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和原因分析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与学生、家长、学校教师访谈的方式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发现以下特点:
1.学生阅读动机单一,阅读知行不一。
2.阅读时间少,缺乏良好的阅读意志和习惯。
3.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单一。
二、优化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经过对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充分把握小学生14岁前的阅读饥饿期,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儿童文学为副翼的“金字塔”核课程体系。把语文教学的核心论点定位“核心素养”,一级论点定位为“阅读+背诵+表达”,二级论点定位为“课外+课内”阅读、“课内+课外”背诵、“口语+习作”表达,以此构建学校语文核心课程建设体系。
1.加大建设力度,书香浸润环境
学校是学生阅读活动的主要阵地。要想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校园硬件文化要先行改变。学校加大书香校园建设的资金投入,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力量为学校图书献爱心,根据中小学阅读推荐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购置适合各年级段学生阅读的书籍。每天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场室,为学生阅读提供场所。加大阅读宣传力度,在校园的长廊里、过道中、校园大门口、楼梯拐角处、宣传栏里都建设书香氛围的场所:“读书台”“读书榜”“读书吧”等等,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孩子们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每天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生活。
2.丰富阅读活动,拓宽评价体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意志的前提。以丰富的活动为导引,让学生在阅读交流和读书成果展示中体验阅读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一方面,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不同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方参与、多方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真我风采,享受阅读的愉悦和幸福。如开展“朗读者——诵读比赛”“词语接龙”“好书推荐——班级阅读分享”等活动,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同学之间相互推荐书籍,交流阅读心得,畅谈阅读感悟,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氛围,享受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
另一方面,每学期积极开展阅读评比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老师、学生的阅读热情,最终使之内化为内在的阅读动机。每周根据学生阅读进度、读书笔记、读书交流等情况评定班级 “阅读之星”,根据每月统计情况评选校级“书香班级”。另外班级同学共同评选出本班的 “阅读达人”“故事大王”“金牌读书笔记”等先进个人,并将学生的阅读成果、图书推荐卡、读书笔记、读书卡等制成学生阅读成长档案,以更好地的激励他们的读书兴趣。老师的阅读我们也重视其效果,每次课外阅读指导课都进行等级评比,每学期的读书笔记都进行评比,评选出“最美读书笔记本”、评选出“魅力课外阅读课堂”、评选“书香教师”。
3.明确阅读目标,重视方法引领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因此学校除继续优化课内阅读教学之外,将加大整本阅读的课程化研究。要求每周的阅读课,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选好书、读好书以外,还要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策略。1~2年级以绘本阅读策略为研究重点,3~4年级以经典故事阅读策略为研究重点,5~6年级以经典小说阅读策略为研究重点。正确的阅读方法的引领,帮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对一些比较长篇的文章,要求教师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长篇的文章,比如片段阅读、分角色阅读、抓重点句段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另一方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倡导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体裁、主题向学生推荐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再者,根据小学生学习和阅读心理制定阅读指导策略。制作阅读记录卡,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邀请家长、同学监督阅读计划的实施。指导低年级的学生以绘画及简短文字的形式制作好书推荐卡;中年级以摘抄好词好句、写读书感受的形式制作好书推荐卡;高年级以简述故事或续写故事的形式制作读书卡,以此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六年的小学课外阅读的成果积累下来,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笔精神财富。
4.充实阅读时间,自主选择阅读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自由阅读,确保学生每一天的阅读时间:每天早晨7:30~8:00为全校早读时间,师生同读;每天下午2:30~2:50为午阅时间,师生共同享受阅读乐趣,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每周三的下午第三节课,学生在校自主阅读,自由选择适合读书的场所,可以在教室阅读,可以在树底下,可以一个人安静地阅读,可以在石凳子上成群地阅读,也可以在图书角阅读;每天晚上8点30分到9点为亲子共读时间。做到人人参与,做到持之以恒,老师、学生、家长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为孩子的终身阅读奠定基础。
5.搭建家校平台,努力营造氛围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单靠学校老师,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所以加强家校联系,开展家校阅读活动,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也使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课外阅读量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学校加大宣传,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義。请家长配合学校,帮助孩子选购适合其身心发展的图书阅读。号召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另一方面,家校配合,开展亲子阅读交流会,每学期每班评选出一个“书香家庭”,开展亲子朗诵比赛,形成了浓浓的家校阅读的氛围。
