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到微博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ei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人际交往是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线上社交已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微信出现以来,人们蜂拥而至,伴随着“强弱”链接交叉共存带来的多层困惑、“角色扮演”下的心理负重和强链接下的同辈交往压力等因素,越来越多的人再次逃回到微博平台。微博有其独特优势:更有利于自我表露;交往“去社会化”,更有利于找到志同道合者;“真实+虚拟”的双重属性,“弱链接”交往更轻松。社交平台正在悄无声息地重塑着人际关系。而面对此情况,本文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理性回归现实人际交往、辩证看待陌生社交圈,回归自身,重视与自我的交流与提升。
  【关键词】微博  微信  新媒介  社交媒体  人际关系
  一、微信社交下的人际交往压力
  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 年1 月21日推出的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微信自推出后受到手机用户的热捧,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用户增至12.06亿。微信如今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它在我们日常工作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支付功能、朋友圈、公众号、小程序等等功能让人眼花缭乱。微信社交也渐渐与电商经营、广告推广、知识付费等新型经济形式相结合。从一般交流到亲密沟通,微信连接的人际关系越发复杂并呈网状化。从用户不断蜂拥而至,在朋友圈刷屏不止,到现在不斷有人逃离微信,只想将其作为一个通讯工具,社交平台正在悄无声息地重塑着人际关系。
  (一)“强弱”链接交叉共存带来的多层困惑
  随着科技的进步,微信使用场合增多,微信愈发普及,微信正慢慢地从以熟人关系强链接向一般好友、陌生人等弱关系链拓展,呈现出强弱链接共存的景象。最初微信好友多是父母、长辈、关系密切的朋友。但日常生活是复杂多变的,由于支付转账添加好友、共同参加了一次活动而添加好友等只由于某一次事件而互加的好友愈来愈多,好友圈层扩大的同时,带来的是性格切换频率的增加,人际间交往的压力增大。当小众变成大众,人们却想不断窄化交往群。著名的“邓巴数字”(150定律)也提到,人类可以拥有的稳定社交网络的人数是148人,取整是150人。而通过实践调查,现在普通人的微信好友数量已达到300+,甚至500+,更有好友数量上千者。原本认为的多交朋友可以拓宽眼界,能够进行思想灵魂碰撞,最终却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误发消息、晚回消息、各种消息轰炸、信息更迭等加重了人们的心理负担。
  (二)“角色扮演”下的心理负重
  根据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在“印象管理”的驱动下,人们在朋友圈的动态发布恰似在进行一场场“表演”,通过“角色扮演”来演绎理想化的自己。各种积极向上的暗示本身有利于自我塑造、自我提升。但随着朋友圈好友数量的扩大,愈来愈暴露出一个新的特点:人们的日常活动有“前台”“后台”之分,与亲密好友的日常交往往往更随意,也更倾向于“后台表演”;而与一般朋友、陌生人的交流沟通则考虑多、拘谨严肃,属于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前台表演”。因而,在发表朋友圈动态时,因为与人亲疏远近的不同,对于所展现的内容,人与人的解读会有很大差异,当展现出与平日在好友面前迥异的内容时,沟通不及时则会产生隔阂与误解。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在发布朋友圈动态时会分组可见,只允许某些人可见或不可见。但随着好友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分组时的麻烦,越来越多的人最终选择不发朋友圈,而是转移社交阵地。
  (三)强链接下的同辈交往压力
  虽然人们在微信上会添加只有一面之缘的朋友,彼此了解不深,但从整体而言,微信上仍以熟人圈强链接交往为主。即使是一般好友,对对方的身份职业也都有一般了解,并不是完全生疏的陌生人。再者,微信好友绝大部分属于同辈关系,在日常的聊天交流、动态发布时,会在不自觉中造成同辈压力。
