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学生思想品德、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指导者,他们能深邃地见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学生前进道路上存在的问题,能及时给予点拨、指明使他们能健康的成长。人的培养是教育的根本。为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合格人才,因而教师工作是学生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重要环节中,有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情感问题。因为人是富有感情的,情感在任何工作中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何况对于教育工作者这一重要而光荣的工作。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行为都同自己的情感、情绪密切相关,只有通过情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是一个人在某件事情上,道理懂了,思想通了;可就是感情上疙疙瘩瘩、扭不过弯,做起来总是不那么起劲,反之,若情感上息息相通,道理自然易于接受,思想上就容易开窍,甚至会出现超水平的结果。所以教师工作就应在感情上多加探讨,来不得半点虚伪和简单化,要有耐心、有毅力,要有坚持不懈的努力。具体地讲,教师工作中的情感 ,必须从爱护学生出发,要像母亲爱护子女一样,要对学生赤诚而富有鼓动的爱;把自己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能使他感到人情的无限温暖,认识到老师的指导是真心诚意,听之有益而应付诸实际行动。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向活动,也是师生之间通过活动进行情感、意志、兴趣、能力的心理交流。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方法进行交流,对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多加鼓励和帮助,对生病学生多给温暖;经常进行师生交心活动,善于运用表扬和批评等手段,会使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同学,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巨大的向心力,思想品德和情感教育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对待优等生,首先应静一下脑,要恰如其分地指出优点、缺点,就象园丁浇花一样,浇好水整理好枝叶。花朵才能开得更鲜更美。当然指出缺点应因人而异,方法可以选择,尽可能委婉、含蓄、让对方受得了,不使优等生丢面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对待差生,每一位老师的情感更要注意,对后进生的一举一动更得小心。我在对待差生时,以心换心,把自己积习难改自内心的爱倾注在差生身上。有时我称呼 他们的乳名,有时爬在耳边说句悄悄话;有时把学校或者班级里要开展的活动提前通知他们,让他们有充足的准备,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信任。还有时悄悄塞给他们几块糖,甚至记住他们的生日,给他们送份小礼物充分体现老师的那一份爱;使他们受到了损伤的幼小的心灵,得到温暖,慢慢的复苏和转化,当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真心爱他时,就会被感化敞开心扉,无话不说,希望的火花就可能点燃,就可能在班上形成火炬,进而激励全班前进。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教师情感的感染、行为的感染,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教师对学生真情的关爱,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感动学生并带动学生投入到学习和其它活动中去。教师的这种感召力,能使学生把对老师的敬爱转化为对学习的爱,并积极的参与学习和各项活动。通过教师的感染在学生中产生真正魅力,使他们保持对学习的亲近感,并乐于参与其它活动。
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投入
从教师上课的情绪看,教师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学生会注意力集中,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会表现出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动作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反之,则思路堵塞、动作迟缓、接受能力差。教师情绪对学生情绪起诱导性作用,教师严密的教学环节、准确的语言,洪亮的声音、举止言行的落落大方、辅导的耐心、热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态度体验。教师感情丰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知识。教师讲解简洁扼要、条理清楚、风趣幽默、准确,使学生既能听明白,又能完整领会知识,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积极进行学习的情绪。
古人云:“感人心才,莫先乎情”。实践证明,尊重学生,不质问、和颜悦色,平易可亲,用饱含营养的甜美语言启迪学生感化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和信任老师,和盘托出心里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点。
和学生相约是爱的一种方式
学生在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过失,并非是完全由于学生分不清是非,而往往是自身意志薄弱,我们针对学生的过失进行批评和教育时不难听到“我错了,以后改正”,这样的语言表达。然而,不久在学生的知上以旧“病”复发。此时,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切忌给予“屡教不改”“顽固不化”的呵斥,我的做法是与学生相约。
与学生相约就是在爱心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常见过失,师生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一起制定纠错公约,形成了老师积极督促和学生自我完善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这种机制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人格,而且能够唤起学生内心发奋向上的激情,有利于学生自身意志的培养。
