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3年之后,全国各地区开始陆续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强调应从知识培养过渡到能力培养。15年后,随着高中课标修订工作的推进,我们对学生的培养要求进而从能力提升到素养。那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教师?而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又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怎么准备才能在这轮教改中华丽转身?而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发展部门又有哪些可以作为的空间?《英语学习》微信群第15期的微信谈讨论力邀全国各地英语教师共话此题,希望您能从这期讨论中有所收获。
随着高中课标修订工作的推进,“核心素养”成为大家持续关注的热词。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反思新课程以来的成绩和问题,为更广泛地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提出更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目标。与此同时,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队伍也同样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否则改革将难以真正落“实”。本期微信谈,我们聚焦“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具体讨论了如下三个议题:(1)2001年之后,全国各地区陆续进入新课程。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过程中,客观上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英语教师又是如何应对新挑战的?(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又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3)一线英语教师可以做哪些准备?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发展部门又有哪些可以作为的空间?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与挑战
徐浩:不知道在大家的记忆里,当时2001年以及之后几年,是一种什么状态和变化?北京进入了课改,我当时也是师范生,记得全校师范生都学关于新课程理念的一本书,还要考试。
张虹:我记得1999年国家开始酝酿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后,我作为大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教材的更替。记得1995年我读高一时,我们用的是SEFC之前的那批教材,高一第一课就是讲马克思的课文。我们都学着与自己生活无关的内容,教师也都侧重于讲语法、应试。当时很羡慕下一批的学生所用的教材,起码包含对话什么的。我觉得当时我的老师完全是传统的教法啊,语法翻译法。1999年我在师范大学学习教学法,用的是胡春洞老师的《英语教学法》,教材中的内容也应该和2001年课改时提出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有差距。2002年我开始读研究生,应用语言学方向,当时周围都没有听到老师和学生谈论新课程改革及理念。
侯敏华:我印象很深,那是我在十一学校工作的第三个年头,2001年的时候刚好上高中,当时的十一学校还是分层的,我记得因为我的语法和知识点讲解没有我们的一位前辈丰富,分层的时候学生不爱选我的层。所以说,那个时候大部分教师对于课标里面提出的新理念应该是没有太大感觉的。2006年以前,新课标理念是没有铺开的。我不能准确记得我是哪一年认真研究课标的,但是不会早于2005年,当时看了一眼课标发表的时间,自己还吓了一跳,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我个人觉得很兴奋的,那些能力目标的描述与自己心中想让学生做的事情很吻合。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好像始终是这样一个过程: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有很多的感受和困惑,自己想办法解决,可能成了,也可能一直没有突破,然后课标出来了,出来指一下路,然后又指的不是很清楚,老师们又进入新的一轮探索与迷惑。
王卫华:2001年新课改在我们深圳两极分化很严重。多数学校不愿意推进,非常抵触。真正在做的主要是南山区和深圳中学。当时我们深中的校长是北大附中调来的王铮,做得比较彻底。老师关注的是语法要强化,还是要弱化。后来强调功能意念。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师分别提出怎样的要求
徐浩:如果从教师的角度看,大家觉得“核心素养”对教师意味着什么?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有什么样的挑战?还是“功到自然成”?上一次课改是从知识到能力,这次则是从能力到素养。如果之前是搬运工,虽然上次课改已经不希望教师仅仅作为知识的搬运工了。如果存在抵触,那么到底是抵触理念?还是抵触新理念所要求的行为?我个人觉得核心素养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但这种要求不是把现行的理念推翻重来,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但如果现在都没有达到现行的理想,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一步到位”了。
赵连杰:上一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变化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这次问题还得重新面对,不能放过机会了。不知道教师错过第一轮教师转型后,面对这一轮会是怎样?如果补课,会起到什么效果?但“欲速则不达”,跨越式的发展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来说不现实。我的担心就是害怕课程改革闹得跟“革命”似的,教育课程改革最好是继承一批好东西,开拓一批好东西。校本化的教师培训可以理解为以学校的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在做的过程中帮助教师一起构建课程观,实践课程观,这样若干轮下来教师就会更新不少。而且,教师也没觉得自己是被培训了。
侯敏华:在第一轮的改革当中,没有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的搬运工,变成能力型教师的人,这一轮会非常困难。我觉得不可能从一个知识的搬运工,直接变成有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师的,中间那个转变不能越过。首先要把英语能力怎么培养搞明白,然后再谈素养,所以我建议培训者和专家们,这次事情可以一起做,给老师补课的机会。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学校和区里是怎么考查教师的,区里是怎么命题的,我个人能够理解老师们随着这些东西走,毕竟是饭碗最重要。