  同辈压力源于对归属感、一致性的强烈需求,每个人都在进行着能力与野心的平衡。当自己的进取心苦苦得不到满足,而朋友圈中又不停有人在晒着“轻易而来”的幸福,会造成心理失衡,嫉妒心理在所难免。由于每日都在熟人圈里,无论是秀自拍,秀旅游,晒奢侈品,还是晒学术/学业成果,都会给旁观者形成一定的同辈压力。当与自己利益距离较远时,人们都能坦然接受和面对,很容易点赞远处的人与事;但当利益距离很近时,发自内心的诚恳的点赞并不易实行。长此以往会带来嫉妒、隔阂与自我封闭,不想看好友的朋友圈,而关闭朋友圈已成为不少人的选择。
  二、微博社交对人际交往的优化
  与微信不同,微博在持续推进社交赋能、拓展平台内容、优化用户体验、深耕垂直领域方面不断突破。在社会交往方面,现实生活中点对点的人际传播模式变成点对点或点对面的多元形式。微博正凭借着它的独特优势广泛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交际方式。因其便捷性、实时性、强交互性、匿名性以及个性化,越发受到年轻人的青睐。与微信相比,微博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微博更有利于自我表露
  人们在微信上由于添加了诸如父母长辈、同事、领导等好友,有许多负面情绪不宜在朋友圈内显露,但屏蔽、分组等操作在每次实行时又过于繁琐,因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转场微博。在微博里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各种“后台”行为,能够使得自我表露做到随时随地随心。而对于个人微博,绝大多数人选择关系非常密切的朋友互相关注,对于并不是很了解的人则不会主动告诉。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过滤掉了一部分好友。
  同时,应提及个人微博小号的创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申请个人小号,仍是由于担心信息暴露等原因。由于越来越多的“一般朋友”进入了自己的微博圈子,使自己的动态发布再次受阻,创建个人微博小号是对“一般社交”的再次逃离。他们会在微博设置里“允许给我推荐通讯录好友”“允许通过此后几号搜到我”画叉,甚至设置“不允许我的微博在同城中显示”。   (二)微博交往更有利于找到志同道合者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的交往行为总是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与制约,各种行为也要参考一定的价值标准。微信里添加了同事、领导等,便会产生一定的等级秩序。而微博中的社会交往,个人表达没有统一严格的参照体系,它是以自我爱恶为标准的。在这里原本存在于现实社会中的规范和秩序纷纷“失效”了,微博主体在自我表达、形象塑造时有更大的伸缩空间,更自由便捷。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一书中提到,互联网在改变我们的思维、生活的同时,也重构了以往的人际关系结构。这种速食的虚拟关系,其实是把每个人简化成实用的客体。①人们在微信上虽然添加了众多好友,但真正志同道合的少之又少。“长尾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兴趣爱好、日常交往上,除了看电影、运动等兴趣外,许多人对手帐、SA圈、COSPLAY等感兴趣,但是在这个封闭的人际交往圈中,人们会由于共同语言少而产生巨大的孤独吞噬感。
  (三)微博具有“真实+虚拟”双重属性,“弱链接”交往更轻松
  微博在申请认证时,需要输入手机号等个人信息,但在申请之后,用户仍属于匿名状态,人们相互之间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这种匿名性带来的虚拟感与心理安全感随之而来。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诉求,突出一些信息,掩饰一些信息。人们在微信上不愿轻易表露的烦恼忧虑,会更倾向于向微博上随机认识的还聊得来的好友倾诉。因为即使身份泄露,由于时空的相隔,也不会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微博中交往更加自由,交往对象的选择空间很大。在这里不用顾忌现实生活中真人的社会地位、职业薪资、外貌身材等,只要双方有互相沟通的意愿就可以进行交流。它超越了地域、时间与空间,精准推销,使每个人都能快速找到观点一致爱好相同的同道中人。随着圈层文化的兴起,大家在各自的圈层里分享日常,一起进步,约束少,弹性大。十分合得来的网友甚至可能选择在现实生活中“面基”,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拓展了个人的社交圈,结交到了真正的好朋友。
  三、社交平台对现实人际关系的重构
