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课件制作及运用中的“四化”误区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2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的推广与普及,多媒体课件以其可以实现文字、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的同步输出和具有较强的动态模拟功能、人机对话双向交互的独特优势,而被广大教师所接受,被广大学生所喜爱,达到了传统教学媒体无法实现的效果。“课件”一词已如同“备课”成为教师工作中的常用名词了。但是,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及运用实际中,我们不难发现,还存在着诸多在制作上、认识上的误区。
  
  一、误区———课件制作“动画化”
  
  现今市场上所能见到的并不多的多媒体课件中,完全适合教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课件可谓凤毛麟角,由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存在着差异,教学风格也不同,同一课件难以满足每位教师的需要。因此教师们只好自己动手。教师自己动手制作课件有许多优势:作为教学工作的执行者,对教材认识到位、研究深入,并了解学生,对制作什么样的课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心中有数,目标清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绝大部分老师不能熟练运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工具软件,脚本的编写、素材的采集方面的经验匮乏。因此,有很大一部分的课件是由不大熟悉教学的人员来编制,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这些课件,在很大程度上就像一部小动画片,画面漂亮,有美丽的背景,也有悦耳的音乐。殊不知,这样“动画化”的课件,“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曾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高二化学课中,老师用课件逐步显示了有机化学中许多实验器材的连接,当老师手中的鼠标每点击一下,在画面中就出现一个仪器或是玻璃管,这时,班里的学生都发出一声“哇塞”。到了下课后,听课的教师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学生说,太好看了,就像动画片一样。
  而这样的现象,在中小学的教学实际中,可以说并不少见。把课件制作得“丰富多彩”,使每个画面都花花绿绿,以展示自己“高超”的课件制作水平。我们说这样的愿望或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多媒体课件并不是越花哨就越好。朴素、大方、自然、整洁、清晰的画面,能给人舒适的感觉。而过于复杂的背景、炫目的画面、持续不断的音响,不但易使人烦躁,而且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更何况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出生在动漫时代的学生,对他们来说看动画片,玩电脑游戏,有时就可以花上一天的时间。有了这样经历的学生,当他们面对同样有着“动面化”因素的课件,面对着背景中能动起来的“小天使”,他还会去看画面中还有什么样的文宁吗?怎么能不发出那声“哇塞”呢?
  
  二、误区二——课件选择“高炮化”
  
  为了体现教育现代化,证明自己也已加人信息技术的队伍了,有些老师使用的课件,其实只是在用课件代替板书,所谓的课件也只是文字教材的机械翻版和简单重现。一句话:用高射炮打蚊子。
  利用“高炮化”的“课件”,来突出多媒体课件能活跃课堂气氛的特点。这只能说是生硬地运用不合实际的课件。有的教师为突出使用课件能增大课堂容量的特点,不顾及该学科教学大纲的要求,盲目压缩课时,把儿课时的内容一课时讲完;有的教师为突出课件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特点,把一课时的内容分成两课时讲,降低教材的难度,减少习题的梯度,虽然形式新颖,但达不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还有另外一种“高炮化”现象:在课件制作中,不考虑教学设计,只是一味的追求画面数量。笔者曾见过将一堂课的内容制成了20张幻灯片的一个课件,结果,那个教师在上课时仅仅使用了11张时就到下课时间了,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度和效果。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更加反对满堂灌,要求教师要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学生思考、练习。因此,老师运用媒体的数量应少而精。
  还有的课件,多次使用“超级链接”功能,这本是一件好事,如果从课件制作的角度来说,也无可非议。但是,在实际上,经常出现在听课者面前的却是,无论教者事前怎样反复“演练”,但有时会因教者莫明的紧张,在教学中出了差错,甚至出现“卡壳”的现象。有的课件制作中,对字幕布的字号把握不准,最常出现的就是字号偏小了。有的教师虽然课前会到多媒体教室进行“演练”,但往往会忽略到讲台下面去观察这一环节,有的虽然到讲台下面观察了,但没有到教室最后一排观察结果。结果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时,往往由于屏幕上的字号过小使得全班学生都看不清,或只是一部分学生能看清。
  我们应该从学科需要的角度出发来使用多媒体,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只有在认识上达标,在制作上重视,才能避免“高炮化”课件的出现。
  
  三、误区三——课件使用“课时化”
  