张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这些素养;其次,需要教师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拿思维品质素养中的批判思辨思维来说。比如,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时,我做过一年的中学志愿者并参观了四个城市四种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比如有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一所蒙台梭利国际学校),我发现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从小学就一步步在培养的,而且是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举个例子,如何教学生写作?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教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我国,很多写作课首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语言错误,单词、语法是否用正确了,而关于写作的内容、学生的思想则会放在后面。如果一篇作文没有太多语言错误,能按照规范写出来,就会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如果语言错误比较多,则会被评为比较差的作文,学生的观点、思想往往是排在第二位的。但在美国完全不是这样,比如,我一个同学带了孩子去美国访学,孩子在美国读小学四年级,平常写的作文老师很少关注语法和书写,更多注重孩子要表达的思想。我同学的儿子写了一篇中美小学教育差异的文章,在我们中国教师看来纰漏很多,老师却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孩子独特的视角和清晰的逻辑。 再比如,高校的课也是这样,语言纠错永远不是第一位的,老师会要求学生就某篇文章的话题搜索更多资料和多方观点,用口头或文字表达自己观点,并要找到强有力的文献和例证说服听众和读者。这基本是高校里阅读与写作课的主要训练项目,而非具体的语言学习,语言障碍是学生自己解决的事。还有,课文预习的时候,老师要求书上必须写满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见解,赞同也好,反对也好,总之要思考。
当然,造成这种差异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英语在两个国家的地位不同,在美国,英语是母语,在中国,英语是外语,语言本身对中国学习者是基础和根本的问题。但我们作为教师可以思考的是,在语言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怎么做,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设计什么样的教学任务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去启发学生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去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如何找到文献、例证来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
王志强:从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来讲,这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能力要求,我想这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与以往没有明显区别,都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综合语言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如果说与以前有所区别,那可能也只是在于需要教师的语言能力更强,更具综合性和全面性,而不只是特别是听说的基本能力。
从文化意识来讲,这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并用英语传播中国的文化,是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祖国情怀,也是英语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考虑的教学目标之一。为此,教师自身的文化意识、特别是跨文化意识与交际意识培养需要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加以培养。这是目前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之一。
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角度看,英语教师可能会感觉这是额外的负担,因为课标实验稿对这方面没有具体要求,这也是本次课标修订后增加的亮点内容,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将影响到一个人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这要求英语教师在完成传统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日常教学中思维能力、思维习惯的培养。我们前段时间重点讨论的Critical Thinking,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式。辩证地、客观地、有自主见解地进行学习、思考、辩论与写作,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培养思维品质的很必要途径。印度留学生超过60%都能拿到美国H1B工作签证,中国留学生只有6%能拿到,我认为印度学生的优势之一就是思维品质的优势,之二才是语言优势,尽管印度人的英语标准程度与我们相比可能有差距,但表达能力、表达内涵、表达欲望和信心却是我们的留学生比不了的。
从学习能力培养看,这可能会感觉与语言能力有重合,但我理解的学习能力,应该是一个更大、更宽泛的概念。不在于词、句、篇的学习能力,而在于无论是完成初中的学习任务,还是高中的学习任务之余,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迁移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靠灌输、训练而来,而是靠日常的言传身教。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不仅体现在对英语的学习上,还体现在其他更多方面,比如:爱好体育的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爱好音乐的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音乐特长?爱好烹饪的教师,如何把饭菜做得更好?教师要让学生看见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英语教师不能成为“新文盲”,我在教学一线听课时,经常看见教师面对一个PPT的播放链接或某个播放软件束手无策,经验丰富点的会让学生帮助解决,临场经验差的会直接把这一环节Pass掉。也有的教师,手机收到的图片等不知道如何传到电脑上……这都是“新文盲”的一些典型症状,作为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强学习,无形中就会给学生留下学习能力低下的印象。
一线英语教师、职前和职中教师教育发展部门应做的准备
王东君:思维品质理应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因素。思维品质有先天因素,更需要后天的学习与训练。作为教研培训人员,我觉得教研的改革,首选应该从不折腾开始,然后以专注的学科思维,在尊重学科属性的基础上渗透时代进步因素开始折腾,这样折腾下去教研与师资培训工作会越来越好!如果谁都可以指导教研与师资培训工作,这恐怕是一种灾难!