  从最开始新鲜于微信带来的新体验,痴迷于在微信上进行传播交流,“点赞”“互评”“转发”玩得不亦乐乎,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微信再度逃回到微博,从微信的“朋友圈三天可见”到微博的“仅展示最近半年发布的动态”,甚至转场到了类似于“一罐”“HOPE”“0305”这些几乎不为人知的小众APP,在大家不了解的平台上进行交友、自我表达、情绪宣泄等。这都显现出人们对社交媒体带来的快感享受的同時,也被其所内含的现实包袱所累,人际交往的形式与内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社交平台正对现实人际关系悄无声息地进行着重构。
  (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补充
  传统的人际交往基于面对面的直接交流,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神态、动作进行沟通交往,并且这种人际交往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业缘基础之上的,与现实生活有很大的重叠,整体而言,社交圈子仍处于小范围。而伴随着微信推出“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以及微博开启同城搜人、查看已关注人的关注,这样层层递进,不知不觉就扩大了自己的交往圈子,拓展了人际交往的范围与渠道。
  另外,传统的人际交往,既使是现实生活中相熟的人,由于并不是全天24小时互相陪伴,所以对对方的动态行踪也没有做到非常了解,而通过微信朋友圈以及微博动态,大家互相查看对方的日常,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了解彼此。在移动社交场景下,交往的内容、形式也都有所改善与提升,动态发布除了文字,也可以是音频、图片、视频,更加形象生动。同时,既使时空相隔,也可以音频对话、视频对话,消除了媒介交流上的障碍,是对传统现实人际关系的一种正向补充。
  (二)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情淡漠
  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提出“容器人”的概念,这种虚拟社交其实并没有促进社交,而是使人们变得越来越个体化,用特克尔的话说就是,我们不是因为在社交媒体上的交流而“在一起”,而是被技术捆绑在一起,我们被“拴”在互联网上,技术成为连接的绳子。殊不知,虚拟社交正在扼杀亲密关系,比如易产生新媒体依赖、身份迷失、情感缺失、信任危机与责任意识淡薄。在《群体性孤独》里,特克尔教授总结了虚拟社交制造出的三大错觉:一是觉得我们可以把精力分配到任何自己想关注的地方;二是幻想总有人倾听我们;三是以为我们永远不用独自一人。这就导致我们过分依赖通过微信、微博认识的“陌生好友”,沉迷“远程交流”,迷失于自己的小兴趣爱好圈里,而不愿与现实生活中的好友多说一句话,害怕面对面的对话,因而慢慢与现实脱节,影响了个人的正常生活。久而久之,会导致原本的现实交往冷漠甚至出现决裂的危机。②
  (三)陌生人社交初露锋芒
  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一些人出于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或是对压力的排解,从微信逃离到微博,这是一种对于现实存在的挣扎与逃脱。因为讨厌被真实关系束缚,一些人选择在网上表达自我、分享隐私,以此来排解孤独,希望获得陌生人的关注和认同。
  由于在微博平台发布的动态面对的不仅是自己的好友,还有整个平台的已注册用户,通过搜索栏,会很方便地找到同道中人。这样更方便进行“印象管理”,也更能够满足米德所提出的“主我客我”的建构,减少“客观我”的压力,随心展示“主观我”,以真实自然的一面吸引相同气质的人。由此,由于兴趣爱好类似,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契合,目标动力一致,与陌生人的社交更加轻松。现实生活中,熟人社交与陌生人社交交叉并存,陌生人社交在明显呈上涨趋势。
  四、应对策略
  (一)理性回归现实人际交往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最大属性是社会性。我们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回归自我,回归整个社会。因此要正确处理好社交媒体、网络平台与现实交往的关系。无论是微信、微博,还是其他平台APP,都只是一种工具,一种交流媒介,并不是逃离现实世界进行自我臆想的一个完美乌托邦。网络只能帮助我们暂时逃避问题,却不能解决问题。适当地在微博上进行情绪宣泄,寻找解压阀是可以理解的。但实际中的人更了解我们的情况,提出的建议也更一针见血,有针对性、可行性。   在面对诸如微信一般朋友太多等问题时,可以采取删除措施,以及今后提高添加好友的门槛,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面对来自好友的压力或不解,可以大胆正面沟通解决。要与人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过度迎合,也不万分恐惧。
