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多媒体课件以其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同步输出和具有较强的动态模拟功能、人机对话双向交互的独特优势,而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被广大学生所喜爱,达到了传统教学媒体无法实现的效果。“课件”一词已如同“备课”成为教师工作中的常用名词了。但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及运用实际中,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着诸多在制作上、认识上的误区。
一、误区———课件制作“动画化”
现今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并不多的多媒体课件中,完全适合教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可谓凤毛麟角,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教学风格也不同,同一课件难以满足每位教师的需要。因此教师们只好自己动手。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有许多优势:作为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对教材认识到位、研究深入,并了解学生,对制作什么样的课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心中有数,目标清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绝大部分老师不能熟练运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工具软件,脚本的编写、素材的采集方面的经验匮乏。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课件是由不大熟悉教学的人员来编制,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这些课件,在很大程度上就像一部小动画片,画面漂亮,有美丽的背景,也有悦耳的音乐。殊不知,这样“动画化”的课件,“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高二化学课中,老师用课件逐步显示了有机化学中许多实验器材的连接,当老师手中的鼠标每点击一下,在画面中就出现一个仪器或是玻璃管,这时,班里的学生都发出一声“哇塞”。到了下课后,听课的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说,太好看了,就像动画片一样。
而这样的现象,在中小学的教学实际中,可以说并不少见。把课件制作得“丰富多彩”,使每个画面都花花绿绿,以展示自己“高超”的课件制作水平。我们说这样的愿望或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多媒体课件并不是越花哨就越好。朴素、大方、自然、整洁、清晰的画面,能给人舒适的感觉。而过于复杂的背景、炫目的画面、持续不断的音响,不但易使人烦躁,而且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更何况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出生在动漫时代的学生,对他们来说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有时就可以花上一天的时间。有了这样经历的学生,当他们面对同样有着“动面化”因素的课件,面对着背景中能动起来的“小天使”,他还会去看画面中还有什么样的文宁吗?怎么能不发出那声“哇塞”呢?
二、误区二——课件选择“高炮化”
为了体现教育现代化,证明自己也已加人信息技术的队伍了,有些老师使用的课件,其实只是在用课件代替板书,所谓的课件也只是文字教材的机械翻版和简单重现。一句话:用高射炮打蚊子。
利用“高炮化”的“课件”,来突出多媒体课件能活跃课堂气氛的特点。这只能说是生硬地运用不合实际的课件。有的教师为突出使用课件能增大课堂容量的特点,不顾及该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盲目压缩课时,把儿课时的内容一课时讲完;有的教师为突出课件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特点,把一课时的内容分成两课时讲,降低教材的难度,减少习题的梯度,虽然形式新颖,但达不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还有另外一种“高炮化”现象:在课件制作中,不考虑教学设计,只是一味的追求画面数量。笔者曾见过将一堂课的内容制成了20张幻灯片的一个课件,结果,那个教师在上课时仅仅使用了11张时就到下课时间了,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反对满堂灌,要求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学生思考、练习。因此,老师运用媒体的数量应少而精。
还有的课件,多次使用“超级链接”功能,这本是一件好事,如果从课件制作的角度来说,也无可非议。但是,在实际上,经常出现在听课者面前的却是,无论教者事前怎样反复“演练”,但有时会因教者莫明的紧张,在教学中出了差错,甚至出现“卡壳”的现象。有的课件制作中,对字幕布的字号把握不准,最常出现的就是字号偏小了。有的教师虽然课前会到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练”,但往往会忽略到讲台下面去观察这一环节,有的虽然到讲台下面观察了,但没有到教室最后一排观察结果。结果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时,往往由于屏幕上的字号过小使得全班学生都看不清,或只是一部分学生能看清。
我们应该从学科需要的角度出发来使用多媒体,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只有在认识上达标,在制作上重视,才能避免“高炮化”课件的出现。
三、误区三——课件使用“课时化”
所谓的课件使用“课时化”,是指教育管理者或教者以适应当前使用多媒体课件形势为前提,不管教学内容的需要,一味要求在每堂课都要使用课件。这种认识倾向,从根本上背离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为出发点,从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来规划、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设计的三要素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其核心在于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着手进行相关的脚本设计与课件制作的具体实施。