张虹:公开课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个show off的事情。Trainer的资质很重要。
徐浩:我觉得王东君老师说得非常对!不是要否定了原先的,而是要立足现实,不断找增长点,稳定进行,关键是要能在培训中“磨”到关键问题。
张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mentor,就像合作学习的一个经典活动“circle the sage”,每个人都是一个sage。
徐浩:没有哪个培训者是什么都会、什么都能指导的。有很多好的想法和活力,都在教师当中。
张虹:真正的knower 在民间,在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线。换句话说,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员是真正的知者。
林礼江:从具体的学校层面的培训来说,对教师的培训不要离开课堂,因为老师们对课堂的教学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如果我们把核心素养的培训结合到具体的教材和课堂中去的话,教师们会很乐于接受的。
王东君:教研与师资培训工作改革,要从教研培训的制度确立开始改革,先用制度保障这个群体的学术和学科权利,也可以用制度激活这个群体承上启下的实践动力。比如,教研与师资培训工作的学术顾问制度、教研员的工作权利、义务与奖励制度等等。
侯敏华:课堂很重要,但教师的课程观是底子,没有课程观的老师的课是磨不出来的。或者今天磨出来了,下礼拜就又回去了。
徐浩:仰望课程,脚踏课堂。
张虹:核心素养对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创新,一切从教师改变开始。我认为教师、教研员、高校教师教育者只要敢于直面时代的挑战,把握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多与同事同行讨论、交流,积累教学和有关学习评价的新鲜经验,保持一颗愿意继续学习的心,拥有学习的能力,不管怎么改革,都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渐渐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
随着高中课标修订工作的推进,“核心素养”成为大家持续关注的热词。一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反思新课程以来的成绩和问题,为更广泛地培养更优秀的人才提出更面向未来的基础教育目标。与此同时,为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队伍也同样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否则改革将难以真正落“实”。本期微信谈,我们聚焦“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具体讨论了如下三个议题:(1)2001年之后,全国各地区陆续进入新课程。实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过程中,客观上对英语教师提出了什么新的要求?英语教师又是如何应对新挑战的?(2)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什么样的教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又需要什么样的英语教师?(3)一线英语教师可以做哪些准备?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发展部门又有哪些可以作为的空间?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与挑战
徐浩:不知道在大家的记忆里,当时2001年以及之后几年,是一种什么状态和变化?北京进入了课改,我当时也是师范生,记得全校师范生都学关于新课程理念的一本书,还要考试。
张虹:我记得1999年国家开始酝酿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前后,我作为大学生,最直观的感受是教材的更替。记得1995年我读高一时,我们用的是SEFC之前的那批教材,高一第一课就是讲马克思的课文。我们都学着与自己生活无关的内容,教师也都侧重于讲语法、应试。当时很羡慕下一批的学生所用的教材,起码包含对话什么的。我觉得当时我的老师完全是传统的教法啊,语法翻译法。1999年我在师范大学学习教学法,用的是胡春洞老师的《英语教学法》,教材中的内容也应该和2001年课改时提出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有差距。2002年我开始读研究生,应用语言学方向,当时周围都没有听到老师和学生谈论新课程改革及理念。
侯敏华:我印象很深,那是我在十一学校工作的第三个年头,2001年的时候刚好上高中,当时的十一学校还是分层的,我记得因为我的语法和知识点讲解没有我们的一位前辈丰富,分层的时候学生不爱选我的层。所以说,那个时候大部分教师对于课标里面提出的新理念应该是没有太大感觉的。2006年以前,新课标理念是没有铺开的。我不能准确记得我是哪一年认真研究课标的,但是不会早于2005年,当时看了一眼课标发表的时间,自己还吓了一跳,怎么这么早就出来了?我个人觉得很兴奋的,那些能力目标的描述与自己心中想让学生做的事情很吻合。对于中学教师来说,好像始终是这样一个过程:自己在实践中探索,有很多的感受和困惑,自己想办法解决,可能成了,也可能一直没有突破,然后课标出来了,出来指一下路,然后又指的不是很清楚,老师们又进入新的一轮探索与迷惑。
王卫华:2001年新课改在我们深圳两极分化很严重。多数学校不愿意推进,非常抵触。真正在做的主要是南山区和深圳中学。当时我们深中的校长是北大附中调来的王铮,做得比较彻底。老师关注的是语法要强化,还是要弱化。后来强调功能意念。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师分别提出怎样的要求