“最是书香能致远”,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时间、场地保障、有效阅读指导、丰富的活动、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以及家校联手共建等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乐于阅读,最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成长之地!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与学生、家长、学校教师访谈的方式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后,发现以下特点:
1.学生阅读动机单一,阅读知行不一。
2.阅读时间少,缺乏良好的阅读意志和习惯。
3.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单一。
二、优化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经过对全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充分把握小学生14岁前的阅读饥饿期,构建以国家课程为主体,儿童文学为副翼的“金字塔”核课程体系。把语文教学的核心论点定位“核心素养”,一级论点定位为“阅读+背诵+表达”,二级论点定位为“课外+课内”阅读、“课内+课外”背诵、“口语+习作”表达,以此构建学校语文核心课程建设体系。
1.加大建设力度,书香浸润环境
学校是学生阅读活动的主要阵地。要想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校园硬件文化要先行改变。学校加大书香校园建设的资金投入,发动社会各界人士力量为学校图书献爱心,根据中小学阅读推荐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购置适合各年级段学生阅读的书籍。每天开放图书室、阅览室等功能场室,为学生阅读提供场所。加大阅读宣传力度,在校园的长廊里、过道中、校园大门口、楼梯拐角处、宣传栏里都建设书香氛围的场所:“读书台”“读书榜”“读书吧”等等,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能闻到书香。让孩子们随手能拿到书,随时有书读,每天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生活。
2.丰富阅读活动,拓宽评价体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意志的前提。以丰富的活动为导引,让学生在阅读交流和读书成果展示中体验阅读带来的收获和快乐。
一方面,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通过不同的读书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方参与、多方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真我风采,享受阅读的愉悦和幸福。如开展“朗读者——诵读比赛”“词语接龙”“好书推荐——班级阅读分享”等活动,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同学之间相互推荐书籍,交流阅读心得,畅谈阅读感悟,形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氛围,享受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
另一方面,每学期积极开展阅读评比活动,建立激励机制,激发老师、学生的阅读热情,最终使之内化为内在的阅读动机。每周根据学生阅读进度、读书笔记、读书交流等情况评定班级 “阅读之星”,根据每月统计情况评选校级“书香班级”。另外班级同学共同评选出本班的 “阅读达人”“故事大王”“金牌读书笔记”等先进个人,并将学生的阅读成果、图书推荐卡、读书笔记、读书卡等制成学生阅读成长档案,以更好地的激励他们的读书兴趣。老师的阅读我们也重视其效果,每次课外阅读指导课都进行等级评比,每学期的读书笔记都进行评比,评选出“最美读书笔记本”、评选出“魅力课外阅读课堂”、评选“书香教师”。
3.明确阅读目标,重视方法引领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这是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因此学校除继续优化课内阅读教学之外,将加大整本阅读的课程化研究。要求每周的阅读课,教师除了引导学生选好书、读好书以外,还要根据学生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和策略。1~2年级以绘本阅读策略为研究重点,3~4年级以经典故事阅读策略为研究重点,5~6年级以经典小说阅读策略为研究重点。正确的阅读方法的引领,帮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对一些比较长篇的文章,要求教师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去阅读长篇的文章,比如片段阅读、分角色阅读、抓重点句段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另一方面,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倡导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体裁、主题向学生推荐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再者,根据小学生学习和阅读心理制定阅读指导策略。制作阅读记录卡,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邀请家长、同学监督阅读计划的实施。指导低年级的学生以绘画及简短文字的形式制作好书推荐卡;中年级以摘抄好词好句、写读书感受的形式制作好书推荐卡;高年级以简述故事或续写故事的形式制作读书卡,以此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六年的小学课外阅读的成果积累下来,成为孩子成长的一笔精神财富。
4.充实阅读时间,自主选择阅读
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阅读,自由阅读,确保学生每一天的阅读时间:每天早晨7:30~8:00为全校早读时间,师生同读;每天下午2:30~2:50为午阅时间,师生共同享受阅读乐趣,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每周三的下午第三节课,学生在校自主阅读,自由选择适合读书的场所,可以在教室阅读,可以在树底下,可以一个人安静地阅读,可以在石凳子上成群地阅读,也可以在图书角阅读;每天晚上8点30分到9点为亲子共读时间。做到人人参与,做到持之以恒,老师、学生、家长的阅读习惯逐步形成,为孩子的终身阅读奠定基础。
5.搭建家校平台,努力营造氛围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能单靠学校老师,家长的配合也很重要。所以加强家校联系,开展家校阅读活动,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也使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课外阅读量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学校加大宣传,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義。请家长配合学校,帮助孩子选购适合其身心发展的图书阅读。号召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另一方面,家校配合,开展亲子阅读交流会,每学期每班评选出一个“书香家庭”,开展亲子朗诵比赛,形成了浓浓的家校阅读的氛围。
“最是书香能致远”,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时间、场地保障、有效阅读指导、丰富的活动、激励性的评价机制以及家校联手共建等方式,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乐于阅读,最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课外阅读真正成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成长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