆得四分五裂,一些家长常常为此感到恼怒。曾经有一位母亲告诉陶行知先生,她的儿子把她新买回来的一块金表当玩具拆坏了。她一气之下,把儿子打了一顿。陶先生幽默地说:“恐怕一位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这段话很贴切地说明了家长保护孩子求知欲的重要性。
美感熏陶也是家庭教育中所不可忽视的环节,美感,即是人们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后所得到的一种愉悦的体验。幼儿的美感常与道德感联系在一起,幼儿常以美的、丑的、我不喜欢,来评价人或事。而家长常带孩子去户外、公园游玩,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或是多参加舞蹈、绘画活动,有目的地训练幼儿的美感;或是父母与孩子共同观看有意义的电影或电视作品,共同探讨分析人物角色等,来发展幼儿对美的体验。幼儿的理解能力较弱,决定了家长们的教育不是强输硬灌,尤其是品德教育不能如此,否则仅是口头明白,而不能将其自觉地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那些朗朗上口的儿歌和通俗易懂的形象的童话童谣,作为第一手的素材,在幼儿会念会唱的基础上,家长有意识的让其边念边唱边表演出来,以达到潜移默化地掌握最基本的品德规范。例如歌曲《好娃娃》的歌词:“爷爷年纪大呀,嘴里缺了牙。我给爷爷倒杯茶呀,爷爷笑哈哈;奶奶年纪大呀,头发白花花。我给奶奶端凳坐呀,奶奶笑哈哈;爸爸和妈妈呀,齐声把我夸,尊敬老人有礼貌呀,是个好娃娃。”这首儿歌便是一篇生动的品德教育素材。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掌握最简单的知识技能,丰富词汇,也包括游戏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合作和交往能力及谦让等品质的发展。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我们也可以将游戏在家长中进行,如现在广为盛行的亲子游戏,它不但丰富了孩子的体验,也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感情,为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打下了基础。
在生活中更应随机应变的实施教育,让幼儿的思维、美感、道德感,及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切实让他们成为一个观察敏锐、内心善良、遵守纪律的好娃娃。杜绝家长答应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真正做个合格的家长和让孩子成为一个对未来有用的人。
中国父母爱子深切是众所周知的,为孩子节衣缩食,为孩子做这做那,为孩子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而他们所做的一切换回的又是什么呢?《中国妇女报》曾对23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三分,之一的人认为父母关心过度,使他们受不了。这样的爱只会将孩子引入歧途。对孩子的爱应当是理智的,孩子的合理要求,我们应给予满足,对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不管孩子如何哭闹。都不能答应。家长应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明是非,对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家长可以顺应自然,给予指导。
因此,在子女的不同年龄阶段,父母对子女的爱应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爱得其所,爱得有效。总之,孩子的爱心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潜移默化的渗透而逐渐形成的。如同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孩子的爱心培养是一个从外在到内在,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家庭是最重要的爱心培养基地,父母是最直接的爱心播种者。要使孩子富有爱心,父母必须从自己做起,从孩子一生下来就开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