徐浩:如果从教师的角度看,大家觉得“核心素养”对教师意味着什么?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有什么样的挑战?还是“功到自然成”?上一次课改是从知识到能力,这次则是从能力到素养。如果之前是搬运工,虽然上次课改已经不希望教师仅仅作为知识的搬运工了。如果存在抵触,那么到底是抵触理念?还是抵触新理念所要求的行为?我个人觉得核心素养对老师的要求是很高的,但这种要求不是把现行的理念推翻重来,而是在现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但如果现在都没有达到现行的理想,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一步到位”了。
赵连杰:上一次课程改革中教师的变化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所以这次问题还得重新面对,不能放过机会了。不知道教师错过第一轮教师转型后,面对这一轮会是怎样?如果补课,会起到什么效果?但“欲速则不达”,跨越式的发展在实践性极强的教学来说不现实。我的担心就是害怕课程改革闹得跟“革命”似的,教育课程改革最好是继承一批好东西,开拓一批好东西。校本化的教师培训可以理解为以学校的课程改革为抓手,以在做的过程中帮助教师一起构建课程观,实践课程观,这样若干轮下来教师就会更新不少。而且,教师也没觉得自己是被培训了。
侯敏华:在第一轮的改革当中,没有将自己作为一个知识的搬运工,变成能力型教师的人,这一轮会非常困难。我觉得不可能从一个知识的搬运工,直接变成有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师的,中间那个转变不能越过。首先要把英语能力怎么培养搞明白,然后再谈素养,所以我建议培训者和专家们,这次事情可以一起做,给老师补课的机会。一个很核心的问题,就是学校和区里是怎么考查教师的,区里是怎么命题的,我个人能够理解老师们随着这些东西走,毕竟是饭碗最重要。
张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需要教师具备这些素养;其次,需要教师知道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些素养。拿思维品质素养中的批判思辨思维来说。比如,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学时,我做过一年的中学志愿者并参观了四个城市四种不同类型的中小学,比如有特许学校(charter school),公立学校、私立学校(一所蒙台梭利国际学校),我发现对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从小学就一步步在培养的,而且是各个方面都有体现。
举个例子,如何教学生写作?如何在写作教学中教授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我国,很多写作课首要关注的是学生的语言错误,单词、语法是否用正确了,而关于写作的内容、学生的思想则会放在后面。如果一篇作文没有太多语言错误,能按照规范写出来,就会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如果语言错误比较多,则会被评为比较差的作文,学生的观点、思想往往是排在第二位的。但在美国完全不是这样,比如,我一个同学带了孩子去美国访学,孩子在美国读小学四年级,平常写的作文老师很少关注语法和书写,更多注重孩子要表达的思想。我同学的儿子写了一篇中美小学教育差异的文章,在我们中国教师看来纰漏很多,老师却在全班面前表扬了孩子独特的视角和清晰的逻辑。 再比如,高校的课也是这样,语言纠错永远不是第一位的,老师会要求学生就某篇文章的话题搜索更多资料和多方观点,用口头或文字表达自己观点,并要找到强有力的文献和例证说服听众和读者。这基本是高校里阅读与写作课的主要训练项目,而非具体的语言学习,语言障碍是学生自己解决的事。还有,课文预习的时候,老师要求书上必须写满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见解,赞同也好,反对也好,总之要思考。
当然,造成这种差异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英语在两个国家的地位不同,在美国,英语是母语,在中国,英语是外语,语言本身对中国学习者是基础和根本的问题。但我们作为教师可以思考的是,在语言的基础之上,我们还可以怎么做,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设计什么样的教学任务去培养学生的思维,去启发学生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去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如何找到文献、例证来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
王志强:从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来讲,这是语言教学的基本能力要求,我想这对教师的能力要求与以往没有明显区别,都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综合语言能力的学习与培养。如果说与以前有所区别,那可能也只是在于需要教师的语言能力更强,更具综合性和全面性,而不只是特别是听说的基本能力。
从文化意识来讲,这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通过英语学习了解英语语言国家的文化,并用英语传播中国的文化,是英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通过英语学习,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祖国情怀,也是英语教师必须在日常教学中考虑的教学目标之一。为此,教师自身的文化意识、特别是跨文化意识与交际意识培养需要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加以培养。这是目前对英语教师的要求之一。