如我班张呤同学经常无故打人、骂人,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而且学习成也不理想,每次与他谈话时,他都表示要改,之后时过境迁,旧病复发。于是我们约定,如是有学生来说你又无故打人,骂人一次,下午课外活动时就到我的办公室自习一节课,以此作为督促转化机制。开始之后第二周,他到我办公室自习了四节课,比以前有好转。我上课时及时给予肯定,使他明的了只要自己努力是完全能改正这个不良的行为的。之生我以及时根据他的进步进行了新的约定,渐渐地完全杜绝了这个不良行为,可以做到有话好好说,学习上也踏实了很多,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与学生相约的前提是,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其次要融入老师的关心,蕴含老师的关爱之心,最后坚持不懈,不能流于形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校的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个中心,对学生要爱不要恨,要拉不要推,要管不要压。根据学校的办学方针,我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老师是爱每一位学生都有的心理要求。无论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师爱对于学生来说是鞭策和鼓励,对学生的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我在教学中实施爱的管理把自己的爱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在一次课堂教学时,我想让学生畅谈自己长大后的理想,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要做地质学家,有的要当飞行员,有的说要做科学家“、、、、讨论中,我发现刚转来的薛志梅不主动发言低着头,我让她谈自己的理想,谁知,我瑞三鼓励,她始终不抬头。同学们窃窃私语责备她,于是我拉着她的手和谒地说,“听说你在原来的学校手工做的很好,老师说你是小小工艺美术师,老师和同学们都希望有机会向你学习呢”她终于抬起头,小声说:“老师我学习不好,恐怕我的理想不能实现”。听了她的话我心里一震;自卑的心理是多么残忍地折磨着孩子那小小的心灵啊。我热情地看着她说:“看你的小手多灵巧,做出的小灯茏精致可爱,人人都喜欢,只要你努力,你的学习一定会好起来的,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她羞涩地笑了。她说:“老师,我的理想是当一个服装设计师,把人们打扮得更漂亮”。她说完我立即带头鼓掌,教室里一片掌声。从此以后,我再上她们班的课,我发现她真的变了,变得勤奋乐观、活泼,学习也有进步。她的画在全校比赛中还获奖了。
可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我对这句话笃信不移,并时刻用自己的爱去实践着它。
爱的奉献,严的管理
对于学生倾注爱,并不是说对学生就不要严格要求,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严格要求和倾注爱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辨证的统一体”。可以这样说,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爱。所以,我的工作既要抓住一个“爱”字,更要突出一个“严”字。
俗话说:滴水成河,集液成裘。教师关键要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抓起。对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有违纪现象都要进行批评教育,特别对学生的作业拖拉等偷懒现象,不能因为有的同学成绩好,认为是小事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只有处处严格要求学生,不论哪能一位学生,不管什么事,教师都是要严格处理的。从而使学生的举止言行就会自我约束。教师平时遇到问题,要立即解决,不以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发一个处理一个,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也要领略到教师的严格。没有爱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同样不注意严格管理的爱,也不是真正的爱,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爱,才能建立起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先驱陶行知的话。这句话集中地反映出教育事业是情感的事业,是奉献爱的事业,只有点燃了学生心中情感的火花,并进而肋长为志趣,那才是学习的深层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对待优等生,首先应静一下脑,要恰如其分地指出优点、缺点,就象园丁浇花一样,浇好水整理好枝叶。花朵才能开得更鲜更美。当然指出缺点应因人而异,方法可以选择,尽可能委婉、含蓄、让对方受得了,不使优等生丢面子,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对待差生,每一位老师的情感更要注意,对后进生的一举一动更得小心。我在对待差生时,以心换心,把自己积习难改自内心的爱倾注在差生身上。有时我称呼 他们的乳名,有时爬在耳边说句悄悄话;有时把学校或者班级里要开展的活动提前通知他们,让他们有充足的准备,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信任。还有时悄悄塞给他们几块糖,甚至记住他们的生日,给他们送份小礼物充分体现老师的那一份爱;使他们受到了损伤的幼小的心灵,得到温暖,慢慢的复苏和转化,当他们感受到老师是真心爱他时,就会被感化敞开心扉,无话不说,希望的火花就可能点燃,就可能在班上形成火炬,进而激励全班前进。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
教师情感的感染、行为的感染,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和作用,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可以转化为学生的心理动力。教师对学生真情的关爱,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以感动学生并带动学生投入到学习和其它活动中去。教师的这种感召力,能使学生把对老师的敬爱转化为对学习的爱,并积极的参与学习和各项活动。通过教师的感染在学生中产生真正魅力,使他们保持对学习的亲近感,并乐于参与其它活动。
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情感投入