如,在初中物理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中,教者用Authorware开发了一个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方向,由此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个人认为,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也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板画示范作用。这样的课件不能用在这类的教学内容中。
要克服这种错误认识,既需要上级领导观念上的改变,更需要教师要掌握课堂教学设计。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迎合上级领导的检查与听课,不能用课件来替代的内容就不采用课件,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
四、误区四——课件效果“表面化”
所谓的课件效果“表面化”,是指整体教学效果只停留在“表面化”上:确实已用上了多媒体课件,但是实际效果只能说等于零。
笔者也曾见到过这样一些现象,老师预先制作好的课件在教学中播放时,或丢了一些东西,或音频、视频播不出来,或画面变得模糊一片……
造成这样的结果一般来说是由于“不匹配”的缘故。如制作课件时支持系统是Windows2000,而教室里的计算机支持系统是Windows95,这就会造成“丢失”的现象。又如:老师是用“3D”或“Flash”制作的三维立体动画,而教室里的计算机没有安装“3D”或“Flash”,那么所制作的课件中的“立体循环播放”在教室里的计算机就得不到“执行”。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将课件拿到教室反复调试,看看系统是否匹配,内容有无“丢失”,看看每一个内容是否都能正常运行,看看字幕的大小是否合适,看看画面还是否清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这类让人“痛不欲生”的“表面化”结果!
笔者也曾在多次公开课上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画面停留时间过短,一闪而过啊,学生无法作笔记。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很多,或是所选内容过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得不快速播放,或是南于教师心情紧张,忘记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差”。
在多媒体课件的实际使用中,还存在着只求有画面,只求已用上了鼠标,而不管这幅画面的出现时机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时机的不当,造成了教学上的脱节,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解决教学难点与重点。可以说课件内容的使用时机(或称最佳作用),是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问题。
总之,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熟练操作各种电教媒体,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通过学习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掌握计算机的应用与操作,学会、用好尽量多的课件制作软件,在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灵活使用好多媒体课件,使之能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
一、误区———课件制作“动画化”
现今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并不多的多媒体课件中,完全适合教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可谓凤毛麟角,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教学风格也不同,同一课件难以满足每位教师的需要。因此教师们只好自己动手。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有许多优势:作为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对教材认识到位、研究深入,并了解学生,对制作什么样的课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心中有数,目标清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绝大部分老师不能熟练运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工具软件,脚本的编写、素材的采集方面的经验匮乏。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课件是由不大熟悉教学的人员来编制,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这些课件,在很大程度上就像一部小动画片,画面漂亮,有美丽的背景,也有悦耳的音乐。殊不知,这样“动画化”的课件,“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高二化学课中,老师用课件逐步显示了有机化学中许多实验器材的连接,当老师手中的鼠标每点击一下,在画面中就出现一个仪器或是玻璃管,这时,班里的学生都发出一声“哇塞”。到了下课后,听课的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说,太好看了,就像动画片一样。
而这样的现象,在中小学的教学实际中,可以说并不少见。把课件制作得“丰富多彩”,使每个画面都花花绿绿,以展示自己“高超”的课件制作水平。我们说这样的愿望或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多媒体课件并不是越花哨就越好。朴素、大方、自然、整洁、清晰的画面,能给人舒适的感觉。而过于复杂的背景、炫目的画面、持续不断的音响,不但易使人烦躁,而且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更何况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出生在动漫时代的学生,对他们来说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有时就可以花上一天的时间。有了这样经历的学生,当他们面对同样有着“动面化”因素的课件,面对着背景中能动起来的“小天使”,他还会去看画面中还有什么样的文宁吗?怎么能不发出那声“哇塞”呢?