  (二)辩证看待陌生社交圈
  陌生社交圈虽然远离现实生活,没有现实中的各种束缚与秩序规章,但其实也隐含许多危害。过度沉溺虚拟社交,会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一旦从网上下线,心理落差加大,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会不断累积扩大。另外,诸如微博平台,是个半真实半虚拟的社区,彼此的信息都不透明,造假轻而易举,若自我辨别能力差,一旦掉以轻心,识别不到位,就会被骗以至造成损失。如果只在自己喜欢的圈子里常驻,久而久之很有可能会变成“单向度的人”,沉湎于自我欣赏而无法自拔,变成无法交流的“容器人”,内心孤独焦虑,成为彻底的“媒介奴隶主义者”。而且运用不当,一旦言语有所激烈、失当不妥,会深陷网络暴力的深渊。
  (三)回归自身,重视与自我的交流与提升
  人是社会性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无时无刻不在受他人影响。社交从广义上可分为与他人的交往以及与自己的沟通,独处也是一种高质量的社交。具体来讲,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与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等进行社会关系交流;另一方面,自己读书、观影、写日记、跑步运动等都是在与自己这个个体进行相处。
  从微信逃离到微博的无奈,对于各种复杂人际关系维持的心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太沉溺于与人的社交,在他人身上寻找存在感,迫切渴望共鸣。逃离不是最优的方法,学会自我选择甄别才是上者,同时要注意高质量独处。最终的目的是促进自我的交流与提升。
  五、结论与探讨
  一种新的媒介總是为更好地满足人际交流需求为目的的,媒介的发展表现为越来越趋向人性化。总体而言,新媒体为人际传播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新媒体拓展了人际交往范围,丰富了人际交往方式,更好地建立和维护了人际关系,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媒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对新媒体技术或工具的依赖所引发的忧虑和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值得我们去思考。
  通过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出,微信与微博在维持人际交往时各有利弊,新媒体对人际关系重塑的同时,应看到其深层内涵。身为用户个体自身,要学会自我解压,重视与他人沟通的同时,更要重视与自己的对话交流。平台本身在更新升级时也要注重用户体验,更好地服务用户。
  注释:
  ①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56.
  ②雪莉·特克尔.群体性孤独[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79.
  参考文献:
  [1]申利净.传播学视阈下在线社交网络用户跨平台迁移行为研究[D].渤海大学,2017.
  [2]李卓.微信对青年群体人际关系影响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
  [3]范孟娟.社交媒体用户互动机制及关系转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4]熊丽.微博论--基于人际传播理论下的微博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3.
  [5]尚源.微信社交信息资源对人际传播关系的建构[D].吉林大学,2018.
  [6]张维.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传播嬗变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5.
  [7]折江虹.从微博与微信的异同看社交微媒体走向[J].新闻世界,2014(07):193-194.
  [8]龙凌子.从微信、微博中探究新型社交软件的特点[J].新闻传播,2014(13):112.
  [9]陈炎.社交媒体用户小号现象浅析[J].新媒体研究,2017,3(17):98-99.
  [10]郭亚星.弱连接与低活跃度下的陌生人社交——微博群调研报告[J].新媒体研究,2018,4(18):12-14.
  [11]杨慧.移动场景下微信对人际关系的重构[J].传媒论坛,2018,1(24):38-39.
