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信息教学是小学生接触并学习信息技术的开始,将信息技术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信息技术知识,为未来国家的发展培养满足其需要的人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文将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生活的内涵、实现途径等进行简要地分析。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生活化
“没有生活作为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就是死学校”。这是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将其生活化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更好地发展,又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1.关注小学生的成长发展
课堂教学生活化,顾名思义是将课堂教学当成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变成学生生活的常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化指的是小学生的生活化,它与成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区别,它所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化是以儿童的发展为目标的。
2.课堂生活是改造的生活
“教育即生活”虽然要求将课堂教学当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生活化绝不是对日常生活的简单重复,它是学校在已有的生活基础之上,对生活进行再加工,改造了之后的生活,是适合教学发展需要的生活,它的重心是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的途径
1.教学内容:从科学的世界到生活的世界
信息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许多知识,虽然在成人看起来过于简单,与一些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科学技术相比,毫无科学性可言。但是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许多知识,却可以为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如在学生学习“制作课程表”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课程表的制作方法,科学地制作一张业余兴趣表,将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合理地规划,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这样小学生就不用担心自己每天放学回家之后该做什么。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举一反三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多地用到生活中,使自己的生活更便捷。
2.教学过程:从教师传授到学生体验
在传统教学观中,一般会将教师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上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学生只需要配合教师默默地听就好,这种教师方式便于教师管理课堂,却有不少的弊端,学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容易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个人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有效体现。这种知识的传授方法,只是使学生接受知识、了解知识,但是具体如何运用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
课堂教学生活化,对于知识的传授提出新要求,它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教师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逐渐演变为学生的自主体验,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它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学会体验。
如学生学习了“编辑声音”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个即兴歌唱比赛,让学生利用课堂上的设备将自己的声音记录下来,进行现场编辑,比一比谁编辑的声音效果最好,这种与学生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趣味。
3.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多元
小学教学课堂,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习惯性地替小学生做决定,同时由于师生间的年龄差距大,教师有时候也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些原因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与学生有较大的隔阂,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他们习惯于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将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就必须打破这种教学格局,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平等、民主、多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走下权威领导的“神坛”,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了解学生的需求。如果课堂教学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那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就可以真正落实,而不是在教学中沦为一种形式主义教学。
总之,信息技术生活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学生学习知识并不只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更多的是为了使自己更好地发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只有在教学中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事业才可以得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雅竹.例谈信息技术教学向现实生活的回归[J].中国电化教育,2005(04).
[2]章丹凤.因学定教以教带学——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微[J].中国电化教育,2004(02).
[3]李华.与时俱进培养创新能力——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J].中华少年,2016(25).
关键词: 小学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生活化
“没有生活作为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就是死学校”。这是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的一句话。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将其生活化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堂教学内容,使他们的个性得到更好地发展,又顺应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
一、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
1.关注小学生的成长发展
课堂教学生活化,顾名思义是将课堂教学当成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变成学生生活的常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化指的是小学生的生活化,它与成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区别,它所关注的重心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生活化是以儿童的发展为目标的。
2.课堂生活是改造的生活
“教育即生活”虽然要求将课堂教学当成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学生活化绝不是对日常生活的简单重复,它是学校在已有的生活基础之上,对生活进行再加工,改造了之后的生活,是适合教学发展需要的生活,它的重心是在课堂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
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实现的途径
1.教学内容:从科学的世界到生活的世界
信息技术与生活息息相关,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学习的许多知识,虽然在成人看起来过于简单,与一些能够改变人们生活的科学技术相比,毫无科学性可言。但是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许多知识,却可以为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可以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如在学生学习“制作课程表”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课程表的制作方法,科学地制作一张业余兴趣表,将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合理地规划,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这样小学生就不用担心自己每天放学回家之后该做什么。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举一反三地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更多地用到生活中,使自己的生活更便捷。
2.教学过程:从教师传授到学生体验
在传统教学观中,一般会将教师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上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学生只需要配合教师默默地听就好,这种教师方式便于教师管理课堂,却有不少的弊端,学生处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容易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个人思维得不到有效发展,学生的个性得不到有效体现。这种知识的传授方法,只是使学生接受知识、了解知识,但是具体如何运用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
课堂教学生活化,对于知识的传授提出新要求,它不再像过去一样只是教师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逐渐演变为学生的自主体验,在课堂上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它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学会体验。
如学生学习了“编辑声音”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安排一个即兴歌唱比赛,让学生利用课堂上的设备将自己的声音记录下来,进行现场编辑,比一比谁编辑的声音效果最好,这种与学生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体验,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参与,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趣味。
3.师生关系:平等、民主、多元
小学教学课堂,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习惯性地替小学生做决定,同时由于师生间的年龄差距大,教师有时候也不能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这些原因使得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与学生有较大的隔阂,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敬畏”的心理,他们习惯于被动地听从教师的安排,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要将信息技术课堂生活化,就必须打破这种教学格局,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平等、民主、多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走下权威领导的“神坛”,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需要的是什么,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了解学生的需求。如果课堂教学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之下,那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生活化,就可以真正落实,而不是在教学中沦为一种形式主义教学。
总之,信息技术生活化,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学生学习知识并不只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更多的是为了使自己更好地发展,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只有在教学中树立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事业才可以得到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殷雅竹.例谈信息技术教学向现实生活的回归[J].中国电化教育,2005(04).
[2]章丹凤.因学定教以教带学——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探微[J].中国电化教育,2004(02).
[3]李华.与时俱进培养创新能力——论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J].中华少年,2016(25).