二、误区二——课件选择“高炮化”
为了体现教育现代化,证明自己也已加人信息技术的队伍了,有些老师使用的课件,其实只是在用课件代替板书,所谓的课件也只是文字教材的机械翻版和简单重现。一句话:用高射炮打蚊子。
利用“高炮化”的“课件”,来突出多媒体课件能活跃课堂气氛的特点。这只能说是生硬地运用不合实际的课件。有的教师为突出使用课件能增大课堂容量的特点,不顾及该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盲目压缩课时,把儿课时的内容一课时讲完;有的教师为突出课件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特点,把一课时的内容分成两课时讲,降低教材的难度,减少习题的梯度,虽然形式新颖,但达不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还有另外一种“高炮化”现象:在课件制作中,不考虑教学设计,只是一味的追求画面数量。笔者曾见过将一堂课的内容制成了20张幻灯片的一个课件,结果,那个教师在上课时仅仅使用了11张时就到下课时间了,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反对满堂灌,要求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学生思考、练习。因此,老师运用媒体的数量应少而精。
还有的课件,多次使用“超级链接”功能,这本是一件好事,如果从课件制作的角度来说,也无可非议。但是,在实际上,经常出现在听课者面前的却是,无论教者事前怎样反复“演练”,但有时会因教者莫明的紧张,在教学中出了差错,甚至出现“卡壳”的现象。有的课件制作中,对字幕布的字号把握不准,最常出现的就是字号偏小了。有的教师虽然课前会到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练”,但往往会忽略到讲台下面去观察这一环节,有的虽然到讲台下面观察了,但没有到教室最后一排观察结果。结果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时,往往由于屏幕上的字号过小使得全班学生都看不清,或只是一部分学生能看清。
我们应该从学科需要的角度出发来使用多媒体,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只有在认识上达标,在制作上重视,才能避免“高炮化”课件的出现。
三、误区三——课件使用“课时化”
所谓的课件使用“课时化”,是指教育管理者或教者以适应当前使用多媒体课件形势为前提,不管教学内容的需要,一味要求在每堂课都要使用课件。这种认识倾向,从根本上背离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为出发点,从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来规划、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设计的三要素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其核心在于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着手进行相关的脚本设计与课件制作的具体实施。
如,在初中物理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中,教者用Authorware开发了一个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方向,由此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个人认为,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也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板画示范作用。这样的课件不能用在这类的教学内容中。
要克服这种错误认识,既需要上级领导观念上的改变,更需要教师要掌握课堂教学设计。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迎合上级领导的检查与听课,不能用课件来替代的内容就不采用课件,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
四、误区四——课件效果“表面化”
所谓的课件效果“表面化”,是指整体教学效果只停留在“表面化”上:确实已用上了多媒体课件,但是实际效果只能说等于零。
笔者也曾见到过这样一些现象,老师预先制作好的课件在教学中播放时,或丢了一些东西,或音频、视频播不出来,或画面变得模糊一片……
造成这样的结果一般来说是由于“不匹配”的缘故。如制作课件时支持系统是Windows2000,而教室里的计算机支持系统是Windows95,这就会造成“丢失”的现象。又如:老师是用“3D”或“Flash”制作的三维立体动画,而教室里的计算机没有安装“3D”或“Flash”,那么所制作的课件中的“立体循环播放”在教室里的计算机就得不到“执行”。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将课件拿到教室反复调试,看看系统是否匹配,内容有无“丢失”,看看每一个内容是否都能正常运行,看看字幕的大小是否合适,看看画面还是否清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这类让人“痛不欲生”的“表面化”结果!
笔者也曾在多次公开课上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画面停留时间过短,一闪而过啊,学生无法作笔记。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很多,或是所选内容过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得不快速播放,或是南于教师心情紧张,忘记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差”。
在多媒体课件的实际使用中,还存在着只求有画面,只求已用上了鼠标,而不管这幅画面的出现时机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时机的不当,造成了教学上的脱节,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解决教学难点与重点。可以说课件内容的使用时机(或称最佳作用),是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问题。
总之,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熟练操作各种电教媒体,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通过学习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掌握计算机的应用与操作,学会、用好尽量多的课件制作软件,在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灵活使用好多媒体课件,使之能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