从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角度看,英语教师可能会感觉这是额外的负担,因为课标实验稿对这方面没有具体要求,这也是本次课标修订后增加的亮点内容,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人的核心素养中的核心。具备良好的思维品质,将影响到一个人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发展。这要求英语教师在完成传统的语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同时,关注日常教学中思维能力、思维习惯的培养。我们前段时间重点讨论的Critical Thinking,其实就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方式。辩证地、客观地、有自主见解地进行学习、思考、辩论与写作,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都是培养思维品质的很必要途径。印度留学生超过60%都能拿到美国H1B工作签证,中国留学生只有6%能拿到,我认为印度学生的优势之一就是思维品质的优势,之二才是语言优势,尽管印度人的英语标准程度与我们相比可能有差距,但表达能力、表达内涵、表达欲望和信心却是我们的留学生比不了的。
从学习能力培养看,这可能会感觉与语言能力有重合,但我理解的学习能力,应该是一个更大、更宽泛的概念。不在于词、句、篇的学习能力,而在于无论是完成初中的学习任务,还是高中的学习任务之余,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迁移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不是靠灌输、训练而来,而是靠日常的言传身教。这就要求教师自身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这不仅体现在对英语的学习上,还体现在其他更多方面,比如:爱好体育的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体育爱好?爱好音乐的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音乐特长?爱好烹饪的教师,如何把饭菜做得更好?教师要让学生看见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另外,在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英语教师不能成为“新文盲”,我在教学一线听课时,经常看见教师面对一个PPT的播放链接或某个播放软件束手无策,经验丰富点的会让学生帮助解决,临场经验差的会直接把这一环节Pass掉。也有的教师,手机收到的图片等不知道如何传到电脑上……这都是“新文盲”的一些典型症状,作为教师不在这些方面加强学习,无形中就会给学生留下学习能力低下的印象。
一线英语教师、职前和职中教师教育发展部门应做的准备
王东君:思维品质理应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因素。思维品质有先天因素,更需要后天的学习与训练。作为教研培训人员,我觉得教研的改革,首选应该从不折腾开始,然后以专注的学科思维,在尊重学科属性的基础上渗透时代进步因素开始折腾,这样折腾下去教研与师资培训工作会越来越好!如果谁都可以指导教研与师资培训工作,这恐怕是一种灾难!
张虹:公开课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个show off的事情。Trainer的资质很重要。
徐浩:我觉得王东君老师说得非常对!不是要否定了原先的,而是要立足现实,不断找增长点,稳定进行,关键是要能在培训中“磨”到关键问题。
张虹: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mentor,就像合作学习的一个经典活动“circle the sage”,每个人都是一个sage。
徐浩:没有哪个培训者是什么都会、什么都能指导的。有很多好的想法和活力,都在教师当中。
张虹:真正的knower 在民间,在教育教学实践的一线。换句话说,中小学一线英语教师和教研员是真正的知者。
林礼江:从具体的学校层面的培训来说,对教师的培训不要离开课堂,因为老师们对课堂的教学是非常看重的。所以,如果我们把核心素养的培训结合到具体的教材和课堂中去的话,教师们会很乐于接受的。
王东君:教研与师资培训工作改革,要从教研培训的制度确立开始改革,先用制度保障这个群体的学术和学科权利,也可以用制度激活这个群体承上启下的实践动力。比如,教研与师资培训工作的学术顾问制度、教研员的工作权利、义务与奖励制度等等。
侯敏华:课堂很重要,但教师的课程观是底子,没有课程观的老师的课是磨不出来的。或者今天磨出来了,下礼拜就又回去了。
徐浩:仰望课程,脚踏课堂。
张虹:核心素养对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化与创新,一切从教师改变开始。我认为教师、教研员、高校教师教育者只要敢于直面时代的挑战,把握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多与同事同行讨论、交流,积累教学和有关学习评价的新鲜经验,保持一颗愿意继续学习的心,拥有学习的能力,不管怎么改革,都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渐渐走出一条光明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