  作者简介:王莹,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9级新闻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其他文献
1997年10月,我到欧洲去看儿子,在北京等签证的一周,穆老又给我分出三个上午,主要谈“文化大革命”时期。同时我与杨贵取得联系,到他家作了一次长谈,谈他修红旗渠时穆青对林县的采访和他对穆青的认识。  一个月后我从欧洲回来,特意在北京停留。不巧新华社招待所装修,为了求其近,减少北京塞车的烦恼,我就在挂牌“商业部招待所”的地下室旅社住下。好在房间临一个天井、一个大窗户,外面空气可以自由尽情地流进来,有
期刊
7月1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媒体之一《漫画月刊》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通过资金重组、员工参股的形式,打破原有体制,组建河南省漫画时代传媒有限公司。公司仍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控股,员工管理层持股,员工全部实行聘任制和人事代理制,完全独立经营。除继续主办《漫画月刊》杂志以外,下设“漫画时代发行中心”、“漫画时代广告中心”、“漫画时代图书出版中心”、“BOBO动漫梦工场”,着力打造国内知名漫画产业,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传统的传媒产业模式也发生了变化,当前无论是报纸、期刊还是广播电视都在迎着一波又一波的新媒体浪潮寻求突破。文章认为互联网技术引发的新特性促使传统媒体纷纷向数字新媒体融合与转型,传统传媒产业模式受到重构。在此背景下传统传媒产业应该如何发展以应对机遇与挑战?如何打造和促进传媒产业营收的新增长点?文章以《新国际主义者》传媒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现象进行相关探
期刊
一、党报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好关、把好度    舆论监督报道,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反映社情民意的管道和桥梁。按说,这样的报道应该是受到读者欢迎的。然而,我们的一些舆论监督报道并未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要求在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中要把好关、把好度,进行有效舆论监督。  1.党报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把好关,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在对国家的方针政策等贯彻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免会出现这样
期刊
【内容提要】5G时代的到来促使中国网络综艺节目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媒体市场的需求与发展。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依赖于技术的进步,5G对于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媒介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网络综艺作为其中一种也深受技术的限制。本文以中国网络综艺发展状况为基础,结合《明星大侦探》节目分析网络综艺在5G环境下的变化。  【关键词】5G 综艺节目 《明星大侦探》  中国的5G起于2019年,是最新一代移动通
期刊
【内容提要】5G技术重塑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等生产环节,不断将媒体融合推向纵深发展。5G技术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同时,也给新闻生产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基于此,本文分析5G技术的优势以及在5G技术发展的助力下新闻采编流程、新闻生产者的角色、呈现形式、内容分发等方面的变革,探讨媒体行业在深度融合的语境下做好新闻内容生产的策略。  【关键词】5G技术 新闻生产 媒体深度融合 策略  20
期刊
从新闻学研究初始,学界业界对新闻价值的定义就大有不同,比较统一的观点是李良荣教授在《新闻学概论》一书中提到的“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本身所包含的能够引起公众共同兴趣的素质”。杨保军教授在其所著《新闻价值论》一书中,结合学界业界对新闻价值论提出的一些新的定义和理解,从实践视角提供一些新的思考。本文主要对杨保军在该书中的思想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并就新闻价值论中的价值主体论、价值客体论等进行辨析理解。  一、
期刊
【内容提要】近年来,《我在故宫修文物》《上新了,故宫》等故宫主题文化类电视节目获得口碑与热度的双丰收,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关注故宫文化。本文在梳理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基础上,聚焦“故宫”这个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以故宫主题文化类电视节目为例,分析近年来相关作品在节目主题、受众定位、叙事模式、内容呈现、传播及盈利渠道等方面的创新探索,以期为新媒体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文化
期刊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报纸发展迅速,成为民众获得讯息、接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大公报》(天津版)对鼠疫的相关报道为中心,考察近代传统媒体舆论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意识引导作用,探究近代西方医学所带来的卫生观念对国人的深刻冲击。  【关键词】《大公报》 鼠疫 舆论 意识引导  1910年10月爆发的东北鼠疫由于传染性强、人口流动大等原因,鼠疫迅速传播到各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死亡。当时的民众防
期刊
【内容提要】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5G技术发展,传统新闻生产发生了变化,社会化的媒介力量使得新闻生产各个环节逐渐开放,原有的闭合链被打破。新闻生产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Magic等智能平台的推出改变了新闻信息采集效率。VR、AR等技术与新闻报道的融合,增加观众与新闻的互动性,报道形式更丰富。本文试图通过新闻生产主体、新闻信息采集、新闻报道方式、新闻传播四个方面探讨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