  所谓的课件使用“课时化”,是指教育管理者或教者以适应当前使用多媒体课件形势为前提,不管教学内容的需要,一味要求在每堂课都要使用课件。这种认识倾向,从根本上背离了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方法,以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为出发点,从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来规划、实施和评价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设计的三要素为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其核心在于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才可以着手进行相关的脚本设计与课件制作的具体实施。
  如,在初中物理的“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课中,教者用Authorware开发了一个课件,向学生展示了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方向,由此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规律。个人认为,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也不能用课件来代替教师的板画示范作用。这样的课件不能用在这类的教学内容中。
  要克服这种错误认识,既需要上级领导观念上的改变,更需要教师要掌握课堂教学设计。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迎合上级领导的检查与听课,不能用课件来替代的内容就不采用课件,只有这样才是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
  
  四、误区四——课件效果“表面化”
  
  所谓的课件效果“表面化”,是指整体教学效果只停留在“表面化”上:确实已用上了多媒体课件,但是实际效果只能说等于零。
  笔者也曾见到过这样一些现象,老师预先制作好的课件在教学中播放时,或丢了一些东西,或音频、视频播不出来,或画面变得模糊一片……
  造成这样的结果一般来说是由于“不匹配”的缘故。如制作课件时支持系统是Windows2000,而教室里的计算机支持系统是Windows95,这就会造成“丢失”的现象。又如:老师是用“3D”或“Flash”制作的三维立体动画,而教室里的计算机没有安装“3D”或“Flash”,那么所制作的课件中的“立体循环播放”在教室里的计算机就得不到“执行”。所以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将课件拿到教室反复调试,看看系统是否匹配,内容有无“丢失”,看看每一个内容是否都能正常运行,看看字幕的大小是否合适,看看画面还是否清晰……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这类让人“痛不欲生”的“表面化”结果!
  笔者也曾在多次公开课上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画面停留时间过短,一闪而过啊,学生无法作笔记。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很多,或是所选内容过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不得不快速播放,或是南于教师心情紧张,忘记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差”。
  在多媒体课件的实际使用中,还存在着只求有画面,只求已用上了鼠标,而不管这幅画面的出现时机是否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时机的不当,造成了教学上的脱节,甚至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解决教学难点与重点。可以说课件内容的使用时机(或称最佳作用),是课堂教学设计、实施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问题。
  总之,任何一项实践活动都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使用多媒体课件、熟练操作各种电教媒体,更好地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通过学习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掌握计算机的应用与操作,学会、用好尽量多的课件制作软件,在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灵活使用好多媒体课件,使之能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完成教学任务。
其他文献
文献(1)通过直接构造正交拉丁方对解答树并搜索树的所有结点这一算法,用计算机证明了不存在6阶正交拉丁方对。本文对上述算法做了改进,首先寻找所有6阶标准拉丁方,然后运用遍历解答树
课改对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要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因此课堂教学要围绕素质教育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堂教学过程由多种因素构成,这些因素密切相干,形成整体功能。以下我从课堂教学的三个主要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并以高中物理选修(3—1)(山东科技出版社)第6章第1节“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为例,作些粗浅的
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基础就是原料林,因此林基地的构建很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林基地建设遇到一些问题,发展受到了制约,比如:土地资源的紧张、生态环境的恶化、管理和经营越来越
本文通过对浙江中部两处古村落进行防御性建设的调查,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的安全对长乐村和卢宅进行分析,考证出古人对村落建设的各种防御性考虑,望能对未来古村落保
本文简要分析目前课改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学校和初、高中教师如何整体把握教材、学生,将“教法”与“学法”揉合一起,并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情感教育,做到循序渐进的教学。
以复习课为主的高三教学,最经常以“教师详细知识归纳加上大量习题训练”模式出现。由于高三复习时间都比较紧张,大多数老师认为:复习强调的是效率,不必象新授课那样创设问题情景,没有必要进行科学探究,于是很多学生也认为复习课就是知识的重复,听课兴趣不高。其实,如何进行有效的“重复”,如何在“重复”中巩固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优化思维品质,形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三老师进行有效性复习的关键所在。
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系统在肾脏疾病中变化的意义,研究了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血K^+,Na^+,Cl^-,HCO^-03,pH的变化。结果表明:肾功能恶化程度与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增高
1998年,我初执教鞭,踏上三尺讲台,发生了一件令我记忆犹新的小插曲:刚上完《测量的初步知识》,布置了其中一题作业是:黑板的长度约是3.4-。其中有3位同学填的单位竟是mm!,令我倍感诧
作者运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研制了一种压铸机自动控制系统,本文简述其工作原理,给出PC输入与输出器件分配,并设计了继电器梯形图.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易产生身体依赖性,能成瘾癖的药品,是一类受国家法律严格控制的药品.麻醉药品的使用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稳定.为此本文调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