从教师上课的情绪看,教师精神焕发、情绪饱满,学生会注意力集中,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学生会表现出思维敏捷、思路开阔、动作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反之,则思路堵塞、动作迟缓、接受能力差。教师情绪对学生情绪起诱导性作用,教师严密的教学环节、准确的语言,洪亮的声音、举止言行的落落大方、辅导的耐心、热情,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态度体验。教师感情丰富、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知识。教师讲解简洁扼要、条理清楚、风趣幽默、准确,使学生既能听明白,又能完整领会知识,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积极进行学习的情绪。
古人云:“感人心才,莫先乎情”。实践证明,尊重学生,不质问、和颜悦色,平易可亲,用饱含营养的甜美语言启迪学生感化学生,才能使学生亲近和信任老师,和盘托出心里的秘密,心悦诚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和指点。
和学生相约是爱的一种方式
学生在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过失,并非是完全由于学生分不清是非,而往往是自身意志薄弱,我们针对学生的过失进行批评和教育时不难听到“我错了,以后改正”,这样的语言表达。然而,不久在学生的知上以旧“病”复发。此时,对教育工作者来说切忌给予“屡教不改”“顽固不化”的呵斥,我的做法是与学生相约。
与学生相约就是在爱心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常见过失,师生在达成共识的前提下,一起制定纠错公约,形成了老师积极督促和学生自我完善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这种机制不仅尊重了学生的人格,而且能够唤起学生内心发奋向上的激情,有利于学生自身意志的培养。
如我班张呤同学经常无故打人、骂人,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而且学习成也不理想,每次与他谈话时,他都表示要改,之后时过境迁,旧病复发。于是我们约定,如是有学生来说你又无故打人,骂人一次,下午课外活动时就到我的办公室自习一节课,以此作为督促转化机制。开始之后第二周,他到我办公室自习了四节课,比以前有好转。我上课时及时给予肯定,使他明的了只要自己努力是完全能改正这个不良的行为的。之生我以及时根据他的进步进行了新的约定,渐渐地完全杜绝了这个不良行为,可以做到有话好好说,学习上也踏实了很多,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与学生相约的前提是,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其次要融入老师的关心,蕴含老师的关爱之心,最后坚持不懈,不能流于形式。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我校的管理工作紧紧围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个中心,对学生要爱不要恨,要拉不要推,要管不要压。根据学校的办学方针,我精心设计每一节课,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老师是爱每一位学生都有的心理要求。无论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师爱对于学生来说是鞭策和鼓励,对学生的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因而我在教学中实施爱的管理把自己的爱倾注到每一位学生身上。
在一次课堂教学时,我想让学生畅谈自己长大后的理想,在我的启发下,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要做地质学家,有的要当飞行员,有的说要做科学家“、、、、讨论中,我发现刚转来的薛志梅不主动发言低着头,我让她谈自己的理想,谁知,我瑞三鼓励,她始终不抬头。同学们窃窃私语责备她,于是我拉着她的手和谒地说,“听说你在原来的学校手工做的很好,老师说你是小小工艺美术师,老师和同学们都希望有机会向你学习呢”她终于抬起头,小声说:“老师我学习不好,恐怕我的理想不能实现”。听了她的话我心里一震;自卑的心理是多么残忍地折磨着孩子那小小的心灵啊。我热情地看着她说:“看你的小手多灵巧,做出的小灯茏精致可爱,人人都喜欢,只要你努力,你的学习一定会好起来的,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她羞涩地笑了。她说:“老师,我的理想是当一个服装设计师,把人们打扮得更漂亮”。她说完我立即带头鼓掌,教室里一片掌声。从此以后,我再上她们班的课,我发现她真的变了,变得勤奋乐观、活泼,学习也有进步。她的画在全校比赛中还获奖了。
可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不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没有教育”,我对这句话笃信不移,并时刻用自己的爱去实践着它。
爱的奉献,严的管理
对于学生倾注爱,并不是说对学生就不要严格要求,老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溺爱,“严格要求和倾注爱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辨证的统一体”。可以这样说,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是对学生最好的爱。所以,我的工作既要抓住一个“爱”字,更要突出一个“严”字。
俗话说:滴水成河,集液成裘。教师关键要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抓起。对所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有违纪现象都要进行批评教育,特别对学生的作业拖拉等偷懒现象,不能因为有的同学成绩好,认为是小事而放松对学生的要求。只有处处严格要求学生,不论哪能一位学生,不管什么事,教师都是要严格处理的。从而使学生的举止言行就会自我约束。教师平时遇到问题,要立即解决,不以拖泥带水,犹豫不决,发一个处理一个,既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对他们的爱,也要领略到教师的严格。没有爱的教育,不是完善的教育。同样不注意严格管理的爱,也不是真正的爱,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爱,才能建立起一个团结奋进的班集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教育先驱陶行知的话。这句话集中地反映出教育事业是情感的事业,是奉献爱的事业,只有点燃了学生心中情感的火花,并进而肋长为志趣,那才是学习的深